5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指示》指出,几年来,在共产党内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有了新的滋长,因此有必要按照"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的方针,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这次整风以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整风运动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检查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次整风运动,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运动和恰如其分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运动。因此,《指示》要求,应该多采用同志间谈心的形式,即个别地交谈,或开小型的座谈会和小组会的方式,不要开批评大会和斗争大会,在采取以上正确方法的基础上,放手鼓励批评,坚持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批评者要实事求是,被批评者要虚心。双方都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批评。对于在整风运动中检查出来犯了错误的人,不论其错误的大小,除严重违法乱纪者外,一律不作组织上的处理,要以积极、耐心的帮助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人民日报》又发表了《为什么要整风?》的社论。指出,这次整风的目的,也就是要全党学会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便完满地完成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任务。此后,整风运动在全党逐渐展开。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继续组织党外人士对党政所犯错误缺点开展批评的指示》。为发动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中共中央统战部在全国政协礼堂和国务院礼堂,先后召开了13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的座谈会,有70余人次发言。从5月15日到6月8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召开了25次工商界人士座谈会,有108人发了言。《光明日报》编辑部分别在上海等九大城市邀集部分民主人士、高级知识分子鸣放,提出意见,并在该报登载发言内容。在此期间,全国省、市机关,大专院校,新闻出版界,科技界,文艺界,卫生界等部门和单位,也分别召开了各种座谈会、鸣放会。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提出了大量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其中大部分意见是正确的,有些意见是切中时弊的,对于改进党的工作和作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和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此,党表示热诚的欢迎。但是,有极少数右派分子却乘机散布反对共产党领导和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向共产党及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公然提出要共产党退出机关、学校,公方代表退出合营企业,甚至提出要"轮流坐庄",企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面对此种局面,如果对右派分子的进攻不予反击,不进行批判,全国就要陷人政治上思想上的大混乱,就不能澄清根本的大事大非,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稳定,就不可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5月15日,毛泽东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指出,"最近这个时期,在民主党派中和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认为在大批的知识分子新党员和青年团员中,也有一部分具有相当严重的修正主义思想。党中央关于整风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16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对待当前党外人士批评的指示》中,一方面表示了对善意批评采取欢迎的态度,同时也指出"最近一些天以来,社会上有少数带有反共情绪的人跃跃欲试,发表一些带有煽动性的言论,企图将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以利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引导到错误方向去",要求党和国家机关的有关领导引起注意。从此,整风运动的主题开始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向对敌斗争转化。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的进攻》的党内指示。同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是为什么?》的社论,进一步揭露了右派的反动本质,号召开展对右派分子的斗争。从此,在全国范围内,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急风暴雨式的反右派斗争开始了,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为主题的党内整风运动走上了主要是对敌斗争的轨道。
17日至21日,中共中央在青岛召开了省市委书记会议,整风问题是会议主要内容之一,会议提出了整个整风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大鸣大放阶段,反击右派阶段,着重整改阶段和每人研究文件、批评、反省、提高自己阶段。9月20日至10月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八届三中全会。会上,总结了前一段的整风情况,通过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决定党的整风运动陆续转人整改阶段。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题为《做革命的促进派》的总结讲话,公开宣布右派分子是敌人,"我们同他们的矛盾是敌我矛盾",并宣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无疑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轻易地改变了中共八大关于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的正确结论。会议决定开展全民性的整风运动。到1958年夏季,整风运动宣告结束。
就整个整风运动来看,并没有达到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目的。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反映到理论上,动摇和修改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这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一次又一次地犯扩大化错误的理论根源。
反右派斗争
为了搞好1957年的整风,毛泽东再三告诫全党,以更虚心、诚恳的态度,欢迎各方面提出的公开的批评。党外人士畅所欲言,对党和政府提出了大量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其中绝大部分是正确和中肯的,但也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大民主",放肆地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的进攻》的党内指示,对反击右派作了部署。同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是为什么?》的社论。社论正告极少数右派分子,要想使历史倒退,最广大的人民是决不许可的。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并且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当前种种现象。这个指示和社论标志着反右派斗争的正式开始。反右派斗争也运用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6月10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工人说话了》的社论。7月1日,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的《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社论中,批评《文汇报》"替反动派做了几个月向无产阶级进攻的喉舌,报纸的方向改成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方向,即资产阶级方向。"7月9日,毛泽东在上海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现在,右派还要挖,不能松劲,还是急风暴雨。""像北京大学,学生中右派占1%至3%,教授、副教授中,大概有10%左右的右派。因此还要挖,不要怕天塌下来。"
17日,中共中央在青岛召开省市委书记会议,对反右派斗争作了进一步部署。毛泽东在会议期间写的《1957年夏季的形势》中断定,"向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举行猖狂进攻的资产阶级右派是反动派、反革命派"。他们和人民的矛盾是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因此,要再用几个时间"深入挖掘"右派分子,决不能草率守兵。批判资产阶级右派,"这是一个在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单有1956年在经济战线上(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不够的,并且是不巩固的,匈牙利事件就是证明,必须还有一个政治战线上和一个思想战线上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还赞扬"大字报,座谈会和辩论会,是揭露和克服矛盾、推动人们进步的三种很好的形式"。此后,中共中央又连续发表一系列的指示,将反右斗争逐步扩展到工商界、中小学教职员,推向全国各个领域,发生了严重的扩大化。
在反右派斗争中,全国共划出右派分子55.28万人,除极少数是右派外,大多数是错划的。同时,对右派性质的判定,开始认为是人民内部的左、中、右,后来判断为资产阶级右派同人民的矛盾是敌我矛盾。这就从数量和性质两方面导致了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其原因是:第一,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不深刻,甚至认识不清。当时虽然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是没有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必须运用一些资本主义行之有效的东西。相反却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看作绝对对立的,看不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把大量本来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来处理;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认识也不够清楚,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规律认识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阶级斗争虽然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但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在处理这种阶级斗争时,应该主要依靠法制,而不应该用群众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这是导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以及后来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认识的根源。
第二,毛泽东对右派进攻的形势的估计严重脱离实际。在1957年5月以前,毛泽东对形势比喻为"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但在5月以后,他在《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中认为,右派是"不顾一切,想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刮起一阵害禾稼、毁房屋的七级以上的台风"。7月1日发表的《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一文中更认为"整个春季,中国天空上突然黑云乱翻"。对右派人数的估计,也不断地扩大。6月6日,毛泽东起草中央关于加紧进行整风的指示时认为,"最反动的分子不过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几是中间派和左派"。6月29日,毛泽东估计在北京右派大约400人,全国大约4000人,但10天后新的估计便翻了一番,认为北京约有800人,上海有700多,全国大约有8000人。到9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时,全国已划右派达62000多人,同时估计全国右派分子大约15万人,到整个运动结束,全国实际划右派分子55万多人。
第三,反右派斗争方法不对。在反右派运动中不恰当地采用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即所谓"四大"的方法,不但不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反而造成了全国紧张的动乱气氛,妨碍了人民群众真正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人为地破坏了安定团结的局面。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应该依据法制来进行。然而由于长期的激烈的阶级斗争历史形成的政治经验和习惯力量,使党的各级领导还是走上了对敌斗争的群众运动的熟路,把当时出现的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当作了敌我矛盾,这就很容易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第四,没有及时地制定和下达划分右派的标准。反右派运动前期主要是根据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6条区分香花和毒草的政治标准来划的。由于这6条标准都是原则性规定,具体执行起来不易掌握。直到1957年10月15日,中央才发布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但这一标准没有传达到基层,各单位仍然按照6条政治标准划分右派。因此势必导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大批的知识分子,一些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久经考验的党的老干部,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作家、有经营管理经验的工商业者被打成右派,使他们和家属长期遭受委曲和打击,不能为国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不仅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不幸,也是整个国家的损失。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伤害了各民主党派一部分成员及其各级组织的负责人,挫伤了他们的政治积极性;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内一些有历史经验的领导成员,在反右斗争以后离开了各级领导岗位,影响各民主党派本身工作的开展,损害了民主党派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这对于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一个严重的损害,也是对民主党派的一次严重的冲击。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和党内民主生活,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严重地挫伤了人民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错误,动摇和修改了中共八大一次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这个判断的作出,很快中断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使党和国家长期陷入阶级斗争扩大化误区,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错过了不少宝贵的发展时机,影响了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使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挫折。
反右派斗争,经历了1年时间,到1958年6月前后基本结束。从1959年开始,中共中央决定分批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到1964年先后进行了5批,大多数"右派分子"的帽子被摘掉,未予平反。1978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全部摘掉其余右派分子的帽子。9月,中共中央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决定对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进行复查,把错划的右派全部改正过来,从政治上分清了是非。到1981年底共改正了54万余人,只有少数维持原案,不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