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像浙商一样思考
2020400000035

第35章 好风凭借力,借别人的势经营自己(1)

“做好‘借’字文章,做好‘联’字文章,借脑袋、借人才、借智慧、借资金,我觉得绝对是聪明的做法。”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

做生意要懂得借势而为,乘势而起。在生意场上打拼的浙江商人,借力是他们经商成功的法则之一,其形式多种多样,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他人的力量优势,支撑起自己起跳的支点。

1.闻风而动,借风而行的浙商

研究表明,一只蝴蝶的平均寿命是1个月,如果它从南京飞到北京,需要6个月的时间,那怎么才能够实现这一愿望呢?答案很简单,先飞到一列南京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利用列车这个载体,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

这就是借势。作为一个商人能够明势固然重要,但真正聪明的商人还应该会借势。如果认准了大势,但自身的力量太单薄,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势。就是借别人的力量、金钱、智慧、名望甚至社会关系,用以延伸自己的手脚,提高成功的几率。

浙商就是这样一群聪明的商人,他们把这种借势比作“狐假虎威”,老虎其实就等同是成功人士,既有实力,又有知名度,狐狸借助老虎的力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实在是好主意。狐狸让老虎跟在它屁股后面在森林里面溜达一圈,狐狸不就一夜成名了吗?如果你想尽快地成功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载体,也就是说你想尽快达到成功的目的地,就必须“借乘”一辆开往成功的快速列车。

云游四方的浙江商人多从事家族式的生产与经营,而维系他们的则主要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二者强大的向心力不仅促使他们同风雨共患难、协力掘金,而且还利用乡情网络的渠道,将产品销往海内外。先造乡情大船,再“借”船出海,这是浙江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最初形式和特点之一。

温州打火机最初打进国际市场就是因为“借势”,这是从温州打火机生产商和一个定居香港的温商的亲密接触开始的。李中方在香港与内地之间往返时发现了家乡的打火机,便带了一些到香港,结果被抢购一空。于是,李中方回到家乡后,和他的兄弟每天批发10多万只温州打火机,在香港市场销售并向国外市场输出。这就带动了温州打火机行业的蓬勃发展,通过乡情温暖的手,通过香港这个大跳板,温州打火机很快进入了国际市场。借助乡情网络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并大获成功的例子绝不只打火机,服装、鞋帽、小商品等这些在浙江有优势的行业,基本上都是借乡情之船,畅游于国际市场。

长期以来,浙江商人都是哪里有生意,就往哪里去。其经商特点就是闻风而动,借风而行,只要有“势”可借,满世界都可以成为他们经营谋利的地方。如果他们听说上海有家门店要出租,浙江人会从各地赶去察看一番,问一问房租,看一看地势,想一想经营什么合算。

借大经济之身发展自己的小经济,并由小而大,可以说是浙江企业的基本发展模式。一些浙江知名企业最初就是靠着直接依附于国内或国外大企业求得了发展,这当然也是借力而行,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王金祥就是借助大企业之牌发展起来的著名浙商。2002年初,因与其他股东有分歧,王金祥退出了有自己三成股份的一家鞋厂的管理层。看着分到的厂房,他没有马上利用自己眼前的这点资源设厂开工,而是作了长远的打算。他清醒地看到,制鞋业此时已初现疲软,大家都在精心算计着如何挺过市场的寒冬。

从当时的情况看,有两条道路可供王金祥选择:一是自己创牌,二是借用名牌。王金祥算计:虽然自己创牌是个好想法,但是并不现实。凭着自己1200万元的投入孤身创业,从零开始,巨大的投入与市场风险显然难以承受,纵然能够打出知名度,但消费者的认知度与忠诚度等在短期内也是无法建立的,而这恰恰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键。而且,靠着1200万元自己创牌,速度显然不会快。由此出发,他想到了“借势”的方式。

想到这,他的脑海里突然呈现了青岛双星集团,这个拥有鞋业第一个驰名商标的行业老大,如果能借“双星”之力,自然是求之不得。“双星”当时的产品是旅游鞋和胶鞋,王金祥觉察到,皮鞋生产是“双星”的空缺。双星集团产品结构的这一空白在王金祥来看,可以说是上帝送给他的机遇,令他兴奋不已,甚至没有过多考虑双方在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在一位同乡的“推荐”下,王金祥壮着胆子拨通了双星集团总裁汪海的电话,提出了合作要求。汪海果然很感兴趣,数天后便派人考察王金祥的鞋厂。然而事情并不像王金祥想象的那样顺利,尽管他心情激动地向考察者描述自己的合作设想,但考察者很是犹豫不决,因为他们认为王金祥既没有生产线,也没有销售网络,有的只是理想,因而婉言辞拒:“‘双星’是全厂上下用十多年的心血浇铸的名牌,一旦有闪失,怎么向职工和顾客交代?”

看来合作要泡汤了,王金祥并不放弃,决定亲赴青岛,面见汪海直述。

这一次,王金祥抓紧时间阐述自己打造“双星”皮鞋的理想,说得汪海很兴奋,高兴地拍着王金祥的肩膀说:“咱们说定了,‘双星’皮鞋就交给你来做!”在双星集团参观数天,协议拟定后双方签署了合同,王金祥交出了自己的一千多万元,买断了双星皮鞋及童皮鞋6年的经营权。

回到浙江,王金祥很快就注册了“温州双星皮鞋销售公司”,以“双星”响当当的牌子为后盾,王金祥腰板很硬,开出了很苛刻的合作条件。不到两个月,王金祥就发展了20多个实力代理商,公司的销售网络迅速地搭建了起来。

双星皮鞋的前期市场工作基本完成,王金祥也为他这个精心策划的项目作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现在我可以说没有任何风险了。”

接下来的半年里,“温州双星”的销售量达到了几十万双。在当时全国鞋业下滑的情况下,这可是新冒起的品牌中销售数量最大的公司。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金祥这样描述了自己的“借势”的策略:第一步在全国建立代理商制度,经营双星皮鞋;第二步收购当地一条设施、管理先进的皮鞋生产线,加工双星皮鞋;第三步实现“贴牌”经营。在后来有了实力以后,王金祥成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由研发部门派样给贴牌厂生产,使自己的产品更有特色,更贴近市场,更吸引顾客。

经过几个月的操作,他已收回了大部分投资。除了要付商标使用费给青岛方面之外,王金祥的投资并不大,光收预付货款,就已经收回了除了买断品牌之外的投资,他的“借势”策略无疑是成功的。

“借别人的力发展自己”,不仅是浙江人过去的经商战略,现在的浙江商人仍然在用。任何时候,“借势”的策略都不过时。时代总是在发展,社会总是在进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浙江人在实力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渐摆脱了经济、技术捉襟见肘的窘境,也逐步脱离在国内经济中扮演的配角角色,它们已拥有了一系列自立自强的生产行业。但纵然是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借风而行”的意识仍在,“借势”的策略仍然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

2.在合作中实现“借势”

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想优势互补,共创财富。浙江商人就有合伙创业、联合投资的习惯。当他们完成了原始积累,就集中资金、人才及技术,自发地搞起了股份合作,股份合作的结果是,通过互相借力的方式加快了他们的资本积累。

合伙创业和经商是浙江商人的一种重要的策略。温、台一带最初的民间企业,用当地人的话说,主要是“拼股”办起来的。因为创业是需要资金的,而作为收入甚微的农民,创业的费用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一笔巨款。对农民而言,集体之路不通,因为它缺乏效率;一家一户办企业也不行,因为资金不足。这样,他们就想出了“拼股”这条路,就是把分散在各家少量的钱集中起来,办一个小型企业。这种合作,也是一种借势的行为,因为借助彼此,大家都能够富裕起来,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浙江人联合投资,钱不够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对于许多项目,一家独自做,钱也够用。但他们有合作的习惯,喜欢联合做一个项目,而且善于合作。因为在他们看来,大家有各自的优势,如果能拧成一股绳,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更大的成就。

比如一个项目,所有的合伙人都给予肯定,达成共识,共同努力,肯定能成功。除了集体的智慧和判断,天南地北的信息也凑到一起。缺某方面的人才,有人推荐,大家比较着选定。需要疏通某方面的关系,你不熟悉他熟悉。这就叫资源的“优化组合”。再说,万一企业有个闪失,如果就一个人,那就很难翻身了。但是如果合伙,那风险就大家担着,谁也不会伤筋动骨。

合伙创业能聚合和整合不同的资源,这种借势行为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种很可行的办法。同时,作为创业者还要学会充分利用和调动这些有利因素,使其能最大限度地为创业活动提供援助。

合伙创业,互相借势是有好处的:如资金的压力较小;创业期间千头万绪,合伙人则可以分工合作,顺利展开经营活动;合伙人可以取长补短,并各自负责特定的工作;可以承担较大的市场压力与风险。

以合作的方式来达到借势的目的,是一种技巧、一门艺术,也是一门专业。处理得好大家发财,处理不好反目成仇。为此,富有创新精神的浙江商人提出了“将合伙当作谈恋爱”的观点,以此来沟通合伙人之间的感情。

也就是说合伙人之间要像迁就恋爱对象那样善待彼此;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挫折永不气馁的顽强意志;最后,要时刻想着对方,要注意进行良好的沟通。

如果能做到上述的要求,就会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如此,借势就成功了。

3.会借也要会用,优势互补是上策

自然界中有这样两种动物——犀牛和犀牛鸟,他们一向是形影不离,相处得非常和谐。

每当犀牛进完食后,犀牛鸟便不辞劳苦地负责清除犀牛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并以此为食。同时,犀牛身上的“清洁”工作也由犀牛鸟负责,许多想在犀牛身上寄居的小虫子都成了犀牛鸟的美餐。犀牛和犀牛鸟这种各自发挥优势,彼此共存的现象,被传为动物王国的佳话。

在”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提起浙江人柳传志和他所创立的“联想”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确,百亿元的年销售额,上亿元的身家这都不是一般人能轻易达到的财富高度。做生意取得如此成就,头上的光环自然就多,但在这光环笼罩之下的,是他不平凡的创业和发展历程,其中最为他自己庆幸的就是在联想创业之初就“借”到了一块金字招牌。

联想集团公司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以下简称计算机研究所)于1984年成立。浙商柳传志和他的同学在这里开始了经商赚钱之路。

当时的联想是一家地道的国营企业,因为投资少、规模小,其实投资者并没有指望这么个小公司能干出什么大事来。但这个小公司有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国企”,对于刚刚诞生的这个小企业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柳传志他们非常清楚,国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民营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正是基于这一点,柳传志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用活用足政策,把联想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一个举世瞩目的大企业。

成立之初,柳传志和创业同事们向所里提出要三权:第一是人事权,所里不能往公司塞人;第二是财务权,公司把该交国家的、科学院的、计算所的资金上缴以后,剩下的资金支配所里不过问,第三就是经营决策权,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由自己做主。

虽然投资不多,但在柳传志的要求下计算机研究所将三件宝交给公司,其中一块就是“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金字招牌,这是计算机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有了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这块国内计算机界的顶尖招牌,对公司发展业务无疑有很强的支持作用。因此,柳传志一直到1988年还在强调“我们是国有企业”,那是一块“金字招牌”,他们清楚地算计到了这个优势,也在这上面做足了文章。

在当时的条件下,国有企业最大的好处是贷款容易、税收优惠以及有商业信誉等,其实这已经是很大的优势了。回顾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国有”优势的发挥,在联想发展的关键时刻往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柳传志曾直言不讳地说:“1988年我们能到香港发展,金海王工程为什么去不了?因为它是私营的,而我们有科学院出来说话:‘这是我们的公司。’”香港联想开业三个月就收回90万港元的全部投资,第一年营业额高达1.2亿港元,“国有”的优势体现的很明显。甚至在企业发展的后期,联想还一如既往地享受着“国有”的恩惠,与政府成功地合作、开发并实施了诸多的合作项目。

一次,中国科学院进口了500台IBM计算机要配给其所属的上百家研究院。柳传志得知后,天天跑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公司有很多人曾经参与过我国大型机的研制,很有实力,加上大家的努力,一趟一趟地跑,终于感动了中科院,于是科学院把这500台计算机的验机、培训、维修的业务交给了联想。

联想就这样迎来了第一笔大生意。这笔业务虽大,但做得非常不容易,做完之后,扣除3%的成本,只剩下1%的利润,但是,由于他们服务、培训等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得到了用户的好评,最终把他们的服务费涨到了7%。于是终于挣到了公司的第一桶金——70万元。

第一桶金的掘得虽然不仅靠公司自身的知识和技术,而是靠了中科院这个背景,这两点优势在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创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人生得意、财源滚滚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得到的。这是因为个人的力量有时候太渺小了,以至于单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实现。但这时候如果你懂得借路而行,就可以做到以小搏大。人生是这样,经商也是这样。在生意场的打拼中,借力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其形式各种各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凭借别人的优势完成自己的目标。

4.社交中的借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