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离开濠州,南略定远,依靠二十四人的班底,自主创业,白手起家。
短短几个月时间,先智取驴牌寨三千民兵,又吃掉了横涧山二万人马的地主武装,再拿下元军占领的战略要地滁州,史称三战三捷。
半个时辰便攻破滁州,占领了城池,朱元璋很高兴,已经想好了进城的时候,怎么向夹道欢迎的滁州百姓挥手示意。
此战花云的主攻部队打得最猛,损失也最大,伤亡过半,他本人受伤数处,流血过多,不得不接受刘丹溪的治疗。
其他人等,主要是在痛打落水狗的时候,追击得太近,被逃散的元军,回身射出冷箭所伤。
看看,跟这群无赖打仗,就是一场恶梦,简直可以把人逼疯!
朱元璋率领人马进城,准备正式接收滁州,留下了冯国用和冯国胜两兄弟打杂……打扫战场!
这里要提一下冯家两兄弟,他们到朱元璋那里找工作的时候,黄观正全身心投入发明创造之中,并不知情。
这两兄弟也很有意思,元军攻占定远的时候,带着乡亲们找了个山头,号称是“结寨自保”。
其实,干的就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的那路勾当,元朝官方称其“所谓的民匪是也!”
只是他们在山里交通不便,消息十分闭塞,情报工作也没有搞好。
隔了好久好久,兄弟二人才听说朱元璋已经打下定远,赶跑了元军,在定远城自己开公司。
兄弟二人对朱公子仰慕已久,马上就散了伙,回到定远投奔老朱同志,在他手下当个保安什么的混口饭吃。
哪知晚了一步,老朱家人为失火,朱公子无家可归,正带着夫人和两个养子,一家老小在风景优美的横涧山休闲渡假。
兄弟二人找不到工作很着急,为了表示诚意,又从定远一路追到了横涧山。
由此可见,这年头兵荒马乱,元朝的小作坊纷纷破产倒闭,工作确实不好找。
朱元璋接过他们兄弟二人的简历一看,有点意外:“都是定远人,老乡啊!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嗯,还当过土匪?”
当时的冯家兄弟,估计也很尴尬:“……”
朱元璋现在手下有两万多兵马,手下二十多个小弟,干起活来一个顶俩,公司并不是很缺人,想了想点头道:“不错,看着像是人才,那就留下来吧,跟着我朱元璋干。咱先不谈工资待遇,你们先过了试用期再说。”
不得不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朱同志跟着黄观学坏了,竟然学会了后世万恶的试用期。
只不过这两兄弟的试用期,实在有点长,直到老朱同志称帝后,这个弟弟冯国胜,才成为威震天下、横扫蒙古的冯胜!
老朱同志随便招两个老乡进公司,其中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对此,黄观只能心中感慨,徽地真是出人才啊!
老朱同志招纳的小弟,每一个都是当世杰出人物,无论和哪个时代的人才相比,都不见得逊色。
进城要经过城门前的主战场,地上还残留着一滩一滩的血迹,看着触目惊心。
黄观怕见血,急忙把大墨镜掏出来,潇洒地戴上。
这副墨镜,还是在横涧山的时候,高首专门跑了一趟定远,从银匠铺里取回来的。
按照后世的墨镜样式定制,纯手工打造,银质镜框,外面包金,看着跟纯金的一模一样。
朱元璋看了黄观一眼,金晃晃的差点被亮瞎了双眼,很是无语:“……”
每次这败家玩意儿戴上墨镜,老朱同志都会觉得,自己在气势上无端矮了一大截,而且……还会收获无数善良老百姓的同情目光。
好像自己身边,带着一个瞎了狗眼的残障孩子似的。
这叫……什么个事啊?
黄观露一口小白牙,对老朱同志龇牙一笑,一本正经解释道:“义父,我晕血。”
哦,忘了这败家玩意儿一身都是毛病,除了患有小儿癔症,还有晕血病,并且喜欢强抢民女!
朱元璋无可奈何,简直拿他没办法,没好气挥手道:“走吧。”
走了几步,朱元璋又站住了,抬头呆呆地望着滁州城墙,也不知想到了什么。
良久,朱元璋突然问道:“观儿,现在我们已经拿下了滁州,你说下一步该如何走?”
黄观愣了愣,义父,你这是感到人生迷茫,还是有点飘了啊?
朱元璋城府太深,黄观也看不出老朱同志此时的心态。
不过,根据自己六百多年后的历史学知识显示,滁州做为老朱同志早期的根据地,很长一段时间内,老朱家都会驻扎在此地。
朱元璋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又是出了名的劳动模范,一刻也停不下来,黄观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还是认为老朱同志思想膨胀,飘起来的可能性大一些。
黄观叹了口,正色道:“义父,依孩儿看来,目前局势并不明朗。咱们要闷声发大财,绝对不能像别人那样,扯张虎皮就拿来做大旗,锅里没几两米,就敢开几千人的饭。”
朱元璋心里一惊,又站在原地想了半天,良久才道:“这话说的……话糙理不糙。你认为该怎么做?”
怎么做?
当然是先建设根据地了,把滁州周边的城镇都连成一片!
我也正好抓紧时间存私房钱。
义父,孩儿穷啊,都没钱给小香香买胭脂水粉……只送了她两样金银首饰。
黄观突然想起了某个千年才出一个的妖孽,马上就抄了他的话,一字一咬牙道:“六个字:高筑墙,广积粮。”
高筑墙,广积粮?
朱元璋口中喃喃自语,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负着双手,默默往前走去。
黄观清楚地记得,自韩山童和刘福通在颖州起义,第一个举起了反元大旗,起义造反就成了时代潮流,不说自己是反元义士,你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这把星星之火一烧起来,马上就变成了燎原之势。
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强大的元帝国境内,群雄并起,发生了数十起红巾军起义,数百万人参加了造反行动。
起义军武器装备不行,人家玩的都是丧心病狂的人海战术,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人,追着元兵喊打喊杀。
老朱同志手下这两万多人马,根本不够看,并不是现在的朱元璋就能玩得转。
元军顾此失彼,正在玩打地鼠游戏,谁敢冒头就打谁。
老朱同志,做人要脚踏实地,你可千万不能飘啊,别像大明王韩山童那样,刚冒头就被元军干掉。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易守难攻的根据地,咱就不要跟着那帮人瞎折腾了。
元军让他们去打,苦活让他们去干,就让他们当免费劳动力,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咱们悄悄干活,正好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
朱元璋好似突然变成了思想家,走路都在思考深奥的哲学问题。
黄观也不敢出声,跟着一路往前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了滁州城墙下。
城中的元军,已经尽数被胡海和周德兴拿下,混乱平息下来一些,李善长带着几十个滁州长者,迎到了城门口。
李善长现在算是心悦诚服了,知道自己跟对了老板,见了朱元璋便拜:“定远李善长,见过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