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艇运动员的身体要求
乍一看来,赛艇似乎是一项主要依靠上肢的运动项目。运动员深知这是一种错误印象。赛艇的划桨利用自由滑动的滑座以便使桨入水后的划水动作相继借助于用力伸腿,展体及格两臂的作用,后者在绝对力量作用方面微不足道,但在技术重要性上却是举足轻重的。由于艇是在对弧形划发生反应而加速行进的,所以加速度将与力与时间之积成比例。因此,赛艇运动员必须使高划桨功率与长划桨长度达到最佳结合。这种结合促使对赛艇运动员选材时充分考虑到身材条件。
体型
与其他耐力项目运动员相比,优秀赛艇运动员体重较大,身材较高,而且臂长,坐高较高。哈格曼自1964年以来搜集到3,000多名美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数据。对女子赛艇运动员数据的搜集始于50年代后期。重量级男子桨手的身高和体重平均为1.92m,88kg;女子平均为1.80m,77kg。
得一提的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桨手,包括世界大赛奖牌获得者,体重趋向于高于平均水平,一般在91kg以上。由于体重大的运动员占有明显优势,导致限体重的男、女“轻量级”项目的产生。轻量级男子体重限定在72.5kg,而女子体重不得超过59kg。美国国家队选拔队员测试结果表明,轻量级男子平均身高为1.84m,而轻量级女子约为1.70cm。优秀轻量级男子运动员体脂百分比平均为5%~7%,而优秀轻量级女子运动员在15%以下。
最大耗氧量
耗氧量绝对值平均起来在耐力运动员中当数最高的。这些值代表25名女子和35名男子的平均值。最优秀的男选手达到7.0l/min,最优秀的女选手达到5/min.,该值也属于超常,因为赛艇运动员在耐力项目运动员中身材较大,而耗氧量随身材而增大。然而,当赛艇运动员的最大耗氧量与体重呈线性关系时,这些值就显得不足为奇了。虽然71ml/min/kg称得上是一个“可观的”值(相同年龄的普通男性为45ml/min/kg),但与目前世界优秀越野滑雪运动员和赛跑运动员的80~87ml/min/kg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最优秀的女子越野滑雪运动员超过70ml/min/kg,而女子赛艇运动员约为60ml/min/kg,是赛艇运动员训练量不够?还是不具备天才?二者进行比较存在着衡量标准问题。最大耗氧量不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呈线性增长。所以,用体重除VO2的确不合适。更可行的办法是将VO2最大值换算成体重2/3。
骨骼肌特点
优秀赛艇运动员的特点是腿部肌肉组织I类(慢性)纤维平均百分比。几项研究结果表明I类百分比约为70%,而普通人口为40%~50%。此外,甚至在赛艇运动员中,纤维类型成分似乎是一个辨别性变量,成绩越好的赛艇运动员I类成分甚至越高。世界高水平桨手测得的百分比高达85%,其余部分几乎均为IIa纤维,几乎不存在IIb纤维。总之,可以推断为在耐力项目运动员中出现大量的IIb(快、低线粒体)纤维表明训练年限不够或者训练年限不足。以前对国家队女队员进行的研究表明,她们比优秀男选手的IIb纤维多。然而在过去的5~10年中女子训练计划的强化可能会缩小甚至消除这种差异。随着几年的大强度耐力训练,快IIb纤维亚型似乎转化为具有较大抗疲劳能力的快IIa纤维亚型。
在受过训练的赛艇运动员中,线粒体密度较高,表现为线粒体与纤维面积之比。这种适应能力在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中都是很明显的。对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反映了优秀赛艇运动员在划船时其肌肉中的酶达到了预期的水平。相比之下,酵解活性(无氧能的一个因素)作为乳酸活性进行评定的,在各组桨手中不存在差异。然而,水平越高的桨手其“心”亚型百分比越高,它对丙酮酸的亲和力较低。此外,高水平桨手的肌毛细管密度是未受过训练者的2倍。所有这些特点都归因于在高负荷状态下的高工作效率和低乳酸生产率。毛细管密度的提高增大乳酸从活动肌中排出的速率。
肌肉体积和肌力
上述特点与受过耐力训练的肌肉的预期代谢图完全一致。然而,与其它耐力项目运动员相同的纤维类型相比,赛艇运动员快、慢肌的个别肌纤维的断面面积异常大。这与耐力适应性的一般模式不一致(肌细胞直径小意味着氧弥散距离减小)。对赛艇工作需求的密切分析可帮助解释这一差异。赛艇的桨频与自行车、赛跑用的收缩频率相比较低,相反,最大肌力较高。桨手必须采用一个依赖于力量高产期较少而两次收缩间的“休息”间歇较长的功率输出模式。该模式与发展大肌纤维一致。赛艇比赛中有氧代谢能力的极值和获胜所需的肌肉功率可能受遗传和大强度专项训练的影响。
根据一般性力量测试结果,赛艇运动员似乎比其他耐力项目运动员更强壮。然而,这种较大的力量通常与其固有的大肌肉体积和大肌群有关。几项研究结果表明,力量数据赛艇测力计运动能力没有多大关系。
只有在采用模拟赛艇姿势时,最优秀的桨手的力量才与水平较差的桨手有所区别。这与甚至简单的力量测定也明显依赖于技能这一观点相吻合。塞彻(Secher)的研究表明,赛艇运动员在同时提高两腿力量方面具有独特的能力。这是耐力项目的一个独特的动作模式。在其它项目未受过训练和受过训练的测试对象中,双腿力量约为分别测得左、右腿力量总和的80%。赛艇运动员由于专项训练的原因这种差异减小。
赛艇技术动作
赛艇是一项周期性运动,其技术动作就是周期性的重复,主要是通过划桨时产生的作用力使艇前进。一个划桨周期包括提桨入水(划水开始)阶段、拉桨阶段、按桨和推桨开始阶段、推桨阶段等技术环节。由于各个阶段都是相互紧密联系,彼此既密不可分又都有其各自的特殊作用。所以,全面理解赛艇技术动作的周期完整性和认真掌握好各个阶段的技术环节,对赛艇运动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
1.提桨前准备(推桨的最后阶段):推桨至前端,两臂自然前伸,身体重心处于滑座与脚蹬之间,这时,全身肌肉自然地保持适度紧张,集中精力准备入水。
2.提桨入水(划水开始):身体自然地团身向前,把身体重心投向脚蹬板的前脚掌上,同时,双手迅速地做向前向上的弧形运动,使桨叶快速插入水中,迅速开始有力的蹬腿动作。
3.拉桨:肩臂向后使桨柄沿弧线向后运动,同时,用力蹬腿,拉臂,倒肩,全身配合用力拉桨,使赛艇获得最大推力。
4.按桨:拉桨至最大限度时,用前臂和手腕的协同动作使桨柄迅速地做向前弧形运动,桨叶随即跳出水面,桨叶出水一刹那,身体立肌群放松,身体重心完全落在在滑座上。
5.推浆:按桨出水的同时(此时肩轴与身体重心点接近于垂直),桨柄圆滑而不停地推向膝部上方。
6.身体各部位的合理运用手的动作:正确的握桨方法是手握桨柄不能握得太紧,应该用手指和手指根来握桨和控桨,而不是用整个手掌来握。用手指握桨和控桨,前臂和手指可以自然地放松,很好地感觉桨叶在水中和水面上的运动情况。
7.上体动作:提桨时上体应自然地团身,姿势保持有节制的前倾,要避免过分地前倾、下压上体、上体太直和僵硬等不自然姿势。拉桨将要结束时的上体后倒也要适度。头部的动作:头的位置在划桨过程中影响身体全部动作,划桨时,头部应保持平稳正直,尤其在提桨入水前一刹那,头部要自然、平正,下额为稍抬。
8.腿部的动作:蹬腿要求“顶上”快而接着均匀稳定地用力,不要突然猛蹬,而是保持稳定的蹬压,大腿和小腿应尽量保持直线用力。全身配合:做到协调、自然放松、幅度充分、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划桨动作要做到连贯和自然流畅。
赛艇的训练
赛艇是一项对技术、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为使练习者、尽快地掌握正确的赛艇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应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步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通过反复练习,逐步达到预期目标。第一阶段:观看技术录像对划桨的身体姿势、桨柄和桨叶的运行轨迹等建立初步的概念。第二阶段:在学会了游泳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由老队员带着划双人双桨,老队员在后面平桨,使艇保持平衡并随时纠正错误动作。单人艇在码头附近由一人从扶住艇尾的练习,包括左右桨交替划和晃动船等练习。进而可做一桨正划、一桨同时倒划原地转弯练习,使其体会技术动作、感觉到重心与平衡的关系,消除因船晃动产生的畏惧感。第三阶段:初步掌握双桨技术动作时,便可接触和学习单桨技术,学习单桨左右桨划法,然后过渡到双人单桨无舵手艇,领会和认真执行避免碰撞的航道划行规则,强调单人艇无舵手艇练习时,经常回头看和注意自己的航向。
身体训练可分为一般身体训练、辅助性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一般身体训练是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机能的身体训练。在训练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身体练习,可以起到改善身体形态、促进某些器官系统的发展和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经常采用的方法如田径、体操、球类、游泳和自行车等。辅助性身体训练是经过选择后,采用在动作结构上和力量时间过程上与赛艇技术结构的某些部分相似的动作,如卧拉、卧推、负重深蹲、硬拉等杠铃练习。专项性身体训练包括比赛练习和专项练习,如水上划10×1500米、8×8分钟,划桨池,水上拉罐划等。全面身体训练水平是专项素质的基础,全面身体训练的基础越宽广、越扎实,就越有可能达到更高的运动能力。有人经研究比较,发现那些训练初期采用了发展全面身体训练的运动员,虽然取得好成绩的时间稍晚一些,但后来的最好成绩却大大高于重视专门性身体训练的运动员。全面身体训练的练习手段多种多样,如徒手操、肋木、实心球、跑步基本练习、游泳、滑冰、滑雪、轻杠铃举重练习,等等。
有效的基本力量训练计划除了能够直接提高运动员成绩外,还能保持肌肉的平衡,减少因过度训练导致的肌肉损伤。通过对55名赛艇运动员的观察,单一的耐力训练并没有使他们的肌肉质量降低。我们应该认识到必要的力量训练可以减少肌肉由于老化而导致的肌肉萎缩症。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让力量训练成为妨碍我们保持/提高运动成绩的因素。
1、杠铃房中的训练。如果你是一名曾经接受过自行车或长跑等专项训练具有良好的耐力素质的运动员,你将首先遇到技术差和专项肌肉力量弱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在许多方面是相关的,差的技术会导致某些肌肉过早疲劳,例如,当桨叶晚入水和“失水”(抓不到水),蹬腿就会无效;而当你企图在拉桨后期加速时,手臂会过早出现疲劳。相反,如果后背下部(脊柱伸肌)缺乏力量,想要在抓水和拉桨(MID—DRIVE)之间保持力量的连贯就不可能。
2.下面是根据赛艇的技术特点,对新手设计的四种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1)蹲杠铃。这其实是普通的后蹲。但作为赛艇专项力量训练,有两个技术要求需要特别强调:第一,两脚开立的宽度要小于肩宽,最好与在船上的宽度相同。第二,杠铃压在颈部的底部(高杠位置),这样可以帮助你在蹲起来时保持一种直立位置。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下蹲的深度和负荷量。专家认为,充分而两脚窄开立的下蹲是一种比较好的练习,它能使我们在杠铃房中加强划桨各主要关节的力量,免得受到其他技术成分的影响。在抓水最深点时髋和四头肌应该早点用力,并且保持后背稳定。负荷量应采用一种你可以重复10次的重量。负荷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你在起立时有“停顿”。总之,中等负荷和适当速度的下蹲比负荷过重而速度缓慢的下蹲更加符合赛艇的专项特点。
(2)单腿下蹲。这个练习操作方便,对纠正一些技术错误也非常有效。平衡力量是赛艇运动员的关键,这个练习可以在杠铃房中达到船上相同的效果。找一条长凳,人站在上面,一条腿在外侧悬摆,凳子的高度要达到当你的一条腿在凳上坐或深蹲时,另一只脚碰不到地面。初做着个练习时,可以依墙进行,慢慢地下降到蹲位,再站起来。开始时你会发现下降到坐蹲位置比较难,但要坚持下去,最终在没有墙的帮助下,每条腿每组可以完成10~15次,共完成3组,而且都能下蹲到深蹲位置。训练专家对这个练习情有独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①它可以帮助运动员纠正神经或肌肉导致的力量不平衡。在无意志中使每条腿所做的练习超过了它在船上所承受的力量。
②它可以使整个身体达到平衡,特别是大肌肉群的细微的协作。
③缺乏平衡和控制的力量是没有意义的,特别是在船上。
(3)直腿提拉杠铃。这是加强背部伸肌力量的一种很好的准备练习。本练习采用杠铃完成,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双膝应该保持微曲,脊柱挺直,与肩同宽地紧握杠铃,沿着腿部提拉杠铃至腰部。这个练习如能完成,运动员会感觉到臀部发力,抵消因上体倾斜至重心前的力。在提拉杠铃时,关键要保持脊柱挺直。在提拉过程中,杠铃要紧贴腿部,动作要慢。完成10次×3组。
(4)陆上划桨。这一练习的目的不是通过加强肩部力量来达到手臂发力的目的,而是要让背部肌群在“抓水”(举的开始)时能够伸张,学会如何让手臂放松,让上背肌群发挥更大的力量。这是赛艇技术比较重要的技术要求。此外运动员还可以使肩部的肌群得到加强,这也正是自行车、长跑等项目所缺乏的。
这一练习关键的技术要领是在开始拉的时候要用背部力量,切忌用手臂。如果练习得当,运动员会感觉背阔肌肌群拉伸,二头肌和前臂相对省力。
上述的基本训练方法,连同一些其他的非赛艇肌群和腹部肌群的训练属于安全力量训练项目。对于高水平的赛艇运动员来说,以下这些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具有更大的潜在效益。
3.测功仪上的力量训练。这里的一些练习是在Concept II赛艇测功仪上进行的,比较符合赛艇项目肌肉的运动特点。
划手的力量测量方法的定义是看他作用于桨的力量的大小。专家们认为有经验的运动员从以下的练习中比从杠铃房中更得益,因为它们更符合赛艇运动的专项特点。
4.十次最大负荷的拉桨练习。将ModelC的测功仪的阻力调节到最大值,男子10桨,女子为8桨。如果使用的是ModelB型号的测功仪,可以使用小齿轮,大风门。范例一:在准备活动之后,做一些伸展联系,然后按照已安排好的力量训练计划进行练习。在做10次最大力量拉桨时必须注意桨频保持在每分钟14次的水平。每一桨都是一次重复的专项训练,其中包括赛艇运动所要求的肌肉的正确用力顺序。要特别注意最大控制力,可以用测功仪上显示的瓦特数和桨频率来反馈每一桨的质量。
每组10次(也可以采用1分钟一组),间歇60~90秒,再重复,共完成6~10组。
5.分解练习。如果把赛艇专项力量训练的天数作为一种变量,可以穿插下面这种训练的方法:将测功仪调整到最大阻力,先进行退步练习,背部保持抓水的角度(肩膀始终保持在臀部的前面),手臂充分伸展,桨频控制在18次/分钟左右。注意力集中在抓水时腿部的用力,同时用背部肌肉来保持与桨的联系。在完成一分钟的最大控制练习之后,休息1分钟,然后将上述的两种练习合起来,完成1分钟的最大控制桨频的全划座练习,桨频同样为18SPM。在赛艇专项力量训练期间,最好重复上述三种分解练习,组合练习完成3到4组。
6.最大力量或功率测试练习。由于测功仪能够较好的反馈赛艇运动员的最大功能(赛艇)力量,所以这种练习最好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注意在做练习之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7.最大赛艇力量。做一次最大的拉桨练习,记录下你完成的瓦特数,让测功仪停下来,共进行5次,看最大值。
8.最大赛艇功率。功率不同于力量,它含有速度的成分。寻找最大功率的方法是,连续完成5次最大拉桨练习,出现的瓦特数就是最大的赛艇功率,它可能出现在第二或第三桨。它比最大赛艇力量大。
9.无氧能力测试。最大程度的完成30秒的拉桨练习,记录它的平均瓦特数。也可以采用拉200米的测功仪练习,需要30到40秒的时间。
一些运动训练专家通过亲身体验证明,采用传统的杠铃房训练后,通过上述的方法测试发现,运动员的赛艇的最大功能力量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是通过上述的与赛艇技术相联系的测功仪训练之后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0.水上力量训练。专项力量训练的最终水平是在水上,使运动员在划每一桨时能给肌肉以超负荷的刺激。水上练习不仅能够给肌肉以超负荷刺激,而且还可以帮助运动员注意恰当的用力顺序和最大拉桨的有效性。下面介绍一些旨在提高划桨力量的水上专门练习,它们不仅可以促进肌肉的适应,而且还可以改进技术或强化桨的用力。
11.绑胶带法(增加阻力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人艇。在船头的船球和当溅板中间绑一层厚度1厘米左右的胶带,增加船的阻力。当船全速出发后,由于流体动力受阻,船行进时就象一条休闲艇。由于抓水的阻力增大,运动员划桨时会感觉非常吃力,必须用较大的力才能使船加速。这种方法使运动员在抓水时肌肉受到超负荷的刺激,并且能迫使运动员腿部力量的介入。运动员在训练15~30分钟之后可以去掉它,效果将更佳。关键是运动员能够将“吃重”感向水感转换,腿部的早发力向正常的划桨转换。
12.变化主题法。你如果是一名单桨选手,可以采用四人单桨艇或八人单桨艇配对训练来增加或减少负荷训练,而双桨选手则可采用双人艇或四人艇进行配对训练。第一次划手先全力划15桨,然后休息,每位划手轮流划15桨。经过几次练习后,再采用没10桨增加一名选手划桨,这样可以使抓水的负荷逐渐降低,而船拉桨的速度却在逐渐增加。根据一些专家的经验,这种方面是一种非常专项化、体力消耗特别的力量训练。
13.出发训练法。出发是比赛的一个部分,此时肌肉的力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出发初期每一桨所产生的最大力量要比涂中大约要高出40%。将出发段设定为250米左右的距离,让运动员用最大的力量划桨使船尽快达到比赛的速度,甚至略高于比赛速度。所以,采用出发时的训练负荷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专项化的肌肉大负荷训练方法。在进行出发方法的训练时,也可以采用增加负荷的方法训练,譬如:在小艇上绑胶带或在大艇后拖一些东西。采用这样的方法成2到3组后,然后将阻力物消除,重复训练,从中体会划桨的速度感。
总之,对于年轻的新手来说,可以从上述之外的一般杠铃房中的基本力量训练方法中获得很大益处。然而,已经经过很好的系统训练的选手必须经过进一步提高杠铃房的力量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其间专项化至关重要。上述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对短距离的500米冲刺和2000米比赛的加速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专家认为把技术环节分解出来,单独强化是非常有效的,但要记住,无论是男运动员还是女运动员,短距离的冲刺成绩(力量)与2公里成绩之间是无关关系的。另外,切记最好的专项训练方法还是赛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