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口蜜腹剑来形容李林甫的为人一点也不为过。
小人生存的空间
开元末年,大唐帝国迎来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局面,民丰物阜,四方臣服。唐玄宗李隆基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励精图治、纳谏如流,开始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贪图享乐。宰相张九龄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十分着急,常常给唐玄宗提意见。
李林甫本是一个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市井无赖,他什么事都不会,专学了一套奉承拍马的本领。他和宫内的宦官、妃子勾结,探听宫内的动静。唐玄宗在宫里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他都先摸了底。等到唐玄宗找他商量什么事,他都对答如流,简直跟唐玄宗想的一样。唐玄宗听了很舒服,觉得李林甫又能干又听话,比张九龄强多了。
唐玄宗想把李林甫提为宰相,跟张九龄商量。张九龄看出李林甫不是正路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宰相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要遭到灾难。”这些话传到李林甫那里,李林甫把张九龄恨得咬牙切齿。
如愿以偿当上了宰相
朔方(今宁夏灵武)守将牛仙客,目不识丁,但是在理财方面,很有点办法。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张九龄没有同意。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说:“像牛仙客这样的人,才是宰相的人选;张九龄是个书呆子,不识大体。”
有一次,唐玄宗又找张九龄商量提拔牛仙客的事,张九龄还是不同意。唐玄宗发火了,厉声说:“难道什么事都得由你作主吗!”唐玄宗越来越讨厌张九龄,加上听信了李林甫的诽谤,终于找了个机会撒掉张九龄的职,让李林甫当宰相。
李林甫一当上宰相,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唐玄宗和百官隔绝,不许大家在玄宗面前提意见。有一次,他把谏官召集起来,公开宣布说:“现在皇上圣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皇上的意旨办事,用不着大家七嘴八舌。你们没看到立仗马(一种在皇宫前作仪仗用的马)吗?它们吃的饲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哪一匹马要是叫了一声,就被拉出去不用,后悔也来不及了。”有一个谏官不听李林甫的话,上奏本给唐玄宗提建议。第二天,就接到命令,被降职到外地去做县令。大家知道这是李林甫的意思,以后谁也不敢向玄宗提意见了。
口蜜腹剑
李林甫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的名声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排挤掉。他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笑脸相待,却在背地里暗箭伤人。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楼上隔着帘子眺望,兵部侍郎卢绚骑马经过楼下。唐玄宗看到卢绚风度很好,随口赞赏几句。第二天,李林甫得知这件事,就把卢绚降职为华州刺史。卢绚到任不久,又诬说他身体不好,不称职,再一次降了他的职。
有一个官员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在外地当刺史。后来,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以用呢。”李林甫诡答:“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退了朝,李林甫连忙把严挺之的弟弟叫来,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倒有一个办法。”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样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连忙请教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城来看病。”严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真太可惜,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唐玄宗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算了。
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人还真不少。但是,不管李林甫装扮得怎么巧妙,他的阴谋诡计到底还是被人们识破。人们都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嘴上像蜜甜,肚里藏着剑”,成语“口蜜腹剑”就是这样来的。
古人骑兽表面上看,李林甫甜言蜜语,好像很关心人,实际上,暗藏杀机,有自己的险恶用心。他还常常挑拨他所反对的人之间的关系,制造矛盾,各个击破,或在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户部尚书裴宽,平时为玄宗所器重,李林甫怕他有一天入相,威胁自己,便设法阻拦。刑部尚书裴敦复“平赋有功”,玄宗表彰了他,李林甫内心十分嫉恨。二裴之间本来就有矛盾,于是,李林甫千方百计地寻找突破口。
李林甫怂恿裴敦复买通杨贵妃的姐姐,在玄宗面前说裴宽的坏话,致使裴宽被贬为睢阳太守。接着,李林甫又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法,借口裴敦复有战功,奏请玄宗让他充任岭南王府经略使。裴敦复不太乐意,稍稍迟疑,没有及时赴任,则被李林甫反奏一状,因“逗留京师”之罪,被贬为淄川太守。就这洋,李林甫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把裴宽和裴敦复赶出京城,何谈人相?
嫉妒成性的李林甫不仅排斥朝官,还十分注意边帅。按唐朝传统,边帅皆是忠厚名臣,其中功绩卓著的人往往迁升入朝,拜为宰相。李林甫欲杜绝边帅入相之路,于是献上一条奸计,即不用文人和贵族子弟为边帅。天宝六年(公元746年),他向玄宗再次进言:“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酸胡人(出身低微的少数族将领)。胡人则勇决习战,寒族则孤立无党。陛下诚以恩给其,彼必能为朝廷尽死。”其花招是,少数族将领不识汉字,驻边领军,才能再大也不会入朝拜相。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边帅入相的路子,自己的相位可长保无虞。玄宗不知道李林甫的险恶用心,竟然听信他的话,选用安禄山做边帅,委以重任,这才有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的发生。
李林甫对有贤能的人或杀或贬或压制不用,而只用一些才智平庸而善于溜须拍马的小人,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排斥。就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从兴旺转向衰败,“开元之治”的繁荣景象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