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清王朝4
2081900000021

第21章 洋务运动(2)

开平矿务局,是中国最早用机器采掘的大型煤矿。为解决军工企业和轮船运输所需大量原料和燃料问题,李鸿章自同治十三年(1874)即派人在各地勘探矿产。光绪二年九月(1876年11月),李鸿章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皆英国矿师勘查开平煤铁矿。次年,李鸿章批准唐廷枢所拟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规定该企业为官督商办。光绪四年(1878),开平矿务局在直隶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光绪七年(1881)该局开始产煤,年产3600余吨,以后逐年上升,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产达247,000余吨,除供应轮船招商局、天津机器局和北洋海军外,还大量在市场上出售,使洋煤在天津市场的销售量锐减。为运煤方便,该局于光绪六年(1880)修建了我国第一条铁路一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并于光绪八年(1882)正式通车。

天津电报总局,是我国最早举办近代通讯事业的总机关。直隶总督李鸿章鉴于“各国以至上海莫不设立电报,瞬息之间,可以互相问答”的优点,深感“电报实为防务必需之物”③,于是在光绪五年(1879)饬令架设天津至大沽间电报线路,试验发报,效果良好。次年,李鸿章奏请敷设天津至上海的电线,遂后于八月十四日(9月18日)在天津成立电报总局,由盛宣怀任总办,并于紫竹林、大沽、济宁、清江浦、镇江、苏州、上海等地设七个分局。津沪线用费计库平银十七万八平余两,先于北洋军饷内筹垫。光绪七年十月(1881年12月)全线竣工。光绪八年(1882),电报局仿照轮船招商局办法,招商承办,逐步归还官款,成为官督商办企业。这时,英、法、美、德要求在上海设立万国电报公司,添设上海至香港各口海底电线。李鸿章与总理衙门往返函商,决定立即筹集商股先行接办由沪至粤沿海各口陆线,“以杜外人觊觎之渐,而保中国自主之权”④。光绪十年(1884),沪粤线竣工,电报局亦由天津迁往上海。此后,电报逐步扩展至全国各重要城市。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绵纺织工厂。光绪四年(1878),前四川候补道彭汝琮分别向南、北洋大臣呈递禀帖,请求在上海设立机器织布局。李鸿章鉴于“洋货行销中国,日增月盛,尤以洋布为大宗,是以特令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所以敌洋产而杜漏卮”⑤,即委派彭汝琮和浙江候补道戴景冯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然而因商股难招,他们在两年的筹建中毫无成效。光绪六年(1880),李鸿章委派江苏候补道龚寿图、候选道郑观应等会同招商集股试办。光绪八年(1882),李鸿章为该局奏准减免税厘,织布局取得“十年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得另行设局”的专利权和“只在上海新关完工正税,概免内地沿途税厘”⑥的优待。因此,光绪十六年(1890)织布局正式投产后,利润丰厚,发展较快,至十九年(1893)已有纱锭35万枚,布机530台。是年九月十日(10月19日),工厂失火,厂房设备几乎全被焚毁。李鸿章委派盛宣怀负责在原地重建,更名华盛机器纺织总厂,于二十年八月二十日(1894年9月19日)重新开工投产。

洋务派所办近代民用工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而以官督商办为主的方式,实权操在洋务派官僚手中。企业中等级森严,经营管理腐败,生产效率低下。洋务派官僚又依仗政治和经济特权,实行封建垄断,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是,这些企业的资金主要是由官僚、买办、商人以私人入股的形式筹集的;在企业内部,雇佣大量工人,存在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企业产品不再实行调拨,而是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目的在于获取利润。因此,洋务派所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加速清军的近代化,增强清王朝的统治力量,是洋务运动的出发点和重要内容。因此,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同时,洋务派还开始训练新式陆海军,筹设海防。

在新训练的陆军中,以湘、淮军的力量最强。同治元年四月(1862年5月),李鸿章抵上海,立即令淮军向洋兵学习新式枪炮、阵法。他利用上海的丰富饷源和便利条件,大量购买洋枪洋炮,聘请洋人担任各营教习;到同治三年(1864)秋冬间,淮军从6千余人扩充至五六万人,洋枪三四万支,炮队六七营。在同一时期,湘军曾国藩、曾国荃所部也开始使用洋枪洋炮。左宗棠所部湘军,从同治三年(1863)秋开始同法国人合作,建立洋枪队,同治六年(1867)进兵西北后,军中所用洋枪的比例增加到6成。太平军和捻军起义失败后,清廷不得不进一步依靠湘、淮军维持其腐朽统治,派他去到较大城市和战略要地,代替八旗兵和绿营兵屯驻防守,故称为“防军”。与“防军”同时存在的新式武装是“练军”。同治元年(1862),奕沂等奏准在天津成立洋枪队,聘用外国教官,选派京中绿营兵赴津训练。同治四年(1865),清廷着手从直隶额设经制兵内挑选部分绿营兵,以“简器械,勤训练”为标榜,以洋枪武装,按洋法训练,故定名为“练军”;次年,直隶练就6军,共一万五千人。之后,各省效法直隶,在额设兵内抽选兵丁,“留强汰弱”,“化散为整”,以洋操洋枪洋炮、阵式变换为主要内容,轮流训练。其后绿营兵屡加裁汰,各省卫戍之责遂专属防练军。

编练新式海军,也开始于60年代初期。同治元年(1862),清政府委托回国休假的李泰国在英国订购兵船。他未经清廷允许,即擅自在英国组织“中英舰队”。次年,一支由英国海军军官任司令、包括八艘大小船只的舰队抵达上海,准备加入清军同太平军作战。这种践踏中国主权的行径,理所当然的遭到清政府的拒绝,清廷决定把舰队解散、舰只由自任司令的英国军官带回英国变卖。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侵犯我国台湾,清朝统治者大为震惊,筹办海防之议于是兴起。光绪元年四月二十六日(1875年5月30日),清廷任命李鸿章和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和南洋海防事宜,总理衙门调拨粤、闽等海关收入及江浙等六省厘金,每年约四百万两白银作为海军经费,拟在十年内建成南洋、北洋和粤洋三支海军。海军舰船主要向英、德两国购买,部分船只由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提供。光绪十年(1884),南洋、福建两支海军初步建成。次年,在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遭法舰袭击,几乎全军覆灭;战后虽经修整,但已难以成军。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提出“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的方针,于光绪十一年九月五日(1885年10月12日)成立海军衙门,任醇亲王奕为总理海军事务大臣,庆郡王奕勖和李鸿章为会办,实权则操在李鸿章手里。在李鸿章主持下,光绪十四年(1888)北洋舰队正式建成,拥有军舰22艘!以旅顺和威海卫两个军港为基地,以丁汝昌为提督。但自此年以后,北洋舰队不再添购船舰,每年约四百万两的海防经费,先后约挪用一千万两修建颐和园去了。

为了办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了一批通晓洋务的人才。首先是办学堂。洋务派在19世纪60至90年代前期,相继创办“西文”、“西艺”两类学堂约三十七所。最早建立的学习“西文”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恭亲王奕沂于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正式奏请培养翻译人才。同治元年七月(1862年8月),在总理衙门属下正式建立京师同文馆,初仅设英文馆,次年增设法文馆和俄文馆,同治十一年(1872年)添设德文馆,光绪二十二年(1896)添设东文馆;同治六年(1867)增设天文算学馆,讲习天文、算学。早期生员仅挑选十三四岁以下八旗子弟,后兼收年岁较长满汉科举出身人员。同文馆先后聘请洋教习四十余人,包括英、法、俄、德语言教师和算学、天文、化学、医学、物理等科教师。其中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总教习达三十年之久。继京师同文馆之后,李鸿章于同治二年(1863)在上海开设广方言馆,同治八年(1869)在江南制造总局内设立翻译局,并将广方言馆迁入作为附属机构。两广总督瑞麟也于同治三年(1864)设立广州同文馆。学习“西艺”的学堂,主要有:左宗棠于同治五年(1866)在福州船政局附设前、后两学堂,分别学习法文和造船、英文和驾驶;李鸿章于光绪六年(1880)设立的天津水师学堂和天津电报学堂,光绪十一年(1885)设立的天津武备学堂;张之洞于光绪十二、十三年(1886、1887)先后设立的广东陆师学堂和水师学堂;光绪十六年(1890)设立的南京水师学堂;光绪十九年(1893)设立的天津军医学堂;光绪二十一年(1895)设立的湖北武备学堂等。这些学堂的建立,不仅培养了不少近代军事、技术和外语人才,而且促进了新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培养通晓西学的人才,除聘用西方教习兴办专业学堂外,派遣留学生出国也是重要途径。同治十年(1871),江督曾国藩与直督李鸿章联衔会奏准选派幼童赴美留学,拟定肄业章程十二条,并在上海开办“出洋肄业局”作为留学生预备学校。章程规定:挑选年十二至二十岁幼童,在沪局六个月肄业后,资送出洋;每年选送以三十名为准,四年计一百二十名;驻洋肄业十五年后,每年回国三十名,由委员胪列所长听候派用。同治十一年(1872),曾国藩奏调刑部主事陈兰彬、江苏候补同知容闳为正副委员,常川驻美经理一切。七月九日(8月12日),陈兰彬带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三十名启程赴美;后三批九十名幼童分别于同治十二年五月十八日(1873年6月12日)、十三年八月九日(1874年9月19日)、光绪元年九月十六日(1875年10月14日)前往美国。后因清政府不满意留学生的言行,这批赴美留学的幼童,于光绪七年(1881)按总理衙门指令提前回国,故后来虽出现了詹天佑那样的著名铁路工程师、唐绍仪和梁敦彦那样的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但总的来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然而此时赴欧的军事留学却在继续。光绪二年(1876),直督李鸿章乘洋员李勘协回国之便,派7名中下级军官赴德学习海军技术。光绪三年(1877),沈葆桢从福州船政学堂先后选取“艺童”和“艺徒”35人分赴英、法学习轮船驾驶和制造,取得显著成效;清末著名海军将领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都是福州船政局派出去的留英学生。后来,北洋水师学堂和福建船政局还陆续派遣两批留学生前往欧洲学习。总计从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十二年(1872~1886),洋务派共向外派遣7批留学生,总计200余人,为促进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以“求强”、“求富”相标榜的洋务运动,持续30多年。但因未触动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这场运动既没有使中国强,也未使中国富,反而在列强侵略面前一败再败,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愈益加深了。但是,这场运动引进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企业的利润,也吸引着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因而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派训练新式海陆军、举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对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的扩张,也起过一定的抵制作用。

注释

①《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二五,第1、10页。

②《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三九。

③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6册,第335、336页。

④《洋务运动》第6册,第339页。

⑤《洋务运动》第7册,第452页。

⑥《洋务运动》第7册,第484、4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