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剑既然号称“内家剑法”,那就不单只有外形中的剑式,也该有“内动”的练法在其中,如此才能称为内家剑法,纵观如今写兵刃的文章书籍林林总总,但我至今没有发现写练兵刃的时候如何“内动”的文章。
首先我要说一个“顶”字,“顶”字共有“三事”,头顶有冲天之雄;“舌顶”有吼狮吞象之容;“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这个练法在形意拳中非常的重要。在形意剑法中,也必须要有这个“三顶”,才能发出内家剑法的力道。
先说说这个头顶吧!形意剑实在与形意拳法别无二致,在少数民族中对首领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叫“头人”,就是领头的人,工作干得好的人。在某种行业称得上起表率作用的,报纸上把他称为“领头羊”,不管怎么说,都和头或者说脑袋这个词有关系。
“头”为六阳之一身之主,在国术武技当中,很多门派都对这个头有特殊的要求,形意拳门也不例外,头“上顶”对人体任督二脉的通畅会起很大的作用,而且头部有单独的打法,在形意拳门的拳诀中,就有“头打起意占中央,浑身齐到人难挡“的词句。
所谓的头顶,不是“乌龟拔脖子”,我在《形意拳门之真谛》这本书中,强调了头顶的内涵,头要顶,但是下颚要微微回收,这样其实是后脖梗子发力,这个地方一使劲,头的位置就正确了。头既要上顶,还不能影响正常的呼吸,这才是正确的头顶之法。
下面再说说这个“舌顶”,其实这个“舌顶”不是练拳练剑时候才开始顶,而是要顶在练剑之前,这是秘传的秘传,真理的真理,因为在我练剑的时候,我的父亲就是这么教的,在练剑之前,往练武场一站,自己的舌头尖就动了,用舌头尖在自己的口腔上下扫动几圈,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嘴里唾液分泌突然旺盛了起来,这口水在道家被称之为“金津玉液”,这口水不能吐掉,要缓缓咽之,然后舌头抵在上牙膛上。
这个舌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舌为心之苗!
调整舌头本身就是“调心”,在佛道两家都讲一个“调心”,调心在佛道两家各有各的方法,在我的书里不涉及这么高深的知识,我只说它和武有关系的一点,调心先从调整舌头开始,先记住这个简单说,然后我们在后续的书里在一点一点探讨深层次的东西。
这个舌头抵在上牙膛处,只是一般的练习之法,随着剑式的加快,或者在对练剑的时候,你不能随着自己的节奏走,要两个人配合着来,或者说格斗的时候,有人在这时候就会产生呼吸不够的现象,这时候你的舌头就要调整了,就不能只是轻轻的抵在上牙膛处了。
这时候你就要“卷舌”,让舌尖在口腔里打卷,然后翻顶在上牙膛处,这样的话你的舌头就不会影响呼吸的顺畅。在老拳谱中有四个字“卷舌气降”,这四个字千金不换!
我纵观林林总总的书籍,在讲到拳剑的时候,总是对这些”内动“的精华之处避而不谈,我这个人是讲缘分的,我认为凡是能跟着我的书看到这一章节的诸君,跟我都是有缘分的,我第一次把这些东西变成了文字,明明白白的写在这里,希望看到的诸君能够珍惜。
也许诸君都有师门的传授,或者另有自己的练法,那都不要紧,你就把我的书当成“成人童话”看下去也可以。我写的是我个人的“成人童话”,如果有的人不愿意练拳学剑,还请你不要到处散布这些东西,那些不喜欢国术的人还是让他蒙在鼓里吧!
从没有人在网络上掰开揉碎的讲这些东西,不信的诸君可以到网上去搜,我保证你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文章,呵呵!既然说道了“舌顶”,那么就接着讲讲“齿扣”吧!“舌顶齿扣”在很多拳谱拳诀中都是放到一起讲的,在练剑的时候,你的牙关要咬上点劲儿啊!
发为血稍、牙为骨稍、舌为肉稍、指爪为筋稍,不能一摸剑柄就忘了自己的“四稍”,讲一个“顶”字,其实就生出了四稍,形意剑每一个姿势,其实都可以写本书,因为它每一个剑式其实都是包含着形意拳门一个门派的道理。最后在说说手和手指,指爪为筋骨之稍,这手一抓剑柄,不能像摸烫手的山芋,而要像鹰捉活鱼一样,把剑“擎”在掌中。
如果说你的身体是一块大电池,你的身上带着8毫安的电流,那么你的手一摸剑柄,因为宝剑是金属的嘛!你宝剑是导体,它会瞬间把你身上这块电池的电流通到整个剑身上,并在一刹那间通到剑尖。
假如你的人和剑携带的正电荷,那么敌人的人和剑带的就是负电荷,这样在你们两个对敌的时候,就像摩擦过的玻璃棒遇到了碎纸屑,霎那间就产生了反应,练剑练的就是这个反应,就这个反应,也许有些人要体悟一辈子。
脚下是地头顶是天,突然有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道雪亮的闪电划破夜空,刹那间雷声滚滚,这就是“天地交感”,天地交感而生雷电,你的剑遇到敌人的剑,也是“天地交感”,也该电闪雷鸣。
虽然我们暂时练不到这个境界,但是这才是剑法,这才是战场剑法的真意,练剑就该与剑交感,与天地交感,在与敌人对垒之时,还要和敌人交感。
看到美女流鼻血就是“内动”,看到好吃的菜肴流口水也是“内动”,“内动”并不神秘,有了“内动”才叫形意,有了“内动”的剑法才叫形意剑法,这是你对剑对天地的知觉。武功国术练的就是这份“知觉”,练的就是这个明白,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文字作品,都对这些内家的真正的精益躲躲闪闪,今天我把这些东西都写成了文字!
下面我们再说最重要的一点,说说我们自己的眼睛,一个武人不了解自己的眼睛,不能练好拳脚,现代文学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国术武技中,老拳师父总说你的眼神要领着你的剑,这是大有道理的说法。
一打胆、二打眼,在与敌交手的过程中,第一是胆量,交手有必胜之心,百万军中可夺帅,匹夫有其志,三寸之丁可言勇也!有了胆量之后,首要的是眼神,古人讲“弓马娴熟”,假设硬弓能射出300步,你的眼神要好,你要能瞄准300之外的敌人或者野兽,这一箭射出去才有准头,才能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古人说的眼神是基于弓箭来说的,而不是今人崇尚的拳脚,因此诸君要放开你的心量,去体味古人讲话的真意,古人的眼神是用“弓马”来考量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眼睛就更有说道,眼睛是个统称,我们细分一下,可以发现眼睛分为“五轮”,眼睑属脾脏、眼白属于肺脏、两个眼角的血络属于心,黑眼仁属于肝脏,瞳孔属于肾脏,这“五轮”环环相扣。现在西医在急救的时候,第一个手段就是看人的眼睛,眼睛能体现生命的症候,在一个武林高手的眼里,还能从对方的眼神中判断他武功的高下。
眼睛是有训练方法的,如今的诸君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护你的眼睛,对一个练武的人来说,保护自己的视力,更是不能或缺的手段,保护视力就是保护自己的武功,否则你有天大的手段,找不到或者看不清对手,一切还不是白饶?
平时多喝一些杞菊茶饮,或者决明子等等,保护自己的视力,多做眼睛保健操式的按摩,刺激眼睛周围的穴道,刺激眼睛,让它产生内动,古人的中医按摩之术深不可测,多少做一些对身体养生的效果大了去了,也许你现在觉不出什么,但是二十年后,你会发现轩辕凌霄的话是正确的。
人是动物,或者说是高级动物,既然是“动物”那么“动”是免不了的,怎么“动”是关键。活动嘛!人活着就要“动”,奔跑也是动,眨眼也是动,打太极拳也是动,你选择不一样的方法,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在传统武术中,眼睛是有专门的训练方法的,传说《水浒传》中小李广花荣的神箭,就是靠特殊的视力训练方法成就的,这个故事我写在了《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出来看一看。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的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思想压力加大,慢慢的忽视了眼睛的锻炼,给今后的身体埋藏了隐患,其实这个锻炼并没有那么难。在洗澡的时候,准备一条干净的毛巾,洗完澡出来的时候,躺在床上热敷一下眼睛,然后闭目在床上,转动你的眼球,就是很好的方法。
在读书看报一小时以上的时候,适当的休息一下,微闭一会眼睛,做做眼睛的保健操,站到窗口看看外边的美景,四下转动你的眼睛,用远景和近景的方法去调整你眼睛的“焦距”,让景色在眼睛中拉近然后放远,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
我告诉你在国术中其实眼睛也是这么练习的,那时候古人是看香火头,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在现代社会我们没必要二五更起来看香火头,但是眼睛的保健还是需要的,希望诸君从现在开始,保护自己的视力。这是对内家拳剑大有益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