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因为头疼,住了几天院。后来顺便到北京查了一下,没想到竟查出了大问题:左侧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而且没有办法根除。我只能小心翼翼地尽可能地不去触动它,别无他法。我每天大把的吃药,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粘,不喝酒、不生气、不劳累……
从北京回来的一段时间里,我把因为买房借别人的钱,全部送还;还专门走访探望了老家的亲戚,帮助过我的朋友和领导,以防哪一天突然倒地,留下说不清的遗憾。
一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在家务事上,我都尽心竭力而为之,充实、快乐是主旋律,特别是在本职工作上比较满意地顺利完成了几项大的工作任务,现在想想也倍感欣慰……”
——摘自王彦生博客 2006年11月6日
中等个头,敦敦实实的身材,白而发黄的面庞,寿星一样的额头,脸上绽满微笑,走路和说话匀速而沉稳,一如他的行事风格和职业特点。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组织部长是一个威严、刻板的角色,可在他身上恰恰相反。任何人都会感觉到他的和蔼可亲。即使一个下岗职工,走进他的办公室,除了一杯热水,他还会送上一泓温暖的微笑。区委组织部有一次举办读书活动,青年干部们希望他介绍一本书,出人意料的是,他推荐的竟是一本张爱玲的小说。
其实,他有很多爱好。他喜欢摄影,冰雪中的一片落叶,山石下的一茎细草,拍下来,存入电脑,在班得瑞的音乐中细细品赏;他热爱书法,清闲的时候,沏一杯浓茶,揣摩笔意,神会古人;他酷爱游泳,可以在水库里几个小时不上岸,像一条欢乐的鱼,也能躺在水面上,静静地挺着肚皮晒太阳;他爱唱京剧,尤喜裘派花脸,打开音箱,关紧门窗,放开噪子,声若铜钟;他还爱好文学,曾发表过多篇小说和散文,也常常以文会友,希望将来能写一部路遥风格的长篇小说;他更熟悉网络,能在电脑上制作各种各样的模板和游戏……
他还有一个浪漫的梦想:退休后,当一只候鸟,冬季到南方的海岛租一间小屋,游泳、钓鱼;夏季到长白山的森林里探险、打猎……
可是这一切,因为一个突然的黑客,戛然而止了。
2005年开春以后,他总感觉脑袋里一阵阵隐疼,偶尔剧痛如绞。7月上旬,到市内某权威医院检查,做核磁CT,进行脑血管造影,诊断结果异常。
马上去北京,天坛医院、玄武医院。
结果是冰冷的:“脑部左侧基底棱形动脉瘤”。
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遭遇灭顶之灾,被判了死刑!
动脉瘤就是植于脑干深处的一颗炸弹,不定何时就会突然爆发致命。最可惜的是,这种顽症不易做手术,风险很大,极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即使手术勉强成功,也会留下后遗症,变成植物人。
医生建议,最佳方案就是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也就意味着生命只有两、三年时间。
他的眼前山崩地裂,黑漆一片……
既然选择保守治疗,最佳方案就是在家休息静养。
医生告诫,这种病千万不能劳累、不能着急、不能紧张,要注意安静,生活规律。做到这些,才有助于延缓病情。
这个时候,区委主要领导来看望,劝他休假静养。年过七旬的父亲、相濡以沫的妻子、尚未成年的女儿恳求他:为了咱这个家,回来休息吧!
任何人也难以想象他当时的感受,虽然表面上仍是微笑的,平静的,但他的头发在一缕缕地脱落,两个眼袋像核桃一样凸显出来了……
几天后,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继续工作,工作到底!
后来,他在博客中追述了当时的心路历程:“花二三十万元,即使手术成功也会留后遗症,还得让人照顾,那就不浪费国家资财了。既然来日无多,休息是几年,工作也是几年,自己还年轻,党和组织对自己的培养太多,一切都还没有来得及回报。况且现在除了偶尔头晕头痛,也没有别的不好感觉。不如充分利用这最后的时间去工作……”
这一年,王彦生46岁,正在担任中共邯郸市丛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是的,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用工作报答组织,用微笑面对死神,直到最后一刻!
这就是王彦生的真实心理。
于是,他用自己生命最后的全部能量,演奏了一曲人生最壮丽的慷慨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