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动物世界4
2147300000018

第18章 日常观赏鸟的饲养(15)

在野外自然界中没有大的种群,以极少的家庭式成员在一起生活。通常集聚在树林中,有时栖息在树洞里,常在有苔藓的地面上用羽毛、杂草絮窝。它们与红额鹦鹉一样,容易繁殖,繁殖欲望很高。4个月即成熟,一窝可产4~12颗卵,但通常只有5、6颗,孵化期19~20天,羽毛长成约35天,在幼鸟独立时,母鸟即开准备下一窝。不要让母鸟过度繁殖,幼鸟也不宜太晚移出巢外,否则亲鸟有可能攻击幼鸟。现在人工饲养繁殖是个不错的办法。人工饲养的黄额鹦鹉不会吵杂,很快地就能适应环境及主人,如果要想人工养殖,可以用一个3.6×0.9×1.8米的木箱做巢,另外要有一块空地提供给亲鸟作为活动空间。人工喂养这种鹦鹉不是很困难,但它们的啃咬力小,有可能发生原因不明的突然性死亡。主人应提供混合种子、小米、谷物、蔬果等食物,也可使用矿物质与维生素的添加剂。在春天和秋天时维他命C的提供需增加,尽量不要让它们过早繁殖,一岁前不要繁殖。安静温和的个性与适中的体形使它们适合当居家宠物。

蓝黄金刚鹦鹉

身体特征

蓝黄金刚鹦鹉体长80~90厘米,体重1000克左右。雄鸟和雌鸟的羽色非常相似,只是雌鸟的头部比较窄一些。该鸟自额后至整个上体为翠蓝色,额部为黄绿色,眼先及颊部裸露,呈肉白色,虹膜为白色,嘴呈铅黑色,脚为铅灰色。蓝黄金刚鹦鹉自嘴基部经眼睛下方至耳部有3条黑色羽排列而成的横纹,眼先部还有6~7条由黑色毛羽排列而成的竖纹,颏部和喉部为黑色,从耳的后部至胸部、腹部为橙黄色,翅膀和尾羽为紫蓝色。初级飞羽的外甲为紫蓝色,内甲为黑色,尾下覆羽为翠蓝色。

生活习性

蓝黄金刚鹦鹉寿命较长,一般为30~40年,主要栖息在原始森林中,尤其喜欢生活在平原并有河流隔离的密林里。它们能利用其强有力的嘴协助双脚在树上攀援,有时还用双脚抓住树枝,头部向下呈倒挂的姿势。蓝黄金刚鹦鹉大多在早晨和傍晚觅食,中午炎热时在林中休息,喜欢成群活动。蓝黄金刚鹦鹉每年在春季和秋季繁殖,巢筑于高大茂盛的树上,每窝产卵2~3枚,卵的表面呈白色,卵重大约为25克左右。由雌鸟负责孵化,孵化期为34天,育雏期大约为2个月左右。

饲养环境(容器)及饲养工具

蓝黄金刚鹦鹉可以采用金属笼或金属架饲养,单只观赏可采用挂式的金属架,用金属链拴住颈部,链子不能太长,否则会造成因缠绕而伤亡的事故。成对饲养时,笼舍的容积应在2立方米以上。

食物种类

除繁殖季节会吃一些昆虫外,主要以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浆果、嫩芽为食。

饲养方法

蓝黄金刚鹦鹉很容易饲养,饲料主要以葵花籽、玉米、花生米、高粱、稻子为主,碳水化合物饲料与油脂饲料的比例为3:1或4:1。苹果和蔬菜喂前应用水洗干净,可以切成方块或小段喂给,吃剩下的饲料每天应取出,以免饲料变质。蓝黄金刚鹦鹉每年4月繁殖,但比较困难,注意要有较安静的饲养环境,减少外界的干扰,以免惊动亲鸟,使其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最好在大树干上掏一个直径20厘米的洞来代替人工巢箱,巢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25厘米。巢内铺垫锯末、麻丝及羽毛等物。在发情季节应加喂蛋米、熟鸡蛋以及牡蛎粉或骨粉、无机盐等。蓝黄金刚鹦鹉可以教以人语和杂技等。冬季饲养时,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0℃以上,不能低于8℃,相对湿度在45%~50%为宜。夏季气温在30℃以上时,应该加强通风换气。

牡丹鹦鹉

身体特征

牡丹鹦鹉体长为16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头部颜色有红、灰、黑三种,眼周及蜡膜呈白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橙红色,背部和翼绿色。翅覆羽及飞羽翠绿色,翼端黑色。尾短圆,呈绿色。脚为对趾型,灰色。雄鸟身体较雌鸟细长,雌鸟的体形比雄鸟大。雄鸟头小颈粗,前额较突出。雄鸟的骨盆较窄,雌鸟骨盆较宽。牡丹鹦鹉经过人工饲养,已经培育出100余个品种。

生活习性

野生的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栖息于热带丛林及草原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鸣声嘈杂,双翼鼓动迅速。但飞翔距离不远。营巢于树洞、建筑物的裂缝或岩石的缝隙内。喜欢咬剥树皮、树叶,并将它撕碎后垫入巢内。每窝产卵4枚左右。双亲共同孵化18天左右出雏,两性共同哺育1个月后出巢。由于这种鸟的羽色艳丽,常被人们捕捉饲养,致使野生的数量越来越少。

牡丹鹦鹉饲养环境(容器)及饲养工具

养鸟的房间最好是向阳的北房,地面、墙下围为水泥,并有上下水,便于清洁和防鼠害。由于牡丹鹦鹉秋、冬、春三季都可繁殖,室内应有保温设施。冬季能保持室内温度在15℃以上,通风良好,夏季注意防蚊虫叮咬,门窗安装上纱窗、纱门。大笼成群饲养容易繁殖,参考标准为高3米、长3米、宽2米,可饲养20对。笼内多设栖木纵横交叉,供鸟攀爬栖息。洞口有小台板供进出,人工巢箱里面可分上下层,下层铺3毫米厚的干燥木屑。巢箱挂在高处,并供干草,由鸟自己衔入垫巢。也可用粗毛竹横挂,每节竹筒打一个洞供筑巢。总之,巢箱要多于饲养的对数。选用金属笼,大小如金丝雀笼。可自制一个90×65×50厘米的鸟笼用于繁殖用。箱的前面开一直径为6厘米的圆形出入口,口下设一木台,供鸟进出时蹬踏。

食物种类

野生牡丹鹦鹉以植物的种子、果实、嫩芽为食,尤喜食各种甜浆果。笼养牡丹鹦鹉的主要饲料是谷物种子,包括玉米渣、稻谷、谷子、杂草种子;油料作物种子,包括葵花子、小麻子;青绿饲料如油菜、菠菜、莴笋叶、水果和鲜嫩树枝条等;补充饲料如鸡蛋大米或鸡蛋小米等。

饲养方法

牡丹鹦鹉常喂给稻谷、谷子、黍子、小米等饲料,还可加喂麻籽、葵花子、牡蛎粉、叶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谷、谷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给。每次添料不要太满,先把谷壳吹去,再添上新料,每周撤换一次即可;水罐每天清洗一次,尤其是夏季,应勤换新鲜饮水;青菜和水果要保持清洁、新鲜,剩余的青菜、水果要及时取出;笼子每周清扫一次,洗刷干净,随时注意粪便是否正常。夏季要多让鸟水浴,可准备水浴罐,洗毕要及时取出,饮水要充足,同时减少油料种子的量,不超过粒料的10%。青绿饲料要保证新鲜,并随时更换,常喂点马齿苋;鸡蛋米最好每天现做,以免发霉变质。

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他季节牡丹鹦鹉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一年可产卵3~5窝,每窝产6~8枚,孵化期在17~19天。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雌鸟只是在吃食、饮水和排粪时才出巢。雏鸟出壳后需经35~40天才离巢,离巢后仍需亲鸟饲喂2周后才能独立生活。繁殖期间,尽量减少干扰,少惊动。饲料中增加骨粉、钙粉、多种维生素和鸡蛋、玉米粉合成的粉料。雌雄鸟自由配对后,相亲相爱,互相理毛喂食,完成交配后产卵。雏鸟出巢后,双亲继续饲喂10余天即可分笼,让亲鸟继续繁殖第二窝。繁殖期间应供给充足的营养,增加鸡蛋米中鸡蛋的比例,使其占到30%,增加油料种子的比例,有条件的可加喂鲜谷子、鲜玉米,适当增加鸡蛋米中“添加剂”的比例。在管理上要减少清扫笼的次数,每两周1次,不要随意搬移鸟笼,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不要轻易窥视亲鸟和雏鸟,发现蛋壳掉到巢外,证明已出雏。为保证翌年再繁殖,后代更健壮,繁殖期过后应拆除巢箱,洗净晾干后保存,并减少饲料中油料种子和鸡蛋米中鸡蛋的比例。

鉴别雌雄鸟是养鸟人所必须掌握的技术,只有鉴别出雌雄鸟才可使鸟配对入笼进行繁育。雄雌鸟的特征:雄鸟体瘦、稍长,活泼,爱动,毛色较艳,有环的环较明显,头一般较小,是背儿头,头前有棱状突起,小鸟更为明显的是站立姿态为立式,在杠上为挺胸抬头;雌鸟体胖,身体明显短粗,毛色稍浅,有环的环不明显,一般头较大,而且圆滑,雌鸟在杠上为趴卧式,一般头缩人羽内,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雄鸟的尾羽尖为“V”字形;雌鸟的尾羽尖为“W”字形。雄鸟一般都在巢外,像卫兵一样;雌鸟在巢内,伏窝产蛋。牡丹鹦鹉的雌雄鸟鉴别,经验非常重要。要几种条件综合考虑,这样区别雄雌鸟并配对,才可以配得准确。经常接触鸟和对鸟仔细观察者,更可以对雄雌鸟做出正确的判断。在饲养牡丹鹦鹉的过程中,选择种鸟是十分重要的。雏鸟、种鸟的质量决定后代品质的好坏,为了培育出观赏价值高的优良品种,必须重视选种和配种工作。种鸟的选择必须从小做起,一般挑选羽毛华丽、色泽鲜艳、体格健壮、无伤残和无疾病的亲鸟作为种鸟。同时,作为种鸟的雏鸟必须腹部紧收而干燥,活泼好动,眼大有神,脚爪齐全,结实有力,不残不伤,反应敏捷,鸣声洪亮。挑选出来的种鸟按雌雄分笼精心饲养,待性成熟后,在繁殖期间进行配对、配种。

牡丹鹦鹉的配种一般为1雄1雌,配对时通常雌鸟稍大于雄鸟,或雌鸟和雄鸟年龄相当。配种时血缘关系远些为好。鸟类配种通常有选择性交配。在交配前可出现追逐和打斗现象,特别是雌鸟表现突出。在外界无干扰情况下,雄鸟和雌鸟之间相互偎依,并相互亲嘴嗽食,发现这种情况应马上安窝准备产卵,让其孵化。发现嗽食后,鸟相互间即可交配。交配时雄鸟在上,雌鸟在下,雌鸟爱扇动翅膀。交配的时间一般在早晨9时左右和下午4时左右。雄鸟交配完后会出现鸣叫现象。繁殖期笼养的牡丹鹦鹉体内营养消耗大,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发情、交配、产蛋和育雏期间饲料的添加是非常重要的。此时除平时饲喂的饲料外,要增加新鲜的蔬菜。变异和淘汰的牡丹鹦鹉在繁育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变异。变异属正常现象,根据遗传学的规律,基因重新组合,或基因发生变异都会导致牡丹鹦鹉品种的改变,包括毛色的变异、体形大小的变异和形态的改变。也可能出现畸形,如缺爪、腿外撇、腿弯曲、头歪等症状。

由于饲养水平的限制和饲料的配制问题,饲养中常造成鸟种退化。退化表现为个体越来越小,受精率越来越低,产蛋量也越来越少,白蛋增多,出壳率也降低,造成的损失大。牡丹鹦鹉经过7个月左右的饲养,无论是分养还是群养都可以进行配对上窝进行繁殖。家庭中养1~2对牡丹鹦鹉,配之以漂亮的观赏鸟笼,要放在室内朝阳光处,鸟笼旁放些文竹、花草,使人赏心悦目,别有情趣。尤其是老年人,在安度晚年时有一对鸟与之为伴,会使晚年生活更和谐、更美满。作为个人观赏鸟,所养品种可根据自己的喜爱而选择,比如棕头牡丹鹦鹉、黄桃脸牡丹鹦鹉、绿桃脸牡丹鹦鹉、蓝黑头牡丹鹦鹉、白牡丹等均是较好的观赏鸟品种。鸟舍需要的间数这样确定:一间20平方米的北房可饲养牡丹鹦鹉60笼,每笼1对,即60对。如果房子有余可以安排2间,分配的方式是:1间笼养,l间散养。笼养主要用来繁殖,散养主要用于小鸟养成大仓鸟。小鸟在空间范围较大的条件下可以自由活动,自由活动时飞翔活动空间越大,鸟的身体就会越健壮,得到锻炼的机会就越多,鸟的生长状态就好。在楼房阳台和楼房内养鸟要注意通风和光照。

为了提高孵化率,鸟舍内鸟笼的安排要适宜,不要过密;鸟舍环境要安静,不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鸟舍内放笼时要注意高度,笼底部要垫上砖或其他垫物,这样通风好,并可防止鼠咬。冬天要注意保温,鸟舍温度要保持在16℃以上。雏鸟的饲喂:孵化出的小鸟其发育过程分为5个时期:绒羽期、针羽期、飞羽前期、飞羽后期、齐羽期。饲养方法和饲料种类也随发育阶段而变化。出壳1周内的雏鸟,眼未睁开,全身披着在蛋内已经形成的稀疏绒羽,头部勉强能抬起,还不能发出要求吃食的声音,食后即垂头而睡。这时期的雏鸟最难养,尤其是出壳2~3天的雏鸟,切记不要惊吓。人工喂雏的饲料是青菜泥占50%,熟蛋黄占40%,玉米粉和豌豆粉占10%,共同研磨均匀,使成稠浆状。用喂食的竹扦取少量饲料,轻轻敲击育雏窝,雏鸟即会抬头张嘴,喂食人要趁鸟张嘴时,迅速将食扦送人鸟的嘴中,喂食的动作要快而稳,稍慢鸟嘴就会闭合。喂食要逐个轮喂,不要遗漏。喂量以鸟的右颈部明显突出、鸟也不再张嘴为度,一天需喂6~8次,具体还要看雏鸟的食欲、消化、精神状况、粪便情况等。如鸟缺乏食欲还要适当调整,加喂一些葡萄糖水。出壳1周后的雏鸟,一般已睁开眼,开始长出羽轴。羽轴的顶端羽鞘未破,故雏鸟的体表长着蓝色光滑的针状物,这时期很短,3~4天后羽轴顶羽鞘开裂,长出羽片。这时雏鸟的食欲开始旺盛,食量逐渐增加。饲料中要增加蛋壳粉或钙粉,以防发生软骨病。人工饲喂的雏鸟可以每隔2~3小时喂1次,早上1次提前到6时,最后1次不早于17时。这时期在针羽的顶端有飞羽长出,形状似锅铲,故称“铲刀毛”。此时鸟体比绒羽期长大几倍,一般出壳12天后会爬高、行走。人工饲喂的鸟3~4小时喂1次,早上6时开始喂料,遇气温高时,喂料后再适量喂些清水。在飞羽后期雏鸟的羽毛除尾羽较短外,身体的其他部分已被羽毛覆盖,但仍有少量绒羽露在正羽的外面,尤其头部更为明显。这时期出壳25~30天的雏鸟,可以离巢上笼饲养,笼内置食缸、水缸。除每天人工辅助喂几次食外,还要逐渐训练鸟儿自己采食。硬料可以增加,多喂谷子、稗草籽和增加适当的鸡蛋米。每日可喂1片油菜叶,以增加维生素及粗纤维的喂量。在齐羽期,雏鸟经过6~7周的饲养,羽毛完全长齐,体格健壮,已经可以飞翔。但此时羽色仍不如成年鸟鲜艳,由于发育还不完全,还须认真饲喂。过了这个时期后就可以按照成鸟的标准喂养它们了。

玄凤·灰花

身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