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理学入门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2148500000045

第45章 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男孩篇(1)

青春期男孩的基本心理特征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有着多方面明显的特征和变化。了解这些特征和变化,有助于你掌控好自己的青春之舟,驶向成熟、美丽的彼岸。

青春期男孩子的基本心理特征包括:

1.情感更深刻,认识能力进一步发展

青春期少年情感上更深刻,但多变而不稳定,认识能力进一步发展,但认识问题有片面性。对人对事时而感到很美好,时而感到很糟糕;兴趣爱好比较广泛,但容易见异思迁;当考试取得好成绩往往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又容易悲观、沮丧失去信心;情绪易激动、感情易冲动。这些除了青春期性激素分泌的因素外,主要是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对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探索、知识的渴求、友情的寻觅、热情的释放、才干的显露等日趋迫切,因而感情也日益丰富。但由于受年龄、阅历、经历、财力等方面限制,情感处于易变不稳定状态。因此对人对事物都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失败时不要泄气,成功时不要骄傲;对人要多看长处,要学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遇事要有毅力,有恒心,逐步增强理智地控制自己情绪和情感的能力,使心理、品质健康发展。

2.自觉性和自制性得到了加强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自立感、自尊心增强,自认长大成人,不再是小孩,不用再依赖父母,据此青春期也有“心理断乳期”的说法。但其内心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青春期少年在心理上最突出的特点。他们独立意识增强,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对父母的唠叨产生了厌烦情绪,判断事物是非曲直时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现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端,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但由于其社会经验、生活经验的不足,经常碰壁,又不得不从父母那寻找方法、途径或帮助,再加上经济上不能独立,父母的权威作用又强迫他去依赖父母。

3.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得到初步发展

青春期的孩子在观察和评价身边的人和事的同时,也开始认识和评价自己,比如经常站在镜子前打量自己长得怎样,或者把自己与电影、小说中的主人翁对比遐想等等。自我评价一般有三种情况:过高、过低或适当。对自己评价过高会产生过分自信,受挫折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评价过低导致缺乏信心,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不去努力争取;适当的评价可使自己处于既不自满也不自卑的状态,有抱负有上进心,而且能够经常看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克服。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都善于经常适当评价自己并且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

4.表现出成人感与幼稚性的心理矛盾

青春期少年心理特点的突出表现是认为自己已经长成大人,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样式,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但由于年龄不足、社会经验及知识的局限性,又带有明显的小孩子气,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易做傻事。

存在开放与封闭之心理矛盾。青少年需求与同龄人,特别是与异性、与父母平等交往,他们渴望他人和自己一样彼此间敞开心灵来相待。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想法不一,使他们的这种渴求找不到释放的对象,只好诉说在日记里,不愿被他人所知道,于是就形成既想让他人了解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的心理。

5.青少年由于性的发育和成熟,性意识萌发,出现了与异性交往的渴求

青春期性意识常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异性的暂时疏远。青春期开始,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别日益明显,男女学生会产生一些不安和害羞的心理,从而接触中出现了短暂的疏远。

(2)渴望了解性知识。男女学生随着自身的发育,对第二性征的出现产生了好奇、不安,甚至恐惧心理,由于性知识的缺乏还会产生神秘感。他们要求了解身体变化的奥秘,这是很自然而正常的。由于渴望了解性,各种生理卫生和医药书成了同学们寻找答案的对象;对文学艺术作品中爱情的描写及其表现手法极为敏感。有的青少年还从黄色淫秽书籍中了解性知识,因而在思想上受到腐蚀,这是要引以为戒的。

(3)对异性产生好感。在性意识发展过程中,男女同学会产生一种彼此要求接近的需要,产生互相吸引的心理,表现为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和好感,男女同学喜欢接近等。

(4)模仿性的“初恋”。由于性意识的萌发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男女同学开始初步树立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男女间两种不同的感情:一种是在共同追求理想、追求事业的基础上建立的纯真友谊;另一种则是对爱情的追求与模仿,即所谓交异性朋友。这种交朋友还只是一种模仿行为,具有对象不固定性,没有深厚感情基础,不懂得感情的专一性和排他性,盲目地模仿一些从影视和读物中看来的动作,也不懂这种模仿带来的严重后果等特点,因此,还谈不上“初恋”。

同时,由于学校、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约束、限制,使青少年在情感和性的认识上存在着既非常渴求又不好意思表现的压抑的矛盾状态。青少年们各方面还不成熟,恋爱的异性感情不能任由发展,要善于控制自己,更要防止社会上种种不良影响的诱惑。

6.群体效应

是指随潮流而出现的“羊群心理”,如追星、模仿“性爱”、“交不上女友”或“仍为处男”而自惭形秽等等。

青春期男孩心理健康标准

青春期是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从未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生质的转变期,是脱离了儿童时代认识方式、创造新的自我观念、从心理上重建人生的时期。所以说,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生理健康的标准是很明确的,例如一个学生的身高、体重与年龄相符,视力、听力良好,心肺正常,肝脾不大……我们可以说他的身体是健康的。但是,看一个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以什么为标准呢?主要包括下面七项:

1.心理状态与年龄相符

人的行为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儿童有儿童的兴趣,老人有老人的爱好。青少年喜欢争逐的事物,在老年人看来也许会觉得毫无意思。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人,应该精力充沛、活跃好动,有“初生之犊不畏虎”之生气。而那些被人们誉为“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

2.与同龄者相似

同龄者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虽然并非绝对相同,但差异是有一定限度的。生理上是这样,心理上亦如此。譬如说,当听到“月亮”这个词时,有的少年会联想到“太阳”,有的联想到“星星”,有的联想到“黑夜”,这都是正常的反应。如果有个少年从“月亮”而联想到“死亡”,就显然与众不同,使旁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就应注意他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推而广之,如果一个青春期男孩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同龄者相差太大,则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3.乐观进取

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正像脉搏正常表示身体健康一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绪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4.善于与人相处,人际关系和谐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人到了青春发育期,社交范围扩大,因而,善于与人相处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想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就要经常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丰富群体生活经验,锻炼适应他人的能力。青春期男女孩之间的正常交往是应该鼓励的。

人际关系和谐有如下的具体表现:

(1)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尊重,而非心理相克,互相排斥和贬低。

(2)对他人情感真挚、善良,而非冷漠无情、伤害别人。

(3)懂得奉献,以集体利益为重,而非损人利己……

5.适度的反应

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反应速度与程度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缓慢。但是,这些差别不能太大。反应敏捷,并不是反应过度;反应缓慢,也不是反应迟钝,更不是没有反应。如果有人的反应偏于极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例如一个女同学突然听到雷声,吓了一跳,这是正常的反应;但若她大惊失色,哭喊起来,就属于反应过度,说明她的情绪不稳定。学生因考试失败而一时不悦,是正常的现象;但若他为此而几天不吃饭,甚至有轻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当然了,对考试失败无动于衷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6.直面现实,脚踏实地

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对现实,都能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创造环境。遇到困难,他们总是勇于承认现实,找出问题所在,设法解决。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往往采取逃避现实的方法。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或者装作不见,象鸵鸟把头埋在沙里躲避敌人那样;或者做白日梦,从想象的世界中寻求满足。当然,这些“方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只能达到自我欺骗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发展成病态。

7.思维合乎逻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专心致志,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头无尾;思维合乎逻辑,说话条理分明,而不是东拉西扯,随说随忘。

据上述青春期心理健康标准,青少年朋友们可以体味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在健康之列?若有不健康的地方,就应该积极纠正。青少年培养健康的心理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培养正确的自我观念。正确的自我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他的行为举止才能得体,学习和工作才能适应,才能努力地发展自己,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如果自我观念不正确,他可能自以为了不起,去做力不能及的工作,他也可能自觉羞惭,不肯以本来的面目表现自己,以致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不能心地坦然。

(2)树立适度的理想目标。要了解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哪些是环境所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其变化趋势如何等。要善于将个人的优、缺点与环境的利弊四个因素综合起来分析,扬长避短,挖掘环境的有利因素,发挥个人的优势,一方面与命运搏斗,改造客观,一方面调整主观,确定合适的抱负水平,以免做出招致挫折的事。

(3)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时,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辞,不要斤斤计较,不要损人利己,不要挑拨离间……不要脱离集体,要乐于牺牲个人的欲念去谋取集体的幸福。

(4)维持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的要求与他人的幸福发生冲突时,要放弃和修改自己的行动计划,以谋求与社会的协调一致。

(5)要擅于把心灵中的积郁倾吐出来。思想和情绪上的矛盾长期郁闷在心中,会影响脑功能,造成心理失常。思维情绪上的问题只有将它倾吐出来,心情才会感到舒畅,青春发育才会正常。

化解青春期心理压力

人活着就会感受到压力,没有人是可以免疫的。不管喜欢与否,压力每天都会陪伴着你。所谓压力,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疾病,而是指个体对没有足够能力应对的重要情景、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所做出的情绪与生理紧张反应。那些使人产生压力反应的事件被称为压力源。当人产生压力的时候,大脑分泌出肾上腺素等激素,通过血管流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于是就引起了生理反应。

压力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压力研究鼻祖汉斯·赛叶医生将压力分为有害的不良压力和有益的良性压力:不良压力使人感到无助、灰心、失望,而且它还能引起身体和心理上的损害;良性压力能够给人以成功感或振奋感,使人愉快并能有效地帮助人们生活。

人们从空中跳伞,有些人非常喜欢它,感到兴奋、鼓舞,于是感受到良性的压力,而有些人感到恐惧甚至变得歇斯底里。这就说明,压力的有害或有益不在于压力源的强弱或压力的种类,而在于个人对事件或环境的反应。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由于课业繁重、学习竞争激烈、青春期发育困惑等原因,心理压力问题日益突出。轻微的压力可以轻松消除,随时间淡化,或因个人感受不同而逐渐转化为一种推动力,增加进取心。长期过重的不良压力,则会对青少年的生理、情绪、认知、行为等诸多方面造成危害。

青少年应该如何缓解较重的心理压力呢?这里有个减压“3R原则”,青少年朋友们应该了解。“3R原则”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减压原则:即放松(relaxation)、缩减(reduction)、及重整(reorientation)。就是说将减少遭遇压力源的机会、放松自己、重新调整要求或期望值三者结合起来,在已有的正面压力、自发压力与过度压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小事着手来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

(1)热爱学业: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从主观上树立热爱学习的精神,排除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2)积极思考:停止消极的想法,重新考虑事物,变消极为积极。计划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3)坚持运动:制定一个锻炼的计划,有固定的锻炼时间、锻炼方式和锻炼频率。

(4)注意饮食:有计划地多吃一些能促进健康的食物,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合理。

(5)扩大交往:努力扩大社会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好处。

(6)学习放松技巧:放松身体,可缓解压力之下的身心紧张。放松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一些,希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7)大笑:大笑可以使处于紧张状态的身体得到迅速的恢复,由于血压和心跳有所缓和,全身如同卸掉千斤重担,感到轻松。

(8)想象:借由想象你所喜爱的地方,如大海、高山等,放松大脑;把思绪集中在想象物的“看、闻、听”上,并渐渐入境,由此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

(9)打盹:学会在家中、学校等一切可能的场合借机打盹,只需10分钟,就会使你精神振奋。

按摩:紧闭双眼,用手指尖用力按摩前额和后脖颈处,有规则地向同一方向旋转;不要漫无目的地揉搓。

(10)呼吸:快速进行浅呼吸,为了更加放松,慢慢吸气、屏住气,然后呼气,每一个阶段各持续八拍。

(11)腹部呼吸:平躺在地板上,面朝上,身体自然放松,紧闭双目。呼气,把肺部的气全部呼出,腹部鼓出,然后紧缩腹部,吸气,最后放松,使腹部恢复原状。正常呼吸数分钟后,再重复此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