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3
2148800000028

第28章 大唐王朝全面解读(8)

刘禹锡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怀古诗。刘禹锡的《金陵五题》一向被推为怀古的名作。其中如《乌衣巷》已成为千古诵咏的绝唱。另一首《石头城》中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以后的诗人,虽然也写过一些金陵怀古的诗篇,但都受刘禹锡的影响,化用了他诗中的词语和意境。二、民歌体诗。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为人又耿直,不谄权贵,所以数次被贬到边远之地。在这期间,他努力学习民歌,从民间汲取营养进行诗歌创作,他在文学上的革新为唐诗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体裁——民歌体。以《竹枝词》为名的一系列作品是其代表作。《竹枝词》是巴渝民歌中的一种,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曾写过十余首,最有名的是《竹枝词二首》之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及《竹枝词九道》之二:“山桃江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依愁。”新颖独到,不落窠臼,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三、感时诗。这类诗篇虽然不多,但集中体现了刘禹锡倔强坚韧的性格和从不屈服的勇气。关于玄都观的两首诗最典型地表现了他的这种性格和精神。元和十年(815),他在遭贬斥十年后回到长安,看到政治上投机取巧、青云直上的新贵们,便作《元和十年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之句,触怒了权贵,再次被贬。十四年后,刘禹锡又回到长安,作《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直接向权贵们挑战,表达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

刘禹锡的诗歌技巧高超,又极富生活气息,善于将比喻与写实结合应用,且能融化无迹,流利自然,是中唐诗歌的优秀代表。

杜牧在文学史上有什么地位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828)中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左补阙、史馆修撰、司勋员外郎等职,还在许多地方担任职务,如在黄(今湖北黄州)、池(今安徽贵池)、睦(今浙江建德)、湖(今浙江湖州)等州任过刺史。晚年居于长安郊外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大唐帝国已是日薄西山。目睹国势的衰落、社会的黑暗,杜牧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杜牧秉性刚直,不善逢迎,自负经略之才,政治上却多有失意。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爱国忧民、怀古论今的咏史诗最为著名。有的借历史题材讥讽统治者的奢侈荒淫,有的则对历史兴亡成败发表议论。另外,杜牧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山行》、《秋夕》等诗都很脍炙人口。杜牧风流倜傥,有一些诗篇反映了城市生活和妓女歌姬的恋情。杜牧的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情景交融。而且,杜牧作诗注重思想,在晚唐浮浅轻靡的诗风之外自成一格,与晚唐另一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散文也很出色,代表作《阿房宫赋》,是他二十三岁时写的,笔力遒劲,铺陈华丽,音韵迭荡,深得赋家本色,堪称千古名篇。杜牧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樊川文集》流传于世。

杜牧还是一位兵学专家。他年轻时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成为兵学名著之一,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他还著有《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议论当代兵事。

李商隐的生平情况如何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奚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李商隐初学古文,十九岁以文才得到令狐楚的赏识,改从令狐楚学骈文章奏,被引为幕府巡官,后经推荐,于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次年,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其才,举荐其为掌书记,又将爱女许之为妻。由于令狐楚为牛党人物,而王茂元为李党人物,牛党之人骂他“背恩”,李商隐卷入到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斗争中。此后牛党执政,他一直遭到排挤,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大中十二年(858),潦倒而死。

李商隐李商隐的诗歌具有什么艺术特点

在晚唐诗人中,李商隐的诗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李诗广纳前人所长,他的五言古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学杜甫,《海上谣》学李贺,七言古诗《韩碑》学韩愈。他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律。这方面他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在用典上,他掌握了杜甫用典不啻从口出的技巧,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不便明言的意思得以畅达,使容易写得平淡的内容显得新鲜。他爱情诗中还善于用神话志怪故事,点染意境气氛,深得李贺诗神奇中见真实的想像本领。这些精湛的技巧在他七绝中也有很好的表现。当然,他用典也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元好问《论诗绝句》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说的是有根据的。

唐代佛教共多少宗派

印度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两晋南北朝时,各种佛教经典大量译出,译人在译出经典后又聚徒传授,因而养成了讲习经论之风,此风在南朝尤为盛行。由于僧众所习经典不同,遂形成了不同的佛教学派。从南朝末年开始,一些佛教学派逐渐和某一特定的世俗统治集团相依托,又与日益发展、巩固的寺院经济相结合,形成了在教义和财产上排他的集团,学派遂演变成宗派。最早的佛教宗派肇始于陈、隋之际,多数的佛教宗派则形成于隋唐时期,大致情况如下:

天台宗形成于隋代,此宗的实际创始者是陈隋之际的智(531~597),他以天台山为中心,所以将此作为宗派的名称。智死后,即由其弟子灌顶继续弘传。入唐后,又有法华寺智威、天宫寺慧威、左溪玄朗相次传承。

三论宗隋代已具雏形,其祖师吉藏晚年在长安,曾受到唐高祖的优礼,被聘为十大德之一。吉藏诸门人中最杰出的为慧远、智拔、智凯、智命诸法师。

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慈恩宗。是唐代佛学大师玄奘游学印度归来后,搬用印度佛学的理论,按照印度教团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教派,其学说繁复,含义精密。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他门下的人物很多,最杰出的是窥基,发扬了玄奘译传的新说。慧沼、智周等人,相继阐扬,遂使此宗达于极盛。

律宗。从南北朝以来,由于国家对佛教僧徒的管理逐渐严密,教内也需要统一实行戒律来加强自己的组织。唐朝的道宣继承北朝慧光到智首的系统,在理论上吸收了玄奘译传的新义,较旧说为长。因为道宣后来居住在终南山丰德寺,所以一般称呼他一系传承的律学宗派为南山宗。同时还有法砺的相部宗、怀素的东塔宗,都各有不同的见解,也各成一派。另有义净也锐意讲求律学。他曾费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历三十余国,留心关于实行戒律的各种作法,写成记录,从南海地方寄回国内,即《南海寄归传》一书。

禅宗。北魏时菩提达摩在北方传授禅法,以《楞伽经》为印证,就有了楞伽师一派。唐初,黄梅双峰山有道信禅师,在楞伽禅法之外,参用般若法门,从事静坐。道信直传的弟子是弘忍,移住东山,传法四十余年,门人多至千数,尊其所说为东山法门。他的门人中著名的有神秀、慧能等十余人。慧能后还岭南,提倡顿悟法门,又结合世俗信仰而推重《金刚经》,不专主坐禅,这样就和神秀一系墨守成规、信奉《楞伽经》、主张渐悟的恰恰相反,而逐渐成为南北两宗的对立。后来南宗禅的势力大增。形成一些支派,如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合为五宗。

密宗。用陀罗尼(咒语)作为佛教的修习方法,这在当时的印度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相继来唐的有善无畏、金刚智等人,他们分别传承胎藏界和金刚界的法门,后经过一行、不空的阐述,更充实了内容,创立密教(从真言秘密得名)一宗。此宗带着神秘色彩,为统治阶级所特别喜好。当时几代帝王都对不空十分优礼,并以官爵相笼络,这样就形成了王公贵族普遍信仰密教的风气。

贤首宗。此宗是推尊《华严经》为佛说的最高阶段,故又名华严宗。法藏因为参加了《华严经》的新译,又吸收玄奘新译的一些理论,充实了观法,形成了宗派。后人即以他的法号贤首作为这一宗派的名号。

净土宗。北魏的昙鸾在并州石壁山玄中寺提倡净土念佛法门。唐初道绰在寺中见到记载昙鸾事迹的碑文,得到启发而归心。他的弟子善导来长安传教,最终形成了净土宗。

隋代信行创立的三阶教,在一度被禁后,因其门徒甚多,又受到隋代重臣肖璃、高颎等的保护,仍然保全实力,延续到唐代,又在长安恢复了相当的盛况。武后证圣元年(695)明令判为异端。至开元元年(713年),断绝了三阶教的经济来源,不许其再行传教发展。

玄奘游学印度对我国佛学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玄奘(约600~664),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他是唐代高僧,唯识宗的创始人、翻译家。俗姓陈,幼年出家,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使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贞观元年(627),玄奘动身西行求法。由长安出发,西出玉门关,越葱岭,经中亚各国,抵达印度北部边境,然后进入印度佛教中心——摩揭陀国。他在当时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跟戒贤大师学法,历时五年。玄奘一面留学,一面巡游五天竺。中印度的戒日王慕玄奘之名,请他到曲女城,专为之举行一次全印度的佛教辩论大会。玄奘在会上战胜了一切论敌,被称为“佛门大乘天”,从此声名震于五天竺。离开曲女城后,玄奘即取道北印度回国。

古代名画贞观十九年初,经过十九年千辛万苦后,玄奘终于带回大量佛经归抵长安。回国后,初被安置于京城的弘福寺,后移往新修成的大慈恩寺,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他是中国佛教、中外交通与文化交流历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人物。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显扬圣教论》二十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录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又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后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贞观二十二年五月,泽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并请太宗作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显庆五年(660),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六百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到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一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卒。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七十五部,总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些佛经后来在印度大部分失传,中文译本就成了研究古代印度文学、科学的重要文献。在印度留学时,玄奘把《秦王破阵乐》介绍到了印度。回国后,他又把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送往印度。所译经籍,多用直译,笔法谨严,对丰富祖国思想文化典籍有重要贡献,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世称“新译”。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皆为“识”之变现,均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由于其佛教活动的卓越成就,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传说。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的《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而来。

弘忍为什么被称为高憎

弘忍(601~674),俗姓周,黄梅(今湖北黄梅)人。七岁时依蕲州黄梅县(今湖北今县)双峰山东山寺道信(580~651)出家,十三岁时,正式剃度为僧。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永徽三年(652)道信付法传衣给他。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因为四方来学者日多,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由其开始,禅宗传教改以《金刚般若经》代替《楞伽经》。

中国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到三祖僧璨,其门徒都行头陀行,一衣一钵,随缘而往,并不聚徒定居于一处。到了道信、弘忍时代,禅风一变。道信于唐武德(618)初入黄梅双峰山,一住三十余年,会众多至五百。弘忍移居东山,二十余年,徒众多至七百人,两代禅徒都定住一处,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实行生产自给,把运水搬柴等一切劳动都当作禅的修行;弘忍认为学道应该山居,远离嚣尘。这是后来于深山幽谷建立丛林,实行农禅生活的指导思想。唐显庆五年(660),高宗遣使召弘忍入京,被他拒绝。上元元年(674)十月二十三日,弘忍圆寂,年七十四,葬于东山之冈。代宗时追封为大满禅师。

弘忍的禅学传自道信。道信自说他的法门: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道信一行三昧的修法,也被弘忍继承,成为他门下建立念佛禅的理论依据。其门下高才有慧能、神秀等,因弘法的地方不同,故后称“北神秀”,“南慧能”。

神秀在佛教史上占有什么地位

神秀(约606~约706),汴州尉氏人(今河南尉氏县),俗姓李,佛教禅宗北宗的开创者。早年博览经史,唐武德八年(625)在洛阳天宫寺受戒。五十岁时,到蕲州黄梅县双峰山东山寺参谒弘忍,成为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表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但未得到弘忍赞许。弘忍死后,在荆州当阳山(今湖北当阳县东南)玉泉寺传法,声名远播。后为武则天召到京师,朝野景仰。当时神秀已年过九十,住于洛阳内道场,受到特殊的礼遇。武后时时向他问道,并令于尉氏置报恩寺,表彰他的道德。中宗即位(705)后,更受礼遇。神秀在洛阳六年,于神龙二年(706)圆寂,谥号为“大通禅师”。

神秀继承了道信、弘忍以心为宗的禅法,主张“一切佛法,自心本有”。被立为禅宗第七祖。因其在北方倡导渐悟法门,故其法系称为北宗,神秀实为禅宗北宗创始人。因南宗认为他所传的禅法是渐悟法门,故称其禅法为北渐或渐门。神秀圆寂后,普寂、义福两大弟子在帝王的支持之下,继续阐扬他的理论,盛极一时。

慧能为什么被称为禅宗南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