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4
2149000000033

第33章 大宋王朝的全面解读(10)

秦桧当权后,张浚因为坚决反对议和,遭到了秦桧的迫害,诬蔑张浚为国贼,想除掉他。但是高宗毕竟念着张浚立下大功,所以他虽然谪居十多年,秦桧也始终没能得逞。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中,张浚始终没有忘记抗金救国大业,不断上疏抨击秦桧的卖国投降政策。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再次南侵,高宗又重新起用了张浚。他的复出使军队十分振奋,他不负众望,指挥军队连续击败金军。孝宗隆兴元年(1163)正月,张浚被任命为枢密使,主持北伐。他派李显忠、邵宏渊于五月初率军渡过淮河,先后攻占了虹县(今安徽泗县)、灵璧宿州(今安徽宿县)等军事重镇。但由于李、邵两人失和,加上犒赏不公,宋军很快出现了大溃败,所幸金军不知底细,不敢贸然追击,宋军才在淮河一代稳住了阵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符离之溃”。这场败仗使朝廷内主和派又占据了上风,七月,主和的汤思退被任命为右相,开始主持议和。因为金国的条件太苛刻,所以年底孝宗又改汤思退为左相,任张浚为右相,准备与金人再次开战。张浚赶到两淮积极备战,他招募山东、淮北忠义之士一万多补充建康、镇江的正规军,增修两淮城堡工事,添置战船,随时准备与金人一决雌雄。但最终孝宗还是屈从了主和派的压力,隆兴二年四月,孝宗召张浚回朝,罢去了他的相位。四个月后,张浚在离京途中病死,遗嘱说:“我曾担任宰相,却不能恢复中原,洗雪祖宗的耻辱,死后不配葬在祖宗的墓旁,葬在衡山下也就可以了。”

在抗金事业中,韩世忠有何战绩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今陕西延安)人。他出身贫寒,勇武过人。十八岁时,韩世忠应募从国,参加了抵御西夏、镇压方腊起义、征辽等一系列战役。靖康年间,又多次与金人交战。高宗即位后,任命他为御营左军流制。建炎二年(1128),他护送高宗到扬州后,又率部北上,在宗泽的指挥下与金军在河南一带作战。建炎三年春天,苗傅之变发生,韩世忠赶到平口与张浚等人商议勤王,他慷慨激昂地对张浚说:“今日之事,世忠愿与张浚以身担当,您就不要担心了!”这时他的妻子和儿子都被扣留在临安作人质,幸而被宰相朱胜非设计救出,于是韩世忠正式打出勤王平叛的旗帜,联合张浚、刘光世等人,大败苗、刘叛军,高宗得以复辟。接着,韩世忠率军一路追到福建,直到把苗傅、刘正彦全部擒获。同年十月,金兀术率十万大军再次大举南侵,在江南大肆掠夺了一番,率兵北返,韩世忠奏高宗,请求在长江上进行截击。当时正是一年一度的上元节,到处张灯结彩,他带领八千水军,集中了一百多艘战船沿长江布防。三月,金兵先头部队退到镇江,遭到宋军的伏击,金将李选被迫投降,于是兀术下战书要与韩世忠决战。双方在江面上摆开阵势,守军战船如离弦的利箭,迅速冲向敌阵;梁夫人亲自擂鼓以激励宋军将士,杀得金兵丢盔弃甲,沿江溃退;韩世忠指挥宋军堵截,把金兵驱入了黄天荡,金兵成了瓮中之鳖,进不能战,退不能出;兀术只好向韩世忠求情,表示愿意归还所掠夺的珍宝并献上宝马,换取一条生路,被韩世忠严词拒绝:“还我两宫,复我疆士,则可以相全。”韩世忠以八千兵马将金军十万人堵在黄天荡长达四十八天,这就是著名的“黄天荡之战”。可惜后来金军开掘了一条连接江口的水渠逃入长江,又乘风纵火宋军船队,才得以退回江北。绍兴四年(1134),韩世忠被任命为建福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驻扎镇江,金与伪齐联军分路入侵。他驻兵大仪(今江苏扬州西北)正逢朝廷派魏良臣使金经过此地,于是他佯装后撤,魏刚一出境,他马上集合部队,沿路设下十多处埋伏。金兵一进入伏击圈,就听战鼓轰鸣,伏兵四起,金兵猝不及防陷入一片沼泽地,人马践踏,生擒二百多人,死伤不计其数。随后,他又派部将董叹、解元、成闵等人在天长县、高邮军打败金军,最后迫使金齐联军退兵。绍兴六年,他被任命为武宁安仕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治所在今江苏淮安)。楚州在经过长年战乱后,早已是残破不堪。他亲自参加劳动,夫人梁氏也参加纺织,还积极招募流亡的百姓,发展工商业,很快楚州就成为一方重镇。在此期间,刘豫伪齐军队几次入侵,都被他击退,使淮东成为了保卫东南的重要屏障。史称他“在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宗泽为什么说岳飞“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家里世代为农。据说岳飞出生时,有一只长得像鹄的大鸟在他家屋子上空飞旋鸣叫,家人就为他取了“飞”这个名字。岳飞还没有满月的时候,黄河决口,家乡突发大水,他的母亲姚氏抱着岳飞坐在大瓮中,竟然没有被淹死,人们都感到很惊奇。

岳飞从小就志向远大,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家里尽管贫穷,岳飞却努力读书,对《左氏春秋》和孙膑、吴起的兵法特别感兴趣。他天生具有神力,拜周同为师学习射箭,左右手都能够射箭。他的父亲教导他说:“你如果能为国家出力,一定要誓死报国。”

宣和四年(1122),岳飞应募被征。当时相州(今河南安阳)有陶俊、贾进和两个贼人作乱,岳飞请求主将给他百名骑兵来消灭贼人。岳飞先派兵丁伪装成商人混进贼人队伍,又派一百名士兵在山下设下埋伏,他自己率领几十人去诱敌,他假败逃走,贼人前来追赶,结果中了岳飞设下的埋伏,陶俊、贾进和这两个贼人头目都被抓获。

康王到相州,靠刘浩的引见,岳飞得到了康王的召见,康王命他去招安吉倩等贼人,结果吉倩等三百八十个贼人全部归降。康王命岳飞补承信郎一职。此后,岳飞先是以三百骑兵获得李固渡(今河北大名)战役的胜利,后又跟随刘浩解了东京(今河南开封)被围的局面,朝廷升任他做秉义郎,属于留守宗泽的下属。岳飞在此期间又取得了开德、曹州(今山东曹县)两个战役的胜利,宗泽为此大感惊奇,说:“你在勇智才艺方面,就连古代那些良将也不能超过啊。”

为什么说岳飞之死是千古奇冤

宋金议和的事情决定下来后,秦桧担心岳飞不与自己同心,就开始设计陷害岳飞。

岳飞是各个将领中年纪最小的,但是建立的战功却超过了其他人,尤其是超过了韩世忠和张浚。金人攻打淮西的时候,张浚不敢发兵迎敌,岳飞却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发兵,从而解除了庐州(今安徽合肥)被围的困境,获得了皇帝的嘉奖,张浚认为这是自己的耻辱。后来岳飞又平息了杨么的叛乱,分别给张浚、韩世忠一艘楼船,上面兵械齐备,韩世忠十分高兴,张浚却更加嫉恨岳飞。

秦桧使用参政王次翁的计策,利用岳飞、韩世忠与张浚之间的矛盾来陷害岳飞和韩世忠。绍兴十一年(1141)五月,秦桧矫诏命张浚、岳飞前往楚州(今江苏淮安)视察韩世忠的部队,搜查韩世忠的错误和缺点,目的是让三大部将之间彼此离异反目。当岳飞看到韩世忠的部队阵容整齐时,不禁暗自称赞,而妒功嫉贤的张浚却认为高宗有意让他与岳飞分掌韩世忠的军队。岳飞当面斥责了张浚的不良用心,张浚因此对岳飞更加怀恨在心。回到杭州后,张浚反咬一口,诬告岳飞,这给想谋害岳飞的秦桧等人留下了口实,他们开始了谋害岳飞的阴谋。万俟卨首先发难,他捏造了岳飞的两大罪状:一是增援淮西时,违背圣旨;二是楚州之行,有意沮丧士气。要求朝廷将岳飞解职。与此同时,秦桧又指使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上章弹劾岳飞,岳飞有口难辩,只好向朝廷请求罢去自己枢密一职。但是秦桧余恨未消,又找到了王贵、王俊二人。这两人先前都在岳家军效力,后因怯战或行为不轨,受到岳飞责罚,因而心中不满。其中,王俊是岳家军中的副统制,是一个最惯于反复变诈、喜欢出卖同僚的人,外号“王雕儿”。他一意取得秦桧欢心,在张浚的威胁利诱下,他搞了一份《告首状》,诬告岳飞最倚重的部将张宪要到襄阳去造反。而王贵是岳家军的都统制,他与张宪本就不和,因此,对此诬告自然也是十分赞成。这年年底,秦桧亲自下令提审岳飞,先是派万俟卨抄了岳飞的家,搜走了高宗给岳飞的全部诏书,让岳飞无以自辩,后又令大理寺评事官元龟年将岳家军西征日期进行窜改,因此“临军征讨,误期三日,律当斩”这一罪名就成立了。岳飞被罢免了枢密副使后,韩世忠也罢去了枢密使之职,自此他杜门谢客,绝口不提论兵之事。然而,对于岳飞的冤祸,他是十分了然的,为此他特意去会见秦桧,质问他说:“王俊在《告首状》里告发的一些事体,究竟哪些是可靠的?”秦桧含糊地说:“飞子云与张宪书的内容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当即愤然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岳飞虽受尽各种酷刑,但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有谋反的念头和计划,并绝食以示反抗。万俟卨为此一筹莫展,这时有人提议再让王雕儿提供一些别的罪证,王俊因此又被拉来告发岳飞多次说过“反话”,在威逼利诱下,王俊、孙革等几个人又做假证,于是岳飞又蒙上大逆不道之罪。

这年十一月,秦桧等人判定岳飞两大罪状:一、据旁证称,岳飞曾说自己与宋太祖一样三十岁就封节度使,为大逆不道罪,当斩;二、金兵犯淮西时,高宗曾给岳飞十三道诏命,岳飞却没立即行动,犯“拥兵逗留”罪,当斩。绍兴十二年(1142)一月二十七日,时为除夕,岳飞父子及张宪遇害风波亭,岳飞临死前写有“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他相信自己的冤屈总有一天会得以昭雪,他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岳飞的冤狱纯系秦桧等人凭空捏造而成,所以史臣说,岳飞的死是千古奇冤。

为什么说刘锜“神机武略”威震敌国

刘锜(1098~1162),字信叔,德顺军(今宁夏德隆)人,他的父亲曾为泸川军节度使。刘锜外表俊美,善于射箭,声如洪钟,在高俅的荐举下,朝廷特意授予他閤门祗侯一职,后历任陇右都护、宣抚司统制、江东路副总管、提举宿卫亲军、果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东京副留守、武泰军节度使、侍卫马军都虞侯等职。

绍兴十年(1140),金人撕毁盟约攻打南宋。金人攻陈(今河南淮阳)时,刘锜与知府事陈规商议对策,当时各个将领都说:“金兵是打不败的,我们还是让精兵杀出血路,保护老人小孩子回到江南去吧。”刘锜说:“东京(今河南开封)虽然失守了,但主要军队还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守城,怎么能弃而不顾呢?我心意已决,如果有人再说逃跑的话就把他斩首示众!”这时,将领中有一个外号叫“夜叉”的许清站起来慷慨地说道:“太尉刘锖奉命辅助守卫汴京(今河南开封),军卒家人也都跟随而来,如果现在躲避逃走,是很容易的事。然而逃跑时如果不管父母妻儿,我们心中不忍;如果我们带上他们一起逃跑,敌人要是进攻,我们又怎么能逃得了呢?还不如大家奋力一战,死中求生。”这个提议与刘锜的想法完全一致,刘镝非常高兴,命人把船击沉,表示义无反顾的决心,于是将士们都士气高涨,就连妇女们也帮着磨砺刀剑,人们呼喊着说:“平时人们都看不起我们八字军,今天我们将要为国家杀敌立功!”

当时,军队守备方面没有可凭借的地方,刘锜亲自指挥布防,六天以后才粗略布置完毕,这时金人已到城下。这一天,金人围攻顺昌(今安徽阜阳),因为刘锜预先在城外设下了埋伏,金军千户阿黑等两人被擒获,刘锜从他们嘴里知道了金人的情况,于是派一千多名士兵夜袭金军,杀死、俘虏金军无数人。金人不甘心,又派三路都统葛王率领三万士兵与龙虎大王的士兵汇合向顺昌城迫近,刘锜令士兵大开城门,金人反而怀疑有埋伏不敢进入。当时顺昌已被围四天,这天晚上,刘锜派猛将阎充招募士兵五百人夜袭金军大营,正赶上天要下雨,不时有闪电出现,刘锜的士兵见到有辫子的人就杀死,结果金人退兵十五里。刘锜又招募一百人去攻打金营,有闪电时士兵就出来杀金兵,没有闪电士兵就藏起来不动,金兵为此乱了阵脚,被杀得尸横遍野,只得再次退兵。

金兀术听到兵败的消息立即赶来,亲自指挥战斗。双方约好战斗时间,刘锜命人在颍河(今安徽颍上)下毒,用激将法让金兀术来渡颍河,又赶上暑热天气,金兵远道而来,疲惫不堪,纷纷下马喝颍河的水,因此金兵及马匹都中了毒,金兵人困马乏。刘锜的士兵在早晨凉爽时休息,在午后金兵无精打采时,突然杀出,奋不顾身,统制官赵撙、韩直身中数箭仍不肯停止战斗,金人大败,死了近一万人,金兀术的“铁浮图”、“拐子马”、“长胜军”等厉害阵式,都被刘锜破除。

这场战役,刘镝只有不超过二万的兵力,用于作战的只有五千人,而金兵却有几十万人,但刘镝屡出奇谋,终于以少胜多,打败了自恃无敌的金兀术。以后,金人对刘锜闻名丧胆,刘锜大名威震全国。

为什么说陈俊卿“居中书,知无不为,言无不尽”

陈俊卿(1113~1186),字应求,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进士。宋枕孝宗时官至宰相,史称他“斥奸党,明公道”、“洎居中书,知无不为,言无不尽”,为一朝名相。

高宗时,陈俊卿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弹劾了曾经依附秦桧、陷害忠良的韩仲通和不服从朝廷调遣的刘宝;汤思退专权,陈俊卿对高宗说:“宰相上不当天心,下不厌人望。”汤思退终于被罢免。

为了抵御金人的入侵,陈俊卿上疏高宗,极力推荐深得人心的张浚,最后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张浚守建康;接着陈俊卿又请求以军法惩处主张逃跑的内侍张去为,高宗称赞他有“仁者之勇”,升任他为权兵部侍郎。

孝宗即位以后,陈俊卿对孝宗说:“治国之要有三,用人、赏功、罚罪。”希望孝宗能够做到这三点。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失败,被汤思退、尹穑等人排挤出朝廷,陈俊卿也被迫辞官。乾道元年(1165),他又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外戚钱端礼私下派人对他说,如果陈俊卿帮他做了宰相,他一定会引荐陈俊卿共同执政。陈俊卿不仅当场拒绝了他,而且第二天就告诫孝宗应该谨守外戚不得干政的家法。孝宗在潜邸时的旧臣曾觌、龙大渊,倚仗皇宠,横行不法,陈俊卿向孝宗揭露了他们的恶行,于是孝宗把两人贬出朝廷,当时人人拍手称快。龙大渊死后,孝宗想把曾觌召回,被陈俊卿阻止了,他对孝宗说:“如果把曾觌召回,一定会大失人心。”曾觌任职期满以后,陈俊卿又建议孝宗任命他为浙东总管,始终让他远离朝廷。直到后来陈俊卿离开朝廷,曾觌才被召回。

隆兴四年十月,陈俊卿被任命为宰相。任相期间,他兢兢业业,为国家选拔人才。他向孝宗举荐了虞允文,认为他具有宰相之才。于是两人一同担任宰相。但后来他们政见不合,陈俊卿又自请离开朝廷到地方任职。临行前,他还劝告孝宗要亲贤臣,远小人,修明政治以振兴国家。

淳熙十三年(1186)一月,陈俊卿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为什么说南渡直言之臣,辛次膺“宜为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