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王朝2
2151700000016

第16章 怪僧道衍

怪僧道衍原本姓姚,因为随燕王起兵有功,燕王即位后赐他改名广孝。

待机而出

道衍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大大有名,他出生在长洲的一个医生家里,自幼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不过他的面貌长的却实在难看,史书上记载他长着一双三角眼,脸色蜡黄,形如病虎,看起来十分凶恶。那时有个很有名的相面术士,叫袁瑛,一次无意间见到了姚广孝,从他的相貌推断出他日后必有异遇,而且嗜杀如命。

在他大概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作了个奇怪的梦,醒来以后就坚持出家当和尚,取佛号为“道衍”。

后来他又跟着一个叫席应真的道士学会了阴阳之术,也精通兵书。

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因为听说道衍博学多才,精通儒家经典,曾经召见过他,想封他官职。

也不知道为什么,道衍没有接受皇帝的封赐,径自离去了。不过从他所留下的诗词和他日后的行动来看,恐怕他不是因为淡泊名利而拒绝任官,而是另有目的,现在还没有到他出山的时候。

后来太祖的马皇后死了,为了使封在外地的王能够为母亲诵经祈福,朱元璋为每一位王子都选择了一位高僧,让他们陪伴王子回到封地,这时也许道衍觉得时机到了,终于参加了这次随侍高僧的选拔,也如愿地分给他未来的主子——封在北京的燕王朱棣。

燕王的得力助手

朱棣第一次和这位高僧见面的时候,也被他那与众不同的相貌吓一跳。道衍却通过他自身特异的相人能力,觉得这位年轻英俊的王子身上有一股扑面而来的帝王之气,心里暗暗赞叹,知道自己找到了真正的主人。两人通过一番深谈,顿时觉得一见如故,道衍也知道燕王心怀异谋,毫不避讳直接表示,要送一顶白帽给王爷戴,言下之意自然是说要辅助燕王夺得帝位。燕王一听更是欣喜若狂,马上把道衍视为知己。

在此之后,道衍就随着燕王回到了北京的封地。朱元璋这时恐怕作梦也想不到,正是被自己派去燕王身边的“高僧”成了日后燕王起兵谋反的重要谋士。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撒手西去,皇太孙朱允炆登基作了皇帝,他很怕这些被封在边疆、手握重兵的皇叔们。

即位伊始,就开始削减诸侯王的权势。一时间诸侯王人人自危。

这时候道衍就向燕王进言说:“现在正是起兵建立大业的时候了。”燕王心里有些犹豫,认为自己手里的兵力和武器不足,可是又不敢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道衍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朱棣在自己的燕王府邸里偷偷地训练军队和制造武器。燕王住的本来是元时的宫殿,高墙深院。十分宽广,足以作训练士兵们的场所,外人也无从得见,高墙虽然能遮挡人们的视线却挡不住士兵训练时发的声音。道衍又想了个办法,让燕王在府第中养了许多鸡、鸭、鹅,这些家禽一天到晚不停地鸣叫,把军队训练的声音和制造兵器的响声都遮盖住了。

就这样,燕王在自己的府中暗暗训练出一支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精锐部队,成了他日后起兵夺天下的主力军。当燕王觉得准备充分想起兵发难的时候,恰好遇到大雨,屋檐的瓦片都被打到地上,本来就做贼心虚的燕王心里不禁又有些迟疑。这时又是道衍出来劝解,认为无碍大局,反而是吉祥之兆,正说明大明王朝的“天”要变了,燕王这才安心地起兵反叛,以诛杀建文帝身边的大臣齐泰、黄子澄为名,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以仁为本

燕王出师的时候道衍留在北京辅佐世子。在燕王率军临行之前,道衍送到城外。离别前,他跪在燕王马前,说有密事相求。燕王问他到底是什么事要如此郑重。道衍回答说:“南朝有一个博士方孝孺,他的学问品德很好。您用武力攻破城池之日,他一定不肯投降。还请殿下千万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的种子就绝了。”

燕王听了这话,当时就答应了下来,也暗暗记在心里,后来南京城攻破时,燕王抓来方孝孺,开始确实没有杀他的意思,还想让他为自己起草即位诏书。可是性情坚贞的方孝孺誓死不从,终于激怒了燕王,使燕王违背了他曾经对道衍许下和诺言,不但极其残忍的杀害了方孝孺,还株连十族,一口气杀了近千人。

这一下虽然不见得像道衍所说,断绝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却一下子打断了读书人始终坚挺不屈的脊梁,大大打击了读书人的英锐之气。

位极人臣

燕王带兵打仗的三年多时间里,道衍虽然没有跟在他身边,但是军队的战争行止,燕王都要事先征询道衍的意见,所以他虽不在军中,但论起军功来,却排在第一位。而且他帮助世子固守北京,也免去了燕王不少后顾之忧,所以当燕王终于如愿地当上了皇帝之后,就给了道衍许多赏赐,封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还赐名“姚广孝”,让他还俗作官。道衍婉拒了皇帝给他的诸多封赏,仍旧以一身僧衣示人,还把皇帝赏的金银财宝都分给了族人。成祖后来经常出征塞北,每一次都留道衍在京城辅佐太子监国。等到成祖喜爱的皇长孙到读书的年龄,又受命教育未来的小皇帝,可见成祖对他的信任之深。

后来,道衍年纪大了,身染重病,不能再上朝进见皇帝,成祖便多次到他居住的庆孝寺中去看望他,每次都相谈甚欢。道衍死后成祖像死掉了亲人一样万分悲痛,辍朝两日,命令有关机构为道衍举办隆重的葬礼,还追封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等多种称号,谥为恭靖,并亲自书写碑文表彰他的功绩。等到成祖死后,继位的仁宗还把道衍的灵位配享成祖庙庭。作为一个方外之人,这种尊荣可算是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