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2156900000070

第70章 秋风五丈原(9)

作为军中的主要将领,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的战略战术与诸葛亮一直存在分歧。他每次随同诸葛亮出兵时,总是要求诸葛亮给他兵马万人,他会像韩信当年东征那样,配合诸葛亮拿下关中。对魏延的要求,诸葛亮常制而不许,为此,“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如果诸葛亮去世,魏延可能会自以为申志展才之时已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丞相府长史杨仪能制止得了魏延吗?魏延最不服的人就是杨仪,让杨仪制止魏延简直如同火上浇油。

军司马费祎能制止得了魏延吗?费祎雅性谦素,服人以礼不以威。每当魏延与杨仪的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时,费祎也只能“人其坐间,谏喻分别”。显然,在诸葛亮身后,一旦魏延坚持自己主张,费祎也不能进行强有力的制止。

姜维能制止得了魏延吗?且不说他人蜀时间不长,资格不如魏延,就说这职务吧,一个是征西将军,一个是征西大将军,仅差一个“大”字,级别却差多了。

谁都管不了魏延,蜀军的前途不外有两个:一个是由着魏延拿着蜀汉与曹魏抗衡的最后本钱去孤注一掷;一个是众人四分五裂,各行其是。无论哪种前途,都是对蜀汉军队的毁灭。

诸葛亮以生命的最后精力,做出了保存蜀汉军队的明智选择:撤军。但诸葛亮却没有料到,在他去世后,蜀军在撤军过程中却出现了一场轩然大波。

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蜀军撤军的过程是这样的:

诸葛亮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召集在自己身边,部署撤军的行动。此次撤军,诸葛亮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从命,就让杨仪、费祎等率军撤退,姜维断后。

诸葛亮去世,蜀军严守秘密,不公开诸葛亮的死讯,而是遵照诸葛亮的布置立刻撤军。杨仪派费祎去见魏延,试探他对撤军的态度。

果然,魏延听见蜀军欲撤的消息,勃然大怒,说:“丞相虽亡,还有我在。丞相府中的亲近官属便可护送丞相灵柩还葬,我仍可留下率大军攻贼,怎能因一人之死而废天下大事呢?况且我魏延是何人,怎能让杨仪调遣,替他断后!”

费祎听了魏延一席话,心中暗暗佩服诸葛亮预料的准确。他刚要对魏延劝解几句,只听魏延又说:“杨仪为丞相府官员,让他回去。君为军中司马,当留下与我一起杀贼。你我二人联名发个文书,将此事布告诸将。”

费祎一听,心中暗暗叫苦:这不是要把我硬留下,和他一起违抗丞相遗令吗?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骗魏延说:“将军留我,我无异议。只不过我得回去说服杨长史。杨长史是个文吏,不懂军事,我告诉他后,他一定不会违背将军之命。”

费祎这番话,魏延听着还算舒服,便放他回去了。

费祎走后不久,魏延又觉得不对劲。他觉得费祎此次前来,目的是劝自己与之一起退兵,怎会这么快就改变态度,帮助自己说服杨仪!他急忙派人去追,但已经来不及了。魏延又派人打探杨仪的动静,得知他已经布置诸军拔营而归了。

魏延听说后大怒,杨仪竟敢丢下自己率大军径自撤回,分明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更使魏延生气的是,杨仪已在众军中广为散布说,魏延不愿撤军,欲率大军北降曹魏。当时魏延的前锋部队离诸葛亮大营仅十里,离褒斜谷北口很近,魏延便抢先退人斜谷南归,边走边烧毁栈道。

魏延这个举动,主观上或许是为了阻止蜀军后退,或许是为了难为杨仪,争取自己的主动地位,但在客观上却几乎帮了曹魏的大忙。当杨仪等人整军而还时,司马懿也得到了蜀军撤退的消息,他亲自率兵来追蜀军。多亏诸葛亮事先布置了姜维断后。足智多谋的姜维见司马懿追来,让军队反旗鸣鼓,作出一副要反击的架式。司马懿不知诸葛亮已死,又想起张邰的话:归军勿追。他急忙下令停止追击,全军返回。于是,杨仪结阵而去,从容退进斜谷。事后百姓知道了这件事,都传着一句谚语:“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懿听到这个谚语后,自我解嘲说:“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也多亏司马懿不便料死,否则,蜀军撤时,后有追兵不舍,前有断道阻拦,那真是太危险了。

魏延抢先退到斜谷南口,一面布置军队阻击杨仪,一面派人去成都向后主上表,说杨仪率兵反叛。

杨仪一面伐树修道,昼夜兼行,一面也派出信使从小路回成都,向后主告急,说魏延举兵叛变。

魏延、杨仪,各自指责对方,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刘禅闹不清谁是真叛,便问侍中董允和留府长史蒋琬。董允、蒋琬都保杨仪而疑魏延,刘禅下令让蒋琬率宿卫宫省的诸营士兵北上救难。

蒋琬还没到,在南谷口杨、魏二人却已经打起来了。

魏延向杨仪军发动进攻,杨仪命大将王平率军抵御。王平面对魏延怒斥道:“丞相亡故,身尚未寒,你们怎么就干出这种事?”魏延理亏,语塞无话。魏延兵众见此,知道曲在魏延,纷纷离他而去。魏延众叛亲离,只带其子与数人向汉中逃去。杨仪派将军马岱紧追不舍,终于将他追杀。魏延的首级被送到杨仪面前,杨仪将其人头扔在地上,用脚踩着,恶狠狠地说:“奴才,你还能作恶吗?”

这就是被称为“南谷口火拼”的历史事件。

在史书所记载的这个事件中,给人印象最坏的是魏延。小说家说他生有反骨,天生就是一个造反的人,甚至在一些学者眼里,魏延也是一个危险人物。清代王夫之就认为“魏延雄猜难御,权亚于公,先人而挟孱主,实持蜀于掌腕。成者攘臂以夺汉,不成者举三巴以附魏,故亮病困,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这样可以使“大军退延不得孤立于外,杨仪先人而延又不得主于中,足见诸葛亮之计周矣”。

问题并没有到此为止。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将“南谷口火拼”事件的责任,完全推到诸葛亮身上,如《诸葛亮与魏延、杨仪之死》一文,便系统地阐明了上述看法。现将其主要观点部分摘录如下:

诸葛亮在调解臣僚间矛盾时无能和缺乏原则。

处理群僚关系上的无原则和无能,使诸葛亮对魏、杨矛盾听之任之。

由于诸葛亮的这种听之任之的态度,魏、杨矛盾日趋恶化,最后达到拔刀相见的程度。这一文一武,并非同行,由于恃才自傲而相互诋毁,终于成为生冤家、死对头。诸葛亮身为主帅,当然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诸葛亮在处理群僚关系上缺乏原则和有力措施,用人又求全责备。因此,他在内心深处反感魏延、杨仪;对二人矛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临终时又没有妥当处理,反而加深二人沟壑,造成两员干将相互残杀,不能不说,这是诸葛亮一生中的一个失误。

诸葛亮逝世后出现的这场退兵风波,不仅关系到魏延、杨仪本身的问题,还关系到了人们对诸葛亮的是非功过的评价问题。因此,作为反映诸葛亮一生业绩与过失的着作,不可能避开对退兵风波的认识。

我们认为,首先要辨别“南谷口火拼”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事件?

从表面看,“南谷口火拼”的冲突只有两方,魏延为一方,杨仪、费祎、姜维等为另一方。杨仪等人主张遵照诸葛亮的遗令撤军,魏延反对撤军,并预先撤到南谷口阻击蜀军,颇有造反嫌疑。士兵们不愿随魏延造反,纷纷离他而去,最后魏延被斩杀,又被杨仪诛夷三族。

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魏延在“南谷口火拼”中的表现,是他由与诸葛亮战略思想的分歧发展到行为上的抗命的结果。魏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由此可见,魏延战略攻击的重点在关中长安,这和诸葛亮先占陇右,再进关中的战略是不同的。诸葛亮认为魏延的战略方针太过冒险,没有同意。魏延虽心里认为诸葛亮过于胆小谨慎,对自己的战略方针不被采纳耿耿于怀,但在行动上还是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方针行事的。建兴八年(230),魏延奉命西人羌中,于阳溪大破曹魏雍州刺史郭淮、后将军费曜,说明他对自己的战略方针仅作为保留,而在行动上是执行诸葛亮的战略方针的。至于说因为魏延说过诸葛亮胆怯,诸葛亮就对他怀恨在心,这种判断是缺乏根据的。诸葛亮并非心胸狭窄之人,他曾下教让将士勤攻己缺,绝不会因为魏延这句话而怀恨在心,况且魏延只是与诸葛亮意见不同,在行动上还是一致的。诸葛亮也不是专横跋扈,不允许不同意见存在之人。想当初,他和法正在好多方面是那样的不同,在对荆州问题上与庞统、法正也有分歧,但都能与他们以公义相处得很好,有什么理由认为诸葛亮会对魏延怀恨在心呢?在诸葛亮攻打陇右时,曹魏统帅司马懿不敢出战,手下将领说他“畏蜀如虎”。司马懿并未对他们怀恨在心,难道司马懿的胸襟比诸葛亮宽吗?史书上明确记载司马懿”内忌而外宽”,这恰好说明在当时部将批评主帅胆小不是什么令其难堪的事。既然如此,诸葛亮更不会对魏延的批评忌恨在心。

但是,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诸葛亮北伐战略的分歧就发展为军事行动的分歧了,其具体表现就是执行撤军命令还是反对撤军。

魏延反对撤军,其心态是很复杂的。这种复杂心态至少有三个内容。第一,魏延想继续完成北伐大业。“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这句话就表现这种心态。第二,想表现自己。诸葛亮生前多次北伐都没取得预期的效果,在魏延看来,是他的战略方针不行。诸葛亮的逝世,正是他实施自己的战略方针,施展自己才华的好机会。史书记载“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即是说,许多人平时都不赞同他的战略主张,但魏延想通过继续留在前线实施自己的战略,来证明他比诸葛亮高明,进而使舆论推选他代替诸葛亮。因此,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撤军。第三,不服杨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这句话正充分反映出魏延的这种心态。

魏延的上述三种心态,第一种还可以说有为国的味道,后两种完全是出于个人目的。

不论魏延为公为私,违抗诸葛亮撤军的命令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是一种不顾全大局从而损害蜀汉利益的行为,因此,理所当然地引起杨仪、费祎、姜维等人的共同反对。

然而,当我们深入考察反对魏延这一派的力量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动机也是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