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有一天我带月宝在商场买东西,突然听到一个孩子歇斯底里的哭声,循声望去,看到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在边哭边踉跄地追赶一个年轻的女人。
那个被小男孩称为妈妈的女人一脸坚定,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在他身后四五米左右的那个小男孩一脸惊恐。
还有一次,我在超市里看到一个母亲打孩子,因为孩子索要一个玩具,无计可施的母亲便揪住他的头发,对他一通暴打,引来无数人围观。
这样的场面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孩子会任性、会犯错、会不听话,也许在家长看来,这种“临时性”的抛弃和体罚不过是对孩子的一种惩戒,一种警告,但是我一直忘不掉这两个孩子的眼神,那种深深的不安全感、被抛弃感,那种深深的不被爱、不被接纳的感觉在孩子的瞳仁里无限放大,正在深深地刻入他们的潜意识里。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如果这个世界上有谁需要帮助的话,应该是孩子。
从2015年开始,我一直在写亲子教育类的文章,主题偏重于帮助那些心力交瘁的宝儿妈们,后来我发现她们之所以心力交瘁,是因为她们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植入了太多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童年的阴影,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我们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的替代品,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变成了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
但是孩子生来并非一张白纸,任由家长随意涂抹上他们想要的色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自己的天赋,自己的人生。所以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塑造,而是成全,是让他们全心全意、毫无顾忌地做自己。
于是2017年初我成立了自己的公众号——月下客,以自己带孩子的经历为素材,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分析和解读孩子的心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助力孩子成长。
期间公众号后台一直有家长给我留言,说我写的亲子文章给了他们力量,缓解了他们的焦虑,让他们更加理解了自己的孩子。他们问我,为什么会如此谙熟孩子的心理。
我并非有优于大家的长处,只是我不曾忘记自己做孩子时是什么状态。
孩提时,我有过怎样的渴求?受过怎样的委屈?是什么让我的成长受益?又是什么让我的成长受阻?我要感谢我的父母,让我在可以做孩子的时候全心全意地做孩子,没有在不适合的年龄有过迫不得已的懂事和担当,如今才可以对孩子的心理了如指掌。
其实,在时间面前,我们何尝不都是孩子?只不过有人从来没有好好地做过孩子,或者他们忘记了做孩子时是什么模样。
我要感谢我的孩子月宝,是她给了我很多创作的素材和灵感,透过她的眼睛,我重新看到了这个世界很多久违的单纯和美好。
我还要感谢那些虚心的家长,愿意放下自己的执拗,愿意放下自己的身份,愿意去听一听孩子心灵深处的声音,而不是自以为是地端着家长的架子,延续那些错误的育儿方式。
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邃的影响,此刻我们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未来孩子也将成为父母,他们也会成为后代的原生家庭。但愿我们从现在开始,可以开拓出一种健康的育儿方式,真正懂得如何去爱孩子,让孩子切身感觉到被爱;真正地接纳孩子,让他们勇敢地去做自己。因为只有被爱过的孩子,才能散发出爱的能量,让我们未来的世界变得更美好。只有做自己的孩子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天赋,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原来不是我们陪孩子一起度过童年,而是孩子陪我们一起重温童年,当我们成全了孩子,学会了爱与被爱,曾经属于我们的伤痛会被治愈,曾经我们深藏的梦想也会被激发,原来不是我们成全了孩子,而是孩子成全了我们!
亲爱的孩子——
降入世间的精灵,
谢谢你!
我爱你!
月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