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2166900000003

第3章 读懂经济学十大原理,就本科毕业了——哈佛教授曼昆的入门课(3)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调控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

从经济学角度讲,宏观调控就是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在一定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人们说,市场本身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那么为什么经济还需要政府的调控呢?因为市场这只手再伟大,也始终不能离开政府的保护。有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保障,市场才能有效运行。从其他方面讲,市场虽然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但是也会出现一些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经济学家将其称为“市场失灵”。当然,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是说它总是能够调控市场。那什么时候能够调控,什么时候不能呢?这就需要人们利用宏观调控的经济学原理来判断什么样的政府政策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形成有效公正的经济体系,而什么时候宏观调控又无法实现既定目标。

生产率: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

其生产的能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07年发布的世界GDP排名,中国GDP总量处于第4位,为32500.83亿美元,但人均GDP为2460.79美元,排名第106位。美国2007年GDP总量处于第1位,为138430.83亿美元,人均GDP为45845.48美元,排名第11位。中国GDP总量不到美国GDP总量的25%,人均GDP只有美国的5%左右。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我们和美国的生活水平差距仍然非常大,但差距为什么会如此之大?我们应该用什么来解释各国之间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这就引出了曼昆经济学原理之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曼昆对此差别的解释是:“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这就是一个工人在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差别。”

生产率是用来表示产出与投入比率的术语。如果相同数量的投入生产了更多的产出,则表示生产率增长了,相反,如果相同数量的投入所带来的产出下降了,则表示生产率下降了。对于劳动者而言,其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由此可见,劳动生产率的状况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曼昆引用著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例子来说明生产率的概念,如果克鲁索能够捕到更多的鱼,那么他的生活水平就会提高。这对于一个国家也是一样,一个国家只有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务,它的成员才能享受更高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那些单位时间内工人能生产大量物品与劳务的国家,大多数人能够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而在那些生产率水平较低的国家,大多数人却必须忍受贫困的生活。因此,一国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它的人均收入的增长率。

我国和美国的生活水平之所以差距这么大,尤其是人均GDP水平差距如此之大,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生产率低下,尤其是劳动生产率非常低。所以,要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就必须提高生产率。具体来说,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种:

(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它包括劳动实际操作技术以及劳动者接受新技术的能力。

(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在生产中运用得越广泛,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3)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它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分工协作,以及工艺和经济管理方式。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率。它主要包括劳动工具的使用效率,原材料和动力燃料等的利用程度。

(5)自然条件。这是一个天然条件,它主要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地质状态、资源分布、气候条件等。

将上面说的影响生产力水平的五要素综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率状况,并进而对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产生进一步的认识。

在考虑生产率的提高时,必然要涉及影响生产率的诸要素,这在上文已经提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产率的提高,一定要在诸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而不能仅仅偏重其中一项。以IT为例,在今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念正在被广泛接受,IT的运用对于社会生产有着相当大的甚至是变革性的推动作用。但是,只有当商业实践、竞争以及制度发生更大的变化并与IT结合后,这种作用才会发生。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起持续增长112个月,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史上的奇迹。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率先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认为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但是在这之前的80年代,人们对于IT对经济的促进,是持怀疑态度的。特别是1987年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提出了生产率悖论,他说:“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时代,只有生产率统计除外”。在他看来,信息技术革命似乎只是在投入上轰轰烈烈,在产出绩效上并不显著。另据两位美国经济学家欧莱纳和西彻尔在2000年2月的报告中,计算机在90年代早期“只做出了相对较小的贡献”,“但是,这种贡献在90年代的后五年里突然一下就提升了”。据麦肯锡公司对20世纪90年代十年间生产率增长情况的研究发现,在生产率增长的行业中,尽管IT的应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竞争的不断加剧”才是“最关键的催化剂”。换言之,商业竞争机制的改进,才使得IT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对于一个企业而言,IT在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生产率方面需要花费多年时间,而企业的收益不仅取决于技术本身,还取决于相关的企业流程和组织创新。

通过上面的例子,生产率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只有当商业实践、竞争以及制度发生更大的变化并与IT结合后,生产率的显著提高才会发生,单纯依赖IT,对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通货膨胀: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

只有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涨才成为普遍的现象,这就是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九,关于货币供给与物价、通货膨胀关系的重要原理。这一原理指出,货币供给变动会影响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所以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一定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目前各国都是用纸币来执行贵金属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纸币是一国法定的货币流通符号,是由一国的中央银行发行。如果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超过了发行的纸币所标明的价值量,纸币的价值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

1948年冬天,上海街头的流浪汉们居然用钱做墙来抵挡寒风,家家都堆满了钱,要买一张纸,得用一车的钱。这正是国民党政权崩溃前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

上面的例子绝非危言耸听,这是在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区发生的真实故事,起因就是国民党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导致物价飞速上涨。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关于国家货币供给的问题有这样一个假设,以帮助人们了解通货膨胀的起因。

假设在货币供应量增加之前,社会已经实现充分就业,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有工作,此时货币供应量增加,在现行的物价水平下,由于货币的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人们会想方设法花掉这些多余的货币,但是,因为所有人都有工作了,没有闲置的生产能力了,经济中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无法再增加,此时多余的货币试图追逐更多的物品和劳务需求,必然引起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导致物价水平整体上升,如果继续增加货币供应量,唯一的后果就是物价水平继续上升,通货膨胀也就产生了。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个货币现象。”其实,如果通货膨胀不那么严重,或者在预期内,就未必是什么坏事,甚至是好事。

但是,当通货膨胀的程度超过了人们的预料时,就会如猛兽出笼,破坏社会的信用基础,造成财富的转移,让人们对未来失去耐心。所以,对于通货膨胀,政策不能听之任之,而要出手治理。

从历史经验看,治理通货膨胀政府的手段有很多:

(1)减少货币供给。米尔顿·弗里德曼就说,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必然是而且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没有把住货币投放这道闸门,让过多的货币进入到了市场。弗里德曼的话直指通货膨胀的症结所在,要制止通货膨胀就要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必须先堵住货币发行这道关口。

(2)压缩总需求。一方面,压缩总需求可以用财政政策,如提高税收,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降低消费需求;减少企业的税后利润,减少企业的投资需求;减少财政的购买支出;提高汇率,压缩国外需求。另一方面,压缩总需求可以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把部分需求转化为存款,同时压缩企业的投资;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等。这些手段都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

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十条为: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曼昆在他的书中详细讨论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很好地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回顾一下,前面经济学原理之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在这里,人们面临着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希望降低失业率,比如将失业率降低到一个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之下,那么人们就必须接受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延伸,当然这样的取舍只在短期内成立,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长期的权衡取舍。

在历史上,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滞涨,带来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并存的一种局面,并打破了短期内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