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2167000000012

第12章 看透了钱的本质,你就了解了金融的真谛——每天学点货币知识(4)

为此经济学界中出现了众多的“反凯恩斯学派”,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的M.弗里德曼。他认为,货币数量论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而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他看来,由于货币需求函数是极为稳定的,因而物价的变动决定于货币的供给。从货币供给的变动去研究对物价的影响是货币数量论的特点。

比如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名义收入增加,导致人们各种消费的增加,包括消费支出以及投资支出,这样能促使社会产出的增加也包括物价水平的上涨。至于货币供应量增加多少影响产出,多少影响物价,则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好了,关于货币需求量的理论衍变我们就说这么多,再来说第二个问题:货币需求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货币需求量应该与国家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成正向关系。国家的GDP越大,国家需要的货币就越多。应该比较接近正比例关系。对于同一个国家基本是正比例关系。比如,对于同一个国家,国内流通的货币总量,与国家经济总量具有一致性。

对于不同国家,在相同GDP总量时,国内需要流通的货币数量并不相同。原因是,各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差异不小。各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主要取决于国民性格与金融政策及其他国家政策,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细说。

总之,按照理想状态来说,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肯定是由市场自己来解决。不过在纸币本位制时代,这个需求量就未必是市场的客观要求,而是跟本国的经济政策有很大关系。

货币流通速度快与慢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与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低。1993年,美国名义GDP为65530亿美元,M1余额为11284亿美元,V1是5.81,而中国为2.12,差2倍多;V2美国1993年为中国的1.5倍多。中国货币流通速度V2与日本相当,略低于英国,与美国和新兴国家韩国差距较大。同时,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很小,1993-1999年V2的方差仅为0.0026,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和经济的稳定性较强。

各国货币流通速度有如此大的不同,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举个例子可能会更明了。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苹果,乙用这10元向丙买橘子,丙又用它向丁买葡萄,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

货币流通速度与社会经济状况有一种定性关系: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往往会上升;在经济紧缩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倾向于下降。一般而言,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量是与收入和货币量的变动规模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以美国为例。与1929—1933年货币流通速度的急剧下降相反的是,一战期间货币流通速度急剧上升,并伴随着货币存量和货币收入的迅速增加;而在经济平缓发展阶段,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也比较温和。

除此之外,货币流通速度还与消费习惯有关系。

热爱消费的民族或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应该比较快。这些国家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因为这样的国家,对货币增加的敏感度比较大,一旦增加货币供应,乐于消费的国民,会使这些增加的货币产生很大的放大效应。

而热爱储蓄或节俭的民族构成的国家,货币流通速度一般比较慢。这些国家不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这样的国家,对货币增加的敏感度比较小。这样的国家,对新增加货币的放大系数比较小,自然不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

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拥有量(包括固定资产与金融资产以及现金),也会影响国民的消费行为。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越多,一般越有利于增加国民的消费行为。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越多,国民就会越及时地把自己手中的现金消费掉,货币的流通速度就会加快。

比如,股票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股民自我感觉的财富增加,导致股民的日常消费增加。

房子价格的上涨,虽然可以导致国民感觉的财富增多,但是,部分国民需要购买房子,日常就必须少消费一些,多储蓄一些钱才能购买房子。房子价格上涨,在绝大部分国民都有房子时,会导致国民总体日常消费增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增加。如果较大一部分国民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很难说了。

国民福利的增多,也有利于国民增加日常消费。国民福利的增多,等效于国民财富增多,日常消费增加一些也是正常的。国民福利减少了国民的某些后顾之忧,不需要过多地储蓄了,自然也有利于增加国民日常消费。

最后,存款准备金率也会影响货币总体的流通速度。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效于把较多的货币囤积起来,不参与市场流通。减少了市场的货币供应,等效于减少了全部货币的流通速度。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部分国民会自己储存自己的货币,不进行消费。这些货币自然也难以流通。而银行的存在,可以使这些货币方便转借给愿意的消费者。就是考虑准备金的存在,银行的效果也是促进了社会的消费行为,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减少了社会需求的货币。

一句话,银行的存在,对社会消费会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大小与存款准备金比率大小成反向关系。如果存款准备金比率不大,银行的存在可以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减少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

让你钱包更瘪的“货币幻觉”

“月光族”小李月末时感到非常兴奋:最近CPI上涨,老板也体贴地给大家涨了600元工资。600元可以买一件漂亮的短款羽绒服、买一双心仪已久的靴子或者买上一套化妆品……小李相信,这笔小小的意外财富一定会让自己下个月过得更舒服。

第二个月末到来时,小李感到很奇怪,明明多了600元钱,可是月底自己仍然是捉襟见肘。这个月也没有什么大额的支出啊,这600元怎么好像也没买到什么呢?

小李的疑问恐怕也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疑问:明明刚去银行取了一笔生活费、明明刚发了全额奖金,怎么转眼就用没了呢?!

在你的大脑前额处有个特殊的部位叫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它会直接影响你的决策判断能力。我们不是要普及生物学知识,只是想告诉你,之所以你会觉得看起来很多的钱“转眼就没了”,很可能就是这个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在作怪。

腹内侧前额叶皮层是产生“货币幻觉”的中心部位。“高薪”这两个字也仍然可以刺激大脑,哪怕只是想想,大脑也会兴奋。薪水越高,大脑产生的愉悦感就越强烈。可能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是有趣的一点,在我们想要购买高价物的时候,这些结论同样有效。例如,在物价暴涨我们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的时候,只要提到钱,我们的大脑仍然会兴奋起来。因此人们在购物时,常常会忽视那些明显已经被通货膨胀扭曲的信息,冲动地把心理价位抬高到实际价位之上,这就是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其实是吃亏了。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J.席勒就曾经说过,正是货币幻觉导致的错误逻辑催生了房地产泡沫,“人们大都只记得几年前买房时的房价,却常常忘记了其他商品的价格,错误地认为房价比其他物价涨幅更大,从而夸大房地产的投资潜力”。

货币幻觉通常出现在通货膨胀时期,在通货膨胀发生时,个人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的程度,只能凭借自己接触的本地区的少数商品的价格来判断。这样,个人的物价信息就是不完全的,个人只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货币收入上。比如工薪族在与企业进行单个的或集体的工资谈判时,就可能将企业允诺的名义工资上升幅度当作实际工资的上升。而实际上,实际工资可能并没有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这样,企业就通过货币幻觉获得了额外利润。

不只是个人,甚至在股市上也存在类似的货币幻觉。比如说当一个股票或者投资品种绝对价格较低的时候,投资者总会认为其是便宜的,按照逻辑,既然便宜,那么这个“便宜货”就有了上涨的理论基础。既然便宜,绝对价格低的东西自然广受投资者欢迎。低价股就是这么炒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