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古稀的黛博拉·梅耶尔已经在美国的公立学校系统探索了40多年。作为一名教师、校长、作家和公众人物,梅耶尔被誉为美国最具独创精神的学校改革领导者和最有领导力的教育家。她一生都致力于把贫困社区的儿童培养成为积极的公民和富有创造力、生产力的工作者,并帮助他们过上有意义,有贡献的生活。对于梅耶尔来说,民主社会中的学校,核心使命是培养有思想、有批判精神和有趣味的公民和劳动者。
在《他们思想的力量》一书中,梅耶尔写道,在哈莱姆东区的办学经验可以在全国推广,目的是“把公立学校转变成为让学生学会思考的‘激动人心的地方’,而不是一个让学生只会接受信息的工厂。”给学生的大脑里装进知识是无需专业教师的,教师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梅耶尔的这一教育理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94年,正当她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纽约市来了一位新的教育长官,而州教育厅厅长也换了人,而新来的二位都是标准化考试的强力推行者。随着标准化考试逐渐成为美国教改的主角,从不相信考试的梅耶尔成为自己教育理想的坚定捍卫者,她把教育实验带到了波士顿市的米申山,并通过著作传递着她的理念。
梅耶尔创办的学校一向以排斥标准化考试,这既是梅耶尔的成功之道,也是梅耶尔不能完全被人理解的地方。
在担任米申山学校校长的那段时间,梅耶尔把家安在学校附近,为保护学生免受州统考之害而不遗余力。梅耶尔甚至通过研究相关法律,以回避标准化考试带给学生的伤害。她发现,小学和初中学生并非一定要参加考试,只有那些家长希望子女参加考试的学生才参加。因此,学校老师和学生都不需要为应付考试而疲于奔命。
但是,没有考试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在学校逍遥自在,相反,梅耶尔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她的学校中,每个学生都要像博士生论文答辩一般,参与学习评估。他们的毕业考试是提交各学科的作品和论文,并接受一个由教师、家长和社区人士组成的评估委员会的提问。因为梅耶尔想要培养的是有思想的学习者,而不是会考试的读书虫。
以其中一个七年级的学生丹尼斯·罗莉的历史考试为例,她的题目是做一个关于埃莉诺·罗斯福的口头陈述,时间是3分钟。她除了可以使用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外,她还必须使用至少两本来自图书馆的图书。评估委员会在听她陈述的过程中,既会考察这个学生收集信息、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等,还要确保是学生本人独立完成的,而不是由教师或家长代为完成。丹尼斯在陈述时,可以使用提示卡片,像专家一样讲述罗斯福夫人为全国消费者联盟所做的工作,以及她撰写专栏,为推动工会领导人接纳黑人所做的工作,等等。此外,丹尼斯还提交了她花3个月完成的关于妇女选举权运动的研究论文,对露西·斯通、格林密克斯夫妇、伊丽莎白·斯坦顿、苏珊·B·安东尼进行了讨论。
梅耶尔认为,这样的评估方式对于任何学校来说都是可行的,只要给予学校充足的时间,而不是逼迫学校把精力都放在为学生备考上。考试分数只能作为反映学生学习成就的一项数据,如果只看考试分数,则会偏离现实。对于考试的局限性,梅耶尔摇着头说:“我完全不能容忍只要求这么一点。”学校是一个充满思想的地方,而不是堆积知识或信息的工厂,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化的数字来衡量其产出。
【智慧心语】
公立学校的学生参加考试,似乎是一项天经地义的义务。尽管人人明了考试只能代表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就如驾驶证考试中的笔试一样,通过了笔试,甚至通过了路考,也并不表示就能在公路上开车了。但很多人依旧避重就轻,将精力专注在标准化的书面考试和考试分数上。
可能有人会辩解说,为了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考试是必不可少的。但梅耶尔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仅仅是为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进行把关,考试分数是不会获得如此“显赫”的地位的。标准化考试的推动者实质上是希望用考试分数来制造一个比较的工具。
就如驾照考试中,是否取得驾照,能否独立在公路上开车才是关键一样,学生是否学会了思考,能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否与周边的人友好地相处才是学校应该给予学生的评估。我们不会去关注一个人的驾照考试考了多少分,同理,学生的考试分数也不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之所以出现唯考分独尊的情况,是因为考试分数被用来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学生进行评级排序。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医生、律师、机械师、工程师,还是科学家,他们的成功最终靠的是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而不是死知识。诸如考试这样的评估手段,是难以培养出有思想、有教养的社会人的。它不单使得公立学校变得越来越虚弱无力,还扭曲了学校的工作中心,使学校放弃了真正艰苦的教育评估工作。
事实上,虽然梅耶尔的学校没有专门为学生备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米申山学校每年都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八年级学生通过了精英公立高中的选拔考试。正如一位考取名校的学生说:“在我上过的其他学校,我们疯狂地备考,我们考了就忘了。但在这里,我们总会回头看一看,反思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不会将上一年学习的内容扔掉。它们会一直跟着我们。”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布鲁巴克
【学海泛舟】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只有善于质疑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课堂上,要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我爱我师,我更爱科学”的这种挑战权威、敢于怀疑的科学精神,才能在各自的领域中有所造诣,甚至创造极富价值的思想。
物理学上有一种“姆佩姆巴效应”,其来源也在于一个学生的提问。一堂课上,老师问:“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哪一杯水先结冰?”很多人都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冷水先结冰了!”但是,一个非洲的中学生姆佩姆巴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质疑了这一点。有一次他在热牛奶里加了糖,准备做冰淇淋。冰箱容量有限,此时别的同学放入的牛奶差不多要把冰箱占满了。姆佩姆巴来不及等热牛奶凉下来,就将它放入了冰箱。奇怪的是,姆佩姆巴的热牛奶比别的同学的冷牛奶结冰快得多。他的这一重要发现,当时却被老师和同学当成笑料。姆佩姆巴却不放过这一发现,求教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教授。奥斯博尔内教授做了同样的实验,证实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此后,世界上很多科学杂志都肯定姆佩姆巴第一个发现了这种现象,并把它命名为“姆佩姆巴效应”。试想,如果姆佩姆巴没有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轻易放过那种奇怪的现象,就会与一个极有价值的科学发现擦肩而过。
【智慧心语】
爱因斯坦也指出;“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何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这需要具有一些教学策略。
首先,大人和孩子之间要构筑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平台。激发孩子们的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及自由的心理氛围。因为,思维和情感几乎总是彼此相随的。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大人们要充分爱护和尊重他们的问题意识,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以消除孩子们在求知过程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他们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否则,大人们如果对孩子的发问、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批评、训斥甚至讥笑,毫无疑问要扼杀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切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要满腔热情地接受和喜爱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使孩子们在和谐的气氛、愉快的心情下主动探索求知,使每个孩子都成为“心灵充满欢乐的人,抬起头走路的人”。
其次,就需要大人们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孩子们对探索求知本身产生兴趣。当然,所创设问题情境应与学生的心智水平相对应,以“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为适度,问题太浅,无益于智力开发;问题太深,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启而不发,而且从心理角度看,问题太深或太浅,还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维持孩子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促进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有的老师这么安排:首先,让一部分学生扮演狐狸,谈谈自己在骗肉吃的过程中自己想了什么?又是怎么向乌鸦说的?然后,学生可以自愿向“狐狸”和“乌鸦”质疑,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当时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乌鸦,你明明知道狐狸是狡猾的,为什么在第三次骗话后还要张嘴呢?”“狐狸,你为什么要编慌说乌鸦的嗓子好,羽毛漂亮呢?”扮演者也可以向其他同学提问,教学完全由学生来支配。整节课全是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们因此而变得异常活跃、自信,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习的过程也真正成了富有思想的过程。
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进矣。——朱熹
【学海泛舟】
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一生博览群书,涉猎甚广,主要精力都投入在讲述和著书上。但正如孟子所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朱熹对于如何从读书中获益,有着非常精湛的见解。
从宏观上来说,他主张:“读书不可泥,且当看其大意。”这是朱熹读书的胸怀,这种胸怀能让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捕捉独特的思想,从而产生新的生活视野和思维境界。此外,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朱熹也很看重思考在读书中的重要性,他说:“读书,须是以自家之心体验圣人之心。少间体验得熟,自家之心便是圣人之心。”任何书籍所记录的思想,如果不能经过自我的审查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那就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文字。“问渠哪能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使一个人思维活跃,就必须要“自家之心体验圣人之心”。
最后,朱熹读书治学所要达到的境界是:“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进矣。”大致意思就是说,读书过程中要善于质疑,同时还要解决疑问,直到解决所有困惑疑问,才算是有所长进。“疑”是学习进取的关键。只有会“疑”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在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才能学得有益的知识。这与当前心理学上一种观点大相径庭,即“人的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甚至将“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当然,读书时的质疑态度难免让一个人的思维陷入混乱状态,朱熹另有招数来解决质疑的这一困境:“大抵思索义理到纷乱窒塞处,须是一切扫去,放教胸中空荡荡地了却,举起一看,便自觉得有下落处”,也就是说,欲立而先除,要想形成自己的思想,先得放下书中内容,回到真实的自我的状态。
【智慧心语】
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以,加强对孩子们提问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精妙,他说:“为学患无疑,疑者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毋庸置疑,大至科学研究,小至生活琐事,其重大的发明或进展,与其说解决问题的人所促成的,不如说是提出问题的人所促成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也反映了个体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所以说,问题意识在幼儿教育中,应是重中之重,它对对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掌握前沿知识具有积极意义。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李盛华在《质疑是创新的阶梯》一文中指出:“质疑就是不做精神上的奴隶。创新,就是打破物质上原来的‘盆盆罐罐’。这种思维的萌发与运转,就会拉升起创新的阶梯,使教师与学生跨上更新更高的境界!”
不过,传统教育并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足空间,课堂气愤通常过于呆板而不利于营造活泼的、激发创造性的氛围。往往是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对应地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往标准答案上靠拢。于是流传这么一个笑柄:某地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是“水牛角”;有的说是“钩刀”;还有的说“豆角”……多种多样的新颖的答案。但最后教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听课者无不哗然。试想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对文本有谁还敢说不?长此以往,学生,岂不是被培养成为一个个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现在课程改革已经将“传道、授业、解惑”改为“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以质疑的钥匙去开启创新门扉。例如武汉市特级教师黄珞珈在指导学生学习《发问的精神》一文时,留给学生自主讨论时间。在自主讨论时,有的学生说:“课文里举出了古今中外的例子,没有写现实的例子,好像不是写给我们看。”有的学生说:“别的学生说,5678自然写了那么多例子,可以去掉一二个,可我认为不可以。原因是……”也有的同学说:“黄老师讲x句是全文论点,可我从别的课外辅导书上看是论题,论点和论题有没有区别。”……在这个探讨中,学生向作者,学生向文本,学生向老师,学生向学生都提出了大大小小的质疑,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最后,黄老师让学生在争辩中与比较差异中寻求答案,而并不设定所谓的“标准答案”。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成为课堂上的真正主人。这种探讨性质疑激活沉闷语文课,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比起原先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至高无尚的范文及单方向灌输式教学,其价值更大。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学生有巨大的潜力,只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我们的老师会倍感到轻松和愉快。学生在质疑中获得知识,创造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