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2176000000043

第43章 平衡理智与情感(1)

我们对于情感的理解愈多,则我们愈能控制情感,而心灵感受情感的痛苦也愈少。——斯宾诺莎

【学海泛舟】

斯宾诺莎,被誉为伟大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他的专著《伦理学》最末两卷分别以《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和《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为题,论述了理智与情感的关系。

斯宾诺莎和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相信一切不正当行为都是由于知识上的错误或者无知。适当认识个人环境的人,他的行动和作风就要英明得当,遇到对旁人来说算是不幸的事,他甚至还会觉得快乐。他看重理智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的地位。但并不反对所有的感情。他只反对“炽情”这种情感,也就是让我们自己显得在外界力量之下处于被动状态的那些情感,由不适当的观念所产生的情感。他认为,炽热的情感惑乱了我们的心,蒙蔽住我们对整体的理智见识。不同人的炽情可能爱、憎、恐惧等冲突,但是遵从理性过生活的人们会和谐共处。

他认为,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必然的,这可以帮助精神得到控制情感的力量。通俗来讲,“我们对于情感的理解愈多,则我们愈能控制情感,而心灵感受情感的痛苦也愈少。”并且,“某个情感是炽情,不过我们对它一旦形成清晰、判然的观念,它就不再是炽情。”“凡清晰、判然地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感者,爱神;愈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感,愈爱神。”由这个命题,我们初次接触到“对神的理智爱”,所谓智慧便是这种爱。对神的理智爱就是思维与情感的合一。这里的神,并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更多地是指“永恒的真理”。在斯宾诺莎的伦理思想中,我们对所遭遇的事物每增加一分理解,就会多一分理智爱。这也是“矫治各种情感的全部方剂”。

【智慧心语】

毋庸置疑,情绪的能量十分强大,但是它毕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有正情感,又有负情感;既有正效能,又有负效能。我们常说:不要做情感的奴隶,要做情感的主人。用意就是要使情感服从理智,因为“理智是一切力量中最强大的力量。”有理智的人就是意志坚强的人,能够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能够很好地控制情感,做情感的主人。我们应该尊重个人的情绪情感,但事事不可以情绪为向导,要以理智为向导,在合理的认识后所产生的情感,才有积极的效能。这就需要我们传授给孩子们恰如其分的情绪管理之道。

孩子的理智能力发展尚不成熟,他们更多地表现为“任性、自我中心、情绪化”,时不时地发“小脾气”也是常见的事情。只要这种情况没有超过可接受的程度,就不需要特别地加以“控制”或“教训”。视而不见的冷处理办法反而比较有效。孩子的任性一旦得不到大人的关注,就会逐渐变得“乖巧”,他会发现,原来发脾气不能吸引大人的注意,从而在心里感到这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只要父母一贯以平淡的心态处理孩子的“小性子”,孩子的脾气就可以在这种冷处理情境下越来越小。

其次,情绪是一种自然现象,要调控,而不是绝对地控制或抑制。因此,应尽量做到使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能够充分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正是孩子心理基本健康的标志。但是,在孩子的大脑里,还是情绪占了上风,很难恰如其分地处理好情绪与理智的关系,他的情绪表达方式难免会有所偏颇,有时会发生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利的情绪过激现象,例如孩子因发脾气与别的孩子争吵打架,可能伤着自己和对方;或者脾气上来撞头捶胸、摔砸物品等都是不合情理的。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不应视而不见,而要采取一致意见进行严厉制止,让孩子知道发泄情绪也应有一定的界限,并进一步明确情绪表达的界限,那就是不能伤害自己或损害他人的利益,也不能损害物品。孩子长大一些时,则尽量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告诉他遇到问题时要讲道理,说原因,而不要动不动就乱闹、发脾气。

此外,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要特别关注影响孩子心情的重要事件,要对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做出敏感的反应。我们知道,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这些不如意的事情都可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尤其是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我们都会变得非常沮丧、抑郁,孩子们亦如此。例如,比较要求上进的孩子,可能会由于一次考试成绩理想而感到很失败,他们怕同学老师的嘲讽,更怕家长们的责怪,因此抑郁寡欢、形单影只。父母要注意到孩子言行上的细微转变,并且了解这种转变的原由,才能对他们做恰当的情绪疏导,帮助孩子更为理性地认识产生情绪的外界事物。以上述孩子为例,如果孩子认识到成败乃兵家常事,成功有时,失败有时,认真求学的过程最为重要,那么,他随考试成绩好坏而产生的情绪波动就不会过于激烈了。

最后,要使孩子很好地处理个人情绪与情感,父母自身的榜样作用尤其重要。如果父母平时对待孩子就很粗暴,一旦遇上不顺心的事情,就训斥孩子,大吼大叫。那么,孩子就会以为“大吼大叫”是宣泄自己内心不满的方式,于是养成同样粗暴的情绪表达方法。相反,如果父母无以文明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比如,在父母双方产生冲突时,在孩子面前采用对话沟通的方式来缓和彼此的情绪,那么,孩子在将来就会更懂得对话沟通在处理情绪方面的价值。

过分冷静的思考而缺乏感情的冲动,必然使人的心理变态。——瓦西列夫

【学海泛舟】

一定的事物引起相应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有喜事就开心,遇上挫折就表现不快,这都是自然的状态。相反,一如瓦西列夫说说,过分冷静的思考而缺乏感情的冲动,必然使人的心理变态。喜怒哀乐应是生活中常有之事。

美国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EricBerne1910-1970)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一种治疗理论,我们称之为“交互作用分析(TA)”这个理论学派认为,自我有三幅面孔:

儿童我——本能的、依赖性的、创造性的或逆反性的“我”。率真而富有创造性,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常常感情用事、任性、自我中心。

成人我——表现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

父母我——表现出保护、控制、呵护、批评或指导倾向。他们会照搬政策和标准,发表类似如下的意见:“你知道这是规则,规则必须遵守。”或者相反,过于操心,有一种抑制不住的保护子女和帮助他人的需要,出于“我这是为你好……”的心理,常常介入别人的生活,替别人做决定。

过分冷静的思考的人就属于“成人我”或“父母我”过度发展,从而抑制了“儿童我”的存在。很多心理障碍,比如强迫型人格障碍,就属于过分地发展了“成人我”与“父母我”,以至于他的生活没有任何活力,我们甚至感受不到他的情绪变化,从而出现了心理异常。真正的心理健康,就是这三种自我在一个人身上和谐地相处。既保留有童心,哭也有时,笑也有时;又有现实感和责任感。过分冷静的思考的人所要做的就是,还“儿童我”一个应有的位置,从而释放循规蹈矩的成人生活,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品味到生活的趣味,满足自我各方面的需求。

【智慧心语】

佛经中有“悲智双运”的说法。智是上求菩提的智慧,智慧梵语是般若,佛经云:“般若是诸佛母,诸佛自般若出。”悲是下化众生的悲愿。悲愿,即是慈悲之愿。

悲与智,其实就是指我们的感情与理智。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我们各种情绪的变化;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这本来是指凡夫对异性所具的六种欲望,但与七情合在一起,通俗化了以后,就泛指人类的种种感情与欲望了。中国古语:“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经中:“众生皆依食住”,“众生以淫欲而正其性命”,全是为人的基本需要。

因此,感情冲动是自然的,倘若过于抑制自己本能的情绪情感,过于追求完美和秩序性,过于循规蹈矩、求全责备、冷酷严格,就容易导致精神异常紧张,从而发生神经症状。不过可以通过一些办法来消除这种精神上的紧张,让你过上一种张弛有度的健康生活。主要办法如下:

第一,顺应自然法。

习惯于用过于理智的思维来问题的个体,过分地压抑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欲望,因此,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适时地释放精神压力,让自己以不费力的状态去处理日常的工作与生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苛求自己,顺其自然,事情是怎么样就怎么样,放下脑子里的条条框框,放下完美情结。既要努力避免犯错误,也要懂得接受不可避免的错误和不完美。将注意力集中在不断地进步上,完美自会水到渠成。

夸张法。患者可以对自己过于冷静的思考方式进行戏剧性的夸张,使其达到荒诞透顶的程度,以致自己也感到可笑、无聊,由此消除自己过分冷酷无情的表现,最终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第二,活动法。

过分冷静思考的个体往往生活比较呆板,如果平时多参加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和集体活动,最好是一些冒险和富有刺激性的探险活动,尝试用感性的内心而不是理智的大脑去发掘生活趣味,就能够使自己变得活泼、有趣,实现理智与感性和谐发展。

第三,自我暗示法。

比如,常常对自己说:“我要跟随自己的感受”、“我要随和一点,融入团队生活”、“偶尔冒险犯错误,也是一种有趣的体验”……等等,这种自我暗示的方法能够使个体更注重感性体验,更贴近生活本真的状态。

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们应当避免的只是对它们的误用或滥用。——笛卡儿

【学海泛舟】

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儿,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笛卡尔在《心灵的感情》中写道:“一个人为感情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人,自然是要犯错误了,特别是这个人恰好位高权重时,就会给国家、社会带来不幸。因此,虽然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但有史以来都有因感情而误事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听到“感情用事”如何坏事,也常见到徇私舞弊,任人唯亲,或滥用职权提拔亲人等等由情感所产生的社会不公正现象,这些正是感情扭曲了一个人判断能力、蒙蔽了人的理智的实例。所以我们应当避免对感情的误用或滥用。

不过,人类的感性与理智往往难以两全,也难以达到和谐的平衡。要么是感情蒙蔽了理智,要么是理智脱离了感情。感情对于事物的认识既不可靠又不稳定,然而,只有理智没有情感,又有失人性的光辉。这正如雨果说的,“逻辑只是理智,感情往往是良心;前者是从人类本身来的,后者是天上来的。”因此,最理想的态度应该是:在理智允许的基础上,做到通情达理、有情有义。这也是保全感情的善意和理智的思考的最佳办法。也就是说,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应谨慎地基于理智,辅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亲疏远近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

【智慧心语】

感情是冲动的野马,而理智如马头上的缰绳。感情如足,只知奔走;理智如目,指示正路。只有理智而没有感情,不免失之于冷酷;只有感情而没有理智,便成了一个横冲直撞的疯癫汉。所以,情与理,如鸟之双翼,如车之两轮,相辅相承,缺一不可。柏拉图曾把理智比作御者,把感情比作野马。善御的人可以使野马贴服就范,操纵自如;但马性暴烈,不善御者则不免理欲失衡,发生种种冲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上,常有理智与感情冲突的情况。理智上认为理所当然的事,而感情上或由于积习,或蔽于私欲,而不愿去做;而感情上非常想做的事,理智却又认为不该这么做。亲戚朋友间有急难上门求助,理智上认为应该伸出援手,感情上又不愿受牵累;在路上检到一包钞票,理智上认为应该送到警察局,感情上却想四下无人,何不自己装起来。

然而,我们最难以对付的,恐怕是情感。因为情感是不会消失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情感,却又不能完全依靠它们。虽然感情并不无恶意,但完全依靠情感生活的人,必然是没有原则的人,也很有可能要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为情感常迫使我们草率急促。它们告诉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件事,而且必须立刻就做!但是理智却告诉我们要等到完全清楚我们该怎么做,且什么时候去做,才能付诸行动;理智告诉我们,要懂得等待,要以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考虑当时的处境,而不是凭着感觉就做决定。

幸福与其说是用任何其他方法,不如说是用情感的这种敏感性来达到的。——休谟

【学海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