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2176200000048

第48章 历史故事(2)

事物的本质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有时甚至纷繁杂乱;而晏子则抓住了最能反映本质的突出现象,采用对比手法,用踊贵鞋贱这一触目惊心的事实,引起对方注意,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题,却更深刻地揭示了本质,收到了劝谏的效果。

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当遇到难题,用一般常用的方法不好解决时,可以从其它方面来考虑,只要最终达到目的就可以了。

外行有语,内行无言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著名的医生,他周游列国,四处行医,治愈了不少的疑难杂症,被誉为“神医”。

秦国的秦武王此时正为头上长的一颗毒瘤而伤心。虽然他调集了全国的名医,也吃了不少药,医生们使出浑身解数,还是不能治好秦武王的病。秦武王很是郁闷,没想到自己正当不惑之年,国事初稳,人民生活日益好转,眼看祖国日渐强盛,自己就要建立功业的时候,却因为一颗毒瘤而丧失了生命。他心里很是不服,于是就召集大臣们遍访名医,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为他医好毒瘤。

这天,名医扁鹊被请到了秦国。此时,秦武王已经深居内宫,即使接见大臣也是隔着一层薄纱,他怕大臣们见到自己头上的毒瘤而害怕,更不敢照镜子,怕见到自己的丑模样,他也曾试着照照镜子,可一看到自己那张有些变了形的脸,就越发气愤,也不知道打碎了多少块镜子。当他听到扁鹊来时,心中跃起一丝兴奋之情。马上命人将扁鹊请进后宫。扁鹊见到秦武王头上的确有一颗奇形怪状的毒瘤,而且毒瘤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秦武王的脸已经走形,看起来着实让人胆寒。扁鹊仔细看了看秦武王头上的毒瘤,并询问了他的日常起居情况和得病时的情况。于是对秦武王说:“大王,根据我的判断,这是个毒瘤,当前只有把他割除,才能保全您的性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明天我就来,给您做手术。”秦武王听到割去毒瘤就能保住性命,不禁高兴起来。可转念一想,割去毒瘤,我这变形的脸还能不能恢复以前的容貌啊。想我一国之君,本来相貌堂堂,不能因此而变成丑八怪吧,就问扁鹊:“先生,割去毒瘤,我这张脸还能恢复以前的容貌吗?”扁鹊答:“大王放心,只要您听我的安排,按时服药,不动气,脸还会恢复原状。”秦武王又想,该不会有生命危险吧。扁鹊见秦武王有顾虑,就说:“大王,您请放心,我曾经治愈过像您一样的病人,那人的毒瘤比您的还要大,而今活得好好的!”秦武王这下放心了,请扁鹊回去准备手术用具,准备明天手术。

扁鹊走后,大臣们议论开了,大臣都在担心,也不知道扁鹊的医术是否真的有那么高超,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那么多的名医,都医不好大王的病,他真的能行?还有人对秦武王说:“大王,您的瘤子长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割不好会把眼睛弄瞎,把耳朵弄聋啊,明天还是不要做手术了。”于是,很多大臣都表示赞许。秦武王也禁不住大臣们的劝说,打算放弃手术。第二天,扁鹊来了,秦武王就对他说了大臣们的意见,并拒绝做手术。扁鹊说:“大王,您是个开明的君主,知道不能让外行推翻内行人的意见。治病也是这样,你同内行人商量好的事情,却让外行推翻了它,后果不堪设想啊!”

许多时候,外行人能推翻内行人的意见,这主要是因为外行更贴近决策者眼前的利益,他们明明不懂,还要装做很在行,为决策者分析眼前的厉害关系,以至最终左右决策者的决策,就像故事中的秦武王和大臣们。殊不知,眼前的厉害得失,并不代表长久,只有长远利益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我们处理问题时,要能够正确对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牺牲眼前利益,获得长远利益是值得的。同时还要虚心接受内行人的意见,不要被外行看似真心的意见所左右。

墨子巧言劝鲁班

鲁班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工匠,他发明了锯子,又建造了许多房子和器具,造福了人民。他也因此被后世称为“木工祖师”,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最为混乱的时期,诸侯割据,战火连连。一次,鲁班应邀到了楚国。楚国人民给了鲁班最热烈的欢迎,鲁班每到一处,就受到人民的热情招待,鲁班暗下决心一定不要辜负楚国人民和楚国国君的厚爱。楚国国王送给了鲁班许多金银珠宝,为他准备了最好的工作地点,请他为楚国军队做云梯、战车、攻城武器。于是,鲁班就在楚国安心做工。

墨子和鲁班同为一国人,他俩又是好朋友。一天,墨子来到楚国,并且前来拜见他的好友鲁班。一见面,墨子就十分委屈的对鲁班说:“鲁兄,有人侮辱了我,你一定要替我出气!”鲁班安慰他说:“谁侮辱了你,我们可以找他去理论,当今各国国君对我都很尊敬,我相信只要我们有理,一定会为你讨回公道的。”墨子却说:“不,我要你替我杀了他!”鲁班生气了,说:“你是知道的,我为人慈善,怎么会去杀人呢?墨子回答道:“那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已经不同了,很快就会经你的手杀掉成百上千的人啊。我要你杀的只不过才一个。”鲁班不解的问:“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我又不打算去参军打仗,怎么会杀人啊?”墨子说:“你是天下最有名的木匠,过去你盖房子、做器具造福于人民。可是,现在你却在为楚国的军队做云梯、战车、攻城武器。”鲁班想做这些也没什么不对啊,我是在帮楚国啊,他们国家每人能造这些东西啊。墨子继续说道:“你造了这些东西,楚军就会用它们攻城掠地,杀害其它国家的人民,这岂不是比杀一个人更严重吗?而且,楚军下一个要进攻的目标就是我们的祖国啊。”这下,鲁班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表示再也不会为楚国造这些武器了。他冒着生命危险,向楚王说明一切,并退回楚王送给他的礼物。墨子赞赏他说:“造福人民,名垂千古,鲁班是好样的!”

鲁班为楚军造攻城武器,开始并没有想到楚军会用他们攻城掠地,杀害广大无辜平民。当他认识到自己不经意所犯的错误后,能够及时改正,并没有损害他在人民心中的光辉形像,反而会使人民更爱戴他。

许多人都会无意识的犯错误,这不要紧,重要的是,当意识到错误时,要马上改正,才能避免犯更大的错误。

对于那些无意识犯错的人,要及时给予帮助,让他们尽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这方面,我们要学习墨子,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不要采取强硬的态度,要委婉的劝诫对方。

管仲辨忠奸

管仲是春秋时期政治家。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后,进行改革,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的第一霸主。齐桓公对管仲十分尊敬。

管仲病危时,齐桓公亲自去他家看望他,看到管仲病情很严重,恐怕没有好转的希望了。齐桓公不禁悲伤起来。心想管仲一去,我就像失去左膀右臂一样,齐国没了管仲还有谁能辅佐我理政啊,我可不想自己的国家再度陷入战火岁月啊。于是不禁流下伤心的泪水。管仲劝齐桓公不要悲伤,说:“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我也不能长生不老啊!”齐桓公握着管仲的手,两眼含泪地说:“您生病了,有什么话要嘱咐我的吗?”管仲回答说:“我希望主公能够远离易牙、竖习、常之巫、卫公子启方这一伙人。”齐桓公不解,心想这些人平时对我都是必恭毕敬,为什么要我远离他们呢,于是问:“当初我身处险境,无米无粮,是易牙亲手煮了他儿子的肉来孝敬我,使我免受饥饿之苦,这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儿子啊!这难道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管仲说:“虎毒不食子,老虎都不会吃自己的孩子,更不要说人了,天下哪有父母不疼爱自己子女的,他对自己的儿子都这么残忍,又怎么能对您好呢?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讨好您,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啊。”

齐桓公被管仲的分析折服了,又继续问道:“竖习不惜阉割自己来侍奉我,这可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啊,这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自己的身体和终身幸福啊,这又有何值得怀疑呢?”管仲说:“世间之人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竖习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那又怎么会爱惜您呢?他这样做不过是想赢得您的信任,整日陪在您的左右,对您阿谀奉承,使您成为不听忠言的昏君啊!”齐桓公听到这里,着实出了一身冷汗,没想到自己一时疏忽,险些就成为昏君了。于是又问:“常之巫能够占卜人的生死,为我治病,难道也不能信任吗?”管仲答:“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大王不相信天命固守本分,而是依靠常之巫,想长生不老,他必然会利用您胡作非为啊!自古就没有长生不老的仙丹,他所谓的灵丹妙药说不定是慢性毒药,他是在害您啊!”齐桓公又问:“卫公子启方侍侯我都十五年了,也没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就连他父亲去世,他都没有回去奔丧,这样的人难道对我还不够忠心吗?”管仲说:“天地间,没有不爱自己父母的,卫公子对待自己的父亲尚且如此,又怎会真心对待您呢?”

齐桓公觉得管仲说的有理,想了一下说:“您请放心,您的话我都记住了,我会按照您的意思去办的。”管仲听到这也就安心的去了。管仲去世后,齐桓公就立刻把这四个人都赶走了。

管仲看问题深刻透彻,能够看出小人往往装出一副忠诚的面孔,投齐桓公所好。而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爱听阿谀奉承的话,不愿听逆耳忠言。

判断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是真心诚意,是否是值得交的朋友,不仅要看他对你怎样,还要看他日常的言行举止,如果他只会一味的向人谄媚,缺乏仁义道德,此人就不值得深交。而那些能够真心为你提意见的人才是可靠的。现代人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那些能够对自己道德品质提升有益的人做知己。

子胥奔吴

伍子胥,楚国人,后来逃到吴国,成为吴国大将军。他的父亲,伍奢,本是楚平王时太子的老师。后来有人诬告太子谋反,太子被囚,伍奢也因此受到牵连。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被楚王定罪后,楚王身边的奸臣就对他说,伍奢有两个儿子,现在在外地求学,他们年少的时候在楚国就小有名气,他们不仅十分孝敬伍奢,而且也很有智慧,现在大王定了他们父亲的罪,将来他们一定会回来报仇的。不如设计把他们召回来,一起杀了,以免后患!楚王听了小人的谗言,于是放出话去说:“只要伍尚(伍子胥的哥哥)、伍子胥两兄弟肯回到楚国,我就赦免你们的父亲。”伍尚听到这个消息后,亦喜亦悲。喜的是父亲有可能被赦免,悲的是楚王的话有可能是假,让他们自投罗网。于是伍尚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弟弟伍子胥。伍子胥听完后认为这一定是楚王设的计,不能相信。而伍尚则说:“楚王的话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伍子胥说:“那您看目前我们怎么办呢?”伍尚说:“如果我们明明知道回国能够赦免自己父亲的罪,而不回去,那是不孝。但是,如果我们都回去,而楚王的话又是假的,是他设计杀害我们,那么父亲被人杀死做儿子的无力报仇,那就是没有谋略。”伍子胥问:“大哥,您有什么妙计吗?”伍尚说:“而今之际,我们只有依照每个人的能力才智进行分工,各自去应对眼前的形势才是明智之举。弟弟,你才智过人,又善于领兵打仗,我不及你。你还是逃亡到国外吧,由我回去陪父亲。”说完,伍尚一个人回到楚王那里,果然被楚王囚禁起来。

伍子胥骑着快马,日夜兼程,准备逃往外国,半路上还是不小心被楚王派来的使臣追上了。使臣们好言相劝,劝伍子胥回楚,伍子胥不但不听,还张弓搭箭,对他说:“我父亲已经被判了罪,为什么还要把他儿子召回去杀害呢?”使臣看出伍子胥不肯轻易上当,任凭自己说破口舌伍子胥也不肯相信,一时也没了办法。伍子胥说完,冲着使臣做出射杀的样子,吓得使臣转身就跑。使臣跑后,伍子胥继续赶路,终于逃到了吴国。他的父亲和哥哥听说伍子胥已经逃到了吴国都说:“子胥逃到吴国,那楚国距离亡国日子也就不远了。”不久,楚王就处死了伍尚父子俩。

人和人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如果能够合理利用个人能力的差异,使每个人在工作和学习中都尽情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就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正如伍尚兄弟在面临楚王以其父生命做威胁时所作出的决定一样,他们一个心怀仁慈,一个智谋过人,于是根据自身性格特点,既尽了孝道,又为父报了仇。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面临挑战时,也要向伍尚兄弟一样,度能任事,依照每个人的实际特点和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宁吃一鲂,不吃一筐

子贼做了鲁国的地方官后,想在这里大干一番事业。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治理自己所管辖的地方。但是又苦于身边没有一位贤士相助,自己总感到力不从心,于是就到处打听,此地可有名人贤士,他要亲自拜访,以求治理良策。

一天,手下人告诉子贼说此地有个名叫阳昼的打鱼人,平时很有思想,是个有识之士。子贼得知后就身着平民的衣服,带着钓鱼的用具,由手下认识阳昼的人带路,去河边寻找阳昼。来到河边,只见阳昼头戴斗笠,身上背着水壶,身旁放着鱼篓,双手紧握鱼杆,聚精会神的正在钓鱼。子贼轻声走到阳昼身边,先作一揖,恭敬的说:“您好,我是此地的地方官。今日特来向您讨教。”阳昼瞟了一眼子贼,继续目视前方,专心钓鱼,说:“我只不过是个渔夫,有什么可教给你的呢?”子贼说:“我听当地百姓和手下人说,您是个很有头脑的聪明人,您能否教我些治理此地的好办法,我很想把这里治理好,为民谋福利啊。”阳昼说:“看来你是个好官,心怀大志。但我只是个老百姓,不懂得治国之道,你若想听,我只有一个钓鱼的好办法,可以告诉你。”子贼很高兴,说:“那好啊,钓鱼的办法也行,您说说看。”阳昼说:“经常钓鱼的人都知道,坐在河边钓鱼,有一种名叫阳桥的鱼会很快来咬钩,用不了多久就会掉到一大筐。”刚说到这,就见鱼线晃动,有鱼咬钩,阳昼迅速扬起鱼杆,钓上一条鱼。他并不把鱼放在鱼篓内,而是继续说:“大人请看,这就是阳桥,您看它肉少,骨大,吃起来味道也不好,钓鱼的人都不愿意要它。”说着就把它仍进了水里。继续放饵钓鱼。“还有一种鱼叫鲂,又肥又香,非常的好吃。只是,这种鱼不易上钩,半天也钓不到一条。不过,人们宁吃一条鲂,也不愿吃一筐阳桥啊。”阳昼说。

子贼恍然大悟,说:“宁吃一鲂,不吃一筐。其中的道理深刻,您是告诉我做事要抓重点,为百姓办事可多可少,只要把百姓最关心的和最喜欢的事办好,就会得到拥护和支持啊。”

哲学上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分。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事情才容易解决。找不到主要矛盾,即使费再多的力,也不能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一定先找出事情的主要症结,着力解决它,主要矛盾解决了,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不要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其结果只能是白费力气,一事无成。

借惩暴君,巧谏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