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前人好的经验,必须很好地加以学习和利用,不能从书本出发,而要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犯错误。
人心如面
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子产很善于处理政事。在他担任相国期间,他注意举贤选能,任用人才。对不合适的人选,及时提出否定意见,并且讲清道理,使人心服口服。而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定会加以重用,给他们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
一次,郑大夫子皮提出,要让尹何做子皮的封地长官。子产以商量的口吻对子皮说:“尹何太年轻了,不知道能否胜任。”子皮说:“尹何这个人挺老实的,我很喜欢他,他是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习学习,也就懂得怎样管理了。反正是管理我的封地,我会照顾他的。”子产听了,皱皱眉头说:“这样做不合适。大凡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总是想对他有利。但是,你因为喜欢尹何而把政事交给他,就好像让一个不会拿刀的人去割东西,他不但不会割到东西,相反还会使自己受到损伤和伤害。这样一来,你所谓的喜爱一个人,其实你却伤害了他,那谁还敢求得你的喜爱啊!你在郑国是栋梁,如果栋梁折断了,椽子就会随之崩毁,我也会被压在底下的。”
子皮顿时陷入了深思,子产继续说:“比如,你有一块华丽的绸缎,打算做成衣服,你决不会把它拿出来让裁缝当作练习用的布料。同样,重要的官职,庞大的封邑,对你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庇护条件,而你却让人学着管理,你想想看这不是比拿华丽的绸缎做练习更加可惜吗?我只听说学习好了之后才能参加管理政务,从来没有听说把管理政务当作学习的对象。如果您定要这样做,那么吃亏的一定是你。又比如打猎,只有射箭和驾车的技术都很熟练的人,才能擒获猎物,如果从没有射过射箭,也没有驾过车,那么他一定担心翻车压人,哪里还有功夫琢磨如何猎获禽兽呢?”
子皮被说得面红耳赤,忙说:“您说的对,我太笨了。我听说,君子专门研究大事和长远的事,小人只会注意细小的事、眼前的事。我就是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知道爱护它;重要的官职,庞大的封邑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庇护条件,我却疏远它,轻视它。我真糊涂啊!没有您的一番话,我就不懂得这些得失的道理。过去我说过:您治理郑国,而我只治理自己的家族,保护好自己,那就万事大吉了。现在我知道,即使我自己的家族的事,也要按照你的意见办。”子产说:“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孔各不相同一样。我怎敢说你的面孔就像我的面孔呢?我的想法和你的不一定相同。我不过把我心里认为危险的事情告诉你,供你参考罢了。”子皮认为子产很忠诚,因此把郑国的政事全部委托给他。
子皮因为喜欢尹何就决定任命尹何为他封地的长官。可是实际上,尹何根本不懂得如何处理政事,子皮想让尹何边学边管理。事实上封地对子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让一个不熟悉管理的人来管理,定会造成很大的失误。
对于重要的工作,不能允许外行边学边做,这样不但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还可能对工作的人造成伤害,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经验后才能胜任。用人不能只凭个人的好恶,要根据这个人的实际能力来决定。
搬木赏银
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使当时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称霸诸侯的强国,为秦国日后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刚刚推行变法改革的时候并不顺利。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并不容易在一时间就改变,同时人们对国家也不信任,害怕这又是当官的搞的新明堂以搜刮百姓。所以,改革的进度推行的很慢。商鞅作为变法的总负责人,很是着急,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一天,他在咸阳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人们纷纷围过来看个究竟。商鞅对围观的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围观的人纷纷议论,“这么简单的事,竟然给10两银子,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天下哪有这种好事。”还有的说:“说不定是当官的圈套,搬完了木头,又不给钱,这种事见的多了。”人们不住的交头接耳,就是不肯前来搬木头。商鞅见没有人行动,于是说:“你们是不是嫌少啊,这样,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我给50两银子。”围观的人顿时炸开了锅。“50两,那么多啊,长这么大都没见过那么多银子,够我们花一辈子的了。”围观的人议论道。也有的人按捺不住了,想去试试。于是马上有人拉住他,说:“别犯傻了,看看再说,说不定是假的,天上怎么会掉馅饼啊。”于是,蠢蠢欲动的那个人就缩回来了,继续观望。
这时,有个年轻人路过这里,也挤到前面看热闹,他愣头愣脑的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便问旁边的人,这是在干什么,旁人告诉他“把那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50两。”小伙子听说有50两银子,不禁动了心,50两银子够自己盖多少房子,买多少地啊。他不住的盘算着50两银子能给他带来的东西。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是50两银子的魅力实在太大了,他的脚不由自主的走到商鞅面前说:“你说的可是真的?”商鞅回答:“当然,你把它搬到北门,我就给你五十两银子。”话一说完,小伙子就扛起木头,大步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也好奇的跟随着,还有的说:“傻小子,别搬,上当了。”小伙子也顾不了那么多,心想:就算白搬也没什么,反正我有的是力气。不一会,北门到了,小伙子放下木头,商鞅立刻命人端上赏金给小伙子,小伙子拿了钱,高高兴兴的走了。围观的人都后悔的要命,早知如此,自己搬该多好啊。
秦王听说了这件事,就问商鞅:“搬一根木头竟然给了50两赏金,是不是太多了?”商鞅回答说:“大王要实行改革,必须先得到百姓的信任。只有百姓信任,改革才能取得成功。现在百姓已经知道大王是守信的,新法才可以颁布啊。”
搬一根木头赏金50两,在当时的生活水平下,的确有点贵。但是,商鞅的用意并不是搬木头,而是通过搬木头来赢取百姓对官府的信任,用50两银子赢得百姓的信任,这又是多么的便宜啊。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就是得到了百姓的支持与信任。同样在现代社会,我们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首先也必须取得社会的支持和信任。如果没有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必然行不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支持同样重要,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那么就会孤立无援,更不要说得到别人的支持了。
破釜沉舟
秦始皇在平定六国,统一了中国之后,大肆盘剥百姓,横征暴敛,结果闹得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到了秦二世的时候,诸侯纷纷起兵造反,其中以项梁为首的义军和以刘邦为首的部队最为有名。
项梁手下有一员战将,名叫项羽,可谓自古以来第一位猛将,传说为龙生虎奶之子,有千钧神力,勇猛过人,平生从未遇到过对手。一次,秦国大将章邯率领军队在定陶遭遇项梁,两军发生激战,结果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章邯获胜,并且俘虏了大部分敌兵,项梁也在战斗中被杀死,于是项羽就成为了项军的统帅。
章邯乘胜追击,派手下战将王离和涉闲继续攻打赵国。王涉二人率领几万大军把巨鹿城层层包围,打算困死城内的士兵和百姓。项羽得到巨鹿被困的战报,于是就派英布和一个姓薄的将军率领两万兵马前往救援,但英布的军队一时没能攻破王离军队的防守,赵王派大将陈馀请项羽增兵救援,项羽于是亲自率兵出击王离。当项羽的部队渡过漳河时,项羽命令士兵把所有的船只凿破,让其沉入到河底,把所有饭锅全部打破,把岸上的房屋纷纷烧光,每个士兵只发三天的干粮去战场。然后,项羽又召集所有士兵训话,亲自对他们说:“我们现在已经毫无退路了,当然,这个退路是我们自己封死的,为什么呢,我们就是要勇往直前,不能有丝毫后退的想法和战败的念头,如果我们打不过王离,我们就只有被他们杀死或者活埋,所以我们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来战胜敌人,你们大家都清楚了吧?”众士兵齐声高呼:“活捉王离,活捉王离!”大家表明了必胜的信心后,项羽就率领士兵们出发了。双方在路上发生激战,没有任何退路的项军表现的非常勇猛,很快王离部队大败。不过王离的手下将领涉闲又率领部队前来救援,双方再次展开激战。这样僵持了两天多,双方已经八次交战,项羽的部队又困又乏,士兵们身上带的干粮只剩下半天的了,再不战胜敌人,就只有活活饿死,这个时候项羽再一次给大家训话:“兵士们,我们只有唯一的一次机会了,这一次不是我们取胜,就是我们被敌人活埋,大家准备好拼杀吧!”然后他身先士卒,带领士兵冲向敌人的阵营。没有任何退路和侥幸心理的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很快就击垮了王离的部队,最后灭掉了秦军,活捉了王离,将王离最贴身的将军苏解杀死,逼迫涉闲自杀身亡,从此项羽一战成名,渐渐成为各路义军的统帅。
项羽用破釜沉舟的方法激励手下将士的战斗热情和作战能力,终于一举将秦军击溃,奠定了自己在各路诸侯中的威信和领导地位,虽然最后在和刘邦的争斗中失败,但项羽的战斗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的。
做事情一定要有必胜的勇气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古人曰:置之死地而后生,说的就是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意思,假如唯唯诺诺,缩首缩尾,就很难战胜敌人取得胜利,只有把自己置于完全没有退路的地步,才能激发人最大的潜能,鼓起勇气绝地反击,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太公报政
姜太公吕尚被周王封于齐后,不到半年就来报告周王说齐地的政事已经安排好了,人民也安定下来了,一切都转入了正常的轨道。当时周公摄政,对吕尚的话他不太相信,就问:“怎么这么快?”姜太公说:“我只是简化了他们君臣上下繁缛的礼仪,又不改变他们的风俗习惯。比如,原来大臣觐见齐国君主要经过几重审批才能见到大王,如果有紧急的事情,也不能马上觐见,这样耽误了不少事。而各处衙门的长官做出什么决定也必须事事向大王禀报,自己并没有自主的权力,现在我给各衙门长官一定的自主权,不用事事向我禀报,小事他们自己做主就行了,这样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大臣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我保留他们的风俗习惯,使他们不会感到生活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反而更加轻松,人民安居乐业,国内秩序井然。所以政治局面很快得到了安定。”
而周公派他的儿子伯禽去治理鲁国,三年多了他才回来报告说政事安排好了。周公问:“怎么这么慢啊,姜太公不到半年就使齐国稳定了。”伯禽答道:“我改变了他们的风俗,革除了他们的礼仪,规定他们必须亲丧三年才能除掉丧服。”周公听了说:“这样下去,恐怕鲁国的人都会跑到北面的齐国去了。国政繁琐而不简便,尊严而不平易,则百姓们将不能和其君主相亲相近,只有君主平易近人,百姓才会依附他,爱戴他啊。”
周公又问太公用什么方法治理齐国,太公说:“尊重圣贤之人而推崇有功绩之人。”周公不以为然,说:“那么,齐国必然会出现篡权弑君之人。”太公反问用什么方法治理鲁国,周公说:“尊重圣贤之人而尊崇公族亲属。”太公说:“那么,他们的王室的势力必然会日渐衰微。”周公不解,太公继续说道:“尊崇王室,他们就会学会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不务正业,以至于最后什么本事都没了,不衰弱才怪呢。”
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做出选择,切不可只凭个人想当然。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当我们要解决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当时的环境,针对不同环境做出不同的选择。有时可能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用同样的方法就不能解决,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解衣推食
公元前203年,大将军韩信平定齐国,功绩卓著。汉王刘邦为笼络韩信,立他为齐王,并让他带兵攻打楚地。楚王项羽十分害怕,当年韩信曾投奔他,他没有重视,只让他做了个一般的小官,后来韩信投到刘邦麾下,得到了刘邦的重用,韩信在刘邦手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帮助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时间,韩信的名声大震,成了当时各国武将十分畏惧的对手。现在,刘邦派韩信来打项羽,韩信因为曾经在项羽手下做过官,因而对项羽的作战方法很是了解,项羽没有必胜的把握。项羽非常后悔当初没有重用韩信,又看看自己帐下没有一个人能抵挡住韩信的进攻,于是想出一条劝降计。
项羽派盱眙人武涉去拜见韩信,劝他背叛汉王,与楚联合。武涉见到韩信十分恭敬,韩信却爱搭不理。武涉先是对韩信恭维了一番,说什么韩大将军战功卓著,是当今难得的武将,整个中华没有第二个比您更优秀的将军等等。韩信只是看兵书,不理睬他。武涉见韩信不吃这一套,于是悄悄走到韩信身旁,说:“韩将军,如果您能弃刘邦而投到项王麾下,项王定会重用您,送您最丰厚的礼物,给您比现在大得多的封地。您好好考虑一下啊!”韩信不为之所动,反而拍案而起,说:“当年我跟随项羽的时候,官位最高也没超过郎中之职,不过是个拿着戟为他看守殿门的守卫罢了。说话从来没有人听,计策也不被采用,我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所以我才弃楚投汉,汉王授我为上将军大印,给我配备数万兵众,还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将自己的食物给我吃,在用兵打仗方面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才有我韩信今天的成就,你看汉王那么怜惜我,信任我,如果我背叛他实在为天理所不容。所以我虽死也不会变心,你还是告诉项王收回他的美意吧!”武涉被韩信说了一顿,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灰溜溜的走了。
此后不久,齐人蒯通又来劝韩信,建议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并且说:“韩将军,以您的能力,完全有可能建立起自己的一份功业,您又何必安于在刘邦手下做将军呢,这样永远是在别人手下办事,看人家脸色行事啊!您不如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韩信听了也婉言谢绝,并对蒯通说:“汉王待我甚好,他把自己的车子给我用,把自己的衣服给我穿,把自己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乘人家的车子要担负人家的灾祸,穿人家的衣服要分担人家的忧愁,吃人家的食物要为人家的事情卖命,我怎么可以因为追求私利,违背正义呢!”一席话说得蒯通面带愧色,只好装疯逃走了。
韩信能够不忘刘邦的知遇之恩,坚持不背叛刘邦,这是很难得的。
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现代社会的人们往往抱怨人情冷暖,当年的好朋友、好兄弟,为了自己私利而背弃朋友和兄弟,俨然不顾当年的情谊,真是令人感到伤心!如果我们能够向韩信一样,那么也就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苏武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