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2176200000070

第70章 人物故事(7)

武帝听后,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说:“我已经摆好了酒宴,下次再改吧!”谁知东方朔正色道:“不可以。宣室是先王的正殿,不是议论正当的国事,不能进去!正是这样,淫乱的事情才渐渐消除了下去。竖貂教桓公淫乱,后来终究和易牙一同为患;庆父缢死于莒国,鲁国方得安宁;管蔡诛灭了,同室方得治安。请皇上三思。”武帝听罢说:“你说得有理。”于是下诏停摆酒宴于宣室,改摆在北宫。并让董偃从东司马门进去,后又把它改称东交门。同时赏赐给东方朔黄金30十两。从此,董偃逐渐失去了宠爱,30岁就去世了。汉武帝也远离了斗鸡走狗、游猎踢球这些无聊的游戏,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一心扑在国家大事上。

在这里,东方朔一改平常的幽默诙谐,也没有采取什么高超或者离奇的谏铮方式,而是义正词严、有条不紊的向武帝陈述董偃的罪状,以及宣室摆酒的不良影响,使得汉武帝不得不听,不得不服。

当我们看多了先秦两汉时期各种充满智慧的曲谏方式时,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最有力的劝说方式便是旁敲侧击、微言大义,其实不然,最有力的劝说方式是那些义正词严、直中要害的劝说方式。这时最重要的便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要害所在。

徐童一字保古树

东汉时期,在今天的南昌地区,有一位名叫徐童的少年,聪颖机智,善于论辩,在家乡一带声名远扬。发生在他身上的有趣故事有很多,至今许多故事还在江西一带广为流传。

徐童年龄虽小,但学识和辩才却一点也不比成年人差,因此,江西许多知名人士都纷纷邀请小徐童到家中作客,一方面既可以亲自和他交流切磋,另一方面也可以给自己的子女儿孙做个活榜样,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

一天,有个叫郭林宗的老先生邀请小徐童到他家做客,郭林宗也是一位学识渊博之士,在南昌一带名气很大,而且待人十分和蔼可亲,并且勤于奖掖后进,于是徐童欣然前往。徐童刚一踏进郭老先生的庭院,便看到一些人拿着锯子、抡着斧头,正准备砍倒院中的一棵大树。

徐童看到这棵树枝叶繁茂,绿意葱茏,夏天能乘凉,冬天能挡风,觉得砍掉了十分可惜。于是对郭老先生说:“郭老伯,你看这棵树足有上百年树龄,长着圆形的枝盖,披满了绿色的叶子,像一把巨大的华盖伞,夏日它能遮阳避雨纳凉,冬天它能挡风拦雪,而且目前还是生机勃勃,葱葱郁郁,没有半点枯老的痕迹,您为什么要砍掉它呢?难到不觉得太可惜了吗?”

谁知郭老先生听完徐童的讲话之后,便哈哈大笑,说道:“是这样的,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书中这么说:‘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院子当中如有木,木在口中不吉祥。’我转念一想,是说的很有道理啊,你看,木在口中,不就成了‘困’字了吗?你说,谁愿意在困境中生活呢?”

徐童听后,觉得老先生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转念一想,又似乎不对头,经过短暂的沉思后,徐童便对郭老说:“先生您刚才说的表面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您却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我最近也看了一本书,书中这么说:‘房屋造得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房屋当中如住人,人在口中不吉祥。’您想,人在口中,不正好是一个‘囚’字吗?谁愿意在囚禁罪犯的牢房之中生活呢?所以,您的忽略就在于这一个字,如果因为‘困’字不吉利,就要把庭院中的古树伐掉,那么‘囚’字就更不吉利了,试问屋中还能住人吗?芽”

郭老先生听后,先是一惊,因为他虽然早已听说徐童聪颖过人,但是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他思维竟然如此敏捷,看样子真是自古天才出少年,于是哈哈大笑起来,连连夸赞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真是后生可畏,你堪称我的一字师啊!”

郭老先生于是吩咐仆人们不要再砍古树了,一棵古树便因徐童的一席话而保住了。

面对郭老先生看似有理、实则荒谬的观点,小徐童并未直接说不对,而是根据郭老先生的逻辑进一步引申,你说有树在庭院中是“困”,那么砍掉树后只有人在其中不成了“囚”了吗?试问谁又愿意住在牢房中呢?郭老先生自然是不会砍古树了。可见有时间接否定比直接否定要有力的多。

有的观点孤立来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当这种观点推而广之时,其荒谬和错误便显而易见。这时,不应该在具体的观点上纠缠不清,而是应该根据对方的逻辑引申出一两个有力的反例,从而让对方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虞诩增灶拒羌兵

东汉安帝时期,地处西北的羌族举兵反叛,派兵侵袭武都郡,士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因为安帝太小,当时朝廷临朝执政的是邓太后。边塞告急的消息一传来,邓太后便召集满朝文武,商讨平叛羌兵之策。大臣们一致推举有将帅之才略的虞诩担任将领,让他带兵西行平叛。邓太后欣然同意,马上升任虞诩为武都太守,令其率兵立即西行。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穴今河南柘城南?雪人,12岁便能诵习尚书。安帝时,始为朝歌?穴今河南汤阴西南?雪长,后任武都太守。顺帝时,官至尚书仆射。

虞诩率三千兵马前往武都。羌军早就知道虞诩很厉害,听说汉朝派他前来征讨,羌人首领便率领几千人马,在陈仓?穴今陕西省宝鸡东?雪道上崤山山谷?穴大散关?雪凭险设防,想在这里堵住虞诩军队的进攻。虞诩立即命令随行人马停止前进,并且宣称已上奏朝廷请兵增援,要等援军到来再一起进发。羌人闻知这一消息,为其所惑,就分头到邻近的县城去抢掠。留在崤谷的少数羌军,也觉得虞诩一时不会进攻,放松了警惕。虞诩趁机日夜兼行百余里,并且命令将士们每人挖两个灶坑。以后每人每天再增挖两个。羌人见灶坑天天增加,以为汉军有了援军,便不敢逼近他们。

汉军中有人不解其意,问虞诩:“孙膑围魏救赵时是采用逐日减灶之法欺骗魏军,而您却是用的逐日增灶之法;兵法上讲一日行军不得超过三十里,以防不测,而今我们却走了二百多里。这是为什么?”虞诩回答:“敌人兵多,我军人少;敌人见我军锅灶逐日增多,必定认为诸郡救兵来参战了,兵力增多而行军速度又快,敌人必然不敢追赶我们。孙膑是故意向敌人显现自己力量弱小,而我现在是向敌人伪示自己力量强大。两者所用战法之不同,这是各自所处的态势不同的缘故。”周围人听后,连连点头称是,佩服虞诩用兵有方。

虞诩到了武都郡,由于兵不满三千,被数万羌兵围于赤亭数十日。虞诩命令将士顽强固守,一直坚持了十天,打退了羌军的多次进攻,大大挫伤了羌军的锐气。到了第十天,羌军又开始进攻了。虞诩站在城墙上了望,发现羌军士兵畏缩不前,好像是怕被虞军的强弓利箭射着。于是虞诩命令将士不要发射强弩,只用小弩射击。羌人见汉军箭力很弱,射不到自己,以为没有危险,便集中兵力加紧攻城。当羌兵冲到城下时,虞诩命令二十副强弩同时射一个羌人,发无不中。羌人大惊,连忙退却。虞诩见敌退兵,纵兵追击,大败羌兵。

羌兵虽然大受创伤,但是发现虞军反攻时只出动两千多人,故以为虞诩兵力不多,准备再次进攻赤亭。虞诩也感到暴露了实力,估计羌军可能会再来进攻。为了迷惑羌军,他决定再次给羌军造成一次假相。

次日,虞诩让所有的官兵排长队,耀武扬威地从东边城门出去,转一圈,再从北边城门进城。进城后更换衣服,又从这个城门出发,那个城门进来,并不断更换衣服以迷惑羌人。每天都这样反复出入多次。羌人见汉军服饰不同,源源不绝地出入城门,猜不透有多少人马,愈发惊惧,军心动摇。虞诩估计羌人要退兵,就在敌人撤退的必经道上,以500余人设伏于城外河流浅水处。羌人果然逃走,汉军伏兵突起,截击掩杀,大获全胜。羌人溃败,逃窜到益州去了。武都郡于是安定了下来。

同样是敌强我弱,孙膑和虞诩,一个采取逐日减灶之法向敌人显现自己力量弱小,一个采取逐日增灶之法向敌人伪示自己力量强大,但最终都以弱胜强,成功地打败了敌军。这是因为,尽管两人战法不同,但都是根据各自所处的形势,以及敌军的心理特征而制定的。

兵无定法。无论是军事策略还是具体战法,都必须结合彼时彼地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现象。

孔融难上大夫

东汉末年,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儿子。孔融从小聪明过人,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在社会上享有盛名。孔融同时是一个懂礼貌、讲谦让的人,“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被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被世人代代传颂。

孔融小时候,都城洛阳的行政长官李元礼是一位十分有名的学者,日常拜访他的人很多,如果来访者是无名之辈,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很想见见这位大学者。一天,他来到李元礼的官府门前,请守门人通报李元礼。但守门人见只是一个孩子,就打算随便把孔融打发走。孔融灵机一动,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先生的亲戚,他一定会见我的。”

守门人一听说是李元礼的亲戚,不敢怠慢,马上通报主人。谁知李元礼听到守门人的通报后,却倍感奇怪,因为自己并没有这样一位亲戚。不过还是决定见见他。

李元礼见到孔融,就好奇地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我是孔子的后代,你是老子的后代。天下的人都知道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他们是师生关系,所以说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孔融所说的,在中国历史上确有其事。与孔子同时代的哲学家老子本名叫李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当年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就自称学生,谦虚地向李聃请教。

李元礼的家里当时有很多宾客在座,大家对年仅十岁的孔融竟能如此博学和随机应变感到惊奇,李元礼更是为能结交这样一位神童做亲戚感到十分骄傲。

正在这时,一个叫陈韪的人来拜访李元礼。陈韪是一位颇有些名气的学者,官拜上大夫,平时十分高傲,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在座的宾客将孔融刚才的表现告诉他。谁知陈韪却不以为然,当着孔融的面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说,小时候虽然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道:“我想陈先生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言下之意是说陈韪现在是一个庸才。陈韪被孔融这句话噎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涨得一脸通红。

孔融长大后,博学多才,做了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但当时的东汉已经衰落,国家出现分裂,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即将开始。孔融秉承了祖先孔子“兼济天下”的抱负,在言行及写作中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担忧和不满,引起了当权者的不满,最终被曹操所杀害。

孔融在这里成功地运用了“逆推法”。利用对方的原话反过去再说给对方。虽是针锋相对,但是又不直接说破,棉里藏针,使其上当。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学会“正推法”,而且要学会“逆推法”,运用好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掌握好事物的因果关系。不仅要能从“因”推导出“果”,而且要能从“果”推导出“因”,这样我们的思维便会变得敏捷和灵活。

曹操急中佯献刀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军阀割据,国势衰微。外戚董卓于189年废汉少帝,改立汉献帝,并自任相国。大权在握的董卓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甚至夜宿御床,篡位之心毕露无遗,他的行为激起了朝臣的普遍愤恨。

渤海太守袁绍与司徒王允秘密联络,要他设法除掉董卓。司徒王允便以庆祝生日为名,邀请群臣到自己家中赴宴,商讨计策。

席间,酒行数巡,王允突然掩面大哭。众官连忙惊问原因何在。王允说:“今日其实并非我的生日,因想与诸位一叙,恐怕董卓疑心,所以托言生日。董卓欺君专权,国将不国。想当初高祖诛秦灭楚,统一天下,谁想传至今日,大汉江山即将亡于董卓之手?选”

王允边说边哭,众官也相对而泣。只有骁骑校尉曹操于座中一边抚掌大笑,一边高声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吗?芽”王允闻言大怒,对曹操说:“你怎么不思报国,反而如此大笑呢?芽”曹操回答说:“我不笑别的,只笑满朝公卿无一计杀董卓!我虽不才,但希望马上将董卓之头悬于国门,以谢天下。”王允肃然起敬,说:“愿闻孟德高见。”曹操说:“我近来一直在奉承、讨好董卓,就是为了找机会除掉他。听说司徒您有宝刀一口,希望能借给我前去相府刺杀董卓,虽死无憾!”王允闻言即亲自斟酒敬曹操,并将宝刀交付曹操。曹操洒酒宣誓,然后辞别众官而去。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见董卓正坐在小阁的床上,吕布在一旁侍奉。董卓一见曹操,便问他为何来得晚。曹操回答说:“乘马羸弱,行动迟缓。”董卓便让吕布去从新到的西凉好马中选一匹送给曹操。吕布领命而出。曹操觉得机会来了,便想动手,但又怕董卓力大,难以制服。正犹豫间,董卓因身体胖大,不耐久坐而倒身卧于床上并转面向内。曹操见状急忙抽出宝刀,就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忙回身问道:“你干什么?芽”此时吕布已牵马来到阁外。曹操心中不免发慌,他灵机一动,表情镇静地双手举刀跪下说:“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把宝刀:七宝嵌饰,锋利无比。董卓便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曹操也将刀鞘解下交给吕布。然后,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趁机要求试骑一下。董卓不加思索便命备好鞍辔,把马交给曹操。曹操牵马一出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

吕布见曹操乘马远去,便对董卓说:“刚才曹操似乎有行刺的迹象,只是被发现,便佯装献刀。”这时,董卓的女婿李儒来到。李儒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一听董卓介绍曹操刚才的所作所为,便说:“曹操妻小不在京城,只独居寓所。今差人请他来,他若无疑而来,便是献刀;若推托不来,必是行刺,便可逮捕审问。”董卓即依照李儒的主意,派遣四个狱卒前去传唤曹操。不久,狱卒回报说:“曹操根本不曾回寓所。他对门吏说丞相差他有紧急公事,已纵马飞奔出东门而去了。”董卓连忙派兵去追,但这时曹操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曹操是一个全身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个舍身取义的莽汉。在紧急关头时灵活机智,在形势变化时随机应变,七宝刀既可以作为刺杀董卓的利器,亦可以马上变成进献的礼物。正是随机应变这一点使曹操得以保全性命。

事情的成败,都有主客观许多因素,只有把握住最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成功。“随机应变”这一谋略的实质在于,事物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主客观条件也是不断变换着的,只有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机会的变化而灵活地作出不同选择的人,才能把握住成功的机会。

曹冲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