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2177400000046

第46章 任人篇(8)

冯异收到刘秀的回书,心中感激不尽,从此对刘秀更加忠心,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用人点拨对于领导者来说,掌握和完全控制属下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这除了要对属下有充分的了解外,还必须自己有缜密的判断。说是不疑,其实没有一个领导者对自己的手下是完全信任的。尤其是对冯异这样掌握重兵、位高权重的大臣,更是国君怀疑的重点对象。只不过,一个聪明的领导者会把他的“疑”表现出一种“不疑”的姿态。

要做到真正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的人才,都不是等闲之辈,能力与野心同在,也很容易受到上司的怀疑。作为上司,应该具有容人之量,既然把任务交给了下属,就要充分地信任他,放权放胆让他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只有如此,才能人尽其才。

孙休不计前嫌用李衡

孙权临终之前,妃妾争后,诸子争帝,互相残杀。孙权驾崩后,废帝孙亮即位,诸葛恪、孙峻受孙权遗嘱辅佐。孙权在位时,诸葛恪看到后宫诸王争夺太子位的勾心斗角非常震惊,认为新主即位,原太子孙和与诸王留在京都非常不利,便上书将诸王分遣外地。孙权死前,为使孙和、孙休不受诸王争帝之害,将孙和封为南阳王,让他住在长沙;将孙休封为琅王,让他居于虎林;孙权的小儿子孙奋封为齐王,让他居于武昌。诸葛恪认为,琅王孙休居于虎林,齐王孙奋居于武昌,都封地濒江,位置非常重要,恐怕二王据境有变,于是又将齐王孙奋改居豫章,琅王孙休改居丹阳。

丹阳郡太守李衡是孙权在世时一手提拔起来的,曾在诸葛恪手下做事,并且非常忠于诸葛恪。这时,李衡见琅王孙休来丹阳居住,心中十分害怕。李衡十分清楚,诸葛恪使孙休改居丹阳主要是防其有变。如果有朝一日孙休在丹阳生变,势必牵连到他,他自恃有诸葛恪为后台,多次侵侮孙休,使之无法在丹阳居住。同时上书皇帝孙亮,诽谤孙休不甘王位,恐怕仍要威胁京城的安全,建议将其迁居到会稽。李衡的妻子习氏很有远见,也很贤惠,见李衡如此,就劝说道:“琅王本为先皇骨肉,先皇对我们有恩,还是不要做得太过分,况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果将来琅王得势,你还有什么面目去相见?”但是,李衡非常固执,不听习氏的多次劝阻,坚持上书皇帝。孙亮见了李衡的奏章,当即准奏,即将孙休改居会稽。

东吴太平三年九月,孙琳废弃孙亮帝位,在文武百官的压力下,王孙休即皇帝位。孙休即帝位后,李衡想起过去对待孙休的态度和做法,悔恨莫及,认为孙休决不会与自己善罢甘休,必将进行报复。便与妻子商议,为了保全性命,不如弃吴投魏。妻子习氏又劝阻说:“不能这样干。君原本为平民百姓,所以能有今日富贵,都是先皇的恩典。你对当今皇帝,过去有许多无礼之处,已经对不住先帝了,现在如果你弃吴投魏,叛逃求活,更是一错再错,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将来还有什么面目再见江东父老乡亲?”这时李衡实在感到进退两难,如果弃吴投魏,怕遗臭江东;如果留在东吴,又怕遭到孙休报复。面对此种情况,李衡急得直抓头皮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妻子习氏说:“琅王原来在丹阳的时候就心地善良,爱慕将才,今日刚刚称帝,大赦天下,我看决不会计较过去的恩怨而加罪于你。以我的看法,只要你自缚上殿,向皇帝请罪,不但不会有杀身之祸,说不定还有可能免除你的全部罪行,官复原职。”李衡一想,事情已经这样,别无他路可走,也只好按照妻子的话去试一试了。

于是,他忐忑不安地把自己捆绑起来,来到监狱投案自首,等待皇帝治他的罪。景帝孙休知道这件事情后,果然像李衡之妻预料的那样,下诏赦免李衡,令其还郡任职,并加封他为威远将军,授以綮戟(古时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这件事情的处理,体现了景帝孙休的胸怀大度,从而使他深得众望,并为其以后智除权臣奠定了思想基础。

用人点拨

对于像李衡这样的人,如果你碍于前嫌,睚眦必报,那么他肯定会背叛你,你的敌人;而如果你像孙休一样,不但不报复他,反而重用他,那么他就会心存愧疚,加倍地回报于你。这是孙休用人的智慧。

对于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人才,作为领导者要宽宏大量,给他们改过的机会,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犯错误能够改正,就是好样的。不给人才改正的机会,犯错误就一棍子打死,这样的领导者永远也留不住人才。

孙权信任诸葛谨

自古以来,历代成就大业的帝王,有诸多因素,而用人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孙权信任诸葛瑾就是个例证。

孙吴诸葛瑾,字子瑜,琅阳都人,诸葛亮的兄长。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诸葛亮于隆中躬耕陇亩,后经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为其所用;其兄诸葛瑾,避乱江东,经孙权的妹夫弘资的引荐,来到孙权帐下,并且受到孙权的友好相待。最开始,孙权封诸葛瑾为长史,后来又封他为南郡太守,再后来又提升他为大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瑾受到重用,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他们暗中造谣、胡乱猜疑,说他明着是保孙吴,暗地里却通刘备,为其弟诸葛亮所用。一时间,谣言四起,满城风雨。孙吴名将陆逊善明是非,他听说后非常震惊,当即上表保奏,声明诸葛瑾心胸坦荡,忠心事吴,根本没有不忠不孝之意,恳请孙权不要听信谗言,应该消除对他的疑虑。

孙权看了陆逊的奏章,对他说:“子瑜与我共事多年,亲如骨肉,彼此了解得十分透彻。对于他的为人,我是知道的,不合道义的事情他不会做,不合道义的话他不会说。,我曾对子瑜说过:‘你与孔明是亲兄弟,而且弟弟应随兄长,在道理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你为什么不把他留下来呢?如果你要孔明留下来,他一定不敢违背你做兄长的意愿的。到那时我也会写信劝说刘备,刘备也不会不答应。’当时子瑜回答我说:‘我的弟弟诸葛亮已投靠刘备,应该效忠刘备;我在你手下做事,应该效忠于你。这种归属决定了君臣之分,从道义上说,都不能三心二意。我兄弟不会留在东吴,就同我不会到蜀汉主那里是一个道理。’这些话,足以显示出他的高贵品德,所以我根本不会相信人们所说的那种事情。子瑜是不会负我的,我也决不会负子瑜。前不久,我曾看到那些文辞虚妄的奏章,当场便封起来派人交给子瑜,我并写了一封亲笔信给子瑜,很快就得到了他的回信。他在信中论述了无下君臣大节自有一定名分的道理,使我很受感动。可以说,我和子瑜已是情投意合,而又是相知有素的好朋友,绝不是外面那些流言蜚语所能挑拨得了的。我知道你和他是好朋友,也是对我的一片真情实意。这样,我就把你的奏表封好,像过去一样,也交给子瑜去看,也好让他知道你的一片良苦用心。”

正是因为孙权的信任,才使得诸葛瑾对孙权更加忠心,为孙吴的强大,做出了不少的功绩。

用人点拨

孙权重用诸葛瑾,引起了一些人的妒忌和谗言,但因孙权了解诸葛瑾,所以没有因为谗言而怀疑诸葛瑾,而是对其更加信任。作为一个执政者,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听到谗言就对其下属不予信任,那么,只能败坏了自己的事业,导致身败名裂,国破家亡。

对于一个人来说,别人对他的信任是最重要的,如果他感觉到领导对自己的不信任,就不会踏踏实实地干工作,甚至会有异心,这样,对领导者的事业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在没有确切证据前,不要轻易的怀疑自己属下。

重用奇才转危为安荀子文若,颍川颍阳人。少年时,南阳太守就发现他的才能不一般,称赞道:

“王佐之才。”永汉元年,被举为孝廉,拜为守宫令。董卓之乱时,荀带领着宗族迁至冀州。而这时袁绍已经夺取了韩馥的位置,霸占了冀州,见到荀待之以上宾之礼。荀的弟弟荀及同郡的辛评、郭图等人,都被袁绍重用。荀估计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当时曹操为奋武将,在东郡。初平二年,荀离开了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大喜地说道:“荀就是我的张良。”于是任命他为司马,当时荀只有29岁。

自从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昌以后,袁绍很不服气,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骄横傲慢,曹操大怒,于是把袁绍书信给荀看,说道:“我想讨伐这个不顾大义之人,但是我的力量目前还没有他强大,怎么办?”荀说道:“从古代战争的成败看,如果有人才,即使是弱小会变为强大,假如没有人才,即使强大也很容易衰败的,刘邦和项羽的成败,足以说明这个道理。现在要与主公争夺天下的,只有袁绍。袁绍表面待人宽厚而内心嫉妒,用人而疑其心,内部不团结。而您宽宏大量,只要是人才就能够合理利用,这在用人的度量上你就胜过了袁绍。在智谋上、武力上、德操上,您都胜过他许多,他的兵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曹操听了很高兴。

三年之后,曹操与袁绍直接抗衡。孔融被袁绍的表面优势吓倒,担心曹操敌不过袁绍,荀说:“袁绍虽然兵多,在法纪并不严整,他的几个文官谋士必定会发生内变,而几个重要的武将都是匹夫之勇。”

曹操与袁绍的交战终于来临,连续作战后,曹操被袁绍的大军围困,粮草都快用完了,士兵又很疲惫,曹操于是写信给荀,征求意见,想回许昌。荀回信说:“现在军中粮草缺少情况,不如项羽、刘邦的成皋之战时困难,双方都很疲惫,谁能够坚持到底,胜利就属于谁。这是比毅力的时候,机不可失。”于是曹操继续坚持,又用一支奇兵袭击了袁绍的屯粮基地,袁绍只得退兵,曹操从而获胜,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北方的霸主地位。用人点拨曹操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是与他善于识别和选拔一批年轻有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分不开的。而荀正是这些人中杰出的一个。他年轻、敏锐,知识广博,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有相当的政治洞察力,使得曹操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这反映出曹操在用人方面高超的水准和博大的胸怀,而像袁绍那样表面上宽厚内心疑虑重重的人,是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的,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曹操用人气量不凡

陈琳以前为何进的主簿。何进想杀掉宫中的太监,太后不同意,何进就打算号召各路武将,带兵进京,借此恐吓威胁太后,同意杀掉宫中的太监。陈琳劝告何进说:“《易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做事情如果条件不具备而草率从事,就必然会徒劳无功。’谚语中也有‘闭着眼睛捉麻雀,是自己欺骗自己’的话,就是这样的小事情都不能够用欺骗手段达到目的,何况关系着国家的大事,这怎么能欺骗的了人呢?将军现在聚集皇家的权势于一身,兵权在握,气势威武,又受到上级下属的尊重;凭这样的优势来诛灭宦官,非常轻而易举,如果放弃这些有利条件,就会助长他人的成功。等到各路大军会聚京城之时,强者就会称雄,把主动权交给别人,不但自己的目的达不到,还会给叛乱准备条件。”何进没有采纳陈琳的意见,最后终于遭到失败的。

何进失败后,陈琳跑到冀州避难,袁绍叫陈琳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散发各州郡。在檄文中陈琳对曹操和他的祖辈父辈大肆进行人身攻击。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附曹操,曹操对陈琳说道:“你过去为袁绍写檄文,只揭露我的罪状就行了,要骂就骂我一个人好了,为什么骂到我的父亲和祖父呢?”陈琳急忙谢罪,曹操爱陈琳之才,没有追究他的罪过,并重用陈琳为司空军谋祭酒,军国的许多重要文书和檄文后来都是陈琳所作。用人点拨陈琳在袁绍手下谋事的时候,曾写过讨伐曹操的檄文,大骂曹操的祖宗三代。

后来袁绍败亡,陈琳被俘,曹操爱惜他是个人才,不记恨他,反而重用他,后来陈琳成为曹操的高级军事参谋。

古往今来,成就大业者,大都胸怀宽广,善于容人纳贤,包括反对过自己的人,这样才能够将所有有才能的人聚集到自己手下,不断发展自己的事业,对个人的小怨小愤斤斤计较,不仅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反而会失去不可多得的人才的帮助,正所谓得不偿失。

海阔凭鱼跃

贾诩字文和,武威人,年轻时不被人了解,只有汉阳阎忠认为他才能出众,可比张良、陈平。

那时将军段煨屯兵华阴,段煨是贾诩同乡,于是贾诩离开了李眘投奔段煨。贾诩平素在李军中很有声望,投奔段煨后受到段军的欢迎。段煨见此情况,担心自己的大权被贾诩所夺,心生疑忌,但表面不露形迹,反而对贾诩倍加客气,贾诩更感不安。

这时张绣在南阳,贾诩就去投奔张绣。将要离开段煨时,有人问贾诩:“段煨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离开他呢?”贾诩回答说:“段煨生性多疑,有嫉妒我的思想,待遇虽然丰厚,但不可靠,时间一久,他会谋害我的。我离开他,他一定暗地里高兴,也会照顾好我的家人。”

后来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开战,袁绍派人请张绣助战,同时又写了一封信给贾诩,表示友好,希望结交。张绣打算去帮助袁绍,贾诩在座中公开的对袁绍的使者说:“你回去告诉袁绍,谢谢他对我的关心,他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能相容,难道还能容得下其他人吗?”张绣听后,非常吃惊地说:“怎么能够这么说呢?”接着又小声的对贾诩说道:“你这样做,我们依靠谁?”贾诩说:“不如跟随曹公。”然后说出了充分的理由跟随曹操比跟随袁绍强。张绣听从了贾诩的意见,率领部下归属曹操。曹操见了他们非常高兴,拉着贾诩的手说道:“使我的信义受天下人所尊重,是你的功劳啊。”于是上表保奏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升迁为冀州行政长官。袁绍围绕曹操于官渡,贾诩帮助曹操想尽办法冲出袁绍的包围,然后围攻袁绍三十多里地的大营,袁绍大败,河北从此成为曹操的地盘。用人点拨贾诩抛弃段煨的丰厚礼遇,拒绝袁绍的“友好善意”而决定投奔曹操,为巩固和扩大曹操的政权尽心尽力,其原因正是前二者嫉妒贤能,多疑,无容才用才之心。对于一个胸怀远大、以国家事业为重的人来说,再美好的个人生活莫过于获得一个有施展才能的工作环境。而作为领导者,应该胸襟宽阔,宽厚待人,努力为人才创造出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使得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刘备礼待张松进西川

曹操先后大破西凉马腾和马超,汉中大守张鲁受惊。张鲁自知抗曹的实力不足,联想到杀他母亲的仇人益州刘璋昏弱,决定先取西川,以扩大自己的地盘,而后,再在西川称王抗曹。

益州刘璋得此消息,急忙召集众臣商量对策。别驾张松说,主公可派人劝说曹操程破马超、马腾的良机,急速兴兵取汉中,攻张鲁。这样,张鲁为了抵抗曹操,自然无力取西川。刘璋觉得张松说得对,确能暂解西川当前之围,便派张松去许都劝曹操从速攻张鲁。

其实,张松的真实意图不在这里。他早对刘璋的昏庸懦弱不满,希望有个贤明君主来接替西川。他深知张鲁不如曹操,听说张鲁取西川,觉得不如让曹操来取西川的好。便以劝曹操攻张鲁为名,乘机骗取刘璋的信任,让他去曹营请曹操先张鲁取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