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2177400000052

第52章 任人篇(14)

元世祖说:“朕意已决,你不必再推辞。论才干,你是能胜任的。至于年小难以服人,朕已经把权力交给你了,将来一定会支持你,只要你大胆行使职权,不怕有人不服你。同时,我还打算让国子祭酒许衡做你的助手。他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朝中大臣没有人不服他,有他辅助你,你就大胆地干吧。”安童这才放心大胆的接受任命。

元世祖召见许衡,准备向他交代辅佐安童的事情。不料许衡有病,未能来见。安童得知后,便亲自到许衡家里探望,并趁机向许衡请教。许衡见他如此谦虚,也就不厌其烦地予以指点。安童得益不浅,对许衡像师长一样的尊敬和感谢。

不久,许衡病愈,元世祖即向他委以辅佐安童的重任,并且说:“丞相安童年纪比较轻,需要老臣帮助,我已经和他说了,由您来辅佐他,他很乐意。他有事向您请教,您要耐心策划。他遇到阻力,您要给他壮胆、排难。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多和他单独谈谈。凡是需要由我出面的事情,您可以及时跟我讲,也可通过他跟我直接提出。”

许衡高兴地接受了辅佐安童的任务,他还说:“安童是个很有抱负和才能的人,他还很尊重老臣,我很乐意帮助他。要是今后遇到我不能排除的阻力,比如大臣与他作对,那就要靠陛下您的权威去帮助他了。”

安童尊重许衡,许衡按照世祖的交代,对安童给了很大的帮助。安童有了许衡这强有力的后盾,把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朝臣无不钦佩。

公元1270年,有几个大臣嫉妒安童,密谋设立由阿合马负责的尚书省,借以削弱安童的权力。他们借为安童减轻工作负担为名,向元世祖提出了这一预谋,要把安童封为三公。元世祖深知这个意见分明是排挤安童,于是求计于许衡。许衡说:“对这个阴谋,只要陛下不采纳,他们就不能得逞。但是他们不会死心,下一次,他们还会跟安童作对。安童当前很受朝中众臣的拥护,大家都不会同意他们这个意见的。陛下何不召集众臣共同商议设立尚书省的事呢,让朝中老臣共同抵制他们的意见。这既能进一步提高安童的威望,又能击败他们排挤安童的阴谋。”

元世祖采纳了许衡的意见,随即召集满朝文武共同商议此事。当满朝文武听到要设立中书省的事后,无不感到惊奇。除少数几个密谋者外,其他都极力反对。有的说这是违背历朝规定的;有的说这是政出多门,有乱朝纲;有的说年轻丞相当三公,分明是打入冷宫。有个名叫商挺的老臣铿锵有力的言词,把几个野心勃勃的人说得哑口无言,他说:“当今丞相政绩出色,虽然年轻,我们老臣却很信服他,都不如他。他是国家的柱石,我们年长的人都要支持他。如果设立尚书省,还要丞相做什么?如果把丞相封为三公,他怎么处理繁多的朝政?这分明是削弱丞相的权力,扰乱朝纲,危害社稷,万万不可啊。”

元世祖趁机斩钉截铁地说:“商挺说得对,朕早就不同意这个意见。今天让大家讨论,正是为了求得共同的见解。丞相是列朝最高的职务,是帝王主持朝政的良弼。设立尚书省,让丞相做三公,分明是削弱丞相权力,实际上也是分散朕的注意力,万万不可采纳。当今丞相年轻力强,得高才深。上任不久,政绩出色,众卿万众一心,全力支持。”

元世祖为了更好地支持安童,将他原来兼封的光禄大夫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这样一来,安童的威望更高了,朝臣再也没有人敢藐视、妒忌和为难他了,他的政令更加畅通无阻了。

安童在元世祖的大力支持下,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了很大的贡献。可惜,他四十九岁就病逝了。元世祖为过早失去这一得力的辅弼良臣而感到非常痛心。为他亲自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为他立了刻有“开国元勋命世大臣之碑”的纪念碑。用人点拨十八岁的安童被任命为丞相,说明元世祖敢于任用青年奇贤。他还派经验丰富的老臣许衡辅助安童,以防有人不服安童。可见,元世祖十分善于用人,他不仅用年轻有为的安童,更让老臣辅佐安童,使安童的丞相之位更容易坐稳。

一个完备的行政系统,就应该在人员的安排上趋于合理,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特长的人要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朱元璋容降将助己

秦从龙原本是元朝江南行台侍御史,位高权重,声名显赫,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元朝末年统治者统治越来越残暴,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因而许多农民揭竿而起,纷纷起义。秦从龙看到这种境况有心报效朝廷,但是朝廷已经腐朽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了,光凭他一个人也是无力回天啊。于是,他辞去官职,回到镇江隐居。

朱元璋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重要首领之一。此人善于用人,因而才打下江山。

朱元璋早就听说过秦从龙这个人,知道此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能够争取他为己用,那么将来自己的事业一定会飞速发展。于是,朱元璋在派徐达攻打镇江的时候,还派给了他一个重要的任务。他告诉徐达:“镇江有个秦从龙先生,此人博古通今,才能过人,你打下镇江后,无论如何,要找到此人的下落。”徐达不敢怠慢,果然找到了秦从龙。于是,朱元璋马上叫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秦从龙。

朱文正费了好大力气,才说服秦从龙为朱元璋效力。当朱元璋听说秦从龙来了后,亲自出城门迎接他,而且对他非常的尊敬,称他为“先生”。

还有一个叫郭云的人,原本是元朝的一员武将,此人对元朝十分的忠心。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大,眼看已经把江南的地区收归己有,准备向北挺进。当时,元朝皇帝吓得迅速往北方逃跑,河南一带其他的地方都被朱元璋占领了,惟独郭云死守自己的城池,誓死不肯投降。起义军士气如鸿,而元军却节节败退。在与朱元璋的军队决战之时,郭云不幸被徐达手下大将擒获,被带到徐达面前。此时郭云面不改色、心不跳,依旧威风凛凛,不肯服输。徐达大声喝道:“败军之将,为何不下跪?”郭云却丝毫不听,昂首挺胸,大骂徐达的军队,只求速死。

徐达没有办法,只好带他来见朱元璋。朱元璋早就听说了郭云的事,十分爱惜他的才能,于是当场放了他。郭云不知所措,还以为朱元璋在耍什么花样。于是,朱元璋拿起手边的一本《》,让郭云读,郭云读得十分熟练。朱元璋很高兴,重重地赏赐了他,并让他做了当地的知县。郭云在任上很有作为,把自己的管辖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朱元璋更是高兴了,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于是又提升他为南阳卫指挥检事。用人点拨作为管理者应该宽容大度,当然在宽容大度的同时也要谨慎小心,正确判断和识别人才也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曾经是社会底层的人,不等于他永远在社会的底层;一个曾经与自己为敌的人,也不可能永远是敌人。

只有领导者不计较人才的身份和地位,对人才采取宽容大度的态度,这些人才才能发挥出更强大的热情和能力。

朱元璋老少参用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开始把选拔人才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在订立国策的时候他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材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荐贤。”朱元璋的用人方略十分高明,不仅做到文武并用,而且还能做到“老少参用”,注意选拔年轻官员。

朱元璋认为,郡县的官员,过了50岁,虽然熟悉政务,但精力已经衰竭。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应该深入到民间选拔20岁以上,天资聪颖才识兼备的俊秀之士,充实到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使他们与年老的官吏参而用之。这样,人才就会源源不断,明王朝就可永葆生机,社稷就会长治久安。

有个叫杨士奇的书生,是个孤儿,从小生活很贫苦,但是由于勤奋好学,精通书史,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被朱元璋破格提升为翰林院编修官。后来,杨士奇官至尚书,位居内阁。他办事干练,颇得朱元璋和以后几个皇帝的器重。他和后来的杨荣、杨溥并掌国政,史称“三杨”。

由于朱元璋实行老少参用的用人方针,明初出现了人才辈出的局面。他们有的出自山林,有的居于草野,有的拔于卒伍,由平民布衣登上高位者不胜枚举。在大批年轻有为之士进入仕途以后,朱元璋又对那些年老的大臣做了妥善的安排。他专门给礼部下了一道命令,把40岁以上到60岁一下的官员,安排在中央任职;60岁到70岁的官员,留在翰林院,用作参谋和顾问。当一些官员年老有病不愿意当“顾问”的时候,朱元璋就解释说:“念卿等德高望重,才授以此职务,为的是使卿等不负平生所学,何必推辞呢?”

朱元璋之所以采用“老少参用”的用人方略,是因为他认为:“十年之后,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于事。如此则人才不乏,而官吏使得人。”显然,朱元璋主要考虑的是执政人才的连续性的问题。同时,老少互补对于开拓思路、稳妥办事、提高工作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人点拨

在一个系统的人才结构中,各种人才因子自检最好有一种互补的作用。这样的人才结合,往往可以使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又不至于出现人才浪费的现象。在人才互补规律中,年龄互补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原则。老年人有老年人的长处和短处,青年也有青年的特长与弱点。因此,一个好的人才结构,需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年龄结构。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少有通才的存在,人们往往只是某一个方面的人才,因而就更加需要领导者注意整合自己的人才结构,争取设计一个最佳的人才系统。

唯才适用,有善必从

在朱元璋创业之初,依靠从驴排寨得来的三千兵马,后来又大败横涧山的元军,收服了大量军士,兵力增至近三万,他的力量迅速壮大,后来投靠他的人越来越多。

定远地区有个由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带领的地方武装。这兄弟两个二十多岁,在当地是很有影响的地主,家中有几百亩土地,有几十个佃户。由于当时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冯氏兄弟为求自保,就组织了一些乡民,成立了自己的武装。

冯国用自幼聪明好学,文武双全。而冯国胜武艺超群。但是,他们的力量毕竟十分单薄,所以仍然十分害怕,寝食难安。当时朱元璋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声誉较好,所以就产生了投靠他的念头。可是朱元璋对像自己这样的儒士是否欢迎呢?冯家兄弟踌躇不决,但最后还是主动找到朱元璋的门上来。

朱元璋一看两人一身儒士服装,气质儒雅,一副读书人的样子,打心眼里就喜欢上了。于是朱元璋非常客气地昌昌接待了他们。朱元璋问:“两位一看就不像一般人,一定非常有学问。当今之士,群雄逐鹿,天下大乱。世事究竟何去何从,请两位给予指教。”

冯国用回答说:“大江南边,形势最为险要的是建康,古人早就说过,建康自古就是盘龙虎踞之地,很多帝王都把都城建立在那里,所以应该占领建康。现在驻守建康的元朝军队都是一些懦弱无能之辈,对军事十分无知。如果主公您能率领军队,挥师南下,据有建康,把它作为根据地,然后再向四方用兵,必能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仁义之道得以昌行天下。”

冯国用提醒朱元璋说:“主公千万不可效仿各地的山寨头目,鼠目寸光,整天就知道贪图美女玉帛,只顾蝇头小利。如果能占有建康这个战略要冲,就能以德服天下,必然能建功立业。”朱元璋自从进军以来,还没有听到过这么高瞻远瞩的宏论,不由得喜上眉梢。从冯氏兄弟的身上,朱元璋终于感到了要想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就必须大量吸收这样的人才。朱元璋当即命冯氏兄弟为幕府参谋。

不久,朱元璋又网罗到了另一个关键人才———李善长。李善长自幼十分聪明,六岁那年,元朝重新实行科举考试,他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参加科举考试,之路。而等他渐渐长大之后,李善长却发现元朝统治者对汉人十分歧视,重开科举,也只是表面上的,汉人要想通过科举出人头地,甚至在仕途上光宗耀祖,简直就是不可能。于是,李善长放弃了科举的念头,一头钻进了书本之中,自己研究起做官的学问来了。李善长对法家的思想尤其偏爱,他感觉与儒家的道德说教相比,法家学说中所讲的权术计谋最为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