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2177400000053

第53章 任人篇(15)

李善长对自己的才能十分有信心,觉得自己是个能安邦定国的大才,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施展手脚。李善长弃文从商,来往于徽州和定远之间,攒下了许多钱财,成为当地的名士。他娶了定远一户富士人家的女儿为妻,在定远置了家业。

他一方面做生意,一方面时刻注意关心着国家大事,总不忘有朝一日能够遇见明主,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朱元璋在时事纷乱的年代里兴起,使李善长看到了希望。他通过了解朱元璋的,觉得他一定可以成大器。于是李善长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早闻李善长大名,于是赶紧召见。

两人见了面,行了礼,李善长没发一言,仔细打量起朱元璋的面相。接着就极为高兴地说道:“总算是天有日、民有主了!”朱元璋听到这句吹捧的话,自然十分高兴。

他急忙问:“现在天下群雄并起,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安定呢?”李善长说:

“当年的汉高祖也是出身平民,但是他为人豁达而大度,知人善任,从不贪图眼前的富贵,从不纵兵烧杀抢掠,不过五年,就成了大业。现在,元廷已经到了瓦解的边缘,内部不和,人心尽失。所以,只要主公您效法当年的汉高祖,用不了多久,天下就会平定下来。”

李善长还把朱元璋与刘邦相提并论,说汉高祖刘邦的家乡在沛县,而主公的家乡在濠州,两家相距不远,所以,汉高祖留下的帝王之气,一定能够照到他的身上。这样的比喻,朱元璋听了,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于是,李善长被朱元璋任命为幕府的掌书记。

朱元璋还不忘警告李善长:“当今之世,群雄并起,天下一片混乱,李先生这样有智谋的人,正好适应时事的需要,,我经常听说群雄之出谋划策的人,有事无事,就进谗言,毁谤主人身边的将帅,,总是使得主人众叛亲离,随后自行灭亡。我希望李先生要以此为借鉴,处理好各种关系,一心一意,共建大业。”自此,朱元璋就让李善长担任了自己的军师,负责总理各种事务,包括安抚百姓、整饬军队、征兵筹饷等军事大计。

朱元璋除了吸收李善长等著名的知识分子外,还网罗了刘基和宋濂等著名的儒士为自己服务。

刘基原本是元朝的进士,也做过官,小到最初的高安县丞,大到江浙儒学副提举,还做过都事,打过仗。后来,受朱元璋之邀,来到南京,被朱元璋尊为先生,得到重用。

在朱元璋优遇刘基的时候,有三位地主阶层知识分子宋濂、章溢和叶琛。相继来到应天,投靠朱元璋。宋濂原来就曾是朱元璋的幕僚,后来辞职回家。现在是再次为朱元璋服务。而叶琛曾经在元朝做过幕府和行省元帅。章溢则是当时的一代学术宗师,许濂的再传弟子。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他曾经在家乡组织军事武装,镇压过红巾军,还做过元朝的浙东元帅府佥事,后来,他辞官隐居在匡山。

三人的到来,使朱元璋十分高兴。朱元璋于是拨出专门的财物,在自家住宅旁边盖了一座“礼贤馆”,请刘基、宋濂、章溢和叶琛去住。因为四人均是浙东名士,所以,当时就有人称他们为“浙东四先生”。

对于这四个人,朱元璋还特意请教陶安:“跟先生相比,这四位先生水平如何?”

陶安十分谦虚而又实事求是地说:“从谋略上看,我不如刘基,从学问上看,我不如宋濂,从治理天下看,我又不如章溢和叶琛。”

朱元璋一听,十分欢喜。于是,朱元璋根据四个人不同的才能,让刘基做了自己的幕僚,让章溢和叶琛做都水营田佥事,负责水利、屯田等事情,让宋濂做了江南处儒学提举,主管东南地区的教育事务,不久,又任他为长子朱标的老师。

朱元璋的行为,对他的统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广泛扩大了他的影响。在他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尊重儒士、重视教育的风气又恢复起来了。各地陆续恢复了一度废置的学校———孔子庙学,开始广招弟子,讲授儒家伦理。这些措施,实际上给朱元璋建立新政权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用人点拨

朱元璋从创业初期,就十分重视网罗人才,特别是那些能够帮助自己分析天下形势、指明前进道路的读书人,更受到他的重视。

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作出来的。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只凭自己的力量,就能创造一番大事业。在创业时期,助手的帮助尤其重要。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例外。只有那些善于吸收人才,善于使用人才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明成祖资贤重直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洪武三年封为燕王;十三年就藩北平。他自幼聪慧机敏,颇有城府,深受太祖喜爱。靖难之役之后,43岁的朱棣登上大明皇帝宝座,是为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是继朱元璋之后明朝又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借以巩固皇权;建立东厂,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派遣郑和下西洋,实际暗中帚找惠帝踪迹,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他派人治理运何,畅通漕运,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编纂《永乐大典》,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成祖朱棣对于大明帝国多有建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善于资贤重直。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治理好,必须要有人才,特别是还要有敢于直言谏诤的人才。他曾多次告诉吏部:“君子为了国家不计个人得失,所以敢于直言,不怕丢官丧命;小人为了个人不考虑国家,所以溜须拍马,只想升官发财。”他还对其文武百官说道:“每个人的才识都不同,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此,我如果有了什么过错,你们就要敢于明确提出来,我决不会责怪你们。”

永乐初年,浙江义乌县县吏上表,直述战乱之后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治理意见。明成祖看后十分高兴,一一采纳。不仅对其直言相谏进行通令嘉奖,而且将其奏折拿给六部大臣传阅,并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远在下面的官员都能如此关心国家大事,你们在我左右,更应如此。”

原工部尚书郑锡,早年曾为明成祖的部下,后又曾为惠帝督师阻扼燕军。成祖即位后,有人将他列入奸臣的名单中,并建议成祖将郑锡治罪。成祖朱棣深知郑锡才能过人,不忍将其杀死,便将其召来责问道:“郑锡,你早年跟随我东征西讨,为我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当年我对你不薄,你也很尊敬我,但是为何现在你要背叛我?”郑锡回答说:“当年我跟随燕王您,我们君臣之间的确关系融洽,作为一个臣子,我的本分就是效忠皇帝,所以我效忠惠帝并没有错,我不过是对皇上竭尽臣职而已。”成祖听后不仅不怪他,反而笑着将其释放,并任命他为工部尚书。由于明成祖重用人才,不计旧隙,使得惠帝手下一大批有才之士,都归顺了他。用人点拨明成祖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计前嫌,唯才适用。郑锡本来是惠帝时的官员,带兵反对朱棣夺权,这完全是效忠惠帝的表现,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有这样一个效忠自己的人,实在是难得。正因为如此,朱棣才更加赏识郑锡,为他的忠诚所感动,不但不怪罪他,反而给他封了官。朱棣这样宽宏大量,也为他招来了更多的前朝旧臣。

作为领导者要有宽宏大量的气度,只要是有本事的人,即使他曾经反对过你、甚至欺负过你,只要你认为他可用,也可以不计较这些。你越是对他宽容,他就会对你越加感激,从而更加忠心于你。

明宣宗慎用人才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过不少历史盛期,正如史书上所说,“明有仁宣,周有成康,汉有文景,清有康乾”。“明有仁宣”,是指明朝仁宗和宣宗时期,社会进步,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太平盛事。

,即朱瞻基,明仁宗长子。朱瞻基即皇帝位之后,逐步感到明朝旧制有许多弊端,应该进行改革。但是改革从何着手呢?朱瞻基经过派出人员进行视察得知,各州县的官员多是庸才,更有一些人贪赃枉法,无恶不作,人民对此怨声载道。他还进一步认识到,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选拔官吏制度上的弊端,因而必须改革官制。

过了一段时间,吏部给明宣宗朱瞻基呈上一个关于任命苏州等九郡新知府的名单让其审批。上早朝的时候,明宣宗朱瞻基问吏部尚书说:“你们对这九个人是否做了详细考核?”尚书郭鹓出班回答说:“苏州等九府,历称最为难治的地方,此次确定人选,颇费斟酌。”明宣宗问:“那么,这九个人选可以胜任吗?”郭鹓不得不实说:“并非最优秀的人选。”明宣宗朱瞻基一听非常生气地训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马马虎虎地对待?你们不想活了吗?”郭鹓忙辩解说:“官吏升迁,限于资格,因此受到限制,如无圣上明示,不敢越级选拔。”朱瞻基听后一想,祖制如此,也不能只怪吏部。于是说:“那就将此事缓一缓吧。”然后对其他大臣说:“各部、院负责官员任免的都可以举荐人才,只要你经过考察认为这个人德才兼备,不论级别高低,均可破格提拔。只是,朕所要的可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切不可滥竽充数!”

对于明宣宗朱瞻基的上述改草,朝野上下互相传颂、议论着。但是文武大臣却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他们不荐不行,荐出的不是人才也不行,将来不能胜任、犯了律条要受到牵连,只好认真仔细地去考察选拔人才。

经过一段时间,被推荐的人选名单和履历材料呈到了皇帝那里,明宣宗又找到内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侍郎等人集体研究,确定下来后再由吏部正式任命。到任之前,明宣宗又亲自一一召见这些人,鼓励他们秉公办事,克勤克俭,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并向他们明确指出,如果发现某人贪赃枉法,一律斩首。

新官赴任后,明宣宗朱瞻基又分别派出巡抚和督察到各地去考察他们的政绩。半年后的考察结果表明,这批官员都做出了比较突出的政绩,百姓也比较拥护。例如苏州知府况钟,到任之后不久就查处了多起州官的贪赃枉法事件;对考察了解到的许多弊政,都一一加以改革;特别是通过访查,了解到百姓感觉租赋过重,于是,对于苏州各县农民不合理的负担40万担租赋上报奏免,减轻了农民的压力。另外,他不畏上峰,亲自绑缚不法皇宫太监送往北京皇宫交皇帝处理。对于他的事迹,在朝廷上下广为传颂。在宣宗的大力倡导下,文武大臣向宣宗举荐了大批谦虚正直的官员出任府、州长官,他们多数为明王朝的兴盛做出了贡献。

用人点拨

明宣宗用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慎用”,对于下属推荐的官员,不立刻就用,而是多方考察,然后确实觉得此人可用,再使用。这种慎重的态度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对于亲戚朋友推荐的人,都觉得很不错,都不加考察就来用,可实际上,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这些亲朋口中的人才,并不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好,这个时候如果再把他们辞退又怕得罪朋友,但是不辞退的话,又耽误自己的事情。与其这样左右为难,不如开始的时候认真考核。

清世宗任用贤守令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少年时是县里的生员,成年后学习了名家、法家的著作,后去到郡县帮助治理政务。雍正初年,按规定捐足资金当了知县。当时朝廷正在制定法律条例,大学士朱轼推荐他有法律专长,因而受到清世宗召见,被派到河北去检查救济工作。童华来到乐亭、卢龙两县,发现上报的饥民人数太少,与实际不符,经过调查,他发现饥民人数比上报的要多好几倍。于是,就如实上报了自己调查的实际饥民数。

怡亲王和朱轼为治理营田水利事务来到永平县,向童华问起滦河的情况,童华回答得清楚明白,怡亲王十分器重他,不久,便任用他为平山知县,该县当年发生灾害,童华认为救灾要紧,不等上报,急忙开仓拿出七千石粮食借给灾民。后来,皇上又提升他为真定府知府,并代理按察使职务。吏部借他从前赈灾的事提出要免除他的官职,清世宗知道后,特下诏书原谅他,没有免去他的官职。

不久,童华又被调到江苏苏州任职。浙江总督李卫曾到苏州随便抓人,童华以没有法律手续为由,不让他们抓。李卫大怒,编造一些流言蜚语上奏皇上。清世宗召见童华,责备他沽名钓誉。童华回答说:“臣尽心尽力为国家,好像是在收买名声,实心实意为百姓,似乎是想猎取荣誉。”清世宗明白了事情的真实情况,于是改任他为陕西知府。

童华在苏州很受百姓爱戴,百姓将他比作明代清官况钟。用人点拨清世宗不仅重视人才,而且爱护人才,他对李卫的谗言不轻易相信,而是亲自了解,弄清是非,在对待童华的问题上,做到了用人不疑。

今天,我们在任用贤才的时候,首先必须做到对人才的充分信任,大胆提拔,不要为那些闲言碎语所干扰。特别是在选用一些年轻的人才或者干部时,更要注意明辨是非,不要因为有人说长道短,就影响了我们对人才的提拔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