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夏乘暑假之便,作晋汾之游。汾阳城外峪道河,为山右绝好消夏的去处;地据白彪山麓,因神头有“马跑神泉”,自从宋太宗的骏骑蹄下踢出甘泉,救了干渴的三军,这泉水便没有停流过。千年来为沿溪数十家磨坊供给原动力,直至电气磨机在平遥创立了山西面粉业的中心,这源源清流始闲散的单剩曲折的画意,辘辘轮声既然消寂下来,而空静的磨坊,便也成了许多洋人避暑的别墅。
说起来中国人避暑的地方,哪一处不是洋人开的天地,北戴河,牯岭,莫干山……所以峪道河也不是例外。其实去年在峪道河避暑的,除去一位娶英籍太太的教授和我们外,全体都是山西内地传教的洋人,还不能说是中国人避暑的地方呢。在那短短的十几天,令人大有“人何寥落”之感。
以汾阳峪道河为根据,我们曾向邻近诸县作了多次的旅行,计停留过八县地方,为太原,文水,汾阳,孝义,介休,灵石,霍县,赵城,其中介休至赵城间三百余里,因同蒲铁路正在炸山兴筑,公路多段被毁,故大半竟至徒步,滋味尤为浓厚。餐风宿雨,两周间艰苦简陋的生活,与寻常都市相较,至少有两世纪的分别。我们所参诣的古构,不下三四十处,元明遗物,随地遇见,现在仅择要纪述。
汾阳县 峪道河 龙天庙
在我们住处,峪道河的两壁山岩上,有几处小小庙宇。东岩上的实际寺,以风景幽胜著名。神头的龙王庙,因马跑泉享受了千年的烟火,正殿前有拓黑了的宋碑,为这年代的保证,这碑也就是这庙里惟一的“古物”。西岩上南头有一座关帝庙,几经修建,式样混杂,别有趣味。北头一座龙天庙,虽然在年代或结构上并无可以惊人之处,但秀整不俗,我们却可以当他做山西南部小庙宇的代表作品。
龙天庙在西岩上,庙南向,其东边立面,厢庑后背,钟楼及围墙,成一长线剪影,隔溪居高临下,隐约白杨间。在斜阳掩映之中,最能引起沿溪行人的兴趣。山西庙宇的远景,无论大小都有两个特征:一是立体的组织,权衡俊美,各部参差高下,大小相依附,从任何观点望去均恰到好处;一是在山西,砖筑或石砌物,斑彩淳和,多带红黄色,在目光里与山冈原野同醉,浓艳夺人,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砖石如染,远近殷红映照,绮丽特甚。在这两点上,龙天庙亦非例外。谷中外人三十年来不识其名,但据这种印象,称这庙做“落日庙”并非无因的。
庙周围土坡上下有盘旋小路,坡孤立如岛,远距村落人家。
庙前本有一片松柏,现时只剩一老松,孤傲耸立,缄默如同守卫将士。庙门镇日闭锁,少有开时,苟遇一老人耕作门外,则可暂借锈钥,随意出入;本来这一带地方多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所谓锁钥亦只余一条铁钉及一种形式上的保管手续而已。这现象竟亦可代表山西内地其他许多大小庙宇的保管情形。
庙中空无一人,蔓草晚照,伴着殿庑石级,静穆神秘,如在画中。两厢为“窑”,上平顶,有砖级可登,天晴日美时,周围风景全可入览。此带山势和缓,平趋连接汾河东西区域;远望绵山峰峦,竟似天外烟霞;但傍晚时,默立高处,实不竟古原夕阳之感,近山各处全是赤土山级,层层平削,像是出自人工;农民多辟洞“穴居”,耕种其上。麦黍赤土,红绿相间成横层,每级土崖上所辟各穴,远望似平列桥洞,景物自成一种特殊风趣。沿溪白杨丛中,点缀土筑平屋小院及磨坊,更错落可爱。
龙天庙的平面布置南北中线甚长,南面围墙上辟山门。门内无照壁,却为戏楼背面。山西中部南部我们所见的庙宇多附属戏楼,在平面布置上没有向外伸出的舞台。楼下部为实心基坛,上部三面墙壁,一面开敞,向着正殿,即为戏台。
台正中有山柱一列,预备挂上帏幕可分成前后台。楼左阙门,有石级十余可上下。在龙天庙里,这座戏楼正堵截山门入口处成一大照壁。
转过戏楼,院落甚深,楼之北,左右为钟鼓楼,中间有小小牌楼,庭院在此也高起两三级划入正院。院北为正殿,左右厢房为砖砌窖屋各三间,前有廊檐,旁有砖级,可登屋顶。山西乡间穴居仍盛行,民居喜砌砖为窑(即券洞),庙宇两厢亦多砌窑以供僧侣居住。窑顶平台均可从窑外梯级上下。此点酷似墨西哥红印人之叠层土屋,有立体堆垒组织之美。钟鼓楼也以发券的窑为下层台基,上立木造方亭,台基外亦设砖级,依附基墙,可登方亭。全建筑物以砖造部分为主,与他省木架钟鼓楼异其风趣。
正殿前廊外尚有一座开敞的过厅,紧接廊前,称“献食棚”。这个结构实是一座卷棚式过廊,两山有墙而前后檐柱间开敞,没有装修及墙壁。它的功用则在名义上已很明了,不用赘释了。在别省称祭堂或前殿的,与正殿都有相当的距离,而且不是开敞的,这献食棚实是祭堂的另一种有趣的做法。
龙天庙里的主要建筑物为正殿。殿三间,前出廊,内供龙天及夫人像。按廊下清乾隆十二年碑说:
龙天者,介休令贾侯也。公(讳)浑,晋惠帝永兴元年,刘元海……攻陷介休,公……死而守节,不愧青天。后人……故建庙崇祀,……像神立祠,盖自此始矣。
这座小小正殿,“前廊后无廊”,本为山西常见的做法,前廊檐下用硕大的斗,后檐却用极小,乃至不用,斗将前后不均齐的配置完全表现在外面,是河北省所不经见的,尤其是在旁面看其所呈现象,颇为奇特。
至于这殿,按乾隆十二年“重增修龙天庙碑记”说:
按正殿上梁所志系元季丁亥(元顺帝至正七年公元一三四七)重建。正殿三小间,献食棚一间,东西厦窑二眼,殿旁两小房二间,乐楼三间。……鸠工改修,计正殿三大间,献食棚三间,东西窑六眼,殿旁东西房六间,大门洞一座……零余银备异日牌楼钟鼓楼之费。……所以我们知道龙天庙的建筑,虽然曾经重建于元季,但是现在所见,竟全是乾嘉增修的新构。
殿的构架,由大木上说,是悬山造,因为各檩头皆伸出到柱中线以外甚远;但是由外表上看,却似硬山造,因为山墙不在山柱中线上,而向外移出,以封护檩头。这种做法亦为清代官式建筑所无。
这殿前檐的斗,权衡甚大,斗之高,约及柱高之四分之一;斗之布置,亦极疏朗,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一朵,次间不用。当心间左右两柱头并补间铺作均用四十五度斜。柱身微有卷杀:阑额为月梁式;普拍枋宽过阑额。这许多特征,在河北省内惟在宋元以前建筑乃得见;但在山西,明末清初比比皆是,但细查各头的雕饰,则光怪陆离,绝无古代沉静的气味;两平柱上的丁头(清称雀替),且刻成龙头象头等形状。
殿内梁架所用梁的断面,亦较小于清代官式的规定,且所用驼峰,替木,叉手等等结构部分,都保留下古代的做法,而在清式中所不见的。
全殿最古的部分是正殿匾牌,匾文说:
这牌的牌首,牌带,牌舌,皆极奇特,与古今定制都不同,不知是否原物,虽然牌面的年代是确无可疑的。
汾阳县 大相村 崇胜寺由太原至汾阳公路上,将到汾阳时,便可望见路东南百余米处,耸起一座庞大的殿宇,出檐深远,四角用砖筑立柱支着,引入注意。由大殿之东,进村之北门,沿寺东墙外南行颇远,始到寺门。寺规模宏敞,连山门一共六进。山门之内为天王门,天王门内左右为钟鼓楼,后为天王殿,天王殿之后为前殿,正殿(毗庐殿)及后殿(七佛殿)。除去第一进院之外,每院都有左右厢,在平面布置上,完全是明清以后的式样,而在构架上,则差不多各进都有不同的特征,明初至清末各种的式样都有代表“列席”。在建筑本身以外,正殿廊前放着一造像碑,为北齐天保三年物。
天王殿正中弘治元年(公元一四八八)碑说:
大相里横枕卜山之下……古来舍刹稽自大齐天保三年(公元五五二),大元延祐四年(公元一三一七)……奉敕建立后殿,增饰慈尊,额题崇胜禅寺,于是而渐成规模,……大明宣德庚戌(五年公元一四三○),功竖中殿,廊庑翼如;周植树千本。……大明成化乙未十一年(公元一四七五),……构造天王殿,伽蓝宇祠,堂室俱备……按现在情形看,天王殿与中殿之间,尚有前殿,天王殿前尚有钟楼鼓楼,为碑文中所未及。而所“植树千本”,则一根也不存在了。
山门三间,最平淡无奇;檐下用一斗三升斗,权衡甚小,但布置尚疏朗。
天王门三间,左右挟以斜照壁及掖门。斗权衡颇大,布置亦疏朗。每间用补间铺作两朵,角柱微生起,乍看确有古风。但是各昂头上过甚的雕饰,立刻表示其较晚的年代。天王门内部梁架都用月梁。但因前后廊子均异常的浅隘,故前后檐部斗的布置都有特别的结构,成为一个有趣的断面;前面用两列斗,高下不同,上下亦不相列,后檐却用垂莲柱,使檐部伸出墙外。
钟鼓楼天王门之后,左右为钟鼓楼,其中钟楼结构精巧,前有抱厦,顶用十字脊,山花向前,甚为奇特。
天王殿五间,即成化十一年所建,弘治元年碑,就立在殿之正中;天王像四尊,坐在东西稍间内。斗颇大,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两朵,次稍间用一朵,雄壮有古风。
前殿五间,大概是崇胜寺最新的建筑物,斗用品字式,上交托角替,垫板前罗列着全副博古,雕工精细异常,不惟是太琐碎了,而且是违反一切好建筑上结构及雕饰两方面的常矩的。
前殿的东西配殿各三间,亦有几处值得注意之点。在横断面上,前后是不均齐的;如峪道河龙天庙正殿一样,“前廊后无廊”,而前廊用极大的斗,后廊用小斗,使侧面呈不均齐象。斗布置亦疏朗,每间用补间铺作一朵。出跳虽只一跳,在昂下及泥道下,却用替木式的短实拍承托,如大同华严寺海会殿及应县木塔顶层所见;但在此短头,又以极薄小之翼形相交,都是他处所未见。最奇特的乃在阑额与柱头的连接法,将阑额两端斫去一部,使额之上部托在柱头之上,下部与柱相交,是以一构材而兼阑额及普拍枋两者的功用的。阑额之下,托以较小的枋,长尽稍间,而在当心间插出柱头作角替,也许是《营造法式》卷五所谓“绰幕方”一类的东西。
正殿(毗庐殿)大概是崇胜寺内最古的结构,明弘治元年碑所载建于宣德庚戌五年的中殿即指此。殿是硬山造,“前廊后无廊”,前檐用硕大的斗,前后亦不均齐。斗布置,每间只用补间铺作一朵。前后各出两跳,单抄单下昂,重造,昂尾斜上,以承上一缝。当心间补间铺作用四十五度斜。阑额甚小,上有很宽的普拍枋,一切尚如古制。当心间两柱,八角形,这种柱常见于六朝隋唐的砖塔及石刻,但用木的,这是我们所得见惟一的例。檐出颇远,但只用椽而无飞椽,在这种大的建筑物上还是初见。
前廊西端立北齐天保三年任敬志等造像碑,碑阳造像两层,各刻一佛二菩萨,额亦刻佛一尊。上层龛左右刻天王,略像龙门两大天王。座下刻狮子二;碑头刻蟠龙,都是极品,底下刻字则更劲古可爱。可惜佛面已毁,碑阴字迹亦见剥落了。清初顾亭林到汾访此碑,见先生《金石文字记》。
最后为七佛殿七间,是寺内最大的建筑物,在公路上可以望见。按明万历二十年《增修崇胜寺记》碑,乃“以万历十二年动工,至二十年落成”,无疑的这座晚明结构已替换了“大元元四年”的原建,在全部权衡上,这座明建尚保存着许多古代的美德;例如斗疏朗,出檐深远,尚表现一些雄壮气概。但各部本身,则尽雕饰之能事。外檐斗,上昂嘴特多,弯曲已甚;耍头上雕饰细巧;替木两端的花纹盘缠;阑额下更有龙形的角替;且金柱内额上斗坐斗之剔空花,竟将荷载之集中点(主要的建筑部分),作成脆弱的纤巧的花样;匠人弄巧,害及好建筑,以至如此,实令人怅然。虽然在雕工上看来,这些都是精妙绝伦的技艺,可惜太不得其道,以建筑物作卖技之场,结果因小失大,这巍峨大殿,在美术上竟要永远蒙耻低头。
七佛殿格扇上花心,精巧异常,为一种菱花与球纹混合的花样,在装饰图案上,实是登峰造极的,殿顶的脊饰,是山西所常见的普通做法。
汾阳县 杏花村 国宁寺
杏花村是做汾酒的古村,离汾阳甚近。国宁寺大殿由公路上可以望见。殿重檐,上檐檐椽毁损一部,露出檐枋及阑额,远望似唐代刻画中所见双层额枋的建筑,故引起我们绝大的兴趣及希望,及到近前才知道是一片极大的寺址中仅剩的,一座极不规矩的正殿;前檐倾圮,檐檩暴落,竟给人以奢侈的误会。廊下乾隆二十八年碑说:“敕赐于唐贞观,重建于宋,历修于明代。”
现存建筑大约是明时重建的。
在山西明代建筑甚多,形形色色,式样各异,斗布置或仍古制,或变换纤巧,陆离光怪,几不若以建筑规制论之。大殿的平面布置几成方形(见下页图二),重檐金柱的分间,与外檐柱及内柱不相排列。而在结构方面,此殿做法很奇特,内部梁架,两山将采步金梁经过复杂勾结的斗,放在顺梁上,而采步金上,又承托两山顺扒梁(或大昂尾),法式新异,未见于他处。
至于下檐前面的斗,不安在柱头上,致使柱上空虚,做法错谬,大大违反结构原则,在老建筑上是甚少有的。
文水县 开栅镇 圣母庙开栅镇并不在公路上,由大路东转沿着山势,微微向下曲折,因为有溪流,有大树,庙宇村巷全都隐藏,不易即见。庙门规模甚大,丹青剥落。院内古树合抱,浓荫四布,气味严肃之极。建筑物除北首正殿,南首乐楼,巍峨对峙外,尚有东西两堂,皆南向与正殿并列,雅有古风;廊庑,碑碣,钟楼,偏院,给人以浪漫印象较它庙为深,尤其是因正殿屋顶歇山向前,玲珑古制,如展看画里楼阁。屋顶歇山,山面向前,是宋代极普通的式制,在日本至今还用得很普遍,然在中国,由明以后,除去城角楼外,这种做法已不多见。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是这种做法的,且由其它结构部分看去,我们知道他是宋初物。据我们所见过其他建筑歇山向前的,共有元代庙宇两处,均在正定。此外即在文水开栅镇圣母庙正殿又得见之。
殿平面作凸字形(见上页图三),后部为正方形殿三间,屋顶悬山造;前有抱厦,进深与后部同,面阔则较之稍狭,屋顶歇山造,山面向前。
后部斗,单昂出一跳,抱厦则重昂出两跳,布置极疏朗,补间仅一朵。昂并没有挑起的后尾,但斗在结构上还是有绝对的机能。耍头之上,撑头木伸出,刻略如麻叶云头,这可说是后来清式挑尖梁头之开始。前面歇山部分的构架,枋全承在斗之上,结构精密,堪称上品。正定阳和楼前关帝庙的构架和斗,与此多有相同的特征。但此处内部木料非常粗糙,呈简陋印象。
抱厦正面骤见虽似三间,但实只一间,有角柱而无平柱,而代之以柱(或称抱框),额枋是长同通面阔的。额枋的用法正面与侧面略异,亦是应注意之点,侧面额枋之上用普拍枋,而正面则不用;正面额枋之高度,与侧面额枋及普拍枋之总高度相同,这也是少见的做法。
至于这殿的年代,在正面稍间壁上有元至元二十年(公元一二八三)嵌石,刻文说:
夫庙者元近西溪,未知何代,……后于此方要修其庙,……梁书万岁大汉之时,天会十年季春之月……今者石匠张莹,嗟岁月之弥深,睹栋梁之抽换,……恐后无闻,发愿刻碑。……刻石如是。由形制上看来,殿宇必建于明以前,且因与正定关帝庙相同之点甚多,当可断定其为元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