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2215900000010

第10章 B(5)

最早说“出冷门”的,是江苏吴县的达官显赫。书载,明成祖朱棣时,一次科举考试,本已确定了头名状元,名叫“孙日恭”,皇上朱棣复审时觉得,这状元之名太不吉利。“日恭”二字合在一起恰似是个“暴”字,岂非“暴民”得幸于朝廷?于是,大笔一挥抹掉了孙日恭。考官们赶忙找他人顶替。同榜中吴县人“邢(刑)宽”被选中,因“宽”字是宽松、宽待、宽大为怀之意,皇上马上同意了。谁知,邢(刑)宽却是吴县被贵族豪门冷落的贫寒人家子弟。红榜张贴之后,豪门贵族大感意外,都说估计不到状元竟然出自吴县冷落贫寒家门!于是“出冷门”一语便在吴地流传开来,以后逐渐用来表示意外,成为吴地的一句俗语。

现在,“爆冷”或“爆冷门”一词常常出现在体育赛事中,喻指事情超出人们的预料而出现。本来成绩平平者,竟然一下子击败强劲对手。

【杯弓蛇影】bēigōngshéyǐng

看见酒杯中所映现的角弓影子而误以为酒里有蛇,喻因疑心而恐惧。典出唐·房玄龄《晋书·乐广传》:“(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晋朝时,河南有个叫乐广的地方官。有一天,乐广请朋友饮酒。座中一位亲戚,在饮酒时,看到酒杯里有一条蛇,回家后就得了病,吓得再也不敢来了。后来,乐广有次问起,怎么很长时间,不见您来?这位亲戚说明了原因。乐广一听,心里明白。就在原来的地方,又摆了一桌酒席,还请他坐在原来的席位上。在给他满上了酒后,问: 酒中还有东西吗?对方回答说,有啊,和上次一样。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张弓说:“那蛇是弓的影子啊!”原来如此!这位亲友豁然开朗,多日的病顿时痊愈。

其实,早在汉代,就有类似的传说。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即有: 应劭的祖父应彬请下属杜宣喝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形如蛇”。杜宣将杯中弓影误认为蛇,酒后腹痛,以致病倒,久治不愈。后来应彬告诉他:“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杜宣的病就好了。情节和乐广的故事完全相同。

后来,人们根据这类故事,引出“杯弓蛇影”一语,用以比喻判断错误,疑神疑鬼,自相惊扰;亦比喻虚幻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又作“弓影杯蛇”,也省作“蛇影”或“杯蛇”。

【杯水车薪】bēishuǐchēxīn

薪: 柴火。本义是说,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源自《孟子·告子》:“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水之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孟子,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县)人,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以“仁”为主导思想,反对霸道,主张推行王道,呼吁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实施“仁政”,以获得民心而统一天下。他的所谓“仁政”,其政治哲学虽然是主观唯心的,但在战争连绵不断,人民苦于虐政的战国时代,这种要求却也间接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不过,恐怕孟子自己也知道,推行“仁政”,实在难于办到。可是他不甘心,还要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到处宣扬他的主张。他说,“仁”,虽然按理必然能胜“不仁”,但是“仁者”绝不能因此就不作什么努力了;相反,还必须作最大的努力,才有可能胜“不仁者”。

孟子说道:“仁一定能胜不仁,好比水一定能胜火。但是现在有些讲‘仁’的人,仅仅用一小杯水,想去扑灭一大车柴所烧起的大火,那当然不行。如果由此就下结论,认为水不能胜火,这样,实际上反而助长了不仁者,使他们更加不仁了。而这些人自己原有的一小杯水(仁),也终于就此完了!”

孟子的这段话,我们且不作评论。“杯水车薪”这句成语的出处,却就在这里。现用以比喻力量薄弱(或自谦出力不多),不足以克服困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杯水主义】bēishuǐ zhǔyì

源于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不久,一些无政府主义者借革命的名义,鼓吹消灭家庭和实行“妇女国有化”。所谓的“杯水主义”理论即由此而来。他们主张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对性欲和恋爱的要求,就像喝一杯水那样轻而易举。

这种“理论”,在当时的苏联青年中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他们把严肃的婚姻当儿戏,像喝一杯水一样随便,造成了道德伦理上混乱不堪的局面。针对这种状况,列宁严肃地指出:“我绝不是个忧郁的禁欲主义者,但是在我看来,青年人的、而且往往也是成年人的所谓‘新的性生活’,却往往是纯粹资产阶级的。”他接着愤怒地批评道:“这种所谓‘新的性生活’,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妓院的变相。所有这一切,与我们共产党人所理解的恋爱自由毫无共同之处。”列宁也因此亲自领导了婚姻领域中无产阶级道德反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斗争。列宁对所谓“杯水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为后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婚姻关系及其道德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碑碣】bēijié

原来碑与碣是有区别的,宫庙门前拴牲口的大石,即碑的前身;古代引棺入墓穴之木称“楬(jié)”,后改为石旁,与“碣”通用。

从汉代起,“碑碣”并称,碑上方穿孔,用以穿绳引棺入穴之用,西汉晚期又将其竖于墓道之口,称“神道碑”。那时,方的称碑,圆的称碣。唐代以后,五品以上用碑,以下用碣。至后世,碑碣往往通用。

关于碑,有这样两段有趣的记载:

在西安碑林中,有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每一个字确系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而碑文内容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和尚撰写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生前都十分喜爱王羲之的字,曾下诏全国,多方搜集王的墨宝,珍藏于内府。有个名叫怀仁的和尚,既以帝王能为僧人撰文而备感殊荣,又对前朝书圣的书法艺术仰慕不已,他决心集书圣艺术和帝王文章于一碑。于是,他带领弟子花费了20年辛苦搜求,终于按《圣教序》的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搜集起来,镌成了这块千古奇碑。

在四川省仁寿县唐宋文化遗址,新发现两块国内罕见的隐形碑。在四面临水的矿岩石壁底处,有一长十余米的无头石龙,石壁上刻有唐代雕刻龙王座像和唐、宋、明代以来镌刻的大小碑文。唯有龙王座像石龛左右两侧嵌壁碑,石面光滑无迹,呈灰白色,既无雕痕,也无墨迹。但用水泼洒后,右侧碑上顿现黑墨行楷大字,清晰可鉴;左侧碑上一枝劲叶墨竹图,随水迹干燥而复隐。据《仁寿县志》记载,该隐形碑字画均出自苏东坡的表兄,宋代名书法家、画家、散文家文舆可之手。这种密写碑文的方法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北堂】běitáng

对母亲的代称。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为妇女盥洗之所,后因以称“北堂”为主妇之居,以指母亲的居室。源自《诗经·卫风》中的《伯兮》篇。这首诗表现妻子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原诗共16句,最后4句是: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哪儿去找忘忧草啊,把它栽到北堂!想起我的丈夫伯啊,心里郁闷而忧伤!”

“谖草”又写作“萱草”,相传种上这种草可以使人忘忧,人称忘忧草。“背”,即“北堂”,是古时妇人的居处。按诗的原意,“北堂”似乎应指“妻子”,后来大概是因为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更为深切,便敬称母亲为“北堂”或“萱堂”。

【背城借一】bèichéngjièyī

背城;脊背朝着自己的城池。借一;借一战。背向自己的城池,面对入侵之敌,决一死战。语出《左传·成公二年》:“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晋·杜预释曰:“欲于城下复借一战。”

公元前589年春,齐国出兵攻打鲁国。卫国和晋国出兵支援鲁国。晋军在鞍地(今山东历城县境)与齐军展开大战。齐军败逃。晋军主将郤(xì)克率领晋、鲁、卫联军乘胜追击,一直攻入齐国境内。

齐顷公派上卿宾媚人,带着从纪国得来的玉器和土地册子,去向晋军求和。临行,齐顷公嘱咐宾媚人: 求和并不是投降,如果晋军无理要挟,那就宁可再战,决不能屈服受辱。

宾媚人来到晋军营中,见了郤克。郤克果然趁此要挟,故意提出种种叫齐国难于接受的条件。宾媚人当即严词驳斥,并且对郤克说:“敝国国君嘱咐过我了,那就是: 如果你们晋国不想灭亡我们齐国,愿意让两国过去的友谊重新恢复,那么我们并不吝惜祖遗的一点财物和土地;如果你们不肯罢休,还要继续进逼,那么,我们只好收集残兵,背城借一!”意思是说,即使退守到本国都城的城下,也坚决不肯屈服,而要求作最后的一战。

当时,鲁、卫两国的主将,都劝郤克允许齐国求和,认为联军既已得胜,齐国既已认输,也就够了。郤克这才表示同意,并同宾媚人代表两国签订了盟约。

“背城借一”即源于此,比喻最后一战,决一生死;或表示奋斗到底,坚持到最后。

【背诵】bèisòng

原意为背对原文,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章词句。源自《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有一次,王粲同几位朋友散步,见路边一石碑上刻满碑文。有人问王粲:“你把这篇碑文读过后,能凭记忆念出来吗?”王粲答说:“能。”人们就让他转过身,背对着石碑来念。王粲从头到尾诵起碑文来,一字没错。“背诵”即由“背而诵之”简缩而成。潘耒的《日知录序》中有:“九经诸史,略能背诵。”

后来人们就把记熟文字,不看原文念出来称为背诵。

【本草】běncǎo

是以草药治病为本的意思。语出东汉·班固《汉书·平帝纪》。公元5年(平帝元始五年),朝廷曾下令征集天下通晓天文、历算、史篇、小学、文术、本草、论语、孝经等方面的人才。

天然药物有植物、动物、矿物三大类,但为什么统称“本草”呢?这主要是因为古人的药物知识主要来源于植物性药物。如秦、汉时人所著《神农本草经》一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就有252种,而动物药仅67种,矿物药是46种,这足以说明植物药占有绝对优势。五代时期的韩保升认为:“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所以,记载中药的书籍,多称“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

后来,本草已成为中药的统称。

【鼻息鸣雷】bíxīmíngléi

鼾声大作,好像打雷。语出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九:“乘舆(真宗皇帝的车驾)方渡河(黄河),寇骑(辽国的骑兵)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汹汹。上使人微觇(暗中察看)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人以其一时镇物(镇定人心),比之谢安。”

北宋前期,辽国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赵恒胆怯畏敌,想采纳朝臣王钦若、陈尧叟等人的意见,放弃抵抗,迁都南逃。在上下汹惧、情势危急之中,独有宰相寇准力排众议,主张坚决抗战。在寇准的坚持下,真宗勉强亲临前线督战。将士们因此奋勇抵抗,在澶州一战中打了胜仗,射死辽国大将萧挞凛,挫败了辽国的强大攻势。后来宋真宗与辽国国主订立澶渊之盟,结束了这场战争,北宋政权得以维系和巩固。

这段故事,描写了寇准在情势危急之中从容镇定的风度。“鼻息如雷”一语即源于此,现多用此语形容心安无事。

【鼻祖】bízǔ

原是始祖的形象说法。出自《汉书·扬雄传上》:“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蝉嫣: 连属,一脉相承。其意为: 与周氏相连的一支,其祖先可能在汾这个地方。唐·元好问《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中有:“濑乡留耳孙,阙里留鼻祖。”

创始人称“鼻祖”,首先与人们对鼻子的认识有关。

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较低,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很多限制,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对很多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古人认为,每个人在娘胎里还没有形成人形之时,就已经有了鼻子的形象,它是人身上最早形成的器官。在这一点上,鼻与创始人类同。

“鼻”的本字原作“自”。“自”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像人鼻子的形状,读音和“鼻”相同,许慎《说文解字》云:“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解为自己,作第一人称代词用,故又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造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常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后引申为介词“从”,或引申为动词“始”。《汉制考·说文》里有“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即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作“鼻子”,这里的“鼻”字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所以,人们就把始祖和创始人都称之为鼻祖。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bǐ shàng bùzú,bǐ xià yǒuyú

意思是比上不行,比下还强。源自东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

崔子玉、杜伯度是前代有名的书法家,以草书著称于世。罗晖和赵袭两位书法家生活的时代比杜伯度生活的时代为晚。一个叫张伯英的人与罗、赵同时代,他为人骄傲自满,常常笑话罗、赵两人的字不好,甚至还写信给朋友朱赐,说自己“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也”,意思是说自己的字虽然比不上崔子玉、杜伯度,但比罗晖和赵袭却绰绰有余。上半句话是假意谦虚,因崔、杜二人早已是前朝有名的书法家,说自己不如,当然是不得已而称之。而下半句却明显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后来张伯英的这句话,演化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并广为流传。它常常指一种不好不坏的中间状态。但用的场合不同,意思也有差异。有时表示自己满足现状的心态,有时则用于对别人的安慰,再有就是用它的原意,自吹自擂了。

【彼岸】bǐ’àn

梵语波罗的意译。佛教认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此岸,超脱生死的境界(涅槃)好比彼岸。《维摩诘经·佛国品》:“稽首已到于彼岸。”注:“彼岸,涅槃岸也。”按:“凡夫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烦恼惑业,譬之中流;证正果得涅槃,譬之彼岸。”

传说,有的佛国的俗法,凡事业成功者皆可到彼岸。能够到得涅槃岸者,或者说就是到了彼岸,说明修道已成正果。但是凡夫俗子是永远到不了彼岸的。可见,到彼岸者只是凤毛麟角,不太容易。

现“彼岸”一词多用以比喻所向往的境界。

【彼一时,此一时】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过去和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不能一样看待。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后见于西汉·东方朔《答客难》:“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西汉中期,东方朔富有才智,但官职低微,得不到重用,心中不快,撰《答客难》,以主客对答的形式表达对朝廷的不满。

有客人对东方朔说:“战国时苏秦和张仪都以游说当上了大官,你通晓治国之道、百家之言,在朝廷几十年,却还是个职务低下的小官,是不是你有什么过错呢?”

东方朔回答说:“那是一个时候,这是另一个时候,时期不同,情况不同,不能相提并论。苏秦、张仪生活在周朝崩溃的时代,群雄并起,诸侯争霸,谁能得到懂谋略的人才,谁就强大;谁失去懂得谋略的人,谁就衰亡。所以像苏秦、张仪那样的纵横家,才能处于显要地位,也使他们的子孙享受富贵。现在圣帝的恩泽普及天下人,各地官员都效忠朝廷,四方邻国都俯首称臣,天下太平,四海一家,汉皇大帝一统天下。苏秦、张仪要是都生活在今天,也不能发挥他们那种才能,就是连我这样的小官他们也会羡慕不已了。”

东方朔的《答客难》实际上是自问自答,字里行间显露出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虽然有才不被重用,只能以“彼一时也,此一时也”自怨自艾,自我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