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句典3
2224500000022

第22章 古今联事(2)

有了上联,下联却一时不得。四邻八舍听说了,都到了他家,孙秀才热情地款待大家,人们谈笑风生,无所顾忌地说说笑笑。由此他得出了下联:

声声笑语笑声声。

酒酒酒酒汤汤汤汤

有一个姓汤的读书人和好友去赶集,路过一家酒店,那店的门外吊着一盏四方灯,灯上四方都写着酒字。汤姓读书人一见此情景,想出一上联: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好友联想丰富,应对道:

三更鼓,两面锣:汤汤汤汤。

口含青草头插红花

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一片水塘,看见水里有一尾草鱼正在嬉戏,便信口吟出一句:

青草塘,青草鱼,口含青草。

说完后,竟不得下联,于是继续赶路。正在边走边想,忽听得一阵鼓乐声从前面村里飘来,他赶过去一看,原来是村中的一位姑娘出嫁。新嫁娘身穿红袄,鬓插红花,正从村头一片红花丛中经过。秀才见此情景,立刻有了灵感,脱口吟出下联:

红花村,红花女,头插红花。

金属名趣对颜色名

昆明黑林铺有一位文人,写了半副对联,嵌进了黑、白、红、绿、黄、青六种颜色,求征下联:

黑林铺出白日鬼,红眉绿睛,黄大嫂青眼看见。

这个对联后来被对上,应对者不是文人,而是住在昆明金马寺旁边的一个补锅匠,他对的是:

金马寺现银龙驹,钢鞍铁镫,锡老匠铅手拉着。

下联内有金、银、铜、铁、锡、铅六种金属,与上联的六色匹配,十分有趣。

长老巧对康熙

清代的康熙帝用人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不拘一格,量才择用。

一次,康熙帝听说一位僧人很有才学,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不敌,连输三盘。他并不恼怒,对僧人说:“朕欲赐长老御宴,只是时间尚早,不如拈联答对,不知长老意下如何?”

僧人起身叩拜:“谢主隆恩。贫僧斗胆,请皇上赐联。”

康熙出上联曰: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

这一联,连拆“岩”、“枯”、“柴”三字,字字扣合巧妙,且文词连贯,很不易应对。康熙心中自信满满,等待僧人语出惊人。

僧人果然没有被难住,他只略一思索,即对道: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真妙。

康熙帝一听,对得无懈可击,巧妙至极,顿时龙颜大悦。二人说说笑笑,一起往大殿赴宴。康熙心中喜悦,举杯赞叹道:“长老才思敏捷,朕不及也。来,朕敬你三杯!”僧人推辞不过,一饮而尽。

从此,康熙驾前又多了一位出世高人。

和珅妙对乾隆帝

清代的乾隆帝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是一位文采出众的皇帝。一日,乾隆退朝后,在乾清宫召见工诗善对的官员,并说:‘此次召见卿等对对子,不谈政事。“

他先出一联:

白狼山上响金钟。

群臣噤若寒蝉,没有人敢接。因为乾隆帝出的是下联。没有人敢僭越皇帝之上出联。一时间,氛围十分微妙。

这时,宠臣和珅跪下说:“启禀万岁,臣请诗仙李白作对,陛下恩准吗?”

乾隆点头说:“卿且道来。”

和珅从容对道:

黄鹤楼中吹玉笛。

这一联接得十分了得,既符合联对要求,又巧借先人成句,得来不费工夫却又颇费思量。非常时刻一对,和珅无以伦比的智慧与才能显露无遗。此对一出,皇帝及群臣交口称赞。

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蒲松龄自幼聪明,机智过人。不到二十岁时即应童子试,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可是后来一直不得志,次次赶考都名落孙山。他愤然放弃科举,转而著述。他在铜镇尺上刻下了一副百世流芳的名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以联对明志,借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意志,十年生息、十年教训,终于灭吴雪耻的精神激励自己,发奋图强,终于成就了不朽的巨著《聊斋志异》,为我国古典文学史上树立起了一块丰碑。

戴衢亨夺魁题联

清朝时,有位名士叫戴衢亨,自幼勤奋好学,才华出众。他一直盼着能通过科举鱼跃龙门,步入仕途,然而不幸的是,他参加了数十次考试,一直考到三十将尽,却连个秀才也没考上。

这一年又逢考试,戴衢亨咬牙再次进了考场,结果仍是名落孙山,榜上无名。众童生看不过,义愤之余捐资帮他买了个秀才,才使他获得了乡试的资格。令人称奇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戴衢亨平步青云,从乡试到京试,从京试到殿考,一路过关斩将,连中三元。皇上亲自召见,钦点其为头名状元。

衣锦还乡之日,戴衢亨心潮起伏,感慨万端。为了告诫后学晚辈,也警告一下那些埋没人才、误人子弟的官员,他在家乡的一座祠堂上题了一副对联:

三十年间,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戴衢亨的事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所在县的县官自知失职有罪,悄悄挂印而去,不知所踪。

林则徐少年三对

林则徐精通文墨,很小的时候即能出口成章。一次,老师带领林则徐等一干学生游览鼓山绝顶峰,到山顶时,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让学生们各联一句。其上联为:

海到无边天作岸,

学生们纷纷跟对下联,然而都不尽人意。只有林则徐对道:

山登绝顶我为峰。

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出语不同凡响,赢得师生一片喝彩。

另一次,林则徐陪同老师出游,老师看见江边鸿雁飞翔,触景生情,遂拆“鸿”出联曰:

鸿是江边鸟,

林则徐想了一下,灵感突发,答道:

蚕为天下虫。

又有一次,林则徐从学堂回家,路遇一群乡人正对着池塘吟诗作对,林则徐慢步细听,只听有上联道:

母鸭无鞋空洗脚,

可是良久无人应对,林则徐上前对道:

公鸡有髻不梳头。

众人听了无不拍手称好。

李调元巧对碑联

某一年,李调元赴任广东学政。上任不久,闲暇无事,几个幕僚和举子陪他到郊外游玩。一路上,几个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好不惬意。

不知不觉,几个人来到一处立有石碑的地方。碑上刻有文字,经过辨认,是半幅对联,内容是:

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一行人中有认识的,解释说,这是当年佛印高僧留下的,由于苏轼无法对出,下联只好空缺,成了绝对。这时有人提议:“学政博学才高,何不补出下联,这既是雅事,也替贵同乡雪耻(李调元为四川人),功德无量。”李调元知道这是在为难他,既羞辱了东坡,又将自己一军,可谓一举数得。他笑而不答,众人果真以为难住了学政,更加催促道:“大人不必过谦,试对一下又何妨?”

李调元见状,不客气地回应道:“无须再对,苏学士早已经对好了!”众人面面相觑,有的竟跑到碑前碑后去查看。李调元调侃道:“不必劳神了!”说罢,吟出下联: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众人恍然大悟,无不叹服。

冯云山改联

金田起义之前,为了广交各路英雄豪杰,石达开遣部将李文彩在广西开了一爿剃头店作为联络站。店铺开张之初,曾做过教书先生的冯云山拟了一副对联:

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

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

石达开看到后非常感兴趣,与冯云山切磋开来。石认为,该对联非常工稳,不足之处是稍显头重脚轻,不能引起豪杰志士的足够关注。冯云山听后,感慨良多,向石达开虚心请教。石稍作思索,提笔将联改为: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对联稍作修改,气势如虹。冯云山不禁拍手称妙。此联贴出后,消息不胫而走,官府想拿店主之罪,却又无从下手,因为字里行间虽显豪迈,却又处处扣合剃头,不留痕迹。

张之洞联嘲知府

张之洞任两江总督时,曾经微服私访,到松江府视察。视察中,遇见了一个多年不见的同窗,便到他家小住了几日。

该同窗在一个高官家中任私塾先生,张之洞到的第二天,高官便要拉他去参加松江知府的寿宴。张之洞知道后,也和他们一起前往。

松江知府办寿宴,宾客云集,文人官员聚集一堂,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张之洞身穿便服,和他的同窗私塾先生被冷落在一旁。知府照应了一圈,发现了这两个人,便问和他们一起来的那位高官:“恩,那两位是……”高官答说:“一位是我家的私塾先生,一位嘛,是他的朋友。”知府听后,不屑地望了他们一眼,就走了。

寿宴开席,张之洞抢先坐了首席。宾客们分外诧异,见他一介草民竟敢如此无礼,便都盯着知府,看他如何应对。

知府虽然恼火,但当着满堂宾客,也不便发作,便径直走到张之洞面前,手指桌上一道名菜,用说话的口气出了一联:

鲈鱼四腮,独占松江一府。

语意暗指自己于松江的地位无人可比。张之洞暗笑不语,拿起筷子,遥指另一道名菜对曰:

螃蟹八足,横行天下九州。

知府一听,吃惊不小,觉得此人可能大有来头。便说了声“领教了”,回头让人去找那位私塾先生,打听他朋友的名字,当听说来人是张之洞时,大惊失色,急步趋前,双膝拜倒,口称:“卑职有眼无珠,该死!该死!”众人亦纷纷过来见过总督大人,寿筵重新开席。

诗圣堂前巧联对

清朝光绪年间,四川总督丁保桢与幕僚同游杜甫草堂。丁兴致浓厚,想拟一联悬挂到草堂前,无奈难得妙对,于是请同行的蜀中名士沈寿榕执笔。沈反复斟酌,写道:

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上联完成,却没有合意的下联跟上,沈正在踌躇之际,一名叫彭毓崧的幕僚挺身而出,对出下联: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二人的珠联璧合,令在场众人啧啧称叹。丁保桢深为欣赏,立即着人刻制,署其大名后悬挂于诗史堂前。

辞馆对联

一户人家的教书先生见主妇美貌多才,十分爱慕。苦于无机可乘,于是每天让学生对对子。学生虽对不出,第二天又必有答案,乃主妇帮忙。教书先生于是借言语对主妇挑逗。

一天,他给学生出对道:“千红万紫皆春色。”学生下学,给母亲看。妇人一看,明白教书先生的心思,于是正色对道:“百家诸子尽文章。”先生见对句庄重,又出对道:“春色恼人眠不得。”妇人见到对联,知道其居心不良,仍旧正色应对:“诗书笑尔读难成。”先生芳心未艾,又出一联道:“树密山高,叫樵夫如何下手?”妇人一见,大怒说:“此人品行不端,岂可留他教子!”于是下逐客令。先生大失所望,却仍强词夺理道:“要辞退我不难,必先将此联对上。”妇人说:“这无赖之徒,我何不借回联教训他一下。”于是对道:“鹰急犬快,驱狡兔赶紧离窝。”

郭沫若两副讽嘲联

郭沫若少年在县城读书时,有一天,看见一个农民挑粪出城,被守门的门吏敲诈:一担粪要收两个铜板的出城费。农民本来就生活困顿,如此遭受盘剥,让他十分愤慨。一股强烈的正义感油然而生,随口吟出一副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联对以辛辣的口吻,抨击了世道的不公。也展现了青年时代的郭沫若对旧制度的深刻认知。

1935年,郭沫若与蒋介石决裂后,遭到通缉,被迫流亡日本。

这一天,旅日华侨请郭沫若演讲,郭沫若欣然前往。在大会上,郭沫若慷慨陈词,怒斥国民党、蒋介石镇压革命,残害民主人士,大谈中国必须革命,必要抵御外侵。听众深深为其所动,感慨万端,一时间群情激愤。这时,几个被日本当局收买的探子弄来几筐梨,将梨一只只地抛向讲台,干扰演讲。

演讲结束后,日本友人问郭沫若对此作何感想,他回了一副对联:

妄把梨儿充炸弹,

误将沫若当潘安。

潘安是西晋一位才子,传说他年轻英俊,又有才学,每当他外出,姑娘都向他抛梨子等水果,以示爱慕。郭老把“梨儿”、“炸弹”、“潘安”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讽刺了日本当局,又回答了友人提问,诙谐有趣。

刘师亮“恕人”改“害人”

四川人刘师亮幼时拜王先生为师,学习十分努力刻苦。王先生为人刚直,对刘师亮影响很深。一次,师生一起吟诗作对。王先生出了一句上联:

要应付恶势力休得莽撞,

刘师亮明白这是老师在开导自己,便答道:

想开辟新境界需要机灵。

对联字数无多,蕴含的是做人的道理。

当时,四川江螂镇有个姓李的豪绅,家资万贯,心念歹毒。表面上却装出慈善面孔,整日里拜佛念经,一副慈悲相。

某一年新年,李豪绅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色即是空空是色,

人不恕我我恕人。

刘师亮看了,“呸”地啐了一声。回家后,用红纸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家的黄糕铺门口:

命即是钱钱是命

人不害我我害人。

李豪绅见了,知道是在嘲弄他,来兴师问罪道:“你为什么存心跟我捣乱?”刘师亮不慌不忙,向围观的百姓说:“李老爷贴他的春联,我贴我的春联,井水不犯河水,这有何不可?”人群中发出了一阵笑声。

李豪绅气得暴跳如雷,仍是追问刘师亮,刘师亮据理力争道:“穷苦百姓,小本经营,黄糕卖钱,苟延活命,因此有:’命即是钱钱是命‘,何罪之有?”

“对啊,人家是这么回事。”人们维护刘师亮,异口同声地回答。

“至于下联,则别有新意。”刘师亮继续解释道:“我大哥不爱干净,蒸出的黄糕有些人吃了拉肚子,害人生病,这岂不是’人不害我我害人‘么?”

众人又是一片应和声。李豪绅接连被抢白,哑口无言,气冲冲地走了。

徐特立改联斥赃官

1926年春,徐特立去韶山,路过永义乡,见许多乡民在议论桥湾成家的戏台对联。大家义愤填膺,颇为不平。原来,富豪成家又在借超度祖先阴魂之名,搭台唱戏,向乡民炫耀。他们在戏台“光前裕后”金匾下,贴了一横批“民皆仰之”,楹柱上还贴一对联曰:

能得几回荣,红岸绿杨,莺歌笙笛蝶歌舞。

长留千古恨,忠臣孝子,人自伤心水自流。

这成家祖先本是清代的赃官。道光年间,侵吞了西德州赈济粮数十万石,百姓饿殍遍野。事发后,他斩下了替罪羊亲妹夫的头向朝廷求饶,苟延活命。他不知悔改,仍将贪来的巨款还乡购置产业,在地方鱼肉百姓,骄奢淫逸。后来竟遭雷击而死,死后又被小偷盗墓弃尸,为世人唾弃。其子孙不以为耻,反借其作威作福,实在令人不耻。

徐特立了解情况后,便把戏台对联改为:

父性秉豺狼,吞西德州数十万赈济民粮,忍其涂炭,杀亲塞国法,实天地之不容,想当年,身被雷诛,皮遭鬼剥。吁嗟!人心犹未歇也,如此贪污,真乃长留千古恨。

儿辈诚豚犬,管南楚地千百石冤枉租谷,用等泥沙,孽子出斧神,与禽兽又何异?趁今日,藉祝先考,位列蚂蟥。呜呼!戏云虽胜美矣,这种报应,果然能得几回荣?

横批为:民皆恶之。

鲁迅少年对课二则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自幼聪颖好学,文才出众。他曾就读于绍兴东昌场口的“三味书屋”,启蒙老师是绍兴的宿儒寿镜吾先生。

有一天,寿镜吾先生出了个对子让学生们应对:

独角兽,

有的同学对“两头蛇”,有的学生对“九头鸟”,还有的对“八脚虫”、“四眼狗’等。寿先生问鲁迅,鲁迅回想起了《尔雅》,便站起来对道:

比目鱼。

寿先生连连点头赞好。说:“独角兽的‘独’字不是数量词,但有‘单’、‘一’的意思;比目鱼‘比’也不是数量词,但有‘双’的意思。这两个字对得很准。同时,独角兽是麒麟,乃天上之祥物,而比目鱼是海中之佳品,意义相对应。况且词性平仄都很工整,是条好对。”

另一次,寿先生出的对课题是:

陷兽入井中,

这一联从用词到意义都较复杂,很多学生思索再三,也无下文。鲁迅也在冥思苦想,不久,他想到《尚书》中有“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的句子,于是对出了下联:

放牛归林野。

这一联又博得寿先生的夸奖。

郭沫若巧对陈铭枢

1938年1月,住在汉口太和街新四军办事处的郭沫若正患病在家休养。李济深、陈铭枢、黄琪翔前去探望。交谈中,语涉撰联,兴致甚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