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美德2
2224600000025

第25章 中华美德格言荟萃(1)

舍生忘死坚持气节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语译】面临着患难仍不忘记自己的国家,这就是忠心。

思考

这是晋国大臣赵孟夸赞鲁国使臣的一句话。在中国历史上,不顾自身生死安危、只记挂国家盛衰之人比比皆是。汉使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饮雪食毡,断拒劝降;南宋大臣洪皓出使北方金国,被拘留15年,但始终没有动摇回归南宋的信念。中国自古至今的众多仁人志士以崇高坚贞的气节表现了自己对国家至诚的忠心,世代为后人所敬仰。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语译】只要是对国家有利,自己就不去追求富贵。

思考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一直是世人所关注的两种利益,但二者常常会发生冲突。是以国家利益为主,还是以个人利益为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作为一名爱国公民,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毫不犹豫地为国家利益着想,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国家为重,国家就会迅速繁荣强盛,而生活在其中的个人也会在国家的发展中找到发展的机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语译】长长叹息一声,禁不住热泪滚滚,哀怜民众的生活是如此的艰难。

思考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包含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在他投江殉国之后,人们自发地包粽子扔到江中,期望鱼儿不要伤害他的尸体。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即由纪念屈原而来。由此可见,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哀民忧国者,民亦爱之敬之。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马援《后汉书·马援列传》)

【语译】男子汉应当为国战死在边野疆场,用马革裹着尸体还葬乡里。

思考

马援是汉代将领,曾协助光武帝征平边疆,拜为伏波将军。他戎马一生,为安定东汉屡建奇功。他一心报国,为了国家出生入死。62岁时他又领兵远征,次年汉军受阻,士卒多疫死,马援也死于军中。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豪言壮语,做到了为国而死、“马革裹尸还葬”。与此言相类似的语言还有宋朝崔翰所说的话“既以身许国,不愿死于家,得以马革裹尸足矣。”和平年代的我们,为国征战、马革裹尸的机会少之又少,但如果国家需要我们去征战、去抵抗侵略、保家卫国,我们也应在所不辞。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杂诗》)

【语译】闭门隐居无所作为不是我的志向,挽救国家于危难,我心甘情愿。

思考

古代有很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卓越之才选择闭门索居的隐居生活,如“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梅妻鹤子”的林和靖等等。他们与明月为伴,与清风为邻,吟诗作画,似乎乐此而不疲,实际上仍然满怀报国豪情,只因投报无门,只能聊借风月以怀志。三国时的曹植虽屡遭哥哥魏文帝曹丕猜疑而不得志,但报效国家之心不改。他不愿置身事外、闭门闲居,宁愿为国分忧。但他生不逢时,最终抱恨而亡。如今我们生活在新中国,政治开明使我们为国效力有着广阔的天地。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语译】岂不知我这个隐居于偏僻之地的人,腰间也佩有宝剑,志在为国效力。

思考

李白一生狂放不羁,胸怀大才却不被赏识。怀才不遇使得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使得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但即使是在最失意、最不为统治者所用的时候,他所时刻挂念的,仍是为国效力,能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所熟知的爱国诗人有杜甫、陆游等等,孰不知心系国家的中华儿女更有如李白者。他即使身在草莽中,心中仍然时刻牵挂着社稷之事。

李白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高适《送董判官》)

【语译】救国济世的良计善策应当付诸实施,好男儿切莫只顾个人得失。

思考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胸有大志,心怀报国之情。他明白,爱国不能只有满腔豪情,涕泪两行,更应该付之于行动。有了救国的良策就应该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及自身利益,全力以赴、排除万难,将良策付诸实施,从而使国家与百姓从中受益。固然,改变与创新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旧观念与传统的阻力,但只要是于国于民有利的事,就应该坚决执行。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

【语译】愿意以自己的身躯永远报效国家,即使不能生还关内也在所不惜。

思考

古人对于战争有着很复杂的情愫。有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灾祸而痛惜的,如“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有英姿飒爽、豪气逼人的,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更有无数立志报国的,如“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戴叔伦的这两句诗正是此意。“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为国捐躯,英雄之气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舍生而报国,死而无憾。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令狐楚《少年行》)

【语译】不收复吐蕃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决不作返回家乡的打算。

思考

河湟是指湟水流域及湟水与黄河合流的一带地方,此指被吐蕃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令狐楚怀揣着一颗爱国之心,从征报国,临行前立誓如不能收复唐朝的失地,就不再回到故乡。在他的心中,只有国家的事业,却毫无个人的私心,将自己的生死与荣辱都紧密地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其言洋溢着报国的豪情壮志,读之令人热血沸腾。

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wán)澜。

(韩愈《龊龊》)

【语译】我报国之心纯洁赤诚,感念时世,不禁潸然泪下。

思考

韩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更是一位赤诚的爱国人士。他为官多次被贬,但爱国济民之心却始终未改。他被贬职到边远的广东潮州(今广东潮阳)为官后,报国无门,但又无法不为国为民担忧,屡屡想到国之艰难、民之疾苦,不禁潸然泪下、心痛万分。千百年来,韩愈的爱国情怀打动着、激励着无数后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语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自己已经先忧虑了;在天下人都快乐之后,自己才可以快乐。

思考

此言是范仲淹为重修后的岳阳楼所写的《岳阳楼记》中的文字。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会为国解忧,为民众分忧的崇高愿望。作者表明自己在天下民众贫苦忧愁之前,必须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在天下民众都安居乐业之后,自己才会快乐。范仲淹如此崇高之爱国济民情怀,让人闻之不禁动容。

一官诚易了,报国何时毕?(欧阳修《班班林间鸠寄内》)

【语译】区区一官的事实在容易做,但我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呢?

思考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一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与范仲淹等人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他在居官期间多次受诽谤,被贬官,但爱国热情却从未减退。欧阳修并不仅仅以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对自己的要求,更以天下事为己任,以富国强民为目标,希望能为报效祖国尽心竭力,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岳飞《满江红》)

【语译】哪一天我才能请到长缨,率领精锐军队,渡过长江,一举收复中原。

思考

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也是为后人所敬仰的爱国人士。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南宋的抗金事业,并屡建功勋,但他却一直受到主和派权臣的诬蔑与阻挠,最终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杀害。千百年来,岳飞一直受到后世人民的崇敬与爱戴。其母在他背上所刻的“精忠报国”四个字更是激励着后世中国人民为祖国的强大与繁荣而不懈地努力。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语译】虽然自己地位卑微,但是仍不敢忘记为国家分忧。

思考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在内忧外患的年代里,他忧国忧民,写下了许多激励民众、心系国家的诗篇。“位卑未敢忘忧国”表达的正是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殷切关注。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不要因为自己地位低下就忘记为国分忧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身居高位,还是地位卑微,都要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分忧解难。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夜泊水村》)

【语译】一个忠心报国的人有许多次为国捐躯的机会;但是,一旦有白发出现,就再也不会变黑了。

思考

这两句诗表现了陆游深切赤诚的爱国情怀。在他眼中,只要能够报效国家,即使死一万次他也在所不惜。但陆游却担心两鬓会斑白,因为如果这样,就证明他已年老,无法再为国效力,拼杀于疆场之上了。陆游以此诗提醒人们应该及早为国立功,不要等到年迈之后再后悔不已。读罢此诗,陆游的爱国形象跃然纸上,感人肺腑。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语译】秋风不要吹动我满头的白发,我还要竭尽全力挽救国家的危难局势。

思考

元好问是金代著名作家和史学家。他幼年时适逢金代盛世,早年有志于经世治道,壮年时曾自负“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然而长期的怀才不遇使元好问空负报国之情。当年华渐老,白发悄生,眼看着自己渐渐的老去,诗人不禁忧愤交加,希望秋风不要扬起自己的满头白发,提醒自己逐渐年迈,我还要为国家继续拼搏啊!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立春日感怀》)

【语译】我一颗赤诚之心渴望着报效祖国;但身在他乡,思念亲人又不禁使我落泪。

思考

说起于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石灰吟》,并从“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中了解到他刚强正直的品质。作为政治家,他一心为国;作为一个人,他又何尝不思念亲人?但是在国与家之间,他选择了国,只留两行清泪给思念的亲人,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之士的真实情感。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

(李梦阳《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语译】人世间的富贵哪里有尽头?大丈夫关键是要能为国家奋勇献身。

思考

荣华富贵是多少人极尽一生所追求的,然而得到的越多,欲望也就越大,追求永远没有尽头。富贵如浮云,终将灰飞烟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的男儿不会为名利所囿,而是怀揣着一颗报国之心,甘愿为国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才是大丈夫真正的价值所在,人生的意义所在。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杨继盛《就义》)

【语译】我活着的时候没能报效国家,等我死了之后再用一颗忠贞不移的灵魂去弥补。

思考

杨继盛是明代有名的忠臣,因弹劾奸臣严嵩被杀。在临死之前,他考虑的并不是悲叹自己的冤屈,而是感慨自己不能再为国尽忠、报效国家,只能用自己矢志不移的忠心来弥补这一遗憾。杨继盛崇高的品德和风格为后世人所敬仰与效仿,影响了一代代的仁人志士,为着祖国的荣辱与利益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大丈夫既以身许国家,许知己,惟鞠躬尽瘁而已,他复何言?

(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

【语译】大丈夫既然已经把自己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知己,那就只有勤勤恳恳地忘我奋战,别的还有什么好说的?

思考

明朝一代权相张居正为了增加明廷收入、富国强兵,多次实行变法改革,为明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言表明了他报效国家的豪情。大丈夫既然已经立志报效祖国,为国家、为知己而献身效命,就应该一心一意全力为之,不要再被琐事所扰,更不要再多说些什么,做比说更为重要。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tāo)钤(qián)深处》)

【语译】封侯封王并非我的本意,我只想平定倭寇,使海疆平靖。

思考

大丈夫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赢得功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功名只向马上取”,就是以战功来获取功名,此种功名来得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但戚继光的品格又尤为高尚,他率兵久经沙场、平定倭寇,并非以此作为升官的阶梯,而为保国之安定、民之平安。此等风格,万人所不能及。正是这等高风亮节,使戚继光横扫倭寇,名垂史册,得到后世人的崇敬与怀念。

官此,当死此。

(袁崇焕《明史·列传》)

【语译】我任职于此,就誓死保卫这片土地。

思考

历代爱国将士,在大敌当前、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并没有选择弃城而逃、保得一己性命,而是浴血奋战、寸土不让,与敌军决战于城下。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他们或赤手空拳、展开巷战,直至杀身成仁;或携妻与子自刎而死,誓死不受敌军羞辱;或被俘获后,大义凛然、从容就义。历史上这样的豪杰何止千万!袁崇焕是其中的一位,他明知必败无疑,也要守住国土,舍生而取义,足见其高尚。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

【语译】请看我投鞭于长江阻断江流而渡,我就不相信中原不是朱家的天下。

思考

“姓朱”指的是明朝,“天下姓朱”则指天下归明朝所统治。郑成功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反对台湾分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收复宝岛台湾。至今在与台湾隔水相望的鼓浪屿上,仍屹立着他的塑像,表达了世代人民对他的敬仰和期待台湾再次回归祖国统一的愿望。郑成功这句诗表明了他身为明将,立志要与清军抗争的坚定意志。他要率领千军万马,不畏长江天堑之艰险,不惧万里行军之劳顿。回到中原,驱逐清军,恢复大明的统治。

岂无怀土心,所羡千里途。

(顾炎武《丈夫》)

【语译】哪里是没有思恋故乡之心,只是大丈夫更羡慕的是能够奔上千里之途。

思考

古语言:忠孝不能两全。意思是说居家尽孝与为国捐躯两者不可兼顾。男儿即使纵横疆场、驰骋马背,又怎会不怀念自己的家乡与亲人?但是居家尽孝,与为国效力相比较而言,大丈夫宁愿将怀土之心深深地埋在心底,而热切地期盼着能够踏上千里之途,为国家尽自己拳拳之心,绵薄之力。大丈夫舍家为国的崇高品格感人至深,引人思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日知录》)

【语译】国家的兴旺与衰亡,每一位普通人都负有责任。

思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激励中国人民为国家的发展和富强而尽自己绵薄之力的座右铭。尽管对于国家的兴亡而言,个人似乎过于弱小,但只要每一个人都能谨记自己肩头所承担的这份对于国家的责任,就能在乱世中力挽狂澜,救祖国于危难;在盛世中默默奉献,使自己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丈夫无国更何家。

(陈恭尹《哭王础尘》)

【语译】对于大丈夫来说,没有祖国哪里还谈得上家?

思考

这是作者称赞好友王础尘先国后家的可贵精神的诗句。自古以来,国家富足,则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危亡,则民不聊生。国之兴亡直接关系着家之盛衰。大丈夫不会苟安于一家之乐,他们会在国家危亡之际,毅然舍小家、为大家,投身于保卫祖国与富国强民的运动之中。如果只贪安于小家之中,国都灭亡了,又何谈有家呢?

君子或出或处,可以不见用,用必措天下于治安。

(戴震《与某书》)

【语译】有志向的人或入世或出世,可以不被重用,一旦被重用就要使天下安定。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