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美德4
2224800000011

第11章 秦汉(3)

西汉时,朱云和荀获、公孙衍是多年的同窗好友,三人经常在一起辩论,但每次都是以朱云的雄辩而告终。久而久之,公孙衍非常嫉妒,便挑拨离间,说朱云满口仁义道德,其实是个目中无人的草包。他故意对荀获说朱云看不起他,并怂恿荀获报复朱云,于是两人想出一个计策。公孙衍和荀获来到朱云的房间,假装不经意地提起五鹿充宗主持的《易》学辩论大会,并说:“五鹿充宗仗着皇帝的宠幸,狂妄自大,根本没人敢反驳他。你对《易经》这么有研究,何不去跟他斗一斗?!”朱云有些犹豫,因为他觉得五鹿充宗为人并不坏,而且对《易经》也不是一窍不通,这样的人只是想出出风头,又何必去搅局呢?公孙衍见此,又以激将法触怒朱云,朱云终于决定和五鹿充宗比试一下。

第二天,朱云来到会场,看见五鹿充宗居中高坐,场内济济一堂,肃静无声。五鹿充宗见无人敢言,便得意非凡:“皇上命我主持这次《易》学大会,蒙各位同道赏光,这些日子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天是最后一天,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这次大会就算圆满结束了。”这时,朱云站出来,连连发难,问得五鹿充宗哑口无言,汗如雨下,会场上一阵骚动。五鹿充宗尴尬之中想放手一搏,他也连连向朱云提问,朱云面不改色,对答如流,令所有的人惊叹不已。五鹿充宗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力夸赞朱云,并要禀明皇上,下诏褒奖。朱云婉言拒绝:“我来只是想切磋学问,并不想求荣华富贵,大人好意,我心领了。”自此,朱云远近闻名,“五鹿棱角被朱云扳断”的故事到处流传。

荀获和公孙衍非常懊恼:原本想让他在会场上出丑,杀杀锐气,却不想成全了他。两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鼓动朱云和张禹辩论。没想到一语即出,朱云满口答应。原来,张禹是皇帝的老师,仗着资历,为非作歹,大肆搜刮钱财,干了不少坏事,朱云认为斗张禹是义不容辞。荀获有些后悔,担心朱云此去会惹出麻烦,也怕张禹报复,但公孙衍却不以为然。

第二天一大早,朱云来到张禹府上,要请教几个问题。张府家仆仗着主人的权势,非但不让朱云进门,还大骂他不知天高地厚。朱云略施小计,塞些银两,那人便立即换上笑脸,飞跑着去为朱云通报。张禹听说有人要向自己请教,非常高兴,想借机捞取“礼贤下士”的名声,可他一听说来人是朱云,就立即拒绝,并让家仆将朱云轰走。朱云失落地回到学堂,公孙衍故意嘲弄:“你出去转这么一圈儿,谁知道你去没去?说不定是害怕张禹,故意找的借口!”朱云气得立即匆匆地跑出去,边跑边说:“他下朝的时候,我在路口等他!”

果然,当张禹的官轿迎面而来时,朱云走到路中央,挡住去路,大声说:“我要请教张大人几个问题!”官差扬起鞭子正要抽打朱云,却被他一手擒住,官差连喊“救命!”原来,朱云还略会一些拳脚。轿子被迫停下来,张禹大发雷霆,命令官差们缉拿朱云。荀获见势不妙,拉着朱云没命地逃跑。荀获和公孙衍都吓破了胆,但朱云却无所畏惧,他毅然要上书朝廷,揭发张禹的罪行。他知道皇帝未必会相信自己的话,于是想出一条妙计:上书朝廷,要求当廷发表政见,到时候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再把张禹的罪行抖出来。

果然,汉成帝看了朱云的奏章后,对他非常赏识,答应召见。于是,在文武百官面前,朱云滔滔不绝:“陛下登基以来,关心生产,加上这些年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国库充实;边防巩固,数年不动刀兵;又关心文教,推行儒术,天下好学成风,真是太平盛世。”汉成帝正听得飘飘然,朱云突然话锋一转,说:“但是陛下喜欢任用亲信,一些大臣不仅缺乏才干,而且生性贪婪,仗着陛下的宠信、手里的权力,不理政事,只顾敛财。此辈不除,国事难免日非,若陛下赐我尚方宝剑,我一定要杀一个人来整顿朝纲,使别的官员不敢再犯。”汉成帝中了圈套,忙问:“你要杀的人是谁?”朱云用手指着张禹。汉成帝勃然大怒,斥责朱云辱骂朝廷命官,当即要将其斩首。朱云不为所惧,慷慨陈词,众大臣也纷纷为他求情。汉成帝意有所动,收回了成命。但是,张禹也并没有被治罪,只是皇帝不再宠信他了。从那以后,荀获和公孙衍真正服了朱云了。

马援马革裹尸还

东汉时,街道一侧的凉棚下。一名武将正在招募兵勇,许多人都来应征,年轻的马援也挤到前面。可他身体实在太瘦弱,连一根长矛都拿不动,武将只好让他回去。突然,一个老人急急忙忙跑来告诉他养的马全都病了,边说边拉着他来到了牧场,只见几十匹马倒在草地上,奄奄一息。马援看看这匹,看看那匹,无力地坐在地上。

深夜,马援在哥哥家门口使劲敲门:“哥哥嫂嫂,我是马援!”可是嫂嫂就是不开门。一阵冷风吹来,马援抱紧双臂缩着头离开了。马棚里,马援正在独坐,忽然一个老人笑呵呵进来,问他为什么伤心。马援答道:“我不为马匹死了而伤心,也不为哥哥嫂嫂不让我进门而伤心,我只为不能从军实现我建功立业的心愿而伤心。”老人吃了一惊:“这件事我帮不了你,如果是医治你的病马,我还能尽点力。”说着,拿出一本养马的书交给马援。自从有了这本书,马援饲养的马匹匹膘肥体壮。令所有人不解的是,有一天他竟然把马送给了不让他进门的哥哥嫂嫂,独自一人离开了家乡,去参加了军队。他屡建战功,后来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

几十年后的一天,已经六十多岁的马援正在饮酒,突然一名将军跑来报信说:“刘尚老将军在武陵郡(治今湖南常德市西)遭遇叛军突袭,全军覆没!”马援一拍桌子,愤然站起:“威武将军他——我要去面见皇上!”说罢,拔腿就走。

金殿上,马援言辞恳切:“陛下,臣愿立即带兵平叛!”光武帝迟疑着,而众臣也都议论纷纷。马援知道众人嫌自己年老,不堪重任,于是大声说:“老怕什么?大丈夫立志,越穷意志越坚定,越老气概越豪迈!老臣早年曾远途征战,南方地形颇为熟悉,臣自信朝中无一人可以替代!”他边说边扫视众人,众人皆缄口不语。马援接着说:“臣早年跟随陛下,从来不顾惜身家性命,更不在乎什么名誉地位,臣一生的志向就是战死疆场、为国效忠!好男儿应当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而还!”光武帝颇为感动,但仍不放心。马援愤而离去,众人茫然……忽然听见一阵马嘶,光武帝急忙率领众臣出了大殿。马援全身披挂、骑着战马而来,拱手道:“请陛下观看!”说着,两腿一夹宝马,马急驰狂奔,马援在马背上舞动长矛,金光一片。光武帝和群臣不停点头。马援大气不喘,走到殿下,再次请求出征。光武帝看他真是骁勇不减当年,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在前往武陵郡的路上,马援见已经有不少士兵水土不服,陆续倒下了,他心急如焚。深夜,副将来商量战事,看见马援竟然口吐鲜血,吓了一跳。原来他也早就染上了重病。马援吩咐:“这件事对谁都不能讲!战事正在紧要关头,军心不能涣散!”

清晨,马援骑着战马,精神抖擞地巡视部队,他鼓励将士:“今日一战,誓决生死!我们要一鼓作气,扫平叛军!”士兵高呼:“一鼓作气,扫平叛军!”余音在上空回荡。这一战,直杀得天昏地暗,马援率领大军将叛军全部消灭。马援喜气洋洋回到军营,犒赏三军。营帐里,马援本来兴致很高,却突然昏倒在地,口吐鲜血。副将急忙扶住他,这才向众人道明实情:“其实将军早就染上重病,他怕军心不稳,就不让我说……”这时,副将见马援嘴巴在蠕动,急忙将耳朵贴近,只见马援嘴巴几张几合,就闭上了眼睛。众将急切地追问:“将军说什么?”副将眼含热泪:“将军说‘马……革裹尸……还!”

王充书铺站读

东汉时,京城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的大街上。王充站在一家书摊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摊主不停地催促:“你到底买不买?”王充面露难色,十分不舍地将书放下。他正要离开,一名自称是“百川书行”管家的人上前催讨摊主书钱,责骂一番后扬长而去。

古代瓷器王充是从上虞(今浙江上虞市)来京、到太学读书的。当夜,太学老师班彪看完他的文章后大加赞赏,鼓励他要多读书。王充知道要长学问还应博览群书,可是家中只有寡居的母亲,靠做针线活维持生计,哪里有钱供他读书?他暗暗打定主意。

第二天,王充刚站在一个书摊前,就被摊主驱赶,换了几个地方,仍是如此。王充又出现在一处书摊旁,站着开始阅读。摊主是位老人,看他读书心切,对他说:“要是喜欢,就少拿点钱卖给你。”王充十分感谢老人好意,但身无余钱,面露难色,老人也十分无奈。王充正要离开,突然下起大雨,王充急忙帮忙收拾书摊,老人非常感激,临走时,老人让他每天过来读书。王充称谢而去。

不消几天,王充已经把老人书摊上的书全部读完。老人笑言:“我的书太少,要想读书,到‘百川书行’去读,那里书多,但千万别招惹了那里的管家。”王充辞别前往。

百川书行里,人头攒动,王充找到一个角落,开始站读。转眼间太阳落山,人都散去,只剩下王充一个人沉迷于书中。管家出来打量王充一番,示意伙计打扫书铺,赶走王充。伙计提水前来,被管家踹了一脚,水把王充的布袍打湿。管家举手就要打伙计,被王充拦住,两人争执之时,王充手上的书被打翻在地。管家索赔,王充只得将仅有的几枚铜钱奉上,不料却被管家打落在地上,说至少得要二两银子。他看王充拿不出,刚要责骂,门外书行老板采购新书回店。

管家将王充如何弄湿书页,添油加醋地告知老板。当老板得知他是太学里班彪的学生,破例答应只要他能将那弄湿的十页背诵下来,就不追究他的责任。王充从容背来,令老板惊奇的是,竟然未错一字。老板高兴非常,答应王充可以天天来这里读书,不收分文。

王充走后,老板查看出去这一段时间的账目,结果发现竟然亏空几千两银子,当得知是管家赌博输掉以后,愤而将他逐出。

打这以后,王充天天到书铺来读书。一次,老板向他炫耀到外地采购的绝版书,仅两本,价格就高达二千两银子。王充十分羡慕,老板答应让他阅读,但不可带出书铺。

几天后,王充将两本书郑重地交还给老板,放回书架。当夜,百川书行突然起火,所有书册都被烧毁。原来是被赶出的管家怀恨在心,存心报复,雇人纵火。

面对灰烬,老板痛不欲生,他尤其心痛那两本绝版书。王充赶来,劝慰老板,看他愁眉不展,便说:“那两册书其实并非绝版,我已经让朋友从外地购得两册,后天即到。”老板大为欣慰。

两天后,王充将两本书交到老板手上,老板抚摩良久。突然有人来报管家已被抓获,那两本书完好无损,官府已经派人送来了。

看着桌子上的四本书,老板突然若有所思,问王充道:“你哪里有钱买书啊?”王充笑而不答。老板仔细翻看他送来的书,恍然大悟:“哦!原来这两本书是你凭记忆默写出来的!”两人纵声大笑。

班超投笔从戎

东汉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一群年轻人正在一个房间里伏案抄写。不少人边抄写边议论此次能够赚多少钱,最后一排的一个叫班超的年轻人却沉默不语。突然他站起来将手中的毛笔狠狠地往地下一摔,众人回头诧异地注视着他。班超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应当为国杀敌立功,我怎么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过抄抄写写的日子呢?”众人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有人起哄:“哼!看不出班超这穷小子,连饭都吃不饱,还想去立功受封呢!”班超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愤然离去。

班超生气地回到家,正在整理书籍的父亲看他一脸不高兴,火概猜出了几分原因,于是就把他和兄长班固、妹妹班昭一起叫到面前。父亲问道:“你们兄妹三人的志向各是什么?”班固、班昭回答说愿意像父亲一样编写史书,而班超却说:“我的心愿是领兵打仗!最好像博望侯张骞那样率队出使西域!”父亲非常欣慰,语重心长地对三人说:“你们都有远大的志向,这一点我很高兴,但你们要记住,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浮气躁,只有踏踏实实,打好基础,那么等机会来临时,你们才不会错过。”不久,班超果然投笔从戎,跟随猛将窦固与匈奴作战,立下战功,成为一名年轻的将军。

汉宫金殿上,汉明帝得知匈奴被驱赶到漠北边境时,大为宽慰,对窦固和班超大加褒扬,并且封班超为“假司马”。汉明帝主张罢兵,就此停止对匈奴作战,可班超却上奏说:“现在匈奴虽然已经逃走,但还经常骚扰我边境,臣担心,一旦有喘息机会,他们会卷土重来,到那时,后果不堪设想!”汉明帝询问班超该如何作为,班超回答:“漠北离我中原万里迢迢,出兵很难,当务之急是派出使节,联合漠北诸国,共同抵抗匈奴。臣愿带三十六人出使西域!”汉明帝当场应允。

班超第一站来到鄯善国(在今新疆若羌县一带)。鄯善国国王盛情款待了班超,班超痛陈利害。国王经过思考,表示愿意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班超甚是欣慰。席间,一官员突然急匆匆赶到国王身边,低语了几句后,国王便神色慌张随着他离开了。班超一行人感到迷惑不解。过了不久,国王又回来了,让士兵将鄯善国的服装发放给众人,众人这才心安称谢。可是此后一连三天,班超去求见国王签署和约,却总是被国王以生病为由拒之门外。班超仔细地回想起那晚的情景及国王慌张的神色,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于是暗中派人调查。

鄯善国王宫中,匈奴使者突然到来,责问国王是否收留了汉朝使者。国王佯称不知,暗中派人赶忙催促班超等人回国,如果不从,就要对他们下手,宁愿得罪汉朝,也不得罪匈奴。这些话恰巧被班超派去调查的人听到,他急忙回去报告班超。班超立即将下属召集起来,说道:“同来西域,为的是立功报国,现在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鄯善国王态度就已大变,如果他把我们交给匈奴,那连尸骨都回不了家乡,大家看怎么办?”众随从异口同声:“事情危急,一切听将军的!”班超激励大家:“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天,我们连夜突袭匈奴使者营地,发起火攻,乘他们摸不清我们底细之际,一举消灭,这样鄯善国才会与汉朝和好。”此时鄯善国王派来的人已经到了,劝说班超回国,班超命众随从将来人拿下。深夜,班超率三十六名随从用火攻偷袭匈奴营地,匈奴众使者除一人逃脱外,全部被烧死了。

随后,班超率众随从径直闯进宫殿,国王急忙召集禁军将众人包围。国王责问班超:“哼,班超,我好好待你,你竟然把匈奴人杀了,我以后怎么向匈奴人交代?我要把你送到匈奴去!”班超大笑说:“我只知道匈奴一百三十多人死在你的鄯善国,你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我们都穿着鄯善国的服装,在匈奴人的眼里,凶手是鄯善国的人!何况匈奴使者并没有全被杀死,有一人逃脱,我想他明天一定会在单于的帐中讲述鄯善国的人是怎样将他们使者杀死的。”国王听罢,瘫坐在地上,自知已经无路可走,只好斥退禁军,换了副面孔说道:“尊敬的汉使,本王刚才……只是开个玩笑,以作试探。来人!拿盟书来!”两人当即在盟书上签字、落印。

杨震暮夜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