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2225100000033

第33章 影视艺术(3)

豫剧的流派主要有四个:开封一带的祥符调、商丘一带的豫东调(又称东路调)、洛阳一带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或靠山簧)以及漯河一带的沙河调(又称本地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最为流行。1927年以前的河南梆子没有女演员。出现了女演员后,逐步形成了常香玉、陈素贞、马金凤、闫立品、崔兰田五大名旦表演流派。常派激昂奔放,陈派明快清新,马派刚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闫派细腻委腕。目前,五大流派桃李天下。豫剧的传统剧目有1000多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演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建国成后,产生了不少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豫剧事业又有了新发展,如《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等。

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安庆地区,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一百多年以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日“黄梅调”,也叫“采茶戏”。黄梅调又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黄梅戏。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黄梅戏名家有严凤英、王少舫、吴琼、张云风、韩再芬、马兰等。经典剧目:《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牛郎织女》、《夫妻观灯》、《蓝桥会》等等。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河北梆子是由清朝康熙年间流入河北的山西、陕西梆子与当地原有剧种——京腔(河北高腔)的结合而生成的,大约形成于嘉庆、道光时期。它诞生于河北农村并流布河北全省,其兴盛时,不仅盛行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东、东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及农村,是流行地域广泛,影响较大的剧种。

河北梆子剧目分传统戏剧目与时装戏剧目两大类。传统剧目约550多个,有《杨家将》、《庆顶珠》、《宝莲灯》、《铡美案》、《教学》等。时装戏剧目150多个。流传至今的代表性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南北合》、《春秋配》、《斩子》等。

越剧

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吟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1917年小歌班到达上海,20年代初,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20世纪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1938年,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1942年10月,袁雪芬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被称为“新越剧”。“新越剧”重要标志之一,是编演新剧目,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幕表制。内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1946年5月,雪声剧团首次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时,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越剧经典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五女拜寿》、《汉宫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等。其中有很多还被搬上了银幕。

川剧

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弱腔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这五个种类除灯戏外,都是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叶,先后由外省的戏班传入四川。主要流行于四川和云南、贵州省。早在明代,四川已有地方戏班流行,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花部的兴起,外来的昆腔、高腔、梆子腔、皮簧腔传人四川,加上本地灯戏,形成了现在川剧的雏形。川剧的主要流派是顺着四条河道形成的川西派、资阳派、川北派、川东派四大派。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实细腻,幽默风趣,乡土气息浓厚,特别善于采用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特技来刻画人物性格。

传统剧目极为丰富,仅四川省川剧研究所就收藏有2000余种,属于高腔系统的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除以上传统戏外,现代戏《**》、《四姑娘》、《死水微澜》、《变脸》、《金子》以及新编历史故事戏《巴山秀才》、《易胆大》等都有较大影响。

川剧著名演员有:小生袁玉堑、曾荣华、姜尚峰、谢文新;旦角琼莲芳、阳友鹤、杨云风、薛艳秋、胡漱芳、陈书舫、许倩云、竞华、杨淑英;正生陈淡然、司徒慧聪;丑角周企何、刘成基、周裕祥、陈金波、李文杰,武生彭海清。另外还有名鼓师王官福、苏鸣清等。

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的汉调恍恍(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其中的西路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秦腔剧目大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秦腔的优秀演员有魏长生、栾小惠、桃琐儿、岳色子、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马平民、苏哲民、苏育民、刘箴俗、王天民、李正敏、何振中、宋尚花等。

粤剧

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清末改为粤语。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人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清嘉庆、道光年间,弋阳腔、昆山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

粤剧的传统剧目,主要有《一捧雪》、《黄花山》、《士林祭塔》、《贼王子》、《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西河会》、《罗成写书》以及现代戏《山乡风云》等。

粤剧的著名演员有:李文茂、邝新华、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桂名扬等。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角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颇有影响。

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当时最著名的艺人是王周士。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四大名家。咸丰、同治年间又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之后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