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2225200000024

第24章 环境心理常识(3)

在某个星期日的早晨,他操劳一番后,前去邀请部长先生,问他是否乐意看看他的花园。

那位部长来了,并视察了一番,他看到瓜果累累,就颇有感悟地说:“呀!上帝肯定为这片土地祝福了!”

看到玉米丰收,他又说:“哎呀!上帝确实为这些玉米祝福过。”接着又说:“天哪!想不到,上帝和你在这块土地上竞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呀!”

这时,农民实在忍不住说道:“您说的也许没错。但是,尊敬的先生,我真希望你能看到上帝独自管理这片土地时,它是什么样子。”

美国前邮政部长艾尔·凯西说:“如果事物可能向好的地方变化,它一定会这样。”

但是任何事都不会自己发生,特别是好事。

艾尔,凯西从商55年,曾出任美洲航空公司CEO和美国邮政部长,是20世纪最杰出的商务人士之一。他善于接纳与承受各种挑战,在出任时代明镜集团主席时,神话般地将一家地处西海岸的私营小传媒公司,一跃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国际性媒体巨人:该公司先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转到纽约股票交易市场。

在1974年的时候,凯西出任美洲航空公司的CEO,在其任职的11年内使这家公司起死回生。20世纪80年代,当美国储贷协会危机爆发时,凯西被任命为解决信托公司的主席,避免了因银行遭遇大劫难而可能造成的行业系统的崩溃。

凯西后来成为美国考克斯学院的荣誉教授,总结一生的经历与体验,提出凯西定律。这个定律的潜台词是:不要害怕变化,要主动迎接变化。这种观念是与美国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的。

一个一无所有的人经过努力成为富人的故事,在世界上可以说数不胜数。尤其是在美国,一个人由一文不名而变成亿万富翁更是时有所闻。安祖-卡耐基从苏格兰移民美国,抵达纽约的时候,口袋里还不到一块钱,后来创立了“美国钢铁公司”,成了亿万富翁。

约翰·洛克菲勒,这位石油大王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克里夫兰一家公司的一个不起眼的小伙子,薪水微不足道,三餐不继。约瑟夫·肯尼迪的父亲由于爱尔兰发生了饥荒而移民到美国,在皮士顿登陆的时候,肚子空空,身上也没有什么法宝,但他靠自己双手努力,使他的家变成了中产阶级,后来又看着他儿子成为拥有4亿美元的富翁。

所有这些人的成功经历,无不验证了凯西定律:如果事情可能向好的方向变化,那就一定会这样。

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许已经让人类的生存变得更加容易,但并没有容易到自动让每个人都得到想要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着不同的发展可能性,他可能变得更成功和快乐,也可能正在朝向颓废的方向变化。决定这种变化方向的,只是我们自己对于变化的观念和态度。

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等待和观望能够避免最糟糕的结局,但是等待与观望是容易的,不等待不观望却是不容易的。只是有的人等待和观望了一辈子,得到的只是等待和观望,也平静的一无所有。

若从经营人生的角度说,生存是一种原始积累的状态,积极生存的任何结果皆是递增的,而等待和观望的结果却是赤字的积累。支出的是生命的成本,也是无声的自弃。

所以,哲学家说在这个世界上,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对我们的生命状态来说,开放是最好的稳定,变才是稳定的基础,是人生的常态。因而,当变则变,不变则损。

感觉适应定律

古人说过:“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种感受我们大概都有过。比如我们到别人的家里去,有时一进门就会嗅到一股什么怪味,当我们问主人这是什么气味时,对方往往会奇怪地说:“那么什么气味,我们怎么没嗅到?”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主人在自已在家里待得久了,对其中的味道习惯了,就闻不出来了。而有时当我们刚从外面一进家门时,也会闻到自己家里的气味。

这种现象,是心理学上“感觉适应”的结果。心理学上有这样的规律: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器的感受性有可能提高,也有可能降低。通常在微弱的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提高;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降低。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前面的例子,是因为闻同一种气味时间久了,产生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对暗适应和对光适应。从明亮的阳光下进入已灭灯的电影院时,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隔了一段时间,我们就不是眼前一片漆黑,而是能分辨出物体的轮廓来了。这种现象叫对暗适应。对暗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强向弱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弱光刺激,导致对后续的弱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开始的5~7分钟,感受性提高得很快,经过1小时后,相对感受性可提高20万倍。

而当从黑暗的电影院走到阳光下,开初会感到耀眼发眩,什么都看不清楚,但是过了1秒钟,就能看清楚周围的事物了。这种现象叫对光适应。对光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弱向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的强光刺激,导致对后续的强光刺激感受性的迅速降低。

与视觉的适应比较,听觉的适应就很不明显。除非用较强的连续的声音,像工厂高音调的机器声,持续作用于人,就会引起听觉感受性降低的适应现象,甚至出现听觉感受性的明显的丧失。

触压觉的适应则很明显。我们安静地坐着时,就几乎感觉不到衣服的接触和压力;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把眼镜移到自己的额头上却到处寻找他的眼镜。实验证明,只要经过三秒钟左右,触压觉的感受性就下降到约为原始值的25%。

温度觉的适应也很明显。例如,我们在游泳池游泳的时候。开始觉得水是冷的,经过三四分钟后,就不再觉得水冷了。相反,我们在热水中洗澡的时候,开初觉得水很热,但经过三四分钟后,就觉得澡盆中的水不那样热了。但是,对于特别冷或特别热的刺激。则很难适应或完全不能适应。

但痛觉的适应是很难发生的,即使有,也非常微弱。只要注意一集中到痛处,我们马上就会感到疼痛。正因为痛觉很难适应,它才成为伤害性刺激的信号并具有生物学的意义。

而嗅觉的适应速度,以刺激的性质为转移。一般的气味经过1~2分钟即可适应,强烈的气味则要经过10多分钟,特别强烈的气味,令人厌恶,难以适应甚至完全不能适应。嗅觉的适应带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并不影响对其他气味的感受性。厨师由于连续地品尝,到后来做出来的菜越来越咸,就是味觉的适应现象。

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夜晚的星光和白天的阳光下,亮度相差达百万倍,如果没有适应能力,人就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精细地感知外界事物,正确地调节自己的行动。

研究适应现象对生产实践也有重要意义。比如,在交通运输业中,夜晚驾驶室的照明与外界亮度的差异的处理,就应考虑视觉的适应问题。

眼不见为净定律

从前,有一个姓张的秀才和一个姓李的秀才在一块儿喝酒。喝到半醉,两人抬起杠来了。李秀才说天下万物水洗为净,而张秀才却说眼不见为净才是真的。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相持不下,便一起请乡绅判断,而且规定谁要是输了,就把一半财产和妻子输给对方。结果张秀才输了。回家后,张秀才愁眉不展。妻子王氏听说了这件事,痛哭起来。但王氏很聪明,她随后想出了一个计策,对张秀才说:“官人,你虽把我输给他人,但我也要走得像个样子才好,明天中午你把众乡绅请来吃一顿饭吧!”

中午时分,众乡绅和李秀才准时赴宴。酒过三巡,王氏从屋里端出一个马桶放在门口:她桶里面倒了三次清水,用长扫帚扫了三遍,又倒入三次热水,擦了三遍,然后又用清水冲了三遍。

众乡绅看了都皱眉头。王氏却不慌不忙,又用抹布把马桶里外擦了个净,然后带着马桶到厨房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张秀才喊:“娘子上饭吧!”

王氏应声而来,只见她端着马桶,放在桌上,说:“大家用饭吧!”说完,揭开盖子,只见里面是热腾腾的白米饭。满座的客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目瞪口呆。李秀才恍然大悟,说:“是我输了。不是水冼为净,而是眼不见为净啊!”据说,这句俗语从此便传开了。

所谓“眼不见为净”,其实是人的一种心理上自我欺骗的习惯。但是这个习惯人们却难以改变。试想,如果王氏没有把马桶端上来,让大家看到,那么大家吃下了马桶里做出的米饭,恐怕也不一定发现什么问题,因为马桶已刷过很多次了。但是既然看到了,在心理有了“不净的印象”,就无论如何也吃不下去了,就是告诉他们马桶消过毒了,他也不会吃的,因为他们在思想上接受不了。

这虽然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是,人们实际上经常在卫生方面有一种“心理作用”。想想我们经常上饭店吃饭,如果在菜里发现一只死苍蝇,一定会大倒胃口;但是如果没有发现,苍蝇对我们就没什么影响。过去造酒,全凭工人赤脚踩踏发酵的粮食,进行搅拌,但人们喝起酒来也是美滋滋的。据说今天有的大酱也是这样做的。

还有,许多人喜欢吃腊大肠。人们都知道猪大肠的内壁和又脏又臭的猪屎接触,但是许多人还是爱吃它。就是因为人们没有亲眼看到肮脏的景象:尽管从猪肚子里掏出的猪大肠里面包着猪屎,但是外表光滑干净,人们就自欺欺人,不认为它不干净了。

其实,眼不见为净定律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人们都喜欢外表整洁,于是把乱七八糟的杂物用一块干净布遮起来。人们普遍喜欢穿着干净的人,却不关注这个人是否有传染病。因为人们太容易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去分析真实的情况。

体育健全性格定律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一定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比如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等。因此,如果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健全自己的性格有特殊的功效。

如果一个人办事犹豫不决,不够果断,那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击剑等体育活动。这些项目的活动中,很锻炼人的反应速度,来了球,必须马上接住,并在电光石火之间想出该如何反击,或者在一瞬间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任何犹豫、徘徊都会延误时机、遭到失败,因而它们能帮助我们增强果断的个性。假如一个人发现自己遇事容易急躁,冲动,那就应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骑自行车、射击等运动。这些运动是急不来的,也是费时较长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调节自己。把自己的力量使匀,在时间安排上达到最合理,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就选择足球、蓝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进行锻炼。这些项目,都是群体的运动,都需要团队的合作。所以参与这些运动可以帮助一个人改变孤僻的习性,适应和同伴的交往。

如果一个人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怕难为情,那就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项活动。因为这些运动要求人不断克服害羞、怕摔打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越过障碍,战胜困难。比如游泳,不亲自下水,永远不可能学会,而下水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是一旦战胜了自己的恐惧,会发现学会它并不很难。其他运动也有类似特征,有的摔跤,有的容易被打倒,这些运动会使胆子变大,处事也会更老练。

如果一个人做事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选择一些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项目进行锻炼。这些项目可以给自己规定完成的数量,不完成不罢休。就容易养成做事有首有尾的习惯。

若是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紧张、失常,那就应多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篮、排球比赛。在这些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只有冷静沉着才能取得优胜。经常参加这种锻炼,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

假如我们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缺点,可选择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项目进行锻炼,也可找一些水平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因为这些项目可以让我们感到自己没什么了不起的。“山外有山”、“人上有人”,千万不能自负、骄傲。现在我们明白,为什么人们要发明那么多种运动了。因为不同的运动包含不同的心理特点,适合不同的人参与,且对不同的人各有裨益。

温水煮蛙效应

春秋末期,吴越争雄。越王勾践杀死了夫差的父亲。

夫差派人天天站在院子里,进进出出,都对他喊:“夫差!你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他就回答:“不敢忘!”

在公元前497年,夫差在夫椒大败越军,迫使越国臣服,并让越王勾践到吴国为奴三年。

而越王勾践在吴国当夫差的奴仆时,忍垢受辱,最后终于打动了夫差的恻隐之心而被赦回国。回国后他委托范蠡建城作都,自己则卧薪尝胆,和群臣一起谋划攻吴之计。

大夫文种献上“九术”。在这“九术”当中,有“三术”是为了“强己”:尊天地、奉鬼神、求保佑、专信仰,加强国内百姓的凝聚力;富民强国,准备灭吴利器:整修军备、以待时机。

而其余“六术”则均为“弱敌”之术,即多献财宝,以骄吴王之心,灭其气;高价收买吴国粮食,虚其积聚;进献美女,将西施、郑旦献给吴王以惑乱其心,消耗其志;进巧工送良材,使吴王大兴土木造宫殿,耗其财,疲其民;帮助谀臣在吴取宠,以乱其谋;挑起佞臣、直臣矛盾,使直臣伍子胥因竦而死,弱夫差之辅。

文种削弱敌人的这六术,不啻于给夫差布下了一个温柔的圈套,但其昏昏然而不知危险将近,最终被越国所灭。

当初,夫差为了给父亲报仇,能够发愤练兵,最终战败越国,可是后来为什么又失败了呢?

表面上看是因为他陶醉在温柔乡里不能自拔,但我们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可以说夫差是落进了“温水煮蛙”的陷阱里。

1890年,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实验:

第一次,研究人员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开水锅里。在滚烫的热水刺激下,青蛙反应敏捷地用力一跳,像火箭一样从锅里跳到锅外的地面。

第二次,实验者在锅里面放满4/5的冷水,然后把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不时游着。接着,实验者在锅底下点燃了炭火。青蛙惊魂未定,竞悠然地在微温的水中享受着,等到锅中的水温升高到60多度的时候,青蛙感觉事情不妙,挣扎着企图跳出锅外,但是此时却欲跃乏力,只好徒劳地挣扎了几下,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

青蛙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激烈的变化,而不能应付缓慢、渐进的变化。这则寓言形象地揭示出一个规律,类似的事情也常常会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