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你很啰嗦啊。”
方圆下班回到家,看到父母正捧着报纸坐在沙发上等她,餐桌上留了几道丰盛的饭菜。
父亲放下报纸问:“圆儿,关于咱们恩人的报道都是真的?真是你报道出来的?我怎么看到你的名字了。”
“事情变成这样,我心里也很不好受。”方圆将手机里的视频调出来递给父母,“我知道你们也不愿相信,可这就是事实,是我亲眼所见,那个阿姨不小心打翻水撒到她身上,她不由分说就把人家炒掉了,一点儿情面都不讲!资本家的本性完全暴露出来了,无情!残忍!还有,今天那个阿姨去公司门口双膝下地跪着苦苦哀求她,这位柯总呢,连眼皮都没垂一下,下巴抬得高高的,极度冰冷傲慢,然后命令保安直接把人赶走了,这还是人吗?你闺女我实在气不过,把五万块钱狠狠甩在她脸上,没想到她竟然放下身段低头捡钱,在金钱面前,她连企业大总裁的体面都不要了,完全暴露了嗜钱如命的本性,她对钱比对人谦恭!这人完全两面三刀,表里不一,虚伪得很!咱们家的债算是还清了,再也不欠她什么了。”
“可是,当初她确实帮助了我们,咱们这么对人家是不是有点不妥当啊?她再有一万个不是,别人可以指责她,可是不应该由咱们出头伤人,毕竟她救过爸爸的命啊。”妈妈于心不忍地说道。
“妈,知人知面不知心,好人比恩人重要!你们从小教我心中要装大义舍小我,最初我也是视她为偶像,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想去报恩的,谁知道她竟然是这种人!傲慢冰冷,她的眼里根本瞧不起、容不下我们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我也很受打击,很失望!如果我的初心是想得到她的新闻头条,那么现在我只想揭开她的假面,这种人连基本的善良都没有,凭什么代表深城啊?还到处假装善良,可耻!现实再污浊再难堪,也不能让这种小人得志、让这种恶人当道,我是一个记者,有义务这个社会做点什么,难道你们让我坐视不管?同流合污?就因为她曾经施恩?我是一个新闻人,揭露真相是我的职责所在。也许她曾经是一个好人,但现在不是了,人都是会变的。”
“她是有救人之心的,那一天在医院,我的工友们都说她为人和气,没摆半点儿架子,对他们这些人都特别周到妥帖,别是有什么误会才好,你们做新闻的是要调查清楚,不要误伤了好人啊。”父亲说。
“爸,这些视频可不是我凭空捏造出来的。”
“爸就是担心你报道错了,冤枉了好人,再怎么说,柯总也是咱们家的恩人,你不要跟某些小记者一样为了抓人眼球误入歧途啊。”
“我心里有数,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不管她是谁。你们相信我吧,我尊重新闻,当然会谨遵职业道德,坚守原则,悖常理、昧良心的事儿再得利,您闺女都不会干,可是对的事儿不管多难,我也必须试试!”
“我的闺女,我当然无条件相信,无条件支持!”爸爸又看了一遍视频,问老伴儿:“难道她真的是这种人?”
妈妈说:“看上去,是不太和善,用鼻孔看人的哟。”
“人心难测,可能以前在医院这种公众场合,为人处世当然会谨小慎微,现在她的企业做大了,还被评为杰出青年,社会地位稳固了,功成名就,优越感都体现出来了,本性也就毫不顾忌地释放出来了,什么都在变,变最快的永远是人心。”方圆慨叹。
“圆儿啊,你一定要做个好记者,报道的每一个字一定要真实客观,当年鲁迅可是凭一杆笔来救国的,我们虽然没机会多念书,也知道白纸黑字的厉害之处,它能救人,也能伤人,你一定要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新闻人,心无旁骛,不要被外因牵制,大富大贵那些浮云,咱们家不求,脚踏实地、问心无愧最重要。”爸爸说。
“对,丫头,咱不惹事儿也不怕事儿,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妈妈笑着鼓励女儿。
“爸妈放心吧,您闺女心里敞亮着呢。”方圆踌躇满志地说:“我一定要撕开她们那张高高在上、光鲜伪善的假面!”
爸爸满目担忧,“都是有钱有势的人,你自己要多加小心,你要伤及她们的根本,她们想找你这个小记者的麻烦可是易如反掌的啊。”
“我相信邪不胜正。”
“饭有点冷了吧?妈妈给你去热热。”
“我没胃口,不想吃。”
“那怎么行?工作那么辛苦,怎么能不吃饭?饿瘦了、饿病了怎么办?妈妈特意给你炖了竹笋老鸭汤。”
“真的没胃口,我洗洗睡了,好困。”
“吃一口嘛,炖了好几个小时呢。”
“不啦!”
“喝一碗汤也好啊!”
“不了。”
“就一口也行。”
“你真的很啰嗦啊,我的亲妈——”
“这汤很补啊!”
“烦啊!别管我了好吗?”
孩子工作里一天已经很累了,没有底气再勉强,妈妈只好无奈地把汤收了,留到第二天早上老两口再吃。
你很啰嗦,是父母从儿女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吗?这句话,很奢侈。有父母耳提面命的啰嗦,其实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每一句啰嗦都是孜孜不倦的爱,有,是恩赐,不要漠视,不要挥霍。
当我们远离管束成为了孤儿的时候,还会同时失去人间挚爱。父母葬礼上的哭泣,儿女只是在哭诉自己的悲伤:从此我就只剩自己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