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靴子跟坏了,送去老鞋匠那里修。鞋子回来的时候,两个前脚掌底部的外侧都被粘上了皮子,纳闷“我这没坏啊?”老鞋匠这才抬起头,“你走路肯定用力不均,鞋底磨歪了,我给你调整过来了。”鞋底被粘得平平整整,边缘一看就知道是被打磨过了,是顺滑的。老鞋匠比自己还了解你的脚,你只能看到表面,他却能知道你是如何走路的。
我们这个街区的人都在老鞋匠那里修鞋。他的修鞋铺跟一般修鞋摊不一样,不用在外面风餐露宿,而是在菜场的外圈铺子上租了一个摊位,门脸也极小。菜场里面卖五谷杂粮,卖水产鸡鸭,菜场外面卖甜点熟肉,也有杂货,唯独没有做修补生意的。客流量极大,需求也多,都是这附近的居民。老鞋匠也不像其他修鞋师傅那样什么活都接,皮包给他,他是不要的,雨伞给他,他也是要退回去的,嘴里嘟囔着“修伞做不来的。”
老鞋匠原本是已经退休了的,在家享清福,老伴儿去世后,一儿一女轮着番接他去住。他却觉得别扭。他心里知道,孩子毕竟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是累赘。他要回去了,自己一个人又孤寂,不如找点事情做。别的也不会,还是重操旧业,让孩子们给租了这个小门脸,给人修鞋。
年轻的时候,鞋匠在上海皮鞋厂上班,是国有制单位的正式员工,意气风发的青年,还没有谈过恋爱。经人介绍,认识了纺织厂上班的一位姑娘,要看单位,他们是门当户对的一对。两个人都是初恋。姑娘家却觉得姑娘多少是短视的,应该找个条件高于自己的,而不是相当的。就像当年姑娘读中学的时候,受到“上山下乡”的鼓舞,就不顾家里反对去了农村,走的时候兴高采烈。不料半年,就粗着脖子回来了。原来是得了甲状腺炎,只能回来养病,为此没少受母亲的数落。还好因祸得福,她被分配进了纺织厂,捧上了“铁饭碗”,多令人羡慕的一份工作。
鞋匠去纺织厂接姑娘下班,看到她穿着白色的制服,头发别在耳朵后面,真是好看。晚饭后,鞋匠推着自行车,他们一边聊天一边走路,从外滩走起,一路聊得开心,竟然走回了徐家汇,发现天明了。鞋匠被带回家见姑娘的父母,倒是个懂事的人,给爸妈各带了一双皮鞋,头层牛皮,牛筋底,透气耐穿,都是当时上等的尖货。姑娘的爸妈高兴得合不拢嘴。鞋匠娶了姑娘,大家都说他们是般配的一对。
后来鞋匠下岗了,想要找工作一直没有头绪,姑娘的父母也帮着张罗起来。只是姑娘父母找的工作,鞋匠不爱去,难免姑娘会落下埋怨。后来鞋匠下定决心还是干老本行,开鞋铺,最早卖的是皮鞋厂里的存货。后来干脆让妻子卖厂里的鞋,自己给客人量脚做鞋。
没想到生意好得出奇,很多人认准了他是皮鞋厂出来的师傅,让他做鞋。上海人认出身,你是老牌皮鞋厂出来的师傅,就是要比别的地方来的师傅可靠,眼光也要胜一筹。鞋匠只做纯皮的鞋,他跟一般的师傅做法不一样,给客人量脚定制鞋子模型时,会特意用纸板插入鞋内,以便留出一些空间,如此定制完后,穿在脚上才感觉更舒服。首先要将鞋帮打样定样,接着将剪好的鞋帮进行缝纫,然后再经过定型、钳帮、复底等多个工序,最后上光。一双皮鞋的价格不高,但制作大约需要两三天,质量是没话说的,不会出现商城里开胶脱线的情况。
商场里的皮鞋轻巧精致,款式新颖,没有人再买皮鞋厂的老款鞋子了。可是来找鞋匠做鞋的人还是络绎不绝,特别是很多年长的人,是穿不惯商品鞋的。也有很多长辈是为儿孙来做小皮鞋的。
鞋匠做的猪皮鞋垫也很受欢迎,除臭功能很好,之所以不用牛皮材质的鞋垫而选用猪皮鞋垫,是因为猪皮鞋垫毛孔大且透气性好,易于吸收散发脚底汗液。夏天穿塑料凉鞋是轻快,但还是皮凉鞋养脚,鞋匠做的皮凉鞋简单大方。到了冬天,他用纯羊毛作内填充,制成的冬季皮鞋既御寒又保暖。
他们的旧居地段不错,房子老是老,旧是旧,却能卖好价钱,于是卖了房子给儿子置办了新房。鞋匠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成了老鞋匠。儿女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也算孝顺的孩子,就让他关掉铺子退了休。偶尔给孩子做一双鞋子,孩子有点嫌款式守旧了,也不好直说,就说不要做了,太麻烦了,买一双也不贵的。老鞋匠就真的不做了,做一双用的时间比以前也长很多了,只有老伴儿还在穿他的鞋子,是他最忠诚的客人。
给老伴儿做一双牛筋底的平底鞋,还要在鞋面上缝制个蝴蝶结。这个蝴蝶结也跟别人的不一样,是将皮子折出形状,中间缝实,最后整个立体地缝在鞋面上,蝴蝶结紧紧贴在鞋面,但与鞋面之间又有空隙,走路一点不碍事,但又有了灵气。老伴儿拿到鞋子时,倒有点害羞,一把年纪了,还穿一双有蝴蝶结的皮鞋。
老伴儿去世,对老鞋匠来说是个打击,不用说出口,头发一夜就白了。孩子给租了铺子,对他来说确实是一种安慰。人没有事做的时候,才老得格外快。修鞋有修鞋的规矩。老鞋匠给人修鞋,总要先戴上胸前挂着的老花镜,把鞋子举起来,离眼睛有一段距离,看看这鞋子的问题出在哪里,提些建议,有时候也不会为了修鞋而修,告诉客人这双鞋子不值得修,穿了伤脚,不怕客人生气。
他总强调质量要好,可什么是质量好,他没有一个概括,大概就是他常说的舒服、耐穿、真皮实跟、不掺假。一双鞋关系到走路,鞋子穿不好,是要腰酸、膝盖痛的。虽然他不能理解现在的潮流,也不懂什么叫设计,可老鞋匠的话总是很有道理。如果看见鞋子里塞的是纸,一向和蔼的老鞋匠是要忍不住高声两句的,做这种鞋子的人是坏了心眼儿的。
大多时候客人送来鞋子,老鞋匠会说:“走吧,我知道了,明天来取就行了。”铺子里放着皮料、鞋底、鞋跟、白乳胶、黄胶、粘底的胶水、削皮机、打磨机、钳子、锤子、钉子……井井有条,老鞋匠做小事做得也认真,从不乱放工具。地上也看不到垃圾,他总是及时清理,如果铺子一脏,他心里就难受。老鞋匠从上班就套上皮围裙,总给人穿着很厚实的感觉,左右胳膊戴一副深蓝色的套袖,缝鞋子的时候,手真是有力气,那双手是糙的,长满老茧,但很宽厚。工作的时候,他的眼睛是亮的,能感受到他的快乐,是从来不说的快乐,他也很少笑。
看不见的隐患,老鞋匠也会主动帮客人检查,像医生那样。他把手伸入到皮鞋膛内探摸各处是否有影响穿用的缺陷,比如鞋垫是否一直垫到鞋头,不短也不长,再比如鞋里是否平整,是否有离钉尖和钉尾不平等的情况。鞋子交给老鞋匠,就可以放一百个心。鞋子修好,他一定会用绒布仔细擦拭一遍,最后打上鞋油,锃锃亮,还给客人的时候宛如一双刚出厂的新鞋。
这附近的人都在老鞋匠这里得到了好处,谁的鞋子坏了都在这得到了修补,谁的脚也就在这得到了照顾。收废品的人拖着破鞋在门前走过,也被老鞋匠叫过来,能缝就缝上,补不上的就把客人不要的鞋子修一下给他穿。一来二去,老鞋匠的人缘好起来,桌子上不时摆着隔壁家的桃酥,要不然就是炒货,还有让他带回去做饭的新鲜小菜,相互照应着过了许多时日。
混熟了的人,能听到老鞋匠自己讲过去在工厂里的趣事,说起自己曾经做过一双缝着蝴蝶结的皮鞋,真是精巧,现在是再也做不出了,只剩下修鞋的手艺。不知道是老鞋匠真的做不出了,还是没有人值得他再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