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只觉得自己的三观都要被颠覆了,如此谄媚之言,让他这个正直之人,如何开口啊?
可一想到明日早朝之时,他极有可能当众打李林甫的脸,断了他的左膀右臂,便忍不住浑身直颤。
太激动了。
此时,贺知章已经没有了饮宴的心思,当即起身向李璥告辞。他得回去与张九龄等人商议一番,好好谋划此事,定要让李林甫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给贺知章出了主意,李璥便不再管他。不管成与不成,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影响。
反倒是借此机会,卖给贺知章一个人情,希望其在担任汴王傅之时,能够对他所行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宣政殿,早朝时。
在议定一系列国事之后,高力士得到李隆基授意,正准备宣布退朝。
就在这时,贺知章缓缓站出,举着一本奏折,沉声喝道:“启禀圣人,老臣有本上奏。”
众臣皆是一阵意外,纷纷望向贺知章,有同情,也有不屑。
许多人都在想,这贺老莫不是心有不甘,自己上奏求情,恳请圣人免去他汴王傅的职位,重新回到朝堂?
李隆基此时也是这个想法,不由深深的望向贺知章,沉声道:“哦,贺傅有何事上奏?”
众人闻言,不由低头轻笑,圣人一句贺傅,便将贺知章给钉死在了汴王傅上。聪明人都听明白了,皇命不可违,纵然不愿,也得从命。
贺知章将奏本递给宦官,一派从容,完全没有一丝慌张,“启禀圣人,老臣承蒙圣恩,担任汴王傅,实在是三生有幸,与有荣焉,纵然是给个宰相当,老臣也不愿意换啊。”
众人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这说的什么话,合着一个小小的汴王傅,竟然比当宰相好,贺老,你就这点追求了吗?
李隆基亦是惊讶不已,接过呈递上来的奏折,一边翻开,一边不解道:“贺傅此言何意?难道这宰相一职,还不及一个汴王傅?”
贺知章感慨道:“圣人有所不知,昨日老臣前往汴王傅就职,方知汴王实乃一块璞玉,完美无瑕,令人羡煞。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汴王尚且年幼,若是仔细教导,将来必成大器。”
李隆基闻言,不由微微颔首,心中颇为愉悦。有人这么夸自己的儿子,确实很爽。
贺知章继续说道:“然而,老臣如今已是年迈不堪,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无法胜任教导汴王之责,实令老臣抱憾不已。”
听到此话,李隆基顿时脸色一沉,这老家伙,说来说去,还是想要推脱汴王傅一职啊。
就在这时,在李林甫的授意下,一名党羽当即跳出来,沉声说道:“贺老此言何意?莫不是您无意教导汴王,以此为借口?贺老莫非是觉得,汴王根本不配得您教导?”
贺知章笑呵呵的望着他,“陈少监误会了,老夫之前不是说了吗?这汴王傅给个宰相也不换,老夫岂会轻易放弃?“
这下,众臣又是不解了,既然不肯换,那这话又是何意?
贺知章也不吊着众人的胃口,当即面向圣人,躬身拜道:“启禀圣人,老臣年老体弱,不足以担负起教导汴王之重责。故奏请圣人,允许老臣调任奏本所书之人,充为属官,为老臣分忧解劳。”
李隆基连忙低头览阅奏本,片刻后,神色颇为怪异的看向贺知章,“贺傅想要引荐这些人,担任汴王傅掾属?”
“正是,老臣对这些人颇为了解,皆是当世人杰,其才不下于老臣。若是能够担任掾属,必能将汴王调教成才。”贺知章自信满满的说道。
这时,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张九龄等人,低着头,强忍着笑意。而李林甫等一众党羽,却是一脸疑惑,不知贺知章卖什么关子。
李林甫此时却是心有不安,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圣人的神色,总觉得其中定有阴谋,且这个阴谋,跟自己有莫大的关系。
李隆基呵呵一笑,“贺傅当真是举贤不避仇啊,若是朕没看错,这些人中,有一些人可是经常弹劾你啊。”
“为国朝举才,乃老臣分内之事,他们弹劾老臣,亦是他们分内之事。这两者并不相悖,皆是为朝廷尽心尽力而已。”贺知章义正言辞的说道。
李隆基当即将目光望向之前站出来的陈少监,“陈爱卿,贺傅在奏本中,引荐你为汴王府文学掾,不知你可愿意?”
什么?众人不由一阵惊诧,贺知章竟然会引荐陈少监?
不对,这是陷阱啊。众人立即明悟过来,若是陈少监被调任汴王府文学掾,那岂不是明升暗降了?而且,还是贺知章的属官,那命运前途,岂不是全掌握在他手里了?
陈少监自然也不傻,立即明白了其中的用意,顿时脸色发白,双腿发软,差点跪倒在地。
“臣,臣。。。。”陈少监微微颤颤的拜伏在地,期期艾艾的说不出话来。
贺知章笑呵呵的望着他,“陈少监,莫非你不想去,若是如此的话,老夫也不勉强啊。”
陈少监闻言,脸色顿时一片苍白,不知该如何应对。
一旁的李林甫脸色阴沉如水,厉害,这贺知章竟然如此厉害,竟然利用自己的计策,反而将了他一军。
此时,他根本不敢开口,为陈少监求情。他终于尝到了几天前,张九龄等人的无奈了。
“咳咳,陈少监,能够在汴王府教导汴王,这也是你的荣幸啊。”李林甫见他还在那里犹豫,赶紧提醒道。
陈少监闻言,顿时面如死灰,这下彻底没有转圜的余地了,“臣不胜欣喜,叩谢圣恩。”
李隆基当即挨个唤出奏本上的名字,一一询问。
每当点出一人,李林甫的心就如针扎一般疼痛,他好不容易安插在朝中的党羽,竟然就这样被拔掉了六人。
虽然这六人皆是四五品的官员,但只要加以培养,将来未必不能执掌一部,成为他的心腹党羽。
可现在,这六人一去,空出来的职缺,想要再安插自己人,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日,李隆基下诏,调任陈少监等六人,为汴王傅掾属,一时引得朝野震惊。
一些熟知朝堂局势的士子清流,纷纷弹冠相庆。反观李林甫一众党羽,已是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