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是被那场火惊到了。”
“哪把火?”
“就是靖康初年东京那把火,把整个尚书省都烧没了。幸好那天是夜里烧起来的,只有一两在待诏,要不朝中阁老都烧作灰了。”
“有这事?”
赵构和Er惊讶地对望了一眼。
当时Er一直昏迷着,而赵构正奉诏在河北组织天下兵马勤王。
“那场火足足烧了半夜,东京城火光冲天。臣家在数里之外都可看得见。陛下可知,那火不是天灾,而是人为,是乱民所点。那一晚城中到处都是乱民,烧杀抢掠,臣家中数十口人都藏在地下密室中,唯恐乱民闯入小命不保…”
秦桧平淡地述说着,面上没什么表情,可眼神中那抹惊恐,却显示出当年的心理阴影至今未消。
“臣有一言,冒死进谏,请陛下恕罪。”
秦桧突然跪下,赵构吓了一跳,手一挥,“爱卿但言无妨,恕你无罪。”
“臣以为,就是那场火,改变了我大宋国运。”
一语既出,连Er坐不住了。被针刺了般跳起来,指着秦桧怒喝:大胆!
相比之下,赵构就淡定得多。挥挥手,示意Er坐低。
秦桧依旧跪着,头去没有低下。
“陛下知道,臣当年被掳去金国,忍辱负重,一心只想南归报国,故假意与那金国数名高官周旋。相处久了,得知他们最初只想过来打点秋风,敲诈一笔,从来就没有攻下东京的打算。”
这段话信息量太大,连赵构也一时吸收不了,用一种狐疑地目光看着地上这个人。
开玩笑,你冲到我家杀人放火逼得我无路可走这才扬长而去,然后告诉我,这是个意外?好吧,就算我傻我天真,你现在还有事没事拿把刀在我家门口耀武扬威,就又算怎么回事,还想再来次意外?
“金人当时驻在城外,只想多诈点金银,朝中为了尽管凑够这笔钱,四处搜刮,逼得狠了,东京城里就开始四周有人作乱,唉,内忧外患,苦啊。最后就是那把火,把尚书省都点了,也把金人的耐心烧没了,他们担心再乱下去,会不会有人把皇宫都一把火烧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虏了二帝北去。”
ER没想到秦桧会说这些,明明说好了在临安城里搞一个火情演练,让皇上知道这事必须马上处理就行了,怎么弄成了一个忆苦控诉课?
他探过秦桧的脑区,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反而犹豫了,要不要干预呢?
探了探赵构的脑区,他已经完全被弄糊涂了,此刻脑里几种声音在打架。
一个声音在嗷嗷地叫喊:这个秦桧分明就是金人的走狗,是金人派回来细作;
一个声音在慢慢地追寻: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那东京被侵的罪魁祸首竟不是金人,而是那些乱民?既然如此,我又何苦与他们不死不休?
一个声音在冷冷地质问:杀父之仇、灭国之耻,岂可轻言放下?
一个声音在轻轻地自语:如果没有靖康之难,你又怎么可能成为九王之尊?
……
ER第一次遇见赵构内心的思想斗争,颇有兴趣看看他会如何选择。
那几种声音交替在赵构脑中上场,又很快被另一种声音压下,他的脸色也显得阴阳不定,让人无从揣测。
秦桧犹嫌不够,见赵构没有阻止他,又开口了:“臣当时年轻,对金人暴行痛恨不已,恨不能投笔从戎,杀他个痛快。可后来跟金人处久了,却发现,金人虽然野蛮,倒也还算守信,真正背信弃义的,其实是我大宋一方。”
赵构终于坐不住了,猛地站起身,一脚踹了过去:“胡说八道,乱臣贼子”,此刻他咬牙切齿,虎目圆睁,真正是气到了。
秦桧似乎早料到要随天之子怒,并不慌张,除了被踹到那一刻动了动,身子一直跪得挺直。
“张觉之事,陛下可曾听过?”
“张觉”赵构气哼哼地坐了下来,想了想,好像听过,记不太清了。
“此先前的辽国武将,后来降金,不久又来降宋,自称是汉人。我朝先与金人签有海上之盟,金人自然不肯,前来索人。我朝先是推说不曾纳降,等金人问得狠了,就砍了个假人头送去,金人发现之后,这才不得已砍了张觉。”
这TM是话本吧,别说赵构,就是ER脑洞大开,也想不出这么富有戏剧性的情结,外交大事,如同儿戏一般,他那老爸也太艺术人生了吧。
此时赵构脑中,那个质疑秦桧的声音已经沉默了,这么容易查证的事情,借他个胆子,也不敢来欺君,他想到的是朝中老臣们对历史的语焉不详,各种遮掩,若说欺君,有罪的应该是那些人才对。
他们一天到晚翻来覆去的就是金人如何狡诈野蛮,徽钦二帝如何被虐,却从来不说,今日种种因何而起?
好端端的锦绣河山葬在他们手里,难道他们不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吗?
还有虎视眈眈的金人,难道骂几句狡诈野蛮就能让他们退兵吗?
各种纷杂的声音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一个:要重视审视这个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