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22608000000003

第3章 人生如初尘落定

01 人间

林徽因。

世间女子万千,民国里来去,独她最好。写林徽因,当从《诗经》起。从那首《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始,穿过烟水迷离之江南,去追忆、去怀缅。“徽因”二字之缘起,便在于当中那句“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

思媚周姜,京室之妇。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大姒嗣徽音”,大姒,乃周文王之妃。徽,美也。徽音,即美音,寓意贞静之性、贤德之行。以“徽音”二字作她的名,的确是再适合不过了。她出生时,是晴天丽日。1904年6月10日,她出生在浙江杭州陆官巷的祖父林孝恂家中。她满月时,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不知周岁抓周,她的小手捡起了什么。

林徽因的祖籍虽然是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但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当中,她自称杭州是“一半家乡”。这一份乡关情意,自与她在杭州出生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杭州岁月当中祖父予她的恩情。“徽音”一名便是祖父为她取的。

彼时,“徽因”二字尚不是而今我们看到的样子,而是完全依照《诗经》所取,叫“徽音”。直到1935年,林徽因开始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因“徽音”二字与当时的一位男性作家的名字“林微音”相近,为区分开来,方改“徽音”为“徽因”。

民国才女如冰心、庐隐、苏雪林、凌叔华等,皆是出身仕宦名门之家。林徽因亦是,她祖上根系乃福建闽侯林氏,旧年林氏是望族。纵林氏至林徽因祖父林孝恂这一支已式微,沦为布衣,但林孝恂勤奋,光绪年间考中进士,与康有为同科,之后授职翰林院编修,亦算是林氏家族重新振兴之标志。

因林孝恂起于寒微,家底薄,在京为官压力极大,有意请求外放,所以在翰林院年度甄别考试当中故意写错一个字。能入翰林院任职的人必是有大才学的人,书写错字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出现此种情况,通常便是官员暗示上级自己有离京意向。

如此,林孝恂方才离京而去,千里迢迢来到南方,出任金华、海宁等地方官长。最后,他落居杭州,当了杭州知府。林孝恂虽在封建旧朝为官,但其人开明。晚清社会风气日渐开放,林孝恂新旧不拒,中外兼学。

林孝恂尤重视后辈教育,不分男女,一视同仁。他在杭州府上设立了家塾,分国学和新学两斋,教育子侄。并请了国学大师林琴甫讲授国学,新派名流林白水讲授新学,甚至请了洋人和日本人来教习英文与日文。国民党著名将领蒋百里,便是因为林孝恂出资方才能够留学日本,谱下传奇。

自然,林家子女皆受到了极好的教育。林孝恂与妻子游氏共育有七个子女。林孝恂专情,一生只爱游氏,从无妾室。在林家,也广传林孝恂与游氏的爱情佳话。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长子,生于1876年,字宗孟,号“桂林一枝室主人”,因晚年家中院落里栽有两株栝树,自谓“双栝老人”。

林长民,聪慧又好学。青年时便两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在清末这样一个政治环境极复杂的年代生活,林长民心中日渐种下改革社会的政治抱负。他有才学,也擅社交,因此广结政界名流。

关于林长民的形容,被誉为“晚近掌故史料之巨擘”的徐一士曾评说:“(他)躯干短小,而英发之概呈于眉宇。貌癯而气腴,美髯飘动,益形其精神之健旺,言语则简括有力。”想来,应当是形容极有正气的男子。

可惜,林长民终是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政坛失意之后便携女儿林徽因远赴英伦,周游欧洲。回国后,被推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世界国联总会,又接任福建大学校长。民国十四年,任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长。后来,他入奉军郭松龄幕。最后因参加苏家屯反张作霖战争中流弹身亡。

林长民娶妻三房。原配叶氏与林长民指腹为婚,英年病逝,未能给林长民留下子女。叶氏去后,林长民续娶何雪媛。何雪媛为林长民诞下两女一子,后来幼子、幺女接连夭折,仅有长女长大成人。她,便是林徽因。

何雪媛虽容貌端正,但因出身商贾小家,不善女红和持家,又没有文化,且脾气乖张,与林长民脾性不合。自幼子早夭,长达十年中,何雪媛再未能给林家续添男丁,膝下仅有林徽因,因而林长民才娶了第三房程桂林。

程桂林虽不通文墨,但性格乖巧,嫁入林家之后,又接连诞下一女四子,深得林长民宠爱,也有了林长民沉湎“桂林一枝室”的说法。这给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带来了沉重打击。原本性格不讨喜的何雪媛愈加焦躁、暴烈,甚至与女儿也无法和谐相处,这也给林徽因的童年生活覆上了一层阴影。

好在林徽因始终都是父亲的掌上明珠。

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忆念她的文章里写道:“她爱父亲,却恨他对自己母亲的无情;她爱自己的母亲,却又恨她不争气;她以长姊真挚的感情,爱着几个异母的弟妹,然而,那个半封建家庭中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却在精神上深深地伤害过她。”写得令人哀伤。

世道狰狞,岁月凄厉。

母亲,本应是林徽因初入这人间最重要的女性榜样。虽然她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她从小便见惯母亲心中的痛苦和束缚、不甘与挣扎,成长环境真的算不上温润。然而,即便在这样一个人心皆乱的年代里,她依旧能够穿越漫长的幽暗时光,长成一个明媚清明、内核强大的女子。

如斯女子,已是难得。而她一生一世,遇到的那些待她宽宏又真心的人,更是珍贵。先有祖父林孝恂和父亲林长民,后有知己徐志摩、爱人梁思成、至交金岳霖,还有泰戈尔、沈从文、费正清和费慰梅的欣赏、爱重。多年之后,哪怕文人女子最相轻,她也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那是一个极坏的时代,清朝末年,兵燹连天,祸乱绵绵;又是一个极好的时代,民国初年,百花绽放,星火不绝。是来来去去,是离离合合,是缘起缘灭。犹似史册里那一段三国硝烟,英雄美人,连枝盛开,热烈、嚣艳。

190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出生,文学大师巴金诞世。就连在遥远的南美洲,因低吟那句“我喜欢你是寂静的”而惊艳了世人的著名诗人巴勃鲁·聂鲁达也在这一年来到这浊浊人世间。而她,林徽因,女子清素如是,似春日栀子,不早,不晚,与诸君相携,悄然含苞,出现在世人眼前。

默然静待,她的人间四月天。

02 哀艳

哀艳是童年。

杭州。

蔡官巷。

林徽因童年时便与祖父母一起居于此处。林家是大家庭,林孝恂儿孙满堂。1909年,林徽因五岁,随祖父母由杭州陆官巷迁居杭州蔡官巷的一处宅院。白墙黛瓦,海棠枇杷。岁月安稳,山河静好。她在这里享有快乐的孩童时代,举目所见是澄明。

林徽因正是与表兄弟、表姐妹数人一起在杭州度过了童年时光。大姑母林泽民是林家兄弟姐妹七人当中最善诗书的。当年,林泽民虽已外嫁,但与娘家亲近,时常住在娘家。也是得了这样的好机缘,林徽因和众表兄弟姐妹受到了林泽民最好的发蒙教习,很是幸运。

那时候,林长民因忙于政事时常在外,与林徽因在一起的时间并不算多。故而,她的身边只有母亲、二娘(程桂林)和众家亲戚。母亲性子不好,对程桂林心存芥蒂,妻妾相处从来艰辛,林徽因本应单纯美好的童年也因此有了几丝晦暗。

1911年,林徽因祖母游氏病逝,祖父身体不好,母亲亦不识字,弟弟妹妹尚年幼,二娘自顾不暇,姑母也非时时在旁。因此,林徽因小小年纪便很独立,还开始代祖父给父亲写家信,令人心惜。女子独立,多只因困境当中了无指望。

林徽因的童年过得并不悠闲。家庭环境复杂,林徽因自幼看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母亲又总是尖锐,凡事不能淡然,较之寻常女童,她也不得不多出一份超越年龄的成熟心思。天资聪慧且早谙世事者,总要比寻常孩童过得辛苦些。一颗慧心藏纳于身,带来的未必总是春光明媚。

后来,林家离开杭州,几度迁徙。

1912年,林家迁居上海,住在虹口区金益里。林徽因入爱国小学就读。可是,林长民因公奔波,常在北京。次年,母亲何雪媛携林徽因的妹妹(后夭折)先去了北京。到1914年,林徽因才随年迈的祖父一起赴京。谁知,不久之后,林孝恂便病逝。

1915年,袁世凯称帝。之后,林家搬至天津英租界红道路,后又辗转重回北京,住在南府口御沟河边织女桥西。1916年,林徽因与众姐妹齐入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中读书,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命旅程。林徽因日后出色的英语便得益于在培华女中的学习。

1917年,张勋复辟,林家迁居天津一段时间,唯林徽因随父留京。直到这一年8月,方才定居北京。世道不安,政局混乱。世人都是历史微尘,林家亦不例外,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岁月裹挟,从南方到北方,从此地到彼处,迁徙辗转。林徽因生在一个淆乱年代,惴惴度过了自己最青涩的那几年。

她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是从十六岁开始的。

1920年,春。林长民政坛失意,被派至欧洲考察宪制,实是闲差,心知自己在政坛很难再有大的作为。之于林长民,这一段光阴苦涩晦暗,半生已过,终至落寞。可是,天命自有定数,他的失意却给了女儿林徽因去海外游学的际遇。是年,林徽因跟随父亲去了欧洲,开始了独属于她的瑰丽人生。

林长民有意为女儿的人生引路。行前,林长民在信中谆嘱女儿:“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开家庭繁琐生活,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见解与能力。”

彼时,林徽因尚不知此次行旅意义几何。4月,她随父从上海出发,登上去往法国的邮轮。一路海航,令她印象深刻。她常立于船头甲板之上,远眺大洋的彼端。无垠之广天,空阔之深海,让她领悟到了己身之渺弱。她便在心中隐隐种下一个念头,要做点什么来映衬这天地人间。

她想:丰盛且热烈地度过这一生。

5月7日,邮轮抵达法国,林长民父女转道去了英国伦敦,居住在阿门二十七号。林长民为爱女聘请了两名外国人教英语和钢琴。两个月之后,林徽因随父亲开始漫游欧洲大陆,从巴黎到日内瓦,从罗马到柏林。谁知一个弱小女子就这样在漫长的旅途之中长成了铿锵热烈的样子。

9月,父女二人回到伦敦。林徽因以极好的成绩考入了圣玛丽学院。这个9月,看似平常,可对林徽因来讲却又实在特别。这不单与她入学有关,更与那个原本在美国却突然漂洋过海来到伦敦的热烈男子有关。他,便是徐志摩。

10月,林徽因遇见徐志摩。

林氏父女旅居伦敦近两年,周围集聚的皆是风趣有才之人。林长民德高望重,纵使远在英伦,所交之辈依然是在各自圈中身份煊赫之人,其中便包括浙江海宁富商徐申如之子徐志摩。

徐申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主要在海宁硖石经商,彼时正值徐申如出任海宁商会会长。胡适曾说:“申如先生为硖石最有势力之人,有‘硖石皇帝’之称,其人魁梧强健,体格过人,气度也还可亲。”

徐申如希望徐志摩子承父业,遂将之送到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徐志摩原本也打算学成归家,如父所愿。可时日长久之后,他对经济学兴趣渐失,反倒迷恋哲学家罗素至深。就在即将拿到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之时,他却义无反顾地只身去往英国,欲投罗素门下。

徐志摩运气差,他到英国之时,恰逢罗素去了中国。与罗素擦肩,令他很失望。好在,他此时结识了作家狄更斯,恰似万般黑暗之中的一束暖光。在狄更斯的介绍下,徐志摩辗转来到了康桥皇家学院学习,于此落定。

那是个路路有神仙的年代。

有一天,徐志摩来到林家拜访林长民。敲门而入,与林长民相见。有些人只需三两句话,便知贴心。林长民和徐志摩正是如此。林徽因后来回忆说:“不用说,他和我父亲最谈得来,虽然他们年岁上差别不算少。”无论年岁相差几何,家世背景如何迥异,终无法妨碍他们成为莫逆之交。

两人之间还有一段私趣掌故,说是他们曾因受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爱情理念影响,互写情书,佯装伴侣。林长民以有室男子苣冬自称,徐志摩则扮演已婚少妇仲昭。鱼雁往返,倾诉思情。只是后来见着林徽因,徐志摩再来林家时,心思已全然落在了她的身上,也就不大顾得上与林长民的“情分”了。

那日,她梳着两条及肩小辫,着一身素雅衣裳,安静地立在父亲身后,悄看门前来客徐志摩。他也是一眼就看到了她。那是一种怎样的初识印象,微细之处,世人难知。但可猜想,徐志摩心中定是极欢悦的。不用说话,只静默看她,就欢喜难耐。

所有的爱,大约都是生发于一种不经意的微喜。譬如他与她,初见在伦敦的和煦日光下。那一见,他的心就被她攫住了,不能自拔。仿佛前生前世,早已相识;仿佛今生今世,人间重见。有些人,哪怕远隔万水千山,也终将会面。

徐志摩,什么人?

只他一旦爱住,

管他春夏秋冬,

管他日居月诸,

管他时岁荣枯。

这一年,她十六岁,他二十四岁。

03 志摩

徐志摩。

与他相识相知的时日,是林徽因在伦敦最好的记忆片段之一。纵多年以后再忆及当年往事,她心中依旧皆是柔软。异国他乡,难得两相知心,不说话他也懂。青春年少的人们,从不缺少悸动,有些匆急潦草,有些温柔从容。林徽因与徐志摩便是第二种。似梦中白莲,皎洁耀眼。

她犹记得那次,他雨后看虹带给自己的浪漫悸动。是缓缓慢慢,却又浩浩荡荡。那日,她从温源宁口中得知,徐志摩竟曾头顶大雨跑去温源宁的宿舍喊他看虹。他俩同窗。彼时,温源宁只觉得眼下这个男子是与旁人不同的,心极挚纯。

徐志摩,以骨作文,以血赋诗。他是骨子里便有幻月虚花似浪漫冲动之人,而那浪漫又深稳、沉实,与人冲茶饮水、穿衣行路一般,仿佛是天性,怎么看都理所应当。正是那晚,林徽因抑制不住心中好奇,惴惴地跑去问他,怎就能判定那雨后必有彩虹。

不想,他却答道:

“完全诗意的信仰。”

不是所有的浪漫都令人着迷,也不是所有的诗意都值得回忆。但一切自徐志摩处散发出来,便令林徽因觉得格外不同。当年,她不过是十六七岁的素衣少女,春日栀子,蓬勃芳香。如此年纪,便在异国他乡,心中所缺,只是一个温柔怀抱,或是浪漫依靠。

中国人的乡关情意不同于大多数国家的人。就好比一封从不老旧、永不褪色的家书,万里之外,也在袄中。少女林徽因,也是如此。父亲依旧忙碌,不能时时伴她左右,与她闲话。那段日子,对于林徽因来说,时如春草温柔,时似荒野寂寞。正如她日后给沈从文写的信中所言:

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那是英国的不断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我能在楼上嗅到顶下层楼下厨房里炸牛腰子同洋咸肉,到晚上又是在顶大的饭厅里(点着一盏顶暗的灯)独自坐着(垂着两条不着地的腿同刚刚垂肩的发辫),一个人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

恰逢此时,他便来了。

还好,他来了。

徐志摩,虽然年长许多,但是学识见地与艺术修养不凡,令少女时期的林徽因十分敬仰。他浪漫温柔,诗情画意,真挚潇洒,淡静自若。那夜,她与他讨论雨后的虹、描摹康桥的梦。天真如泼墨芍花,无暇似不染烟火。深夜阒寂,她忍不住在闺阁隐秘的角落写下了一首《那一晚》,来回想,并纪念。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

在古老沧桑又自由浪漫的欧洲大陆,林徽因和徐志摩来往,看上去是多么自在美妙。只是,天不遂人愿。一代才子徐志摩早已婚配有妻。世事寻常,美好如此,哀痛亦是。在徐志摩和林徽因超越友谊、逼近浪漫的关系背后,另有一人孤自沉默,无依无靠,在悲苦中煎熬。

失意的是张幼仪。张幼仪,徐志摩发妻。与林徽因相识之时,徐志摩已是人夫,亦是人父。早在1915年,徐志摩与张幼仪便已结为夫妻。那一年,张幼仪一如而今的林徽因,不过只有十六岁。

张幼仪与徐志摩当真是门当户对。她乃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张润之的次女。张润之有八子二女,张幼仪排行第八。张家是名门望族,只是这桩婚事因是父母之命家庭包办,二人全无感情基础,徐志摩对张幼仪总是很冷淡。

感情的事,从没什么道理可言,所有对错都是一家之言。爱与被爱总难预料。碧玉女子会爱上粗野莽夫,书香子弟亦可能沉迷于烟花之地。而看过去极匹配的倜傥公子和妙丽小姐,也许一生一世也难生发出半点情之涟漪。徐志摩与张幼仪便是如此。

不喜欢便是不喜欢了。

若徐志摩果真爱林徽因至心甘情愿抛弃发妻,真能弃绝道德、信义、原则,彻彻底底当个恶人,也就罢了。然而,他不能。他终究只是凡人。一如大多数人,善仍保留,恶难彻底。他做不到随心所欲,与林徽因只能“发乎情,止乎礼”。他自知有错处,便将一封家书寄回国内,请妻子来英伴读,以此约束自己。

1920年,张幼仪应丈夫请求,千里迢迢抵达马赛港,辗转至伦敦。可是,当张幼仪真的出现在徐志摩面前时,他又悔了。有时,徐志摩的优柔寡断看上去实在令人讨厌。可换作旁人,又未必真的会做得更好。张幼仪曾回忆自己当年抵达马赛时的境况道:

我斜倚着船舷,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惟一露出不想到那儿来的表情的人。

次年9月,张幼仪抵达伦敦。恰逢此时,林徽因与父亲在伦敦的寓所租期已满。不足一个月,林徽因便随父亲回国。在张幼仪和林徽因之间取舍,大约是徐志摩此生所做的最艰难的选择。林徽因的离开,又让徐志摩越发看清了自己的心。

他爱的,只有林徽因。

心动之事,最是折磨。不是玉石俱焚,便是覆水难收。林徽因离开之后,徐志摩悬心难安,与张幼仪的婚姻每况愈下。1922年,徐志摩在德国柏林和张幼仪协议离婚。友人胡适曾在徐志摩去世之后所写的《追悼志摩》中写道:

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出离婚,他告诉她,他们不应该继续他们的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他提议“自由之偿还自由”,他认为这是“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他说“故转夜为日,转地狱为天堂,直指顾间事矣……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事实上,徐志摩对张幼仪几乎连尊重也未曾做到。就连离婚的口信,徐志摩也是托旁人捎给张幼仪的。他说:“小脚和西服并不相配。”小脚是张幼仪,西服自然说的是自己。当中厌弃,不言自明。种种言行,几乎是另一个版本的胡兰成。区别是,徐志摩有爱,他爱的是林徽因;胡兰成无心,他爱的只有自己。

虽然与徐志摩的这段婚姻是张幼仪毕生剧痛,但是这丝毫不能阻碍她成为传奇。后来,她独自打拼,从开一家服装店开始,慢慢成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对,她开了一家服装店。而这,也曾是张爱玲的愿望。

世间情爱,总是诡谲。哪怕与发妻离婚,徐志摩也终究没有得到林徽因。或许,他只想给自己的一颗心一个交代。徐志摩自私吗?当然。可是,爱这件东西,从来不都是自私的吗?谁能相信,一个人,一颗心,可以住进两个人?徐志摩不相信。世人评价他是否风流的同时,也都能伪装到底。

之于林徽因,这一段感情是少女之温暖初梦。粉而洁净,远而广阔。她对徐志摩,与其说是恋慕,不如说是敬慕。友人之上,爱亦未满。之于徐志摩,这一段感情是成年男子久觅不得之爱情理想。无色,蓬勃,有难以拔除之诱惑。谁不曾在年少时笨拙而又疯狂地爱过一个人?那个人是对的吗?未必。可是,难忘。

道如今:

康桥如故。

云如故。

唯爱已非故。

04 思成

感情的事难分对错,

但总有一个先来后到。

离婚之后,徐志摩追随林徽因回国。他想要做点什么,可是,他的恩师梁启超不允。1915年,徐志摩结婚之后,离开浙江前往北京求学,先后至天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等处学习。1918年夏,经友人张君劢引荐,拜梁启超为师。徐志摩深得恩师梁启超所喜。

1918年8月,也是在梁启超的安排之下,徐志摩赴美留学得以成行。在徐志摩心中,梁启超如山如父。得知徐志摩为林徽因离婚并回国,梁启超致信徐志摩,训教了一番。大意是望徐志摩行事多思,不可以一己私乐令旁人痛苦,不该沉迷于男女情爱之幻徒增烦恼和苦痛,望他看开、放下。

不过,徐志摩的回信却很有态度。

徐志摩说:“我知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告之恩师自己并非只顾自己私乐致使他人痛苦,而是要身心一致地活一次。

又有洒然几句:“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好一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许是良人,但他不是张幼仪的,也未必是林徽因的。他之所以不听恩师言劝,也是另有隐情。林徽因回国之后遇见了梁思成,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在徐志摩、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关系当中,梁启超的身份很尴尬。

事实上,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姻缘,与梁启超确有莫大关联。正是梁启超早早看中了这个小女子,暗中促使她与梁思成相识,方才有了这二人后来的佳美故事。因此,徐志摩心知,恩师此番训劝亦有徇私之嫌。在林徽因这件事上,爱徒与长子之间,梁启超不得已做出取舍,也是常情。

可是,梁启超所为,亦仅止于此。

一如他自己在二人成婚之后与女儿梁思顺的信中所言:“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的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徽因又是我的第二回的成功。”

世间你我,缘来缘去,皆有果因。彼时,林徽因与徐志摩一起谈诗书、论学法,漫游英伦,也是很浪漫的。只是相遇得太晚,她不曾料到他家中有妻,更不曾料到他会为自己而抛弃张幼仪。林徽因不是徐志摩,她无法像徐志摩一样只凭一颗浪漫的心而活。

林徽因,自幼目睹双亲相爱又绝望的关系,从母亲处深知旧时代身为女子的桎梏之痛。如若她果真嫁给了徐志摩,在世人眼中她成了什么人?哪怕她从未有心拆散旁人的婚姻,可是世间对错从来不由自己分说。爱令人愉悦,可是总有误入歧途之人,爱至疲惫。

林徽因不愿。

何况念及张幼仪,她该如何自处。她无法接受,因了自己,断送了张幼仪对徐志摩所有的情之寄望和爱之企图。她做不到,这不是她想要的。十六七岁的林徽因无法给予徐志摩爱的回应。她对他,从来都是敬大于恋。如是二三,林徽因和徐志摩也就只能这样了。他有过的熹微幻念终要崩塌散灭。

回国之后,林徽因继续入培华女中就读。恰逢此时,她重遇梁思成。多年未见,他依然端正沉实。重逢时,她依然记得出国前夕匆匆一会时那个沉默不语的少年模样。而他,却经那匆匆一见,便在内心深处将她雕成一朵不枯香花。

1901年,梁思成出生在日本,年长林徽因三岁。虽然长得俊秀,但是年幼时身子孱弱。十一岁时,他才随父母回国。回国之后,入清华学校就读。学业优秀不说,谁能想到儿时体弱多病的他竟然足球踢得好,也擅长跳高,在各领域皆出类拔萃。他爽直风趣,人缘亦好。

两个人在一起,能长久相伴,性情相合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林徽因之所以能和梁思成相恋、相伴并最后结发相守,全因为他深稳和静的性情。与梁思成在一起,林徽因觉得舒适。她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皆懂得。这才是她想要的婚姻生活。

他彬彬有礼,给予林徽因的爱,深缓宁静,温柔有致,不激烈、无压迫,在一种自由舒畅的环境里生发壮大。因此,让林徽因极为受用。他予她呵护,她还他温柔;他予她情,她还他信;他予她山盟海誓,她还他长相厮守。

所谓“琴瑟之好”,大约就是如此。

二人热恋之时,常在北海公园相会。当年,北海公园新建成了松坡图书馆,梁启超任馆长,梁思成便从父亲那里得来一把钥匙,占得了这幽谧之地,用来与林徽因浓情独处。两人与书为伴,无须言语,便有默契。想来那一段时光,当真温柔曼妙。

可是,徐志摩不甘心。

徐志摩按捺不住心中情动,时常到松坡图书馆来找林徽因,置彼此处境于不顾。直到梁思成与林徽因独处时贴便条于门上,明言勿扰,徐志摩方才作罢。一段情,总是需要一个契机来突破,去往更深处。林、梁二人情定终身,与梁思成的一场车祸关联极大。

1923年五九国耻日前夕,梁思成与弟弟梁思永骑摩托车上街参加国耻示威游行。却不想,骑车行至长安街时,被国务院权贵金永炎的汽车给撞了。弟弟梁思永伤轻,不几日便出院。但梁思成极其不幸,经此一劫,落下残疾。

因筋骨大伤,梁思成的左腿比右腿短出小小一截,成为终生遗憾。但他也不是运命极坏,经此一难,那个世人皆叹赞仰慕的女子竟日日守在他身边,悉心照料,心无顾忌。情越深,爱亦越浓。极有可能在那时,她隐隐在心中生发了与其相依白头的意思。

至此,两人的关系方才确定下来。

这一年,她住进他的城。

05 夏花

1924年4月,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来到中国。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

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

我就驱车起行,

穿遍广漠的世界。

在许多星球之上,

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

路途最远,

最简单的音调,

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

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平静、质朴,却饱含无限深意。仿佛栀子花茶盛于青花瓷碗,分明寻常,却又古意盎然。或许,正是泰戈尔作品当中的此种清寂又深阔的意境令世人着迷。而为之着迷的人里,自然包括林徽因、徐志摩等当时一批进步的文艺青年。

泰戈尔,1861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1913年因抒情诗集《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当泰戈尔的秘书恩厚之在北京与徐志摩等人谈及泰戈尔有意访华时,众人惊喜,对此事万分重视。

原本梁思成计划1923年赴美留学,因遭遇车祸无奈推迟。此时,林徽因也因照顾梁思成,反倒可以修完自己的中学课业。故而,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时,林徽因有幸参与陪同。世事之变,多难预料,计划不及变化之莫测。

徐志摩与主张将外界思想家的观点引入中国的讲学社商谈,确定了泰戈尔访华事宜。是年,4月,泰戈尔终于来华抵沪。此次访华成功,徐志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日,接待泰戈尔的人都是中国的文化名流,而徐志摩担任泰戈尔访华期间的翻译。

讲学社是由林徽因的父亲和梁思成的父亲共同策划的组织,所以,从4月12日泰戈尔抵华之日到5月30日泰戈尔返印这期间,徐志摩与林徽因有了极为难得的相处时间。

4月23日,泰戈尔来到北京,林徽因参与了接待工作。25日,林徽因与其他名流一起陪同泰戈尔游北海。26日,游法源寺。27日,游故宫。28日,游天坛……

这段时间,林徽因陪同泰戈尔的行程安排得极满,徐志摩与林徽因也卷入流言之中。可林徽因很坦荡,从未因传闻而与徐志摩刻意生分疏远,令人赞叹。

游天坛那日,泰戈尔有演讲,但演讲地点被临时更换为先农坛。林徽因、徐志摩似金童玉女一般陪在泰戈尔左右,可谓是一幅妙丽景致。后来,有人用一段令人极心动的话来描述当日的场景:

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海的一幅三友图。徐志摩的翻译,用了中国语汇中最美的修辞,以硖石官话出之,便是一首首的小诗,飞瀑流泉,淙淙可听。

凝想当日旧景,实在美妙。

5月8日,泰戈尔六十四岁诞辰。众人为泰戈尔在北京协和小礼堂举办了一场极特别的祝寿会。当日,胡适当主持,梁启超发表祝寿演说,最后泰戈尔致谢词。众人另备有名画、古瓷数件赠予泰戈尔,并赠泰戈尔一个中国名和刻有名字的印章,曰“竺震旦”。

众人皆知泰戈尔喜欢看自己写的戏剧。因此,当晚林徽因等人演出了泰戈尔根据《摩诃婆罗多》书中一段故事改写成的诗剧《齐德拉》。林徽因饰演女主角齐德拉公主,徐志摩、林长民等人也参与了演出。关于此事,当时的北京《晨报副刊》报道说:

林宗孟(按,即林长民)君头发半白还有登台演剧的兴趣和勇气,真算难得。父女合演,空前美谈。第五幕爱神与春神谐谈,林徐的滑稽神态,有独到之处。林女士徽音,态度音吐,并极佳妙。

后来,他们又在开明戏院演出了《洛神》。泰戈尔访华,虽受到了梁启超、林长民、徐志摩、胡适等人的热忱招待,但因彼时社会环境极复杂,也不免受到一部分人的奚落和反对。人性好恶,最难揣度。事事如此,从无例外。

其间,林徽因和徐志摩频繁接触,致使徐志摩再度难捺心中情动,甚至将内心的那些情爱之脉络悉数告之泰戈尔。他依然心有不甘,想从梁思成的手里将她夺走。泰戈尔甚至替徐志摩游说林徽因,却被林徽因婉拒了。

她磊落清明,知进知退。徐志摩和梁思成,在林徽因心中是有分别的。她和徐志摩,从伦敦开始,也在伦敦结束,不过那只是女学生对名士的敬仰之情。或许她也有过心动,可那真的是爱吗?不是。从前并未爱上,以后仍然不会。而她所依所傍,想与之相恋相守的,只会是梁思成。喜欢与爱,对林徽因而言,从来都是两回事。

5月20日,泰戈尔离京赴太原。

徐志摩是翻译,自然随行。临行前,徐志摩从林徽因处得到消息,不久,她便会随梁思成一起赴美留学。那日,徐志摩与泰戈尔的秘书恩厚之同坐于车厢内,见窗外人群熙攘,独有她,冷清清地立在一旁,不作声,只是微微地向他笑,向他们笑。刹那,他便觉心痛至毁。

连笑,也并非独独为他。

他的爱,想要给,却给不出。他想写点什么给她,却被恩厚之好意拦下。一封信撕扯致残,他道:“这两日我的头脑总是昏沉沉的,开着眼却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能叫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他不怪她,只怪自己过于爱她,爱到念及她,便觉眼盲、心毁、人世黯淡。他也明白,她这一走,便是彻彻底底地失去了,再渺茫的机会也不会再有。谁不曾爱过那样一个人,爱到万劫不复,爱到以为此生再不会有另外的人可以重燃昔日那死灭如灰的心。

他们都是给过心的。

他(徐)给了她(林)。

她(林)给了他(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