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人生从27岁正式开始
22613500000031

第31章 掖城过客

酒席过后,在家里守护了一个月。有时也要上网看一些本地的招聘信息之类的。当时有一期公务员开考,结合条件报了名。买了资料回来,天天练习。虽然没有报多大的希望,但是也想尽力一把不留下遗憾。时间没有太多的盈余,每天都是抽时间看书。一手抱着娃,一手拿着书本。抱小孩的时候不能停下来,否则就要哭闹。只能是走走停停,本身选择强行灌输,效果并不好。最后还是到巴城参加了考试,有一门没有到60分。只当留个纪念,没有过多的深究。

公务员没有结果,考虑重新择业。7月初,福生打来电话,希望“出山”帮他一段时间。有此机会,选择同意。带着不舍、带着思念,怀揣希望去到陌生的地方甘省掖城。掖城,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塞外的必由之路。在古丝绸之路之上,是河西走廊的一部分。总之,听其传说就大概这些。这里地处西北,与原来西省地区的气候、地域情况有诸多相似之处。

初来乍到,除了稍感陌生并无其他不适。只觉得,西北地区的城市比较破旧。福生长期接的活,都是一些私营企业。按他的理解,或者机会要多一些。他人在新省,又搞的是遥控指挥。好在这边也有一个接口人。称呼“彤哥”,40岁左右,成都人,油腻大叔。只等到有新人来后,立即交接工作。当天晚上,几人一起吃了顿饭。次日,带到*运营商的办公室做一些简单的交接,下午的时候直接离开。一开始,还以为福生会到处找人来经营。几次通电话后,才明白福生的意思是让“自主经营”。这个地区,相关的人员之类的自己考虑安排。最终,将监理费回款就算完成任务。每天都会到甲方办公室去一趟,与相关的项目经理对接一下。前期没有多少项目,只提一些要增派人员之类的需求。现来后,大部分时间在联系房子。宾馆住了一周左右,找到房子先租下来。一个单间,300元/月。属于异形房子,好在阳光比较好。

基本安顿好,到处联系人员。先找来了一个老者,姓“崔”,叫他崔大爷。是在找房子的时候与他认识的。他是电力公司退休职工,家里有房子和汽车。考虑这边建立项目部,准备把房子和汽车都租出来。核算成本后,暂时没有租他的房子和汽车。思来想去,决定将他拉过来跑现场。他是本地人,地方也熟悉。以前有一些电力公司的经验,现场教几次可以应付一下短段传输项目。做好思想工作,谈好待遇,第二天开始工作。

随着对项目情况的熟悉,发现人员上至少还得增加2人。有无线专业,主要是安装3G设备。有新建土建项目,主要是塔基础施工。还有短段的传输项目。再有需星的市电引入工程,每天都比较繁忙。与彤哥联系,相互了解了一下情况。他在负责金城项目部,手里就两人。根据建设进度,也到了大量用人的时期。

周末时间,抽空到金城去了一趟。到的时候,小段亲自接待。小段过去2年,都在跟福生做施工的事情。这边的监理,一时找不到人,先让他过来顶一顶。他知道小文与福生的经历,因此走得比较近一些。待彤哥回来,安排了一顿烧烤。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第二日,返回掖城。两个项目部都在筹划招人的事情。金城那边,新招来一名小女生姓“安”。金城的项目不多,便将小段调至掖城。小段,老家就是甘省的。一周左右,将他同学介绍过来。人齐后,找时间带到甲方办公室“露脸”。然后,重新去租了房子。找了一间套二的,楼层特别的矮。住在里面,比较压抑。几人生活习惯的差异,并没有安排开伙。日常时间,几人分别负责跟进一个项目。他们三人都没有干过监理,遇到各种情况都是提前交待好一切。

今年的主要目标,只需要维持稳定推进。对于来年,有关业务拓展,谁也没有底,也没有具体规划。闲暇时,大家会相约逛街。崔大爷还带大家一起参观了湿地公园。后面时间,与小段还有他同学一起。早上,到甲方办公室对接完毕。下午时间,找个地方钓鱼。并不是特别的爱好,只是这边干燥,找个有水的地方呆着舒服一些。小段一天也没有什么事,遇到钓鱼时,他就在旁边打电话之类的。可能是日常留的电话比较多,经常会接到推销业务的电话。先接通,如果声音比较甜美就逗一会。否则,勉强聊几句,告诉人家他正在开会。偶然时间,会钓一、两条鱼。要么在鱼场里面加工,要么带出去找个饭馆处理。其实,这里的鱼都是放养的。整体算下来,不如直接到市场上买活鱼划算,不过就是在追求那个过程。

随着时间推移,几人也开始慢慢适应。对于他们来讲,这种工作模式前所未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大家开始有了认知,心里也有了定位。小段三天两头的心思也不在这边。提前就做了报备,预计过一个月左右就会离开。他同学就是本地人,没有其他想法。只觉得,在老家附近能够找到这样的工作比较满意。考虑到这种情况,提前做一些思想工作。分析了一下形势,结合地理优势等。建议他多跑一下现场,多与甲方管理人员沟通。过几个月,这边的项目部会直接交给他带。平时,遇到什么不懂的可以直接拿过来问。但是,不同地域的人性格上是有很大差异的。往往一些沟通上的工作,会被歧义的理解。

面对这样子的境况,时常也会思索。是否跟中途在家里放羊一年有关系?是否已经变得与外界格格不入?又或者,是别人的原因?几人配合起来,总是差一些默契。

即便如此,还是想尽量让大家都成为朋友。再不济,也必须要保持一种,安宁团结的氛围直到项目结束。日常时间,尽量与大家保持一致。过一段时间,也请大家出去聚餐、K歌。终究一天,相互之间都会成为生命中的过客。这段经历,根据大家不同的选择。可能是记住,也可能是随时间抹去。也许别人无所谓,关键问题是自身尽量活清楚就行。人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人人都在这个世间修行。人与人之间悟的道都不同,只有遇到志同道合者或者才有可能成为知己、朋友吧。

一段时间后,*运营商组织了一场工程质量、安全交叉检查。彤哥一直在代管全省的业务,一开始考虑由他带队。因金市项目出现安全事故,最后协商监理公司由小文代表公司出市检查。根据整体安排,每家公司准备一辆汽车。与公司商量后,按市场价租用崔大爷的轿车。两人一大早从掖城出发,先到兰市聚集。第二日,简短的会议过后与兰市的三个甲方代表一同出行。负责对天市、陇市两个区域的项目进行检查。一路上帮崔大爷开车,听几个人相互吹牛。到天市时已经中午时间,由本地的运营商接待用餐。下午,小文独自一人领着当地的施工人员检查了一段线路。晚上回到酒店时,与崔大爷聊了一些具体情况。据说,吃完饭后让他回酒店,其他人出去娱乐去了。

次日,用过早餐大家继续出行。临行时,车上放了几箱水果。一路上,甲方几人聊他们昨天晚上“腐败”的事情。前往陇市的路,全是国道,一路颠簸至下午7点左右才到达。本地的*运营商安排了当天晚上的接风酒席。第二天,分两个组检查工作。简单看了两个室分项目后,一行人就在酒店休息。一共呆了三天,准备返程。与崔大爷在酒店里聊了一些出差的情况,听他说准备水果时并没有考虑监理公司的人。感觉这边的甲方代表也忒抠门了一点。原定出行计划,需将随行的一名甲方代表送回兰市。另两人计划在陇市呆两日后再返程。临别那天早上,甲方代表让帮他们结算酒店费用。崔大爷从旁周旋,最终不欢而散。只让监理公司自行返程,他们另有安排。一路上过来,感觉甘省的几个甲方代表的架子特别大。与崔大爷谈论起时,不怎么感冒。没有考虑什么后果,扔了甲方的人,两人驾车回掖城。坐在车上,反复思考这次办的事情,只感觉大快人心,并不能左右监理公司业务。两日后返回掖城,处理完相关报账后此事告一段落。

考虑到,准备提前抽身离开。一周只保持到甲方办公室去一次的频率。每次接洽的时候,都把小段同学带上。在时机成熟后,让他天天负责到甲方办公室对接业务。每周的频率保持到四、五次的样子。相关的周报、材料还是由小文来写。对于外界,项目部形成的感知仍然是机构健全、纪律严明。

这样安排后,有更多的时间。又重拾起原来的股票资料,认真再次阅读了一遍。一边阅读一边模拟,恍惚间,似乎在里面找到了一些什么。好比是修习功夫一样,仿佛进入另一个层次里面。不知道这将给后面的路带来什么样子的影响。也许是好事,也许是坏事,只有用时间来检验。总之,时光没有白白浪费就好。往往心里压抑的时候,想的更多的是,加油加油加油,珍惜所有、善待拥有。

呆了5个月时间,天气渐渐寒冷。身体出现耳鸣,上火的情况。几经医治,不见得有较好的效果。再考虑,云帆一个人在家里带小孩,决定提前返回巴城。于是,提前一月向甲方领导报了备。具体原因,只说年底公司要开展培训。项目部的工作,由小段的同学全权代理。临走时,崔大爷帮忙送到车站。时间是,春节前2个月的样子。项目部的事情,远程帮忙处理。直到年末,平滑过渡,一趟掖城之行划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