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伐齐
22639900000068

第68章 好大一桩喜事

独孤永业率区区数百人攻占孔城之后,随即大张声势,做出一副要继续攻打熊州州城宜阳的架势,同时却命其副将傅伏率领五千精骑迅速攻占了与宜阳隔洛(河)相望的和州。

孔城、和州相继失陷,宜阳东南两面受敌,形势堪忧,宇文护在长安得报后,立即指派齐公宇文宪、申国公李穆统带五万大军驰援宜阳。周齐两国在渡过了短暂的两年和平时期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对抗。

然而,作为这一轮周齐对抗始作俑者和直接策动者的和士开万万没想到,当独孤永业相继收复孔城、和州的捷报传至邺都之日,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

这一回事情的起因并不在和士开,而在他正竭力想邀宠的小皇帝高纬。

原来,高纬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兄弟,名叫高俨,最初被封为东平王,后改封为琅琊王。若论高湛夫妇对高俨的宠爱,实不在高纬之下,甚至还不止一回地动过废黜高纬,改立高俨为储君的念头。

或许是为了弥补不能册立高俨为太子的缺憾,武成帝高湛生前册封高俨为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后来又迁任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

在高俨所任的这些官职里,侍中、中书监、尚书令都是宰辅之职,京畿大都督职掌邺都防务,领军大将军统领禁军,大将军为军队最高统帅,司徒、御史中丞以及大司马是分掌民政、纠察、兵政的最高长官。

列位须知,高俨的年纪尚比高纬小着两岁,一个年仅十一二岁的顽童就被授予了如此众多,并且十分紧要的官职,不难想像,他会骄纵狂妄成什么模样。

事实也的确如此。据说有一次,高俨在太子高纬居住的邺都南宫见到了一盘新冰早李,就跑去向父母大发脾气,非要高纬把那盘李子让给他先吃。可笑的是,高湛、胡摩儿夫妇还真的就立马命人到南宫将那盘李子端了来先给高俨品尝。

对于这样一位兄弟,高纬自然是心怀嫌恶,时刻提防着了。所以,在父亲高湛死后不久,高纬就授意和士开上章,以高俨兼职过多为由,除保留御史中丞、京畿大都督两个官职以外,解除了他兼任的所有官职,并命他移居邺城北宫,五日一朝,不得每天与母亲胡太后相见。

高俨虽然骄狂,见识却高出其兄高纬不少。他早就瞧不惯和士开、骆提婆母子怙宠擅权、恣意妄为了,如今又被人告知是和士开上章致使自己罢了官,不由得勃然大怒,随即便跑去找姨丈,时任侍中的冯子琮商议要诛杀和士开泄恨。

这位冯子琮是胡太后的妹夫,早些年在和士开恃宠专权时没少费心费力地巴结、讨好他,也因此受了和士开不少的冷言冷语,对和士开原就心怀嫉恨,加之对高纬诛杀赵郡王高睿颇为不满,暗地里便起了扶立高俨为君的想法。今见高俨欲诛除和士开,遂爽快地答应了帮忙。

高俨既已得到冯子琮的许诺,当日返回王府即授意治书侍御史王子宜草拟奏章,罗列出和士开八大罪状,要求高纬立斩此奸臣以谢天下。

冯子琮利用他掌管奏章文书的便利,将王子宜的弹劾奏章杂放于一摞奏章之后进呈御览。

高纬也是糊涂透顶了,居然没有逐一仔细观看就口头认可了这些奏章。

冯子琮得到皇帝的首肯之后,立即派人将这一情况向高俨做了禀报,并催促高俨尽快下手,以防迟则生变。

彼时已近日暮时分,高俨赶在关闭宫门前入宫去见当值的中领军库狄伏连,要求他依敕命捉拿和士开。库狄伏连原是高俨的下属,尽管对高俨前来传达敕命心怀疑虑,却不敢抗命不从,一面答应遵旨照办,一面悄悄地跑去找冯子琮核实情况,并请冯子琮代为重奏。

“琅琊王系圣上介弟,殿下宣谕的敕命,何须覆奏?”冯子琮十分不悦地责问道。

从冯子琮嘴里印证了高俨所传敕命不虚,库狄伏连再无半点犹豫,于次日清晨率领五十名禁军埋伏于邺宫神兽门外,静候和士开来上早朝。

和士开前一天晚上刚刚收到独孤永业发来的收复孔城、和州的军报,今日一早兴致勃勃地打算入宫向高纬报喜,才迈步走进神兽门,忽然被库狄伏连从旁闪出,一把搂住了脖子,笑嘻嘻地对他说道:“相公,俺有一桩天大的喜事要说与你听,且随俺到这边来。”

和士开丈二和尚还没摸着头脑,就被库狄伏连挟持着带到了旁边的值房内,埋伏在此的军士们一哄而上,将他捆了个结结实实,嘴里塞进块破布,不由分说,推搡着朝御史台走去。

监察御史、高俨的亲信死党高洛舍早已等候在御史台了,与库狄伏连办过交接手续,问都不问一声,直接命人将和士工牵到台下,一刀砍下了首级。

可怜和士开这些年把持朝政,一心净算计别人来着,却没想到到头来自己糊里糊涂做了他人的刀下之鬼。

冯子琮在第一时间即得到了和士开被杀的禀报,马不停蹄地赶来劝说高俨道:“事情已然如此了,殿下千万不可半道而废,以免落得与赵郡王同样的下场啊!”

恰在这时,高洛舍捧着和士开的首级来向高俨回报,高俨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经姨丈一番劝说,又被和士开血淋淋的人头激起了杀心,头脑一热,便召集起京畿大都督府的三千甲士,假托清君侧的名义赶往千秋门外要求面君。

小皇帝高纬其时尚在寝宫搂着宠妃穆黄花熟睡未醒,被乍着胆子的宦者从梦中叫醒,带着哭腔向他禀报了和士开被杀,琅琊王正率领三千军士云集于千秋门外欲行兵谏的消息,登时吓得面如土色,瘫软在床上浑身抖作了一团。

倒是穆黄花虽是一介女流,胆气还比高纬壮些,见此情形,忙从床上拉起高纬,温言安抚他道:“陛下莫慌,何不去请太后出面,命琅琊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