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伐齐
22639900000077

第77章 虚晃一枪

天和六年二月,宇文宪率领两万周军东渡黄河,发起了对龙门镇(今陕西韩城龙门镇)的进攻。北齐龙门镇守将——新蔡王王康德不战而遁,使周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这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黄河渡口。

宇文宪没有选择从进可攻、退可守的南线郧州进军,与韦孝宽兵合一处直接北上来救南汾州,而是从西线发动攻势,给了对手斛律明月极大的迷惑,使他一时不敢确定周军此战的重点是为拔除他在汾河北岸新筑起的十几座军镇,还是与郧州韦孝宽所部对他的中军所在华谷形成夹击之势,于是急命齐军自距龙门镇最近的伏龙城出动,狙击刚刚东渡的周军。

同时,当听说此次率军东渡的周军主将就是前不久在宜阳与斛律明月对峙百日,未落丝毫下风的齐公宇文宪时,北齐军中三杰之中的另两位——平原王段韶、兰陵王高长恭也不敢掉以轻心,主动率军从晋州赶来增援斛律明月,加紧了对南汾州的包围和攻势。

这样,在汾北战场对战的周齐两军之中,就形成了一杰对三杰的态势:宇文宪一人独对北齐久负盛名的三员大将。

无论统军作战的经验,还是战功、战绩,作为后生晚辈的宇文宪似乎都无法和北齐军中三杰中的任何一位相比。所以,斛律明月在得知段韶、高长恭率军来助后,唯恐遭到两位同僚的耻笑,遂欲亲自统军前去收复龙门镇,将宇文宪赶回黄河西岸。

然而,斛律明月还未从华谷动身,就得到前方的禀告:周军已主动从龙门镇撤军了。

“宇文宪小子,这回又使得什么鬼把戏?”已顶盔贯甲,准备出征的斛律明月闻报,低声咕哝了一句,两眼直盯着前来报信的军士问道,“你确定,周军都已从龙门撤回河西了吗?还有,郧州方面可有什么动静?”

毕竟,北周郧州刺史韦孝宽在他看来,才应当是此次汾北之战的主要劲敌,既然宇文宪所部不战而退,那么会不会仍像自己先前所料的那样:周军的主攻方向应来自南面的郧州,而非西面的龙门?

“禀大王,周军撤出龙门镇前,曾派出大批人马开掘汾河河道,使汾河改道,从龙门镇以北流入了黄河.......小的是奉命从伏龙镇赶来的,不知郧州方面的敌情。”那军士乍着胆子答道。

斛律明月起身走至舆图近前,俯身凝视着龙门镇周边的河道流向,移时,嘴角浮现出一丝轻蔑的笑容,随即吩咐护从帮他摘盔卸甲,稳稳坐回到了帅案后,对帐内众将说道:“宇文宪黄口小儿,这分明是想迁移河道,与我隔河而治嘛。从今往后不必再睬他了,尔等只须把两眼紧盯住郧州,只要郧州韦孝宽所部没有大的动静,汾北已尽入我大齐疆界了。”

随后的战事进展状况似乎印证了斛律明月的这一判断,西路周军在发动了一场看似凌厉的攻势,就悄无声息地撤回了河西,从此再无动静。而在汾北战场之外的豫西,却传来了周军收复宜阳的消息。

原来,北周大冢宰宇文护虽然采纳了宇文宪的意见,将攻防的重点放在了汾北一线,但也没有放弃伺机在豫西夺回失地。在宇文宪率军东渡,迅速攻下龙门镇后不久,宇文护就派出了宇文邕的另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赵公宇文招统带三万大军东出函谷关,奇袭了宜阳。

按常理而言,宇文护在未与宇文宪商量的情况下所做的这一决定风险性极大,甚至有些得不偿失:一旦宇文招所率周军不能收复宜阳,而汾北齐军主力又趁宇文宪从龙门撤军之际发兵追击的话,北周势必会两面受敌,因兵力过于分散而导致关中腹地有可能被北齐侵入的危险局面,这显然有违于宇文宪确保关中无虞,将战场控制于河东地区的谋划。

但幸运的是,宇文招大军的先锋梁士彦所部进抵至宜阳城下时,恰逢大雾天气,借助弥天大雾的掩护,周军诈开城门,很顺利地攻破了宜阳,并且收复宜阳的时机不早不晚,恰好赶在宇文宪主动从龙门撤军。斛律明月据此疑心周军将会从南路发动攻势来救援南汾州的这一当口。这就好比是无意之中打了一场极为漂亮的战术侧应,将斛律明月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引向了更加错误的方向。

宜阳是斛律明月此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从宇文宪手中抢得的一块肥肉,它的得而复失自然引起了斛律明月的高度重视。于是,在接到独孤永业的求援信后,斛律明月当即向段韶、高长恭两位提出,要亲自率军南下,从周军手中夺回宜阳。

段韶估算双方兵力,认为以五万大军围困一座南汾州城,对抗西路周军绰绰有余,遂同意了斛律明月率军增援豫西的计划。

然而,就在斛律明月统率本部五万大军声势浩荡地南下复夺宜阳之时,虚晃一枪的宇文宪突然又杀了回来。西路周军二次东渡黄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两日内连拔齐军修筑在黄河以东,汾河北岸的龙门、伏龙、张壁等数座军镇,并将齐军屯放于军镇之中的粮秣抢掠一空。

复夺宜阳心切的斛律明月此时已率军离开了华谷,他在命人侦知宇文宪所率的周军仅有不到二万人马时,仍坚持认为,西路周军的再次渡河来战不过是一场虚张声势的佯攻,其用意是为了迟滞汾北的齐军主力弛援宜阳。因此,并没有下令回军,而是传命三军继续向南疾进,马不停蹄地赶往豫西与周军争夺宜阳去了。

如此一来,宇文宪在汾北战场上的主要对手就由斛律明月换成了段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