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另一半中国史
22647100000002

第2章 华夏源头 国家初立

【石器时代的老祖宗们】

最早的王

伏羲,是我国古籍里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的时代大概是新石器时代,注意,还是最早期的。

他有很多的外号和称呼,诸如:宓羲、包牺、伏戏、牺皇、皇羲、太昊、包犠,史记中称伏牺。

可见他的神秘程度有多高,后人都搞不清楚他的真名真姓到底是哪两个字,不但搞不清楚伏羲的名字,就连对他长相的记载,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他是神,有人说他是人,还有人说他是半人半神,长着人首蛇身。

宋代罗泌的《路史》中写到伏羲的身世更是奇特:“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名,乃今阆中渝水也。”意思就是说伏羲的母亲华胥还是个黄花大闺女的时候,有一次出外头玩儿,无意中踩到了一个神仙的脚印,回去以后就怀孕了,很快生下了伏羲,伏羲就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神人。当然,这是神话传说中的描述,可信度不高。

伏羲是个全能型的人才,他除了继承了人类最开始的本能外,很多后天才能都是自学而成的。

伏羲那个时代生活条件很艰苦,人基本上是和动物住在一起,双方谁逮着谁就吃谁,情形比较混乱。

人的力气当然是比不上那些凶猛的野兽了,伏羲作为头儿,自然不能看着自己的兄弟们受欺负。俗话说,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在恶劣环境的胁迫下,伏羲开动脑筋,教自己的族人做出了简单的工具。

这些工具大多是就地取材,以石头、木材等为原料,做一些简单的、尖锐的武器,用这些武器和野兽作斗争,吃它们的肉,喝它们的血,穿它们的毛皮,基本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不断的劳作中,伏羲不断有智慧的火花闪现,带领着人们开始用绳子结网,用网打猎。他还发明了弓箭,这样可吃的就多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都能捉到来吃。

作为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王,伏羲还是挺称职的,领着人类大口吃肉,大踏步地迈向新时代。

农业专家搞副业

一直都是打鱼、打猎的人类有一个问题深深地使他们苦恼着,那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太没有保障了。猎物不是时时有,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本来就天寒地冻,人都懒得出门,更何况动物呢?所以会时不时地闹饥荒,这让人类开始思索,怎么才能不饿肚子呢?怎么才能几天不打猎也照样有吃的呢?

开始琢磨这事儿的人类在过了很多很多年后,忽然有一天,他们发现偶尔把一把种子撒到土地上,过一阵儿就能长出小幼苗来。到了第二年,居然能够长出谷子,把谷子收割了,就有食物可以储存了,这种食物不像动物的肉,放几天就会臭,不能吃了,谷子可以长期地存放起来。

这个发现让人类振奋起来,他们开始大面积地种植庄稼,那时地广人稀,放眼望去全是荒地。打猎时间长了发明了弓箭,那种地时间久了自然也有新发明,那就是耒耜(音lěi sì,一种带把的木锹)。

这是一种用木头制造的耕地农具,应该和我们现在的锄头差不多,这个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据说发明这个东西的人叫作神农。

神农,可以说是一个农业专家,精通各种种庄稼的技巧,凡是被他耕种过的地,到第二年没有不丰收的,他至今还是被人们称为神农,可见他从未失过手。

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了原始社会后期的快速发展,从渔猎畜牧逐渐向农业经济开始转变和发展了。

神农一点不居功自傲、安于现状,除了农业,神农还有一大爱好,那就是中医。天地广阔,神农看中了这广袤土地上的丰厚资源,除了利用土地耕种之外,他还四处品尝草药。

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居住条件还是卫生条件都很差,人类的寿命都很短,一旦有个头疼脑热就能要了命。伟大的农业家神农,就兼职了一项副业做了中医。

当然,他也不是有意去当医生的,那会儿食物少,人们基本上是逮什么吃什么。

神农四处尝野果子、野草等东西当食物填肚子,他在无意中发现许多野草和野果居然有治病的功效。这个发现让神农大为振奋,他本着认真实践的态度,开始了尝百草的自学成医的道路。

草药有能治病的,也有带毒的,神农运气不是太好,他不幸尝到了“火焰子”这种毒草,听这名字就知道肯定是剧毒无比,神农就被毒死了。

神农虽然死了,但是他开创的医药事业却代代相传了下来,而他也被后世追为以“大德”闻名于世的三皇之一“炎帝”。

黄帝PK蚩尤

随着人类的增加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氏族与部落,分散在了大地的各处,但是人类聚集最密集的地方是黄河、长江流域一带,而在这些部落里最强悍的一个部落就是黄帝带领的部落。

黄帝为首领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后来搬到涿鹿(今河北涿鹿、怀来一带)。落户在涿鹿后,黄帝就领着族人开垦田地,努力生活,定居了下来。

而跟黄帝部落势均力敌的另一个部落是炎帝带领的部落,这个部落最早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姜水附近,相传炎帝跟黄帝还有点关系,两人是远亲,所以这两个部落一直也都算是和平共处。

后来炎帝部落渐渐衰落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真理。衰落了的炎帝部落有一天受到了欺负,欺负他的人叫作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此人彪悍异常,非比寻常,一个人打十个八个的不在话下。

自己强悍也就算了,就连手底下的人也是个个身怀绝技,相传他有一个“兄弟连”,里面个个都是好汉,长着猛兽的身体,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蚩尤没事就带着这支“兄弟连”打家劫舍,搞得周围的部落不得安生。

不断扩张地盘的蚩尤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打来打去,天长日久的,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周围没人可打了,全成自己的地盘了。于是他将眼光放长远了一些,瞄上了炎帝的部落。

炎帝自然不能白白挨打,他愤然抵抗,可惜他的部落早就衰落了,当然不是蚩尤的对手,很快就被蚩尤打败,落荒而逃。没了主意的炎帝不甘心将自己的部落拱手相让,便想到了自己的远方亲戚黄帝,于是带着残兵败将就投奔黄帝去了。在黄帝面前说了蚩尤一番,让黄帝为他主持公道。

黄帝是个讲义气的人,一拍胸脯就把这事给接下来了,集结了一帮弟兄,拿着最好的武器,还联合上了被蚩尤欺负的部落,一起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决一生死。蚩尤打遍天下无敌手,自然没把黄帝他们放在眼里。而黄帝一心除害,誓死要铲除掉蚩尤,双方展开了一场昏天黑地的大战。

关于这场大战的内容,有着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据说黄帝把自己平时驯养的猛兽全部带到了战场上,有熊啊,豹子啊,老虎啊,狮子啊,等等,反正什么猛就放什么,让这些动物给自己助阵,蚩尤的“兄弟连”再猛,但也只是人身肉体,跟野兽比起来,自然不是对手,黄帝把蚩尤杀得败下了阵来。

常胜将军蚩尤居然输了,这让黄帝的部队士气大振,他们乘胜追击,一路追着蚩尤的残余部队进行歼灭。

半道上,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让天地间昏天黑地,那黄帝就请来了天女驱散了乌云。蚩尤又请来了巫师制造了大雾,而黄帝就用指南车指引兵士走出了迷阵。总之这场恶战真相如何已经是不得而知了,但最终的结果是蚩尤被黄帝抓住,砍掉了脑袋。

打败了蚩尤,黄帝就成了当时中原上最大的部落首领,他也被认为是华夏的始祖。

新首领上岗

黄帝之后的著名人物那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尧舜禹三位了。这三位作为古代的圣贤王,以禅让闻名了几千年。

所谓的“禅让”制度,类似于现在的投票选举,呼声最高的候选人将接任大权,成为下一任的领导者,这与血统和身份无关,是一种和平转让权力的方法。大家一起商量觉得谁合适就推谁上台。

继黄帝之后,尧是最先被推举出来当首领的,他老了,觉得自己快要死的时候,就学着前人那样,也拉了一票人凑在一起商量,看让谁接自己的班合适。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就觉得还是舜最合适。舜机灵劲足,而且为人处世很有智慧。舜的爹是个妻管严,舜的娘死得早,后母是个坏女人,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象很好,但是对舜十分苛刻。

舜一点也不计较,还是照样对家里人好。尧听说舜是这么个大好人,便很高兴地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让他成了自己的准继承人。后妈和弟弟眼红舜的好运气,就一直憋着坏心眼想弄死舜。

两人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把舜的房子一把火烧了,想把舜烧死在房子里,可是舜居然像没事人一样从房子里走出来了;两人让舜跳到井里去挖井,当舜跳下去之后,他们就开始往井里填土,想把舜活埋,但是他们填土的速度没有舜爬出井的速度快,他们又失败了;他们让舜上屋顶修房顶,然后他们把梯子拿走,想把舜饿死在屋顶上,可是最后舜还是想办法自己下来了。

想了这么多坏招,却没有一个成功。这母子俩折腾得够戗,可是舜却是越活越精神。

通过多方的考察,尧觉得舜是个靠谱的接班人,为人老实,但又不窝囊,遇到事儿能扛事儿,而且还孝顺大度。他后妈对他做那么多缺德事儿,他都能一笑泯恩仇,既往不咎,够爷们儿。

尧就是看中了舜在这些事情上果断干脆的处理手段,觉得他不论是情商还是智商都很突出。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人不错,品行一流,这是那时候选领导的一个重要考核项目。舜每一项都很合格,自然是众望所归。

在尧死后,舜想把领导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他觉得这怎么都是人家一家子的事,自己只是一个外姓女婿,自己当了领导好像占了便宜似的,怪不好意思的。但是大家一致反对,坚决要让舜当这个领导,没办法,舜就勉为其难地当了这个部落首领。尧和舜是禅让制的第一实践者,实践得很成功。

老首领退位,新首领顺利上岗接替,没有私情,大家纯粹公事公办,合情合理。

治水还得要行家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那时候人们不懂得防洪救灾,洪水来了能跑就跑,跑不了就只能认命。尧是个软心肠的人,他看着自己的子民年年都受到洪水的威胁,心里怪不落忍的,就召开了内部会议,找几个资深长老商量:“这洪水老这么发,也不是个事儿,想个办法治治吧。”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作声,这差事派谁去呢?最后大家商量着派一个叫作鲧(音gǔn)的人去治洪水。尧对这个人有些了解,觉得他并不合适,但是一时也没别人,尧就干脆死马当作活马医,让鲧去了。

事实证明,尧是个很有见地的人,鲧果然不会治洪水,这人太死板,遇到洪水就只懂得修造堤坝,加高堤坝。那时候的技术又不高,修筑的堤坝很不牢固,洪水稍微迅猛一些,堤坝就冲垮了。

就这样修一年,倒一年,修修补补又一年,一直修了九年,这个洪水还是没有被搞定。最后舜成为了部落首领之后,他实在等不了了,便当机立断地把鲧革职,杀掉了。

鲧虽然治水不行,但是他有个好儿子,那就是大禹。大禹治水很有一套,总的来说还是人家爱动脑筋,凡事都喜欢思考。大禹没有像他爹那样傻干活,而是思考了一番,带领众人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结果鲧九年都没干完的活儿,自己的儿子给完成了。在大禹持续不断地努力了十三年之后,洪水终于流向了大海,人们又可以继续种庄稼,安居乐业了。

大禹功不可没,他成了部落里的功臣,大家都在传他治水时的丰功伟绩。治水开始的时候,禹刚结婚没多久,但是为了给大家谋福利,他丢下老婆一个人在家,自己和一群大老爷们在外头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禹为了修理治水,有几次路过家门口,都没回去看一眼。

禹的老婆给他生了儿子启,他也没顾上回去瞧一眼,就顾得治水了,如此大公无私的精神让大家佩服不已。犹如当年的舜一样,禹成了下一任首领接班人呼声最高的人。而舜也正在考虑着把禹当作自己的接班人了。

这个时候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生产关系都发展进步了,人们对私有化的意识加强了。人们开始为自己的私利着想,奴隶社会逐渐形成,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真相永远是骨感的

后来人对尧舜禹的这种禅让制,本着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态度,提出了怀疑论调。在《庄子·杂篇》中说:“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相禅”就是替代的意思,权力的和平转移,其中以尧舜禹最为人称道,千古以来,人们提及这三位君主都是称颂不已,但是继续考证下去,却不是这么回事了。

在史书上有所记载:《尚书》的《尧典》、《舜典》、《大禹谟》等篇这样写道:“尧在位七十年后,其子丹朱不成器,不得百姓爱戴,作为驸马的舜那时已然摄政,但仍保荐丹朱治理南河八年。直到朝臣和百姓认为丹朱不是治国之才,纷纷靠拢‘贤明’的舜,让尧也了解到他的儿子朽木不可雕,舜才以一句‘天也’结束了丹朱的政治生涯,坐上了帝位。”这样看来,似乎并不是尧让位,而是舜自己取代了丹朱。所以,法家先人韩非子有这样的批语:“舜逼尧,禹逼舜。”尧不得不传位给舜,实乃舜已经完全得到百姓的爱戴,近百岁的尧又能如何呢?

《尚书》中还有言:“尧使舜嗣位,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服。”

舜即位后,立刻除去了共工、终、鲧、欢兜等一干尧在位时的名臣,终使天下臣服。很显然,共工等人大有可能威胁到舜的顺利即位,所以才惨淡收场。此招“杀鸡儆猴”再明显不过。政治上的权谋和利益关系,哪里是一言就道得清楚、说得明白的。不过舜的位置到最后也坐得并不踏实,因为即将取代他在人民心中地位的人,正是鲧之子大禹。

舜是禹的杀父仇人,此乃毋庸置疑的事情,所以禹治水成功后,能甘心为舜所用吗?此时再看韩非子的“禹逼舜”这句话,顿觉其中的精到之处。虽然《史记》上讲,舜南巡不幸病死途中,但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记载的却是,舜年迈体衰,禹于是迫舜去南方巡查,实则“放逐”,舜因此死于途中,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都不在身边。舜死得如此孤独,于是便有了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的凄惨结局:“尧之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一剧“湘妃斑竹”的戏目,在娥皇、女英哭死之后凄婉落幕。

不管是《史记》的记载更符合真实历史,还是被称为“野史”的《竹书纪年》更贴近现实境况,总之舜的死确实是有蹊跷的。今日无论如何推测,都不可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又如何知道舜传禹帝位是否有内幕的存在?

其实,原始社会除了尧、舜、禹三人是以“禅让”名目传帝位之外,在之前“禅让”根本就不曾存在。从轩辕黄帝开始一直遵循着子承父位的规矩,黄帝王朝子孙相传共传了七君,这是不争的事实。

孔子翻遍了历史,才找到尧、舜、禹三人并非子承父业的例子,于是以“天下德者”居之教育子弟,到各国游说各色君主,把礼乐、道统束之高阁。而事实上,孔子及其弟子用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实践的一直都是希冀将君主化为圣人的治国政统,而非将圣人化为君主的治国道统。儒家的道德理想,从始至终都为君主所利用。

禅让在儒家的道统中是上古圣贤明智的象征,是最正确的政治的举措。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这些无疑是道统凌驾于政统的标志。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此乃孔子一生笃信的圣人治国策略、追寻的道德理想,就连吕不韦也曾以此言暗示秦始皇的暴政即将倒台。

于是有人认为,政道合一、儒家道德规范成为政治手段,才是永久的统治之道,但可惜古老的禅让和德治还是破灭了。真正的事实是,人们一直认为存在的“禅让”,不过是为政治杜撰出的谎言而已。

是谁剥开了“禅让”的谎言,我们或可从魏文帝曹丕的身上得知一二。曹丕心安理得地接受傀儡汉献帝禅让帝位之后,脱口而言:“舜禹受禅,我今方知。”一句话揭露了古代“禅让”背后的实质,在曹丕看来:原来天下唯“德者”居之,实则应该改为天下唯“权者”居之,谁的实力足够强,谁的地位足够稳,谁就可登上帝位。曹丕度古人之腹,虽有偏颇,但未必是空穴来风。

看天下千百年斗争,越是乱世,“禅让”的戏目上演得便越精彩。以上内容是讲政权的轮替更迭,让古老的“和平性异姓夺嫡”事件走出了“禅让”的神话光环。

【“禅”始不能“禅”终】

个人说了算

禹的治水功劳太大,不让他当领导有些说不过去,所以,禹没有任何悬念地在舜死后继承了部落首领的位子。

这个时候,部落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像一个国家了,而且是一个集权制,一个人说了算的国家。禹有一次到地方上去视察工作,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给他汇报近期情况。

其中一个叫作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因为点儿事耽误了时间,最后一个到会场,这让禹很是不爽,他二话不说就让人把这个首领的脑袋砍了下来,作为他迟到的惩罚。而面对禹的残暴,没有一个人敢出声指责,这个时候,禹已经有了专制帝王的唯我独尊的感觉了。

有了禹做这样的榜样,他的儿子也萌生了当首领、尝尝霸权滋味的念头。那个时候,禹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叫作皋陶(音gāo 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十分得力,一个顶三个,一点不让禹操心。

后来,这个皋陶死了,他的儿子伯益就接他爹的班,也给禹当了助手,而且干得也是相当不错。禹觉得这小伙子靠谱,很有自己当年智勇双全的劲头,让他接班当这个首领,应该错不了。

可惜禹这么想,有人却不乐意了,禹的儿子启一心要当首领,憋着劲儿要往首领椅子上坐,如果让伯益坐了,那自己还不是白瞎了。

所以,在禹死后,本来应该是让伯益坐的首领椅子,却坐上了启。本来伯益也想当首领,但是他知道自己斗不过启,为了保住性命,他主动让出了这个位子,让启来坐。启假客气了几句就毫不客气地坐上了首领的位子。

但是为了免除后患,启还是发动了政变,他让人把伯益杀死,然后拥戴自己当了这个首领。禹做梦也想不到,禅让制居然会终结在自己的儿子手中。

启坐上了禹的位子,称王之后,就把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而启也够干脆,他让选举制度废除还不够,他还要让权力变得更加集中,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启觉得当首领很过瘾,每天对成千上万的人指手画脚,这种掌控天下的感觉实在很美妙。越当越上瘾的启开始考虑起后代来,如果还是禅让制度,自己的儿子万一没被大家推举上,那就得忍受别人的指手画脚了。

想到这里,启觉得禅让制度很不好,所以,他干脆利落地废除了禅让制,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让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能够对别人指手画脚。

夏朝的出现开辟了王朝的最新开端,也就是开创了“家天下”的思想,这个制度在中国一直延续了四千多年,直到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才彻底废除,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抢来抢去没个完

夏朝建立后,传说中都城在阳城,也就是今天河南的登封少林寺那个地方。夏启是个有野心的实干家,他当领导并不是简单地为了满足自己的那点虚荣心,而是真的想干点事情以名留史册的。

在夏启的努力下,夏朝的疆域开拓到了晋南豫西、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听起来挺大,但其实还是一个部落,巴掌大的地方,也就今天多半个山西省大。

而且就这么大点地方,也不是很能考证的,夏朝的成立没有文物也没有文字的支持,只是一些传说。但就是留在传说里的夏启,还是兢兢业业地开拓着自己的疆域。

俗话说,树大招风。夏启事业办得红红火火,那边就有人看不顺眼,想要挑事儿来了。有一个部落有扈(音hù)氏不服,起兵反抗。夏启大为光火,居然敢有人和自己作对,反了。立马派人去镇压,于是启和有扈氏的部落发生了一场战争,最后的结果是挑事儿的被灭了,夏启在部落间树立了威信,让大家都不敢惹他了。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人都说富不过三代,祖辈们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不到第三代就得挥霍完。这话一点没错,太康简直没法和夏启比,一点事业进取心都没有,玩物丧志,不懂得经营部落,还专爱惹是生非。

有一天,太康又溜溜达达地出去玩儿,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越玩儿越高兴的太康玩儿了一天也不想回去,他越走越远,离自己的大本营越来越远了,在他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危险也正在逼近。

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音yì)的,他看中夏朝的地盘很久了,一直苦于没机会下手。这次太康外出打猎让他看到了机会,他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打算回家睡大觉的时候,后羿把他给拦住了。太康带的人少,打不过后羿那帮人,眼看着对岸就是家,却回不去,太康只能可怜巴巴地当起了背包客,沿着河岸流浪。

逼走了太康的后羿也是个精明的人,他担心自己贸然称王,会有人不服,便让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而自己则是当起了摄政王,把实权都攥在自己手里。表面上,仲康是国王,后羿凡事都听他的,其实后羿才是夏朝的真正主人。后羿说往东,仲康绝不敢往西,后羿说喝粥,仲康绝不敢吃面。

就这样过了几年傀儡生活,仲康就死掉了。仲康死了,自然是仲康的儿子相撵(音niǎn)称王,后羿觉着自己老当幕后工作者很没意思,他也想到台前亮亮相。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把相撵赶下台,自己当起了夏王。

后羿也是个打猎爱好者,他当上首领后,最热衷的事儿还是四处打猎,跟原来的太康一个样。后羿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音zhuó),可他没想到这个亲信是个白眼狼,他瞒着后羿拉拢人心,把权都夺自己手里了。

后来,寒浞把后羿杀死,自己继承了首领之位,他为了斩草除根,就派人追杀已经被废了的相撵,相撵逃到哪儿,寒浞就追到哪儿,最后还是相撵逃不过,被寒浞捉到杀死了。不过寒浞没料到,相撵还留有个没出生的儿子,这个孩子后来被相撵的老婆生在了娘家,取名为少康。

少康长大后,决心报仇雪恨,夺回自己爹没抢回来的王位。他自小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练就了一身好本领,长大后就开始招兵买马,纠集弟兄,然后又偷偷去联络之前衷心于夏王朝的忠臣,反攻寒浞,终于把王位夺了回来。

从爱打猎的太康到后来依然爱打猎的后羿,再到现在的少康,这期间抢来抢去的日子过去了一百多年,夏朝才又恢复了过来,这在历史被称之为“少康中兴”。

夏朝被灭

少康灭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朝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后羿是个射箭高手,他的族人也都个个箭术高明,两个族之间经常打架斗殴,但是因为夷族的人能够利用弓箭进行远程进攻,他们射完就跑,让夏朝的人很是吃亏。

后来少康的儿子帝杼(音zhù)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作“甲”,这种玩意儿穿身上,那就跟现在的避弹衣一个效果,刀枪不入。就凭着这个,夏朝才狠狠地教训了夷族,灭了夷族之后,夏朝的势力又向东发展了。

之后的夏朝就这样,爹死了,儿子继位,儿子死了,儿子的儿子继位,一直传到一个叫作桀的人手里,夏朝开始出现危机了。这个桀是个荒唐的、没文化、没追求、没抱负、没理想的四无人员,他对手下人很凶悍,谁不听话就抽死谁,弄得天怒人怨。

夏王朝的老百姓被他折腾得死去活来,而这个时候,黄河的下游有一个部落叫作商,虽然势力小,但祖上契(音xiè)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也是个建过功立过业的人。

商部落后来的发展主要靠的是畜牧业,把牛羊业搞得有声有色,很快为自己谋得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在桀当政时,商部落已经发展得很强大了,那时商的部落首领叫作汤。

汤看不惯夏桀的所作所为,决心消灭夏朝。不过,汤是个稳妥的人,不打没准备的仗,决定看看情况再动。

夏桀只顾得自己玩乐,还不知道自己的地盘早就被人惦记上了,大臣关龙逄(音páng)劝说夏桀,让他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不然夏朝一定会被别人给霸占的,可是夏桀听不进去,反而把关龙逄杀了。

看到夏桀这么残暴,老百姓们都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大家都盼着他早点死。这个时候就轮到汤出场了,他表面上对夏朝忠心耿耿,总是不断地给夏朝送贡品,但是暗地里却在不断地扩大实力。

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汤想试试夏朝,就停止了上缴贡品,夏桀一看商汤居然不给自己上贡了,十分生气,他派九夷发兵攻打商汤,一看夏桀动真格的了,商汤赶紧赔礼道歉,把贡品补上了。又过了一些年,因为夏桀实在太坏了,一直对他忠心的九夷族也不甘忍受了,这个时候,汤觉得时机来了,他便联合这些被压迫的部落,一起发动了对夏桀的攻击。

汤亲自上阵,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杀向夏王朝,夏桀这才慌了。几番对阵下来,夏桀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最后,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打了一仗,夏桀的军队被打败了,夏桀跑到了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汤就派人追到了那里,把桀流放在南巢,一直到桀死了才算完。

就这样,商汤结束了自从夏启以来,相传了四百多年的夏王朝。

搬家太勤了

新王朝商朝取代了夏朝,它以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为统治中心,历史上把商汤伐夏称为商汤革命,但是请注意,这里说的革命和我们现在理解中的革命不是一个意思。因为古人喜欢把改朝换代说成是老天爷要变革,是天命所归,所以才称为革命。

汤自然是革命的开国功臣,汤比起桀来,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汤有个癖好却让人受不了,他热衷于搬家。那会儿搬家不跟现在一样,拎上两箱子打个车到新楼盘,就算搬完了。那会儿搬家麻烦着呢,得全体人民一起搬。

不过商汤搬家也有他的道理,一开始,商朝以亳为都城,这个地方也没什么不好的,就是老发洪水,因为在黄河边上,人们总是生活得担惊受怕,怕黄河一拐弯就淹到自己家了。于是商汤就不停地换都城,绕着黄河定都。以至于他的子孙都染上了这个毛病,从汤之后的三百多年里,商朝的都城一共换了五次。

商朝的君主如此频繁地换都城,避开黄河是一个原因,躲避内乱是另外一个原因。因为商朝也实行的是夏朝那一套子承父业的继承方式。这就让许多人不满了,大家都想当领导,凭什么你家孩子就得领导我啊,他还得管我叫叔叔呢!这种心理,让商朝内乱不断,经常发生争夺王位的事情。就这样乱了一代又一代,一直乱到了第二十个王盘庚那一代。盘庚是个有志气有理想的君主,他决心改变这个社会如今动荡不安的局面,他想出一个办法制止,这个办法就是——搬家迁都。

但是进行搬迁工作并不顺利,好多王公大臣们不乐意动弹,他们觉着搬家太麻烦了,就不听盘庚的话。但是盘庚很有种,他就是不听劝。你们爱闹就闹去,反正我就是要搬。

由于盘庚坚持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他终于带着自己的老百姓和骨干大臣们,千山万水地也不知道走了多远,跨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得本来就快要灭亡的商朝出现了起色,这以后的日子,盘庚就过得舒坦了,他的子民也舒坦了。

以后的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叫殷商,或者殷朝。

日子过好了不愁吃喝,就要想想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了,现在的考古学家在商朝国都的废墟上,发现了许多文物,其中有龟甲(就是龟壳)和兽骨十多万片,在这些龟甲和兽骨上面都刻着很难认的文字。上头的文字跟画的似的,基本让人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这也说明,商朝人开始写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后来人们把这些龟壳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而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是从商朝开始的。

传说中的头号坏蛋

虽然过了几百年的安生日子,但改朝换代是必然要经历的事情,就好像古人说的那样,是天命所归,人力无法为的。

商朝也终于走到了最后,和夏朝一样,商朝的灭亡也是跟一个坏君主有关,商朝的最后一任君主纣王,是出了名的大坏蛋。

纣王干坏事很有天赋,随随便便干几件坏事,就能让大家记住他。现在人们一提起古代最开始的英明领导,就是尧舜禹他们,可是一说起坏人,那就是纣王了,而且有了《封神榜》里的桥段,纣王和那个狐狸精妲己的事儿,更是让纣王的坏达到极致。

虽然狐狸精是假的,但纣王喜爱女色肯定假不了。其实纣王本质上是个聪明好学、勇敢有力气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的,他是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

在这件事情上,纣王干得挺不错,但是他干了点好事就飘飘然,学起享受来了。他频繁地修建宫殿,宫殿修得金碧辉煌,最终搞得劳民伤财。

纣王在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供他和自己的女人在里头吃喝玩乐,他把酒倒在池子里,把肉挂在树上,搞得像肉林子一样,看来他的品位也不是很高。

不仅如此,纣王还非常喜欢一项发明,那就是酷刑,纣王研制了许多酷刑,举几个例子就知道他心理有多变态了。

把人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这叫作“炮烙(音luò)”;把人丢到满是毒蛇蝎子的坑里,让这人被活活咬死。凡是有敢于背叛他的人,那下场一定是死得很惨了。而且在对别人残忍这件事情上,纣王是很公道的,他一向六亲不认,他的亲叔叔比干劝他少造孽,结果他把比干的心掏了出来。

这样的君主再不被推翻,那真是没天理了。

纣王在鹿台喝着酒,琢磨着如何整死人的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

周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部落,在夏朝末年,这个部落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活动。后来,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部落首领亶父才带着自己的族人迁移到了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在那片平原上,周红红火火地发展了起来。

到了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后来称为周文王)继位的时候,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堪比当年的商部落。历史仿佛再重演,一个贤明的部落首领要对抗一个昏庸的君主了。当然,历史总是有差别的,姬昌也不是主动就去找纣王打架的,而是纣王先挑的事儿。他看周部落发展壮大了,就眼红了,想让人家多给上贡品。

双方接洽不成功,纣王就怒了,派人把姬昌给逮起来了,关在一个叫羑里(在今河南汤阴县一带,羑音yǒu)的地方。

【大国开始兴起了】

《周易》是怎么来的

莫名其妙被关押的姬昌感到很冤枉,他想纣王可能想要钱,于是他就给自己的人报信,说多给纣王一些珠宝和美女,求他把自己放出去。

于是,周部落的人就带着许多金银珠宝和美女去找纣王,希望纣王能把姬昌给放了。纣王看到这么多贡品很高兴,他盯着那些美女,流着口水说:“光是一样就可以赎姬昌了。”

可是纣王身边有人说话了,说姬昌有谋反的心,放出去祸害无穷。纣王想了想,之后做了个很不要脸的决定,他把礼物收下了,可是人没放,不但不放,而想出狠招来折磨姬昌,拔指甲,抽鞭子,就是要让姬昌承认自己想谋反。

自己没想干的事儿怎么能承认?姬昌咬紧牙说不想谋反,自己是被冤枉的。于是纣王就想出一个更狠毒的招,他把姬昌的儿子拖过来杀死,然后把肉剁成了肉馅,做成了肉羹,逼迫姬昌喝下。

姬昌本来是一名养尊处优、行事优雅的诸侯,此时却落得如此田地,不但要忍受肉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但是姬昌也不是一般人,他坚决不承认那些没影儿的事。

于是他就被纣王关了一年又一年,在小监狱里,姬昌除了每天受刑,也没什么事可干,他就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拿来思考了。在思考的过程中,他居然完成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

姬昌在瞎琢磨的过程当中,竟然琢磨出门道来了,他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改造成了后天八卦。这八卦代表着天地间万物的八种基本性质,分别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这八种自然物。

也就是说只要是自然天地间有的东西,这八种就都能表达出来。后来姬昌还是没被放出来,于是他就放开想象,深入研究,他又研发了“八卦小成”,将之前的卦象引申。在无聊而痛苦的牢狱生活中,姬昌把伏羲的先天八卦分析拆解,推论出了六十四卦。

姬昌在被囚禁的七年里,居然完成了最伟大的卜卦的先驱《周易》。

这就是有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后来姬昌被放出去,估计也没工夫研究《周易》的事儿了,但是后人却对他这部著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了好几个世纪。

“钓上”大老板

天朗气清,夏秋交替之际,渭水畔,一位老者头戴斗笠,眯着眼在垂钓。奇怪的是,他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这老头就是姜子牙。说起姜子牙,也是一个有福没份享的人,姜子牙的祖上在协助大禹治水的时候,立了功,被封了侯,得了地。说起来这个家族的日子过得应该也是和和美美,其乐融融,不愁吃,不愁喝的。

但等到姜子牙先生出世的时候,家境却日渐衰败,所以,姜子牙没享上祖上积的福,他是一天好日子没过上。姜子牙长大后,为了生计,什么粗活累活都干过,他当过杀猪的屠夫,干过饭店里的酒倌,给别人打杂跑腿,这都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姜子牙的心思并没有花在这上面,他一有空就读书学习,观察天文,考察地理,还研究治国之道,思考兵法军事理论。总之,他是全面发展,什么不会学什么。

但这个好青年却没赶上好时候,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根本无心打理朝政,没有良主赏识,姜子牙的才华得不到重用,他一生在贫困潦倒和不如意中度过。

在他晚年的时候,他才增添了钓鱼这个新爱好,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一去到河边就是蹲一天。

开始人们并不感到好奇,但细心观察的人却发现,这个老头从来没有钓起过一条鱼,因为鱼钩上是空的,而且这空鱼钩离河水还有好远的距离。

姜子牙拿空渔竿钓鱼的事情,渐渐传开了,这事也很传到了一个人的耳朵里,这个人就是西伯侯周文王。

一天,周文王出猎,听闻有人直钩垂钓,心生疑团,前来看视,果然见到此种情景,便下马与老叟攀谈,这才发现他并非山野村夫,而是胸藏韬略,见识过人。周文王不由得大喜,此行出猎之前,他就曾占卜。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为霸王之辅,预示着将得到一位辅佐他成就大业的高人。眼下此人不正有霸王之辅的气魄吗?

再一深谈,周文王得知这个老头就是姜子牙,如雷贯耳的拿空渔竿钓鱼的老头就站在他面前,周文王激动了。他恭敬地称他为“太公望”(姜太公),并想将其迎入朝中。

周文王恭维了姜子牙一番,希望姜子牙能够随同他一起回去,开创大事业,但姜子牙没接这茬,姜子牙是谁?等待了一辈子机会的人,往往是最冷静的,他不会为了某个人的一时恭维就热了大脑。

姜子牙和周文王就在河边聊起天来,意图是摸清这个人的底细,于是,二人便开始了一场改变历史的会晤。

死里逃生的姬昌对纣王很是痛恨,纣王平白无故地害他失去了七年的自由,还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儿子。这个仇如果不报,那真是算不得男人了。而且纣王早就失去了民心,需要被人讨伐了,这下有了姜子牙,那可谓是双保险了。

从此,进攻朝歌的队伍有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有了姜子牙的从旁协助,周王朝的事业蒸蒸日上,并将事业版图扩大了一倍,周文王马上就要去找纣王报仇了。

儿子也好汉

姜子牙虽然年纪大,胡子白,可是精力旺盛,头脑清醒。在姜子牙的协助下,周部落发展得欣欣向荣。

眼看着周部落的势力越来越大,周文王很高兴,他找姜子牙谈话:“我觉得我们已经能够开始征伐工作了,你觉得在征伐暴君之前,我们应当先去征伐哪一国?”

姜子牙说:“先去征伐密须。”

周文王很听姜子牙的话,他说那好,咱就先去征伐密须。

可是底下有人反对,他们认为密须的力量很强大,单凭周部落是打不过的。

可是姜子牙胸有成竹,“密须国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民心,他就是再厉害十倍,也用不着害怕,咱们肯定能打过他们。”

在姜子牙的坚持下,周文王带领着部队去往密须,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爷说给你,那就是你的,你躲也躲不掉。

周文王发兵到了密须,还没开战,密须的老百姓先暴动了,他们把密须的国君五花大绑地交给了周文王,然后归顺了。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中了这个头彩,周文王更加彪悍,他养精蓄锐,过了三年,他又发兵征伐商朝西边最大的一个属国崇国(在今陕西沣水县)。

战争进行得很顺利,灭了崇国之后,周文王就开始在那里广积粮,建高墙了,他建立了都城,叫作丰邑(京)。

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周文王蚕食了商朝的大部分统治区域。眼看着就要敲响胜利的大门了,周文王却忽然生病,没过多久就死了。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只能期盼后人完成他的宏图伟业了。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周文王的儿子也是一条好汉。

他的儿子姬发即位,就是周武王,武王拜姜子牙为师父,并且要他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音shì)做他的助手,几个人齐心合力整顿内政,扩充兵力,为讨伐商纣做最后的准备。

第二年,周武王把军队开到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举行一次检阅,有八百多个小国诸侯,自发地来和周武王碰头会师,这样的情形对周武王是一个极大的鼓励。

看来大家都对商朝的统领失去了信心,怨声载道了。在那次会师大会上,那些诸侯纷纷向武王控诉商纣的恶行,他们极力要求武王替他们出头,带领着他们推翻商纣的统治。但是武王是一个很理智的人,没有被现状冲昏头脑,他认为当下去讨伐商纣的时机还不成熟,要再等等。

于是他劝告大家再冷静一段时间,等时间成熟了就一起去干掉商纣。那次检阅之后,武王很快又回到了丰京。

史上自焚第一人

在武王努力干事业的时候,商纣王玩儿的是越来越过分了,他不但对自己的叔叔下手,对其他的贵族也是越来越严苛了。

商朝的贵族王子箕子、微子非常担心,他们害怕商纣王把国家给玩儿没了。但是比干去劝说,不但没成功,反而把命给劝没了,这让箕子、微子十分害怕。后来两人为了避免自己的心被挖出来,箕子装作发疯,微子半夜出逃,两人总算是把命给保下来了。

商纣的一举一动,武王都在打听着,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的一年,武王探听到商纣的亲信们全都背弃他了,疯的疯,走的走,死的死,他觉得时候到了。于是便发动了精兵五万,请了姜子牙做军师,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渡过黄河东进,前往盟津,和之前会师的八百多个诸侯又重新相聚。

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由周武王作为代表,在盟津举行一次誓师大会,宣布了商纣的种种罪状,大家听得是热泪盈眶,恨不得当下就把商纣拉过来剁成肉馅。等周武王宣誓完毕,大家就一起去讨伐商纣了。

走到半道上,两个老头出来把武王的大军给拦住了,这两个老头来头不小,他们是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国王的两个儿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齐。孤竹国王钟爱叔齐,想把王位传给他,伯夷知道父王的心意,主动离开孤竹;叔齐不愿接受哥哥让给他的王位,也躲了起来。

也就是说,最后两人谁也没干这国王的职业,都当了平头老百姓了。两人一直住在周国的境内,生活了一辈子,忽然听说周武王要去讨伐纣王。他们觉得武王是臣子,纣王是天子,武王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两位老人一番言辞之后,武王没搭理他们,该赶路还是赶路,还是事业要紧啊。这两人一看自己的意见没被重视,就想不开了,两人一起跑到了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西南)上躲了起来,绝食自杀来抗议武王的做法。

周武王的讨纣大军士气旺盛,一路上跟切豆腐似的,把商军打得节节败退,很快就打到了离朝歌仅仅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在这里周武王又举行了一次誓师大会,将将士们的情绪调到了最高潮。纣王听到这个消息,赶紧东拼西凑地凑了七十万人马,以抵挡周武王。

纣王想周武王不过五万人,自己有七十万人的大军队,真打起来,不用动手了,就算挤也能把武王的人挤死,自己还怕什么呢?

纣王想得很好,但是现实总是过分“骨感”的,就在纣王高枕无忧的时候,那七十万人自己放下了武器,呼啦啦地往回跑了。因为这七十万的商军大多是一些俘虏。他们根本就不想打仗,而且他们也恨透了商纣王。在牧野的战场上,他们不但不替纣王打仗,反而带着周武王的部队杀进了商都朝歌。看着自己的军队都没了,纣王也没办法了,牧野之战后,也就是公元前1046年,纣王跑到了鹿台,放了一把火把自己和宫殿都给烧了。

周朝建立了

纣王把自己烧成了肉干,周武王灭了商朝,把国都从丰京搬到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建立了周王朝。继夏朝、商朝之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了。发展了将近六百年的商朝彻底宣告消失破产,由周朝接替,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周。

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周武王决定从自己做起,周朝地域广袤,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人口据说上千万,很是有吹牛的资本。

这么大一个王朝,周武王想要好好管理一番,他希望能够把这样的国家一直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占有,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他把自己的亲属和功臣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像太公望被封在齐国,他的弟弟周公旦被封在鲁国、召公奭被封在燕国。

许多近亲远亲都分了地,有了封号,大概共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还有商朝的一些残留余党,为了安抚那些人,周武王也对他们进行了分封,他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殷侯,留在殷都,又派自己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去帮助武庚。

说是帮助,其实就是监视,还派了三个人去监视,就是要告诉他:“你小子别跟我玩心眼,我还不知道你有几斤几两,安生待着吧!”

周武王没当几年君主,就得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个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小屁孩一个,什么也没见识过,让他统治这么大一个国家太不靠谱了,再说那会儿的周王朝也还不是很稳定呢。

于是就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周成王身边,处理一些家国大事,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就不能去封地了。

于是,周公就派了自己的儿子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儿子临走前,周公啰里啰唆地给儿子上了一堂教育课,就是告诫儿子要好好做人,别做坏事,等等。

教育完儿子,周公继续辅佐君主,无私的周公没想到,自己一片苦心,却被他的弟弟误会,周公的弟弟管叔、蔡叔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让大家都认清这个人面兽心的伪君子。

周公本来不想理会,毕竟是一家人,他们有缺点,自己忍忍算了。但是没想到,管叔、蔡叔却串通了纣王的儿子武庚,三人凑一块想要推翻周公,他们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事儿来了。

这下周公可不能不管了,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他向召公奭表了衷心,召公被感动,决定和周公合作,一起消灭叛军。没费什么事儿,叛军就被剿灭了,然后又历经三年,周王朝恢复了平静。

带头的武庚被杀了,手底下一帮商朝原来的大臣也被逮了起来。看到这架势,管叔觉得很没面子就上吊自杀了。其余的人,周公也没严惩,他把霍叔革了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就拉倒了。

对于那批商朝的贵族,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放心,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作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他们弄那儿去了,然后派人监视他们。所以,从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国家不是那么好管的】

城里人造反了

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了下来,他在百忙之中,还抽出时间,为周朝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也就是法律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后来到了周成王二十岁的时候,周公就把大权交还给了他。说话算话的周公教导出来的成王也是个好君主,从他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作“成康之治”。

在这父子俩统治的期间,周朝一切都很好,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但是每个朝代发展时间久了都会出问题,周朝也一样。

因为奴隶主贵族加重剥削,加上不断发动战争,老百姓不干了,这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啊,又不让人好好过日子了。他们就开始抱怨起来,偶尔还搞点小破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为了压制这种情况,周王朝的统治者们就制定了十分严酷的刑罚,好啊,你们想反不是,给你们上刑,看你们谁敢吭气。

周穆王的时候,制定了三千条刑法,也难为他们了,都得想破了脑袋啊,要不想三千多条整人的法子,真是太难了。那会儿犯法的人受的刑罚有五种,叫作“五刑”。像额上刺字、割鼻、砍脚,等等。

但是要永远记住一句话:刑罚再严,也阻止不了人民的反抗。

西周第十个王周厉王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了。听这谥号,厉王,很明显是属于批评型谥号了,杀戮无辜曰厉,就是一个很不怎么样的谥号。

周厉王宠信一个名叫荣夷公的大臣,实行“专利”,也就是说,他们逮着什么就要什么,不管是山川湖泊,还是飞禽走兽,只要是他们能想到的,能看到的,一切都是他们的。周厉王不准老百姓利用这些大自然的资源,老百姓要想用,那就得交钱。

这上哪说理去,老百姓自然不高兴了,吃饭的地方都没了,这太过分了,但是周厉王就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这人的世界观有点问题,谁要是动了那些他认为是他的东西,那这人就倒大霉了。

周厉王的举动让国人敢怒不敢言,补充一点,那个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平民叫“国人”。国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城里人,城里人不满厉王的暴虐措施,怨声载道。

周厉王得知后,从卫国找来一个巫师,要他专门刺探批评朝政的人,这个巫师不是个好东西,谁不给他送礼,他就诬赖谁,结果被周厉王当作反叛者处死的人一堆一堆的。那段日子,大家在街上看到,都不敢互相打招呼了。

在这样的压迫下,人们积累的怨气越来越深。过了三年,也就是到了公元前841年,城里人忍无可忍了,他们发动了大规模的暴动。大家举着锄头、锅盖就围攻王宫,要杀厉王。这会儿周厉王慌神了,带着人从后门溜了,一直逃过黄河,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彘音zhì)这个地方才停下来。打进王宫的城里人,没找到周厉王,敲敲打打一阵,又去找太子靖,为了保护太子,当时的召公虎忍痛交出了自己的儿子,这事才算完。

周厉王是不敢回来了,城里人等着拿锄头砸死他呢。但是没有国王也不是个事儿,大家商量,就推举召公虎和另一个大臣周公主持贵族会议,暂时代替周天子行使职权,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

从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共和行政维持了十四年,周厉王在彘死了以后,太子才开始即位,就是周宣王。宣王比他爹强,是个干实事的人,上位以后就好好干活,给百姓们谋了福利。

红颜祸水褒姒

经过这一场国人暴动,周朝统治者已经外强中干,兴盛不起来了。周宣王在位的时候还好点,人家好歹是个干事的人,国家就算再中干,也还是算可以的。周宣王时期就是周朝历史上有名的宣王中兴,可惜宣王一死,儿子幽王继位,周朝就完蛋了。

周幽王一点没继承他老爹的优良传统,成天胡搅蛮缠,不干工作。幽王最喜欢看美女笑。当然了,美女本来就好看,一笑起来就更好看了,但是把国家给笑没了的美女,就算笑得再好看,也不是个好女人啊。

阉人歌唱家李延年曾在汉武帝面前一展歌喉:“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殊不知,在中国如此漫长的历史中,多少绿珠小蛮,环肥燕瘦,巧笑倩兮,千娇百媚,但是能真正一笑倾城倾国的,恐怕只有褒姒一人而已。褒姒也就是周幽王喜欢的那个女的。

褒姒很奇怪,她不爱笑。这可把周幽王急坏了,他是千方百计地逗褒姒笑,但是这位美女的笑点太高,幽王的幽默本领差点儿,褒姒就是不笑,这让幽王郁闷了。

幽王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想美女不笑,那就逗美女笑吧,于是幽王就带褒姒外出游玩儿。游玩途中,幽王有了主意,他把褒姒带到了烽火台上,让人把烽火给点上,这一点出大事了。

这一场景成了历史的定格画面:公元前773年,见到远处的骊山上浓烟滚滚,火焰冲天,各路诸侯都不敢怠慢,马不停蹄地率领将兵赶往骊山。经过一个晚上的急速奔袭终于是抵达了骊宫,可是眼前根本就是一片宁静,丝毫没有兵戈相向的迹象,正茫茫然不知所以时,宫里传出一句“幸无外寇,不劳跋涉”就将他们打发了回去。

众将兵是一头雾水,这时候却看到了倚靠在骊宫城楼上的褒姒,她的笑靥绽放在连山而起的滚滚烽火之中,楼下刚刚还是一片万马奔腾的景象,在看到楼上褒姒满意的笑容之后却都变得面面相觑。众将兵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的竟然只是博得美人一笑。

虽说是千金难买美人笑,千两黄金在富得流油的周幽王眼里也不过是一片金黄的落叶,不值一提,可是这国家大事他可就开不得玩笑了。如今这玩笑既然已经开了,那诸侯国索性也就继续奉陪下去了。

想当年,一代英豪周武王灭了惨无人道的商纣王之后,分封了十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武王是个有文化的人,他懂得赏识人才,于是姜尚等贤臣都得以重用。周王室和周边的诸侯国也都礼尚往来,相安无事。

周王室作为老大哥一直保护着各个诸侯国的安全,而封国则要尽到兄弟的义务,定期给自己的老大哥送点好东西,顺道拜见周天子,还要用重兵把守周王室的王土。

周王室在和平友好协议的引领之下,无论是高官还是百姓,都生活得十分和谐。当然,再和美的王室也会出一些小乱子,后来的武庚叛乱和国人暴动让周公和召公立了周幽王的老爸太子靖为王,也就是周宣王。

比起周武王来,宣王的能力就略逊一筹了。可是他仍旧是学了点知识的人,能够继承武王的风范,任人唯贤,周王室也因此而进入了中兴的时期。

等到儿子周幽王即位的时候,周朝已经开始在动乱的微风中摇曳了,但看在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的余威尚存,各路诸侯对周幽王还留有一点敬意。当看到骊山上燃起了熊熊烽火之后,诸侯国还都着急地派人前来相助,可是谁又想到周幽王如此不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