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养育完美女孩全书
22669800000002

第2章 男孩来自火星,女孩来自金星

有别于男孩的一片天地

一个脆生生的“小甜辣椒”

在古老的童谣中有这样的传说:女孩就是用糖和香料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做成的。

和男孩相比,女孩们很少会对手枪、坦克、变形金刚这样的玩具感兴趣,她们喜欢可爱的洋娃娃、漂亮的花瓣,或者是好闻的香水,她们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

这就是女孩,她们就好像是一块小甜饼,永远让爱着她的爸爸妈妈忍不住想咬她一口。

她是那样的聪明伶俐乖巧可爱,让所有看到她的人都会忍不住想逗逗她,甚至是想捏一下她肉乎乎的小脸蛋。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一个女儿,你一定会希望她能永远那样乖巧而惹人疼爱,你希望她永远生活得平安幸福。但是,女孩的世界中并不都是那样平静而美丽,她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那些对大人们来说无所谓的困难却足以让女孩感到抓狂和不知所措,在她们的世界中也有很多的苦恼和哀愁。

她会莫名其妙地闷闷不乐;

她会突然间哭起来不停,大声地叫嚷;

她会在某个时候对父母很依赖,以至于不想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

……

看着自己眼前这个情绪多变的小女孩,你会不会觉得她比外星人还令我们捉摸不透?我们常常会听到自己的女儿这样抱怨:

“为什么我长得这么普通,而我特别讨厌的那个女孩却那么漂亮?”

“为什么我总是这么倒霉?”

“该死的考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看看下面一对母女的对话吧:

莉莉:“当班长太累了,又要自己学习,还要维持纪律。”

妈妈:“既然不喜欢,就和老师说说不做了。”

莉莉:“可是我也很喜欢做班长,它让我觉得很光荣。”

妈妈:“既然你喜欢,那就不要再嚷嚷着说累了。”

莉莉沮丧:“可是喜欢不代表不累啊!”

妈妈反问:“那你到底想要怎样呢?”

莉莉郁闷:“哎呀!你根本就不理解我,我不和你说了。”

妈妈无奈:“真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

谈过话后,莉莉只觉得情绪无处发泄,她不愿继续交谈,因为她觉得无趣极了。

在大多数人的惯常思维中,女孩是乖巧、善良、可爱的,其实这样认识女孩并不全面,女孩的特有性格中还少不了固执苛刻、喜怒无常和蛮横霸道,这些性格特征出现在女孩身上是多么地正常。

这时的女孩就不再是一块甜甜的饼了,而成了一个呛人的小辣椒。事实上,女孩就是这样,她们并不只是表面上的单纯可爱,她们善于耍小心眼,更倾向于“智取”。尽管她们有很甜美的一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她们的辛辣、苦涩,还有就是酸与麻。

对于女孩的教育,并不是说要简单地保留她身上的甜味而去掉其他不好的气味,更不可以任她掩盖住天性当中的那些甜味。最高明的父母,一定要让这些味道全部保留,并且调制成最可口、最美味、最容易让人接受、最让人喜欢的独特风味。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女孩因为自己的独特味道而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如果父母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女孩,就会感受到:抚养一个女孩真的像是在创作一件艺术品,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

“嗯……那好吧”

——容易委曲求全的小女孩

这些看上去又甜又辣的小女生,她们的成长轨迹是怎样的呢?

一位有着多年从教经验的老师这样描述她眼中的女孩:

她们是文静的,也懂得遵守纪律,她们上课认真听讲,在课堂上从不捣乱;

她们总是按时交作业的好小孩,她们害怕挨老师的批评;

和男孩相比,她们更善于懂得如何讨得长辈们的欢心;

……

女孩,更喜欢安定、平稳地成长,这个特点不知曾为多少家长感到欣慰:因为大多数的女孩家长都持有这样的观点,正是由于女孩如此听话乖巧,家长们往往不需要太费神就可以把她们教养好。

而实际上,真的就是这样简单吗?

著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曾经就此提醒女孩的家长们: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家长这种盲目的高兴和疏忽大意很有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教育误区:家长如果不够注意女孩的心理发展,女孩就很有可能变得敏感多疑;家长如果不注意女孩的能力培养,女孩就会有可能变得胆小脆弱……

小女孩豆豆今年已经4岁,虽然说在幼儿园里年纪已经不算小了,但是她好像天生就很怕人,在幼儿园里经常会把自己心爱的玩具不情愿地让给别人。

那天妈妈去幼儿园接豆豆回家,在院子里看到了这一幕:

小豆豆站在院子的一角,手里捏着她喜欢的毛绒玩具小海豚,正在摆弄着,不远处小男孩丁丁朝着豆豆的方向跑了过来:“冲啊,杀啊。”

豆豆吓坏了,她本能地把小海豚藏在身后,大声喊道:“不许你抢我的海豚!”

豆豆不说还好,这样一说,丁丁执意要抢豆豆的玩具,把豆豆气哭了。

“哇哇——”

看到宝贝女儿在哭,妈妈感到很心疼,连忙跑了过去对丁丁说:“你怎么可以抢姐姐的东西呢?这样做是不对的。”

丁丁哪里理会,他扮个鬼脸之后就利落地跑开了。

空荡荡的院子里只有豆豆和妈妈,妈妈使出浑身解数来安抚这个受到心灵创伤的小女孩:“好豆豆我们不哭了,回去妈妈给你买个更大的海豚。”总算是让豆豆破涕为笑了。

只是,妈妈心里一直嘀咕:我家豆豆总是这么怯懦,连小弟弟都可以欺负她,但愿她以后长大了可不要这样。

相信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女儿会变成这样,但又是什么原因会让这些女孩变得如此敏感脆弱呢?

追根溯源,要从人身体中那对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说起。

X染色体携带了女性基因,所以它强化了女孩天生具有的女性特征,比如软弱、安静、柔顺等特点;与此同时,它还决定了女孩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这才是根本的原因。正因为女孩更害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破裂,所以她们常常会委曲求全,胆小软弱这样的特征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正因为如此,女孩和男孩在看待周围的世界时,才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女孩总是重视与自己有关的任何人之间的关系。细心的家长也许会发现,当自己的女孩与他人的关系不融洽的时候,她们会极度地伤心难过:“为什么老师不表扬我了呢?”“为什么今天莉莉不带我玩了?”“为什么姐姐不和我一起拼图了呢?”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安全感,女孩总是需要更好地保持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为了能够与爸爸妈妈保持更好更稳固的关系,女孩总是会让自己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即便有的时候她的内心很不乐意。

在与同龄人的交往当中,女孩也经常会表现得谦让和顺从,以赢得对方的好感,使彼此更友好,使自己更有安全感。

沿着这种成长轨迹长大的女孩,她们多半都很听话,在很多时候不得不委曲求全,不太爱表达自己的看法,也不是遵照着自己的意愿来行事。

在不知不觉中,女孩原本的独立性、自主性都丧失了。这种习惯将一直影响到女孩日后的生活,她们常常会为了满足他人的意愿而损害自身的利益。

“爸爸是我的保护神”

——渴望他人的保护

女孩似乎天生就渴望得到他人的保护。

在女孩很小的时候,她们从来不为什么事情而担心,因为她们知道,爸爸妈妈会一直在身边保护她们。在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他们正在发生争执。小女孩气哄哄地说:“哼哼,我不怕你,我爸爸很厉害的,你要是再敢欺负我,我就告诉爸爸。”

当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状况让女孩感到无法应对的时候,她们的第一反应总是希望能够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而这个给她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的人,非爸爸莫属。

曾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那些平时与父亲接触较少的女孩,她们在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会显得较为落后,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能力较弱等感情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这种状况被专家称之为“缺少父亲综合征”,在父亲坚实臂膀的支持和呵护下,不管身处何处,女儿总是能平安健康地茁壮成长。

大多数的女孩都会有这样的一段心理发展历程,甚至有的女孩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依赖:我要受到别人的帮助和保护,因为我是女孩。很多爸爸妈妈,在面对女孩的这种心理依赖时总会感到习以为常:毕竟,女孩子嘛,娇气很正常。不过,为人父母者可能还不知道这样的危害吧,其实这样的做法对女孩的成长和发展都极为不利,因为一个女孩如果经常抱有依赖心理,她就会很自然地把自己定位成弱者。长此以往,当她们遇到了人生重大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一定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而是总幻想着有人来帮助她。

其实,在小女孩的心目中,她们总是幻想着得到父母更多的爱,父母的爱,是这些小女孩最坚实的依靠。她们想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疼爱,而是宠爱。

这可能是女孩的天性,她们习惯于把自己定位成“弱者”,而这种定位,可能更多地来自于父母的宠爱。

大多数的父母总认为女孩是娇小而柔弱的,喜欢对宝贝女儿们过度地爱护:“哎哟!我的小宝宝啊。”看到女孩受苦了受累了,总是忍不住心疼,看到女孩哭了,就不舍得再教训她了。这些被宠着哄着长大的女孩已经禁不起挫折和伤害,正因为如此,女孩也认为她们受到保护是天经地义的。女孩天生的敏感以及家长的过度呵护,反而让她觉得自己常常会被一种不安全的感觉所包围。

这是一个周末,小女孩芸芸在家里沉沉地睡着,而爸爸妈妈都早早起床,因为他们要去参观一个项目展览。

临走的时候,妈妈写了一张小字条放在桌子上,告诉芸芸他们要下午才能回来,叮嘱她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桌子上放好了芸芸的早饭和午饭,吃的时候只需要放到微波炉里加热一下就好。把一切安排妥当,爸爸妈妈安心地出门了。

上午9点多,芸芸终于睡醒了,她揉揉惺忪的眼睛,发现周围一片安静。和往常一样,她习惯地赖在床上,叫着“妈妈,妈妈”。要是以往,妈妈肯定会放下手中的家务,然后来到芸芸旁边,哄着她说:“都几点了,你怎么还不起床啦?早饭还要不要吃呢?”可是今天,爸爸妈妈怎么没有反应呢?芸芸一下子就急了,放大声音喊“妈妈,妈妈”,还是没有反应。芸芸感到委屈,撅起嘴不高兴了。

芸芸穿好衣服来到客厅,发现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只有她一个人。桌上的早餐已经凉了,要是在以往,妈妈一定会把热腾腾的早餐摆在她面前。想想以前,一家人总是围着她团团转的情景,不知为什么,芸芸一下子难过起来,眼泪顺着眼角就流了出来。

养育女孩,为她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尤为重要的。以前也曾经有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女孩,会比其他的孩子更加开朗活泼、聪明可爱。

小女孩心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来看看一个小朋友的日记:

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公园,我玩秋千,妈妈帮我扶着,爸爸帮我推着,我坐在中间。爸爸还给我买了一个“蓝猫”大号气球,我特别喜欢。我们下午回家了,妈妈又给我做了一桌好吃的饭菜。今天真高兴啊。

想让女孩生活得快乐吗?她们并不需要昂贵的衣服,也不一定要玩最高级的玩具,只要让她感到爸爸妈妈在爱她,女孩就会感到没有比这更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如果一个家庭不和睦,那么受伤最深的也是孩子,尤其是最看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女孩。

“我可以吗”

——小女孩欠主见

和男孩相比而言,很多女孩都有缺乏主见的表现:

女孩喜欢关注周围的好伙伴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然后追赶着流行,自己也要买一件。

不仅是衣服,女孩还关注美丽的发型和漂亮的首饰,看到别的女孩拥有的漂亮手链,自己也想拥有一条。

任何一项或是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活动,在女生中往往会传播得很快,因为一传十,十传百,女孩子都爱跟风……

女孩天生都是没主意的孩子吗?

女孩所表现出来的“没主见”,一方面和女孩天生注重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在于后天爸爸妈妈的培养。

父母的培养方式对于女孩子这一点的改造至关重要。很多爸爸妈妈过于爱自己的孩子,以至于事事都替孩子包办了。时间久了,父母终于发现自己的孩子好像不太有主见。其实,孩子一路成长的过程中,哪有自己做主的机会呢?

女孩有她独特的成长过程,当女孩还很小的时候,并不能自然地来进行理性思维。所以但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不能够很好地进行选择。比如有的时候父母问她:“晚上想吃什么?”也许她会思考半个小时还想不出答案来。

女孩稍微长大一点儿,到了青春期之后,这个时期由于受到激素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女孩会变得比较懒散,她们在意识上觉得让别人来做抉择比自己做出决定简单得多。所以,她们不太喜欢思考,无论生活中遇到的大事还是细小的琐碎事情,她们都会把决定权交给周围的人,自己干脆“顺其自然”就好了。

所以,父母最好有意识地培养女孩的自主能力,尽可能地调动孩子身上的积极性。

谢军是享誉世界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曾获得过多项世界冠军。很多人羡慕她的辉煌成就,但很少有人知道她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完全是因为父母给了她自主的机会。

1982年,12岁的谢军小学即将毕业,但她却面临了两难境地:是升重点中学还是学棋,在这个分岔口谢军举棋不定。小学6年中,谢军曾有7个学期被评为三好生,这样品学兼优的孩子,学校当然要保送她上重点中学。

但是,国际象棋的黑白格同样牵引着谢军和她的一家人。在这个节骨眼,母亲的一席话给了谢军莫大的勇气,让年纪小小的她学会了自主,学会了对自己负责。

母亲叫来了谢军,用商量的语气说:“谢军,抬起头来,看着母亲的眼睛。你很喜欢下棋,是不是?”

这是母亲对女儿选择道路的提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女儿将来命运的提问。

谢军目光坚毅、严肃地看着母亲的眼睛,坚定地说出7个字:“我还是喜欢学棋。”

听到女儿的话后,母亲同意了她的选择,同时又严肃地说:“很好,不过你要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做出了这个重要的选择,今后你就应该负起一个棋手应有的责任。”

一个12岁的女孩很难懂得和理解这段话,但却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正是母亲的这段话,使谢军受益终生。假如当初没有这段话,或者是由父母决定女儿的前途,就不会有今天的谢军,也不会有中国这位国际象棋“皇后”。

要知道,小女孩天生就不喜欢自己做决定,父母更应该有意识地给女孩创造更多做主的机会,千万不要让她成为没有主见的“小乖乖”。

女孩大脑里装的都是什么

语言能力:女孩天生的特长

家长们总会有这样的体验:女孩总是比男孩子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男孩比较偏重于用自己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女孩则更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相比于男孩而言,女孩更喜欢整天欢快地喊“爸爸妈妈”,而不是一个人闷在那里自顾自地玩耍。而喜欢给爸爸妈妈讲故事听的一定是个女孩,而不会是男孩。

这种差异是普遍的,更是与生俱来的。女孩拥有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英国,曾经有学者先后对3000对左右的龙凤胎进行调查,试图通过比较找到使人更擅长讲话的基因究竟在哪里。研究人员分别教这些龙凤胎识字,观察他们对语言认知能力的大小,而女孩总是比男孩懂得更多。

他们研究的结果是:女孩比男孩更有语言天赋,这从他们两岁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

这个现象,或许用左右脑之间的功能分区可以解释。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简单地讲,左脑是负责语言和推理的,而右脑则是负责运动以及时空方位的。女孩的大脑比男孩发展得要快,而且她们更多地在使用左脑思考问题,所以女孩的左脑相对发达一些,语言能力也相对要好一些。

讲到这里,也许家长们就会发现:女孩与男孩的兴趣点完全不同。女孩一般比较喜欢组词、造句、猜谜语等游戏,而男孩则更喜欢搭积木、走迷宫等游戏。

等到女孩的年纪稍微大一些,家长们还可以发现:女孩的写作能力要远远强于男孩,语文成绩也比男孩要高出一截。

作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发了一篇高年级学姐的作文,明明拿过来一看,不禁大喜,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周围同学讲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的二姐。”老师看了他一眼,无动于衷,对同学们说道:“这篇范文写得很好,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好好学习。”

明明继续对同桌说道:“回家我把这篇文章拿给我二姐看,她一定会高兴的。”

老师看到明明的表现,继续说道:“同样是出生在一样的家庭,受一样的教育,语文的学习水平怎么会差这么多呢?明明,你要多反思反思自己,争取也能写出好文章来。”

被老师这样一说,明明的兴奋一扫而光。

其实,这位老师并没有认识到,如果让男孩也有很好的语言水平,这是一个不算宽松的要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已经能够认同女孩在语言方面能够表现出来的优势,辩论、写作、阅读,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女生的强项。

形象思维,女孩略高一筹

关于文科MM(妹妹)和理科GG(哥哥)的故事,放在这里讲并不过时。

提问:“同样面对一杯清水,文科MM和理科GG的反应会有什么不同呢?”

文科MM:“看啊,这杯水晶莹剔透,纯净无瑕,宛若一个冰清玉洁的仙子。这样的干净澄澈,让我想起了青海湖边的蓝天碧水,没有些许的杂质。这样的透明,又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林妹妹的那滴眼泪,水珠中裹着脂粉的香气。”

理科GG:“这杯水,是要蒸发的。”

这个故事所讲的,就是女孩和男孩在形象思维方面的差异。

通俗地讲,形象思维是指形象能够在大脑里动起来,而且还能够具有连续性。就好比看到草原之后,大脑中马上就可以展现出一片关于草原形象的发散联想:草原像一片毛茸茸的地毯铺在大地,草原的绿色和水彩画颜料有所不同,比颜料更加天然和淳朴,这才是形象思维的关键所在。

这样的差别,并不完全在于他们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而在于不同的性别,对事物的想象是绝对不同的。小女孩习惯于看到一些美好的事物进行浮想联翩,甚至与其他的事物一起相提并论,而男孩则不然,他们更喜欢直接、直白和直率。

高阿姨领着两个小朋友从马戏团走了出来,她分别问玲玲和壮壮:“你们觉得那只猴子可爱不?”

壮壮用一句话直接收尾:“那只猴子灵活敏锐。”

而玲玲的心得就很多了:“那只猴子的尾巴长长的,我很担心它在钻火圈的时候会被烧到尾巴。还有它的屁股为什么会这样红,是不是以前被烧坏过呀。还有猴子的脸很像是有表情的,它的脸会动。”

看,这就是女孩。

这样的差异,还是要从大脑结构这个角度来解释。正是由于女孩的左脑要比男孩的左脑发达,所以才会在形象思维方面比男孩优越很多。

既然女孩的形象思维天生就是优势,家长是否应该想办法,帮助女孩再进一步开发?

读连环画是培养形象思维最好的方法,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因为连环画可以将故事、形象等一幕幕地加以展开。当女孩走进了连环画的世界中,她会发现书的第一页只有一个简单的场面,但是后面却可以延展出一串长长的故事。家长在使用连环画的时候,还可以让女孩先看第一幅图,然后问她:“你觉得这幅图和之前看过的那些图画相似吗?它们相似在何处?”“你能不能根据这幅图画猜出后面会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女孩的形象思维能力。

糟糕的抽象思维

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家长们总会发现,和男孩相比,女孩会显得更加“笨”一些,比如:女孩的数学成绩总是比男孩要低;女孩基本上都是“物理盲”;观察女孩如何做几何题吧,画完图之后基本上就无从下笔了。

事实上的确如此,女孩在抽象思维方面远远比不过男孩,而抽象的思维能力,是由大脑所决定的。其中右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负责抽象思维,而女孩右脑开发的程度要比男孩低很多。

正由于如此,家长们往往陷入“女孩比男孩笨”的误区,实际上并不是谁比谁笨,而是男孩和女孩的思维方式不同:

1.女孩有着较强的记忆能力,所以思维的灵活性不够,而且理解能力比较差。男孩则偏向于抽象思维,他们善于依靠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和推理,有较强的演绎、归纳的能力,思维的灵活性要远远强于女孩。

2.女孩更加习惯于模仿,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细心,注重细节,但是不能很好地把握全局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而男孩们喜欢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较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重视全局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但是对细节的注意力不够好。

3.男孩从小喜欢玩机械类的玩具,比如汽车、变形金刚之类的,喜欢摆弄物体,这就使男孩从很小就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喜欢自己进行设计实验,有比较高的创造力。而女孩子喜欢玩的一般就是大头娃娃、毛绒玩具,所以她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生活中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浩浩正在帮小豆豆讲数学题目,浩浩已经讲得满头大汗了,但是小豆豆依然木木然,根本没有要开窍的迹象。在浩浩看来很简单的一道数学应用题,豆豆就是想不明白。

浩浩干脆这样,写一步就问一遍豆豆:“这一步看懂了吗?”要等豆豆点头,浩浩才讲下一步。

进行到第四步骤的时候,豆豆发话了:“我不明白嘛,从这一步是如何跳到下一步的?”

“刚才讲上一步的时候,你不是点头明白了吗?”浩浩不耐烦了。

“是啊,上一步我明白啊,但是这一步我就不懂啦。”豆豆一脸的茫然。

“这一步就是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得来的哦。”浩浩说道。

“怎么得来的?”

……

浩浩已经被豆豆整得要虚脱了,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个豆豆。干脆,浩浩使出自己的绘画才能,帮豆豆画了一幅示意图,没想到豆豆一看就明白了:

“原来这么简单,你要是早画一张图给我,那我早就明白了。”

“你……”浩浩实在是拿豆豆没有办法。

看,女孩往往是这样,她们没有更多的意识去思考、去推敲,更喜欢这样的直观,不习惯去思考。女孩天生都是如此,我们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遵从她们的思维方式。

方位是个什么概念

——模糊的空间感

空间感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如何走出一桩迷宫?这样的游戏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孩子的空间感。但是,大多数的父母如此粗心,以至于没有意识到,这种游戏实际上是帮助孩子们树立对空间的概念。

而实际上,男孩子的空间感普遍要好于女孩,这是他们的性别所决定的,我们没有办法加以改变。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也要要求自己的女孩能够做到:去商店可以成功买回想要的东西而不至于走丢,如果想去某个地方玩一玩的话,能够自己顺着地图的方向找过去就最好不过了。

有一个女孩很优秀,无奈却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她没有对于空间以及距离的感觉。每当和人约定去哪里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能苛刻地要求她不迟到,她只要不要你再返回去接她过来就不错了。就因为她这个总也找不到路的毛病,人们有事都不喜欢叫上她,因为找不到路,碰不到面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都很痛苦。

空间感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然而小女孩们,却恰恰在这一方面如此欠缺。他们的这种劣势在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即便是年纪比较大的女孩,她们也大多会在陌生的环境中分不清方位,和男孩相比更加容易迷路。所以,女孩们不喜欢学习几何——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相信家长读到这里之后就能够体谅她们了。

下面,推荐几个小游戏,能够让女孩提高对空间及距离的感知能力:

拼图

女孩在拼图的时候往往需要将图形旋转,正是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她们方位感的培养。当女孩大一点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动脑筋,思考自己手里拿的这一块是不是想要拼接的位置。拼图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游戏方式,而且最容易让女孩产生成就感。在选择拼图的时候要根据女孩的年龄来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拼图,以获得最佳训练效果。

积木

积木可以帮助女孩熟悉和创造出三维空间,并且可以对她们将来学习几何有帮助。积木有简单的玩法,也有复杂的玩法,那要根据女孩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对于年纪较小的女孩,父母可经常给予鼓励“宝宝能建一个高楼了”,让她们提起对于玩积木的兴趣,等她们年纪大一些之后,父母可以在纸上画一个非常简单的“图纸”,然后让她们用立体的积木来表现你所画的平面图,难度有所提升,她的空间感也会有所提升。

折纸

给女孩一张纸,让她折出各种各样的形状,这样的游戏可以培养女孩的动手能力,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会逐渐感受到平面变换为立体的过程。

面对女孩,家长如何“量体裁衣”

通过前几节的分析可以得知,女孩虽然具有很强的语言能力,语文成绩也不错,但是,这并不能解决女孩在理科学习上的弱势,由于女孩在方位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力等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多少会对于理科的学习造成障碍。有的女孩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甚至发现自己读不懂题目,难道是语言能力不好吗?

数学考试成绩发下来了,林林回到家很沮丧地对妈妈说:“这道题我根本就没有看明白,如果看懂了就会做了。”“我把这道题的意思理解错了”。妈妈不以为然地对林林说:“看看你呀,每次都是这么粗心”。

实际上,并非是女孩在做题的时候不认真,而是在做题目的时候出现了阅读障碍。专家通过分析得知:男孩在做理科题目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在快速运转,并善于把字面的意思转化为图像,而女孩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题目,仅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有些数学题,如果仅仅通过读题目根本就找不到解题的方法,而且会越读越迷糊。但如果把题目的意思用图画表现出来,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可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小A有6个橘子,小B比他多了2个,小B有几个橘子?

这是很简单的一年级数学题目,而有的小女孩会一遍又一遍地读这个题目,围绕“多了”这个关键点展开思考,结果会自己把自己绕进去。

而男孩则不会在字面上较真,他会在草稿纸上画6个圆圈,然后再加上2个,这样很轻易就会得到答案。

越是到高年级,理科题目的“语言绕弯”现象就越严重,很多的题目难度并没有增加,只是在表述方式上绕了一下,这足以让很多女孩理不清思路。要弥补女孩的数学能力,先要改变女孩的注意点,并鼓励她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题目。通过画图,可以把很抽象的句子变成很形象的,方便思考。对于女孩来说,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对提高她们的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对女孩做一些提高抽象思维的训练。我们可以先给女孩出个题目,提问3乘以5等于多少?女孩可以回答出来等于15。关键是父母可以再进一步给女孩讲述说:“其实,这些数学运算可以用一个A×B=C的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是帮助女孩树立抽象概念的工具。家长可以通过这些联系告诉女孩,我们所见到的关于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是可以运用抽象的形式来表示的。这样的练习,就有助于帮助她们对种种的复杂现象进行组合整理,并且会形成新的概念。

全面了解女孩的成长历程

学龄前阶段,塑造好女孩的关键

7岁前的女孩,正值身体发育的时候。在这段时间内,父母最需要做到的就是让女孩快乐地成长,让她可以像朵小花一样安然绽放就好了。这时的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养料就是足够的爱,她们需要父母们的照顾和保护,如果爸爸妈妈们不能在这个时期给予孩子足够的保护,那么在她长大之后就很容易依赖父母。所以建议爸爸妈妈最好能够多抱抱她,能够多爱抚她。

还有的家长望女成凤,希望能够让女孩以最小的年龄极限接受早期教育,以期能够赢在起点。然而,这一时期的女孩最喜欢的就是自由的玩耍,父母们应该尽量地让她能够快乐地嬉戏,在她游戏的时候协助她,而并不是粗暴地打断她,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女孩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创造力,还可以让她在以后能够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美国的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经表明,按照女孩的成长轨迹,10~11岁时才会有理性的思维,如果我们在女孩的能力还没有达到的时候就去强迫她来理解某些事物,那无异于直接毁掉女孩对于认识世界的兴趣了。对于那些女孩现在还不懂的事物,家长们大可放心,因为她是会长大的,长大之后理解能力展开的那一天,她就可以懂得全部。

著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老师曾经在一本著作中讲道:

在这一教育阶段,父母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赢得女孩的合作。

其实,如果我们试图让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孩接受我们所讲的那些大道理,或者听我们的告诫,这些都是违背女孩成长规律,或者说是拔苗助长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小女孩是不可能理解这些大道理的。

这时候的女孩,最需要的就是玩具,足够多的玩具,玩具是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根据女孩的年龄,选择适合她们的玩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女孩的潜力。对于不同年龄的女孩,如何挑选玩具也是很有学问的。

当女孩长到2周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走路了,这时候的家长应该多给女孩选择一些拖拉玩具,以提高女孩对走路的兴趣。目前市场上的拖拉玩具造型丰富,并且玩具在拉动的过程中会伴有响声,这对于小孩子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在帮助孩子选择玩具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安全无毒,并观察玩具表面是否有裂痕,上膜是否光亮,是否有发霉或者是发锈的零件。

当女孩长到三四岁的时候,家长可以考虑给她买积木玩。在选择积木的时候最好也根据女孩的年龄和智力发展水平,先买一些块数较少的积木给女孩来玩,以后再循序渐进挑选数量多的积木。在选择积木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棱边等是否有歪斜的状况。

女孩在玩积木的时候,最开始总是会照着图纸的说明来搭建,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女孩自己发挥创建一个新的“建筑”,让女孩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当女孩长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可以给她买一些小钢琴之类的玩具,启发她们对于音乐的领悟,开发智力。在帮助女孩挑选这类玩具的时候,要先试一下弹出的音调是否纯正。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给女孩们买一些张贴画之类的玩具来玩,一方面可以培养女孩的动手能力和欣赏能力,同时可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

小学的天真时代,培养能力的最佳时期

女孩上了小学之后,开始走出自己的小家庭,并且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她更加热心于接触周围的新事物,外面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是新鲜的。这时候的女孩渴望自己能够融入到群体中来,和周围的人建立联系。

这个时候的小女孩会变得稍稍叛逆一些而不再迷信权威。当她幼小的时候,可以对父母无条件的依赖,父母在她心目中的权威总是不可动摇的。但是当女孩上了学,接触到了周围的人之后,她的小脑袋里被注入了更多的新思想,这使她不再相信父母是正确的了,她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并且开始觉得即便是父母的话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所以,问题来了,在这一时期也许父母们会觉得自己的小女儿开始变得很叛逆。

另一方面,这个时候的女孩已经长成一个“小大人”了,父母们这时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她们的一些个人能力,这对女孩是有好处的。

首先,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女孩的学习能力。曾经有一份研究报告说,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而女孩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上能够用到的只占5%左右,这说明,一个优秀的女孩要想跟上社会的进程,一定要靠自己更多的学习才能得到。

其次,培养女孩的动手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女孩的动手能力,可以进一步激发女孩的学习兴趣,使她更加喜欢学习。当女孩小的时候,她们很乐于将自己的手工作品拿出来给家长展示,以得到大人们的认可。同时,当女孩在动手的时候,她的大脑也一定会跟着思考,如何能够把手中的东西做得更好,这样的话,求知欲就会被激发起来。

再者,这个时候要培养女孩的自理能力。现在的小女孩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很差,甚至会性格孤僻暴躁,往往家长哪里照顾不周,她就会感到委屈。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于现在的课业负担愈加沉重,女孩们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似乎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实,家长们爱女心切,则更是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了。也有一些家长在观念上认为,女孩小小年纪,根本就不需要做家务。实际上,女孩的自理能力基本上就是从家庭中培养起来的,父母们不要事事都为女孩准备好,而是要帮助女孩摆脱依赖家长的想法,让女孩从小学会规划管理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事情。只要女孩树立起信心之后,她们就知道自己能够做好一切了。

步入中学,女孩长大了,父母还需要做什么

当女孩成长到这一阶段,恭喜家长,她已经不仅仅是个孩子,而是已经成为一个曼妙多姿的少女了。这个时期的女孩已经步入青春期,生理上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发育。她们迎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渐渐地她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活选择。

随着女孩年龄的增长,也许家长们会发现,她们的管教系数也在不断增加,她们经常会与父母有很多分歧,她们常常会有自己的主见,而且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让人无法辩驳,家长们也许会感到很挠头。这时候的女孩可不是当初的小孩子,再想用哄骗的方式来对女孩进行教育已经不能起到丝毫的作用。而青春期的女孩又极度敏感,家长在教育的时候也不得不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轻易训斥女孩,甚至是打骂女孩,这样的做法会使女孩感到自尊心严重受挫,甚至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然而对于女孩的父母们来说,最不愿意面对的事实就是眼看着女儿一点点脱离自己的控制。所以父母就要有意识让女孩成为自己手中的风筝,可以允许她自由地探视外面新奇的世界,给她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与此同时心里还要十分清楚女孩有没有做出格的事情。高明的父母并不是要紧紧抓住风筝不让它飞,而是要紧紧握住风筝线,不让它乱飞。

任何一个女孩,她们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给她们足够的理解、支持与鼓励。所以为人父母者要给女孩足够的耐心,支持她所做出的选择,鼓励她一直走下去。

兰兰从小就喜欢扮演角色,正巧就在她13岁的那年,剧组在招演员的时候,她被星探相中了。跟随剧组演戏,怎么着也要两年的时间。可是兰兰正当上学的年纪,如果去演戏的话就无法正常学习了,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犯难的不仅仅是兰兰,还有兰兰的家人。要知道,家里只有这一个宝贝闺女,如果一步走错了,将来耽误了她的前程怎么办?可是,兰兰平时最喜欢的就是表演,如果她没有机会接触自己所爱好的事情,那也是不小的损失啊。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兰兰的妈妈觉得应该和女儿好好谈谈了,这其中的拿捏分寸,应该让女儿自己来决定。

妈妈把兰兰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兰兰,现在你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你是想继续好好上学呢,还是想放弃两年的学业去参加演出呢?妈妈想听听你的意思。”

“嗯……”小兰兰想了一下说道,“我只是喜欢扮演,但是要两年时间,太长了啊。”

妈妈从兰兰的话中听出了女儿真实的想法,于是不失时机地引导:“是啊,那兰兰,我们还是继续好好念书吧,将来才会有机会碰到更好玩的事情呢,你说呢?”

兰兰认同地点了点头。

女孩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自由的空间,如果要想让女孩茁壮地成长,就一定要给她们自由的空间,而并不是要让她们拘泥在一个个小小的“鱼缸”之中。

在很多时候,家长过于严厉的管教,反而会扼杀女孩原本美好的本性,令孩子感到无比窒息,甚至产生长远的不利影响。

乖小孩&怪丫头

——女孩的另类成长

“现在的男孩子们说话总是细声细气的,相反班上的女孩子们言行却很粗犷泼辣,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都怎么了。男孩不像是男孩,女孩不像是女孩。”曾经有一位中学教师很无奈地这样讲道。

炎炎是一所重点高中的女生,她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留过长头发,也从来都没有穿过裙子,俨然就是一个标准的“假小子”。而父母不觉得她这样有什么不好,反而觉得正在上学时候,如果太过于打扮自己会影响学业,也就由她去了,从小便拿她当成男孩抚养。

而在炎炎的班级中,像她这样的“假小子”却不少,虽说是女孩,但是大家的性格都是十分的直爽开朗,仿佛班上的女娃都是梁山好汉,能为同伴两肋插刀。

而现在,“中性”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时髦的称呼,很多女孩坦言自己不喜欢那种柔柔弱弱的女孩。很多女孩的打扮与男生无别,一眼看上去还真分不出性别来。

面对这些“与众不同”的女孩子,家长们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的女孩能够这么放得开,不像那些扭扭捏捏的小气女孩,忧的是自己的女孩居然会像男孩子一样豪放,没有一点儿女孩子样。

当然,每一种性格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不可以片面来看待,同时,父母的引导也很关键。

萱萱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但是她的性格却和男孩子一样,甚至说她比男孩子的胆子都大。有一次在教室的窗台上落下了一只受伤的蝙蝠,很多男生都不敢过去碰,但是萱萱二话不说就用手把蝙蝠抓起来,还故意跑到男生那里炫耀:“你们连这都怕,真胆小,还不如我呢。”

萱萱最喜欢上的就是体育课,而且她的体育成绩很好,无论是投铅球还是爬杆跳双杠,她样样在行,周围的小女孩们可羡慕她了。有一次老师教大家做前滚翻运动,萱萱一学就会,伶俐得很,然后她用后半节课的时间来教别的女孩们,俨然一个小教练,班上的女孩都喜欢她。

平时在学校里,萱萱从来不会和任何一个小女孩吵架,因为在她眼里无非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计较。当然了,萱萱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喜欢哭哭啼啼的小女孩。每当遇到老师的指责,她也从来不哭,摆出一副无所谓的状态,有时还会调皮地朝老师吐舌头。

萱萱的这种性格是“中性”女孩的杰出典范,她不会像那些小女孩一样敏感爱哭,这样的女孩会让父母省不少心。不仅如此,这样的女孩通常很容易交到朋友,而且会与伙伴们愉快地相处。

作为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女孩性格上大大咧咧,那说明女孩子有很强的交往天赋,所以作为父母要鼓励她多交朋友,而且要着重培养她的交际能力,这对于她以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父母在鼓励女孩多交往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女孩做一个举止优雅、谈吐有度的人。

总之,面对这些个性的女孩,父母一定要做出接受的态度,然后再进一步地加以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