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唐诗三百首
22671000000026

第26章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1],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释

[1]日月:指时间。

精彩解说

客居异乡时,我同时间展开一场争夺战,来往的行程都是事先规划好的。不料事情突变,无情的秋风不肯等我,先到洛阳城去了。

“客心”是在外游子之心,“争日月”指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争”字把游子的急切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秋风的无情和冷酷,体现出“我”原定秋天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的失落之情。诗人在心中埋怨秋风,“我”还没到达洛阳,秋风却赶在前面到达了,这是诗人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借埋怨秋风来抒发自己心中未能如约和家人见面的苦闷和烦恼,体现了诗人想回家的心情之急切。

幽州夜饮

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1]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2]?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3]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释

[1]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2]迟暮心:因衰老而引起的凄凉的心情。[3]笳:即胡笳,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

精彩解说

寒冷的夜风吹着冰凉的夜雨,被吹动的树林声音萧瑟。高大的厅堂里正举行宴会,但我又怎能忘却自己日渐衰老?军营里最适于舞剑,边塞的将士更喜欢听胡笳的声音。如果不做这守边的将领,怎能体会到皇帝的恩情呢?

前两句中的“凉风”“夜雨”和“寒林”,为诗歌渲染出一种凄凉、荒寒的气氛,也描绘出了边远之地的萧瑟景象。题目是“夜饮”,在边远之地夜晚饮酒主要是为了驱赶这种恶劣环境带来的悲苦之情,可是,宴饮还没开始,周围的景色已经给夜饮笼罩上了一层深深的愁绪。第四句中“能忘”的反问,以强烈的语气写出了夜宴的畅饮也丝毫不能缓解诗人心中的悲伤,更不能让诗人忘记自己已经衰老的事实。诗中通过描写边城夜宴的情景,委婉地流露出诗人对被遣派边地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