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和品德培养中,妈妈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妈妈是培养孩子的第一人,也是时间最长的人,她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可以说,孩子是对妈妈“依葫芦画瓢”,妈妈“长得好”了,孩子才会“画得好”。
孩子的成长从模仿开始
在饭厅里,一个大人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婴儿看到了一幅画了许多水果的画,他一边看着画,还一边做出假装吃东西的样子。这个婴儿还是在吃奶的阶段,他怎么知道水果要怎么吃呢?
牛牛是一个只有15个月大的男孩。有一天,他拿起妈妈的梳子一下一下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他的妈妈看到这个举动吓了一跳:“我从来没有给我儿子梳过头。他的头发又细又直,即便不梳理也很整齐。当我看到他拿着我的梳子熟练地梳理头发的时候,我感到很吃惊,看起来他好像天生就会梳头。我也很纳闷,他是怎么学会的呢?”
当然,婴儿不是天生就会吃水果的,牛牛也不是生下来就会梳头的,他们很有可能是观察妈妈的一举一动而学会的。对于1岁的孩子来说,模仿是他们学习各种技能和语言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孩子逐渐产生自我意识的一个途径。
一个小孩看见大厅的芭蕾舞者雕像后,立刻跳起舞来,因为孩子曾经看过别人跳舞的样子,所以他知道雕像的姿势就是跳舞的动作。这就是孩子天生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孩子正是这样得以进步和提高的,他们的智能也是这样得以开发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学会敏锐地观察出孩子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
实际上,从孩子降生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模仿父母了。首先是模仿父母的面部表情和发音,然后是身体运动和话语的模仿。初学语言的孩子,一开始就是模仿和重复周围人对他说的话。研究发现,如果平时和孩子说话的人大多数都是语音标准的人,那么孩子的发音就会比较好;如果周围的成人说话都不太标准的话,那么孩子的发音则会带有方言的语音语调。孩子不仅会模仿成人的语言、神态,也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如果孩子被允许去做“大人”的事情,他会非常高兴,比如拿扫帚扫地。
到2岁以后,大部分孩子开始对成年人如何使用物品有很大的兴趣,比如,孩子想学习爸爸妈妈是如何使用手机、餐具和电视遥控器等物品的。这些动作的模仿表明孩子的认知能力已经有了一个重大的跳跃,也就是说,孩子能够意识到他所模仿的动作是带有一定意义的。
3岁以后的孩子,已经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这时,他们开始模仿同性成人的行为和举止。比如,女孩喜欢穿着妈妈的高跟鞋,或者自己亲自照料娃娃。在性别角色的模仿过程中,孩子会学习那些同性成人的行为方式,并且认同那个人或那种角色,这对孩子以后的行为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模仿不仅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中也会有模仿。孩子经常在玩耍中扮演某些成人的角色,比如老师、医生、司机、厨师等。这时的孩子不会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而是会选择熟悉的人和事,把自己感兴趣的行为通过游戏表现出来。这类游戏被称为“装扮性游戏”,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有意义。在装扮性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孩子并非纯粹地进行模仿,而是会在实际游戏情境中进行创造,比如为游戏角色打扮,准备游戏道具,在游戏中安排模仿对象的行为和工作等。这时,孩子的创造行为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
孩子不仅模仿与他亲近的父母或爷爷奶奶,而且还模仿其他的小孩子。他会通过模仿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动作而去迎合周围其他小朋友的行为了。所以,这时候,孩子一对一的游戏方式就能够使他们有更多的模仿机会。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喜欢和另一个站在他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玩,而不是一群孩子相互之间一起玩。没过多久,你又会发现你的孩子甚至开始模仿陌生人、电视里的人物,或者他在动物园看到的动物了。
孩子是靠模仿学习的。孩子通过模仿学习说话,学习语言,学习为人处世的态度,学习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个人的行为方式。有些习惯甚至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
要鼓励和帮助孩子模仿,因为这是他成长的中间站。孩子不仅仅是模仿了,他也会出于自己的愿望而这样或那样去做。他通过每天看见父母刷牙和穿上外衣而逐渐学习这些技能。一旦孩子意识到“我自己能做!让我再试一次”,那么他就逐渐变得独立起来了。确切地说,模仿成为了孩子迈向独立的中间站。
另外,孩子的一些模仿会超出他的能力,因此,妈妈需要警惕孩子的安全问题。如果不存在危险的因素,那么就等孩子要求帮助的时候再帮他一把。失败是孩子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妈妈要时常鼓励孩子自己再去尝试。那么,孩子才会在第一次失败之后再去效仿别人的成功做法,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直到自己成功。
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并且做他模仿的“好榜样”
既然孩子的行为方式是通过模仿周围人形成的,为人妈妈的你就对孩子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你是孩子的第一个榜样。孩子的模仿能力与他的生长发育和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而妈妈所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并且做他模仿的“好榜样”。
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妈妈首先就要做好榜样,孩子会学习父母的一举一动。当丈夫在家时,你却对打来电话的人说他不在,你就教会了孩子说谎;如果你吃饭时狼吞虎咽,那么你就教会了孩子吃饭时要快速;如果你整日看电视,那么你就教会了孩子整日去看电视;如果你大喊大叫着人们的名字,那你也教会了孩子对人没有礼貌;如果你对孩子动怒,孩子就会对别人动怒;如果你对抢占停车位的那个人说了些脏话,你则教会了孩子去说脏话。
这其中如果妈妈给孩子树立了一种虐待他人的印象,那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你怎样虐待了孩子,孩子也会在日后怎样虐待你。为人妈妈的你动用武力,怒气冲冲地打了孩子一顿,天长日久,在孩子的心中则形成一种印象:“妈妈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对待他们的孩子的。”当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也将以此种方式对待他自己的孩子。
相反,如果你能心平气和地讲话而不是怒气冲冲,则教会了孩子怎样在被激怒的情况下保持冷静;你对自己说的脏话道歉时,则教会了孩子怎样对所犯的错误负责;你对自己的怒气负责,便教会了孩子对自己的怒气负责;你彬彬有礼,则教会了孩子彬彬有礼;你能事事与大家分享,则教会了孩子事事与他人分享;你能与人为善,那么你的善良也传授给了你的孩子;当你全力以赴做事时,你的孩子也会学着专心致力于所做的事情;你常常读书,则培养了你的孩子对待读书的正确态度;你吃健康的食品、积极地健身,那么你的孩子也会紧紧地跟从;如果你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行事,那么你的孩子也将会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行事。
因此,妈妈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够总是把“谢谢”和“请”挂在嘴边,那么你必须自己先这样做,自己经常说这些礼貌用语才行。另外,孩子对待周围人们的方式也是通过效仿父母而学到的,所以,必须让孩子亲眼看到妈妈的友善、慷慨和富有同情心,而且,一旦孩子有了这些好的行为,妈妈一定要给予鼓励。
孩子会从妈妈那学会许多自己的行为方式,所以妈妈必须成为孩子的一个好榜样。孩子也会从身边的环境中学习,所以妈妈应该为孩子创造那些培养他的优点,鼓励他自律、负责的环境。
孩子身处的环境包括他周围的人以及周围的环境。孩子周围的人包括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小伙伴、邻居、同班同学、老师;周围的环境包括餐厅、操场,还有电视、电影、书刊、音乐等宣传媒体。孩子的行为是融合在他身处的环境中的,如果环境鼓励他嬉闹,他就会玩;如果环境鼓励他踢球,他便会踢;如果环境鼓励他成为一个团队中的一员,他就会加入团队。
环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给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就像青蛙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改变不同的体色,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会长成不同的个性。成功的早期教育一定要给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这是孩子快乐进取的物质基础。每个妈妈都想让孩子在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但该如何给孩子建设一个有利成长的环境呢?
1.人际环境
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妈妈不要娇宠溺爱,也不要冷落他。一家人要做到互相关爱、分工劳动、遇事商量,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一家人还要互相赞美对方良好的行为表现,运用礼貌和幽默的语言进行交流;一家人可以经常开故事会、朗诵会、运动会,表演各种节目,还可请亲戚、朋友、小伙伴来家里玩,尽情享受亲情和友情。
2.智慧环境
妈妈要给孩子准备好小书桌、小书柜、玩具柜、科技百宝箱、大地图、地球仪、科学实验器具,再给孩子一个植物园、动物园就更完美了。孩子的生活环境要有色彩鲜艳的图案,美丽的风景画,优美的书法作品。当然别忘记给孩子设立一个锻炼身体的环境,如沙包等。一家人要经常读书、讨论,一起动手做玩具、开展小实验。对于2岁半以后的孩子,妈妈可以每天设立20分钟的“静悄悄”时段,各人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专心做事情,不打扰对方,事后评定孩子的表现情况。
3.意志环境
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各种作息时间,如早起、早锻炼的时间。制订作息时间表有利于孩子养成有动、有静的活动习惯。培养孩子按时吃饭、洗漱、排便、睡眠、劳动、看电视的习惯,逐步做到不催促、不提醒,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坚持力。3岁以后的孩子看什么电视,父母要事先与孩子商量好,以儿童节目为主,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多看也不少看。3岁以前的孩子每天以10分钟为宜,3岁以后每天20~30分钟为宜。当孩子逐渐长大,还要教给他怎样用钱、怎样节约、怎样存放,鼓励他买书和智力玩具,援助他人等。
小心,别让孩子在模仿中学坏
有一次一个妈妈带着3岁的孩子去做新年前的采购。停车的地方挤得水泄不通。他们兜了好几圈也没找到个停车的空地。妈妈心里很烦,最后她好不容易看到另一个人要开车离去,逮了个空。妈妈赶紧向前开车,打出信号,示意自己要把车停在那儿。就在那人倒车时,另一辆车却乘虚而入,挤到了她的前面,占了车位。妈妈气极了,摇下车窗对着那司机吼着粗话,彼此都愤怒地斜视着对方互不相让。最终这位妈妈只好怒气冲冲地继续去寻找了另一个停车的地方。
大约20分钟后,母子俩走进大厅。此时的妈妈已平息了怒火,母子俩一起谈论着买些什么样的礼物,在这位妈妈毫无准备时,儿子突然抬起头问:“妈妈,能告诉我什么是×××吗?”
妈妈顿时觉得尴尬,弯下身来没好气地对孩子说:“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你别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反正小孩子不能说!”
生活中95%的时候妈妈可以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而当孩子抓住妈妈所犯的错时,做妈妈的总是有一种防范、虚荣的心理:“别管那是什么意思,反正你别让我听见你说这样的话,否则……”
作为妈妈,如果你常常用这种办法应对孩子的话则大错特错,这种方法反而让孩子更加好奇和叛逆,同时也会关闭了你与孩子间沟通的大门,这样做相当于告诉你的孩子,大人可以说脏话而他不能,那么孩子到学校做的第一件事很可能就是开始问全班同学那个脏字是什么意思。
漫画家几米有一本漫画,叫做《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其中有很多“金玉良言”,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现代家教的矛盾:
有些父母喜欢教训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她们自己吃尽了苦头,也没有变成人上人……
大人喜欢吹牛,
却要求小孩诚实。
所有的孩子都爱吹牛,
说他们的爸爸从来不吹牛。
大人喜欢对小孩说:
永远永远不要放弃梦想。
但为什么放弃梦想的都是大人?
这些既简单又直白的语言,把大人问得哑口无言了。对啊?为什么家长总是在做自相矛盾的事情,一边说着这样的话,一边又做着那样的事。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孩子,但是很抱歉,几米又说出了一个真相:“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但你们从来也不是完美的父母,所以我们必须互相容忍,辛苦坚强地活下去。”
很多孩子的不完美,都是从大人的身上映射过来的。比如我们常说孩子没有什么自尊心,不知道害羞,脸皮太厚。是不是因为他的自尊心被父母伤得太严重了,产生了“抗体”?或者是他们没有从父母的身上找到自尊的感觉,从来不知道自尊是一种怎样的东西。现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都是大人教育思想或者教育行为的后果。
有的妈妈说孩子不爱学习,但是她自己也从来没有在家中翻阅过一本正经的读物,也从未认真学习过,就算是报名参加了一些课程,在听课的过程中从来没想过要记笔记。
“妈妈,今天你们都听了些什么?”一般孩子也会像妈妈一样,好奇对方学了些什么内容。
这时候,如果妈妈能拿出来一个笔记本,一条一条说今天的学习内容,孩子马上就能知道,做好笔记很重要。但很少有妈妈能做到这样,甚至连讲了些什么都忘记了。
更有甚者,回家之后向孩子抱怨:“今天听课真是白搞了,啥也没记住,往后再也不去听了。”这不是在告诉孩子听课没意思吗?
其实,好妈妈会这样做:
回去之后,兴奋地对孩子说:“妈妈今天听课,感觉收获特别大。”然后亮出自己的笔记本:“下次我早点去坐到第一排,听清楚些。”
学习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这一点不会因为你是妈妈就变得无趣,也不会因为他是孩子就变得更有趣。学习带来的快乐是相通的,如果你能表达出这种快乐,孩子也就能去努力体会这种快乐。
妈妈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不良模仿呢
孩子天生就有模仿能力和模仿需求,但是他不会分辨什么应该模仿而什么不能模仿。而孩子(尤其是小男孩)特别喜欢模仿影视作品里的坏蛋!为什么?因为坏蛋的造型与表演较之正面人物更有特色,更容易模仿!于是每看完一部电影电视,便总会有数不清的小男孩儿在游戏时模仿着那个坏蛋,学着那个原本“面目可憎”的家伙——他的模样、他的装束、他的步态、他的腔调!大部分孩子的恶习就是通过不良模仿形成的。
报纸上曾报道过世界上年龄最小的银行抢劫犯——罗伯特,是个年仅9岁的孩子,他怎么会抢劫银行呢?因为他刚刚看过一部关于银行抢劫的侦探片,他觉得很有趣,这才照葫芦画瓢,模仿电影上的坏蛋,用玩具枪去“抢劫”银行的!
现在的荧屏与银幕大量充斥着“不干不净”的东西,关于凶杀、关于打斗、关于抢劫、关于色情的镜头在上面屡有出现,这很难避免污染天真的孩子们!尤其是有些宣扬打斗和暴力的影视节目,如果频频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那么,体力较强、性格较外向的孩子看了就会立刻仿而效之,横行霸道、欺凌弱小,于是渐渐形成了具有攻击型侵犯性的性格。而体力单弱或性格内向的孩子则会因为无力模仿而感到自卑,渐渐感到低人一等,甚至害怕长大,害怕将来被人欺侮,于是郁郁寡欢,提心吊胆,原本健康的人格很快被扭曲。试想,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怎能不结出恶果!
除了媒体大量的不良影响,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恶行对孩子也有着巨大的消极影响,例如:一个粗鲁暴躁的家长对待任何人都很无礼,班级里有个小霸王长期欺负同学,老师动不动就打骂学生,等等。这些看似与孩子没有直接关联的事,其实都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影响着孩子,他们对不良行为其实更加敏感和好奇,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中,孩子的恶习就这样形成了。
孩子不懂得分辨好坏,且不会对模仿的行为进行正误判断,因此,妈妈要帮助孩子尽量远离不良行为。首先,要给孩子的生活学习环境“消消毒”。妈妈是孩子模仿的第一人,她首先要有文明的举止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她还要扫除孩子旁边的不良影响物,例如:不让孩子与粗暴无礼满口脏话的孩子在一起玩,当亲戚朋友在孩子面前露出粗鲁一面的时候,让孩子回避,或者给孩子解释清楚这种行为的不好和危害。然而,防总是不胜防,妈妈不可能完全免除孩子的不良模仿,那妈妈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模仿呢?
(1)应该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可模仿的正确榜样。
(2)要引导孩子在模仿中学习正确的东西,摒弃错误的东西。孩子的辨别能力差,妈妈一定要让孩子有选择地模仿。
(3)妈妈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研究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正确引导孩子分析人物。分析时不停留于表面情节和人物的直观形象,要教育孩子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顽强,憎恨敌人的卑鄙凶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主动模仿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学习英雄人物的优良品德和崇高精神,促进孩子正确道德观的逐渐形成。
(4)对孩子已有的不良模仿行为,妈妈应积极地加以纠正。如有的孩子喜欢模仿电影中的坏人,妈妈应告诉孩子,坏人干坏事,如果发现坏人,就应该把他抓住,交给警察。这样,孩子就会憎恶坏蛋,而模仿正面形象——警察。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一种途径,但也不宜让孩子只会模仿他人,而应更多地鼓励孩子发表和他人不同的意见,进行独立性的活动,这样才有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妈妈对孩子好的模仿行为应当支持,并给予表扬和奖励,使之强化;对于孩子的不良模仿行为,妈妈应当制止,因为这种模仿只能导致孩子正确模仿作用的丧失,不良模仿和破坏性行为的出现,进而产生不良的心理。
和孩子一起模仿
——在模仿中进行良好亲子沟通
当你喂小孩子吃饭时,把小勺递到孩子面前,孩子自然地张开了嘴,等着品尝美味。那么你呢,你的嘴是否也张着?你们俩谁先张开嘴?到底是谁在模仿谁?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艾普·迪叶特斯特解释说:“在4/5的情况下是孩子看到伸过来的勺子后先张嘴,然后父母才模仿孩子的动作;余下1/5的情况是父母先演示,孩子再模仿。”
艾普教授告诉我们:“如同水中的鱼群群居群嬉一样,人也时时参照周边的人们,互相观察、互相模仿。我们需要一种归属感和获得认可、接受的愿望,而模仿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愿望。”
这个简单的喂饭的例子说明了,模仿不是单向的,模仿其实可以理解为妈妈和孩子间的交流的一种方式。
很多妈妈都知道,就是在很小的婴儿面前做吐舌的动作,宝宝也会模仿。新手妈妈也可以和自己刚刚出世的宝宝来做一个特殊的游戏:妈妈在宝宝面前做出亲吻的嘴型,看看宝宝是否也会模仿出同样的姿势。有研究者在刚刚出生不过42分钟的婴儿身上就观察到了这种行为。
如果一个6个月的婴儿得到一面小摇鼓的话,他会立刻意识到,他不仅可以将他攥紧,也可以松手扔掉。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开始有意识地抓住东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而宝宝突然意识到,他可以“有所作为”影响什么了。于是他开始非常热情地练习,将事物与目的结合起来。此时,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例如当你把礼品纸揉成一团发出声音,孩子会好奇地学着尝试,是否他也可以用手和纸制造出同样的音响效果。
当人们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时,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经生理学者发现,大脑具有使人拥有模仿能力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它不仅仅在做动作,如用手抓玩具摇鼓时活跃,而且在观察别人如何拿起摇鼓时也变得活跃。大脑会模仿该动作,同时还会设想他人大脑中的意图:他想拿起摇鼓晃动发出声响。镜像神经元能让人通过模仿,推己及人从而更加体谅他人。再简单一点说,通过对周围的人表情的模仿,孩子学会了善解人意。
不仅孩子对妈妈的模仿有很大作用,妈妈对孩子的模仿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如果孩子因为肚子痛而整夜睡不安稳,第二天早上,妈妈的情绪通常会有些烦闷,这是人之常情。但假如宝宝这时冲着妈妈笑,所有的妈妈都会不由自主地喜笑颜开,疲劳被笑容驱赶得无影无踪。这是因为妈妈在模仿孩子的笑时,大脑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传输了愉悦的信息,立即分泌出营造快感的激素。
妈妈在和小宝宝说话时会不自觉地用“儿语”,她们改变了通常讲话的节奏,几乎是像唱歌一样和孩子说话。而且语速相对缓慢,句子之间停歇较长,经常重复所说的话。当妈妈模仿孩子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就会发现宝宝在“密切注视”并“回答”你,尽管他可能还不会说话。宝宝大一点后模仿的能力更强了:比如他还不会说话,可已经能学着妈妈拿起电话听筒煞有介事地“打电话”了。孩子每一次模仿的尝试都促进着语言的发展,同时加强了妈妈与孩子间的联系。
有的妈妈全天候24小时为这个小小的“大人物”服务,忙得焦头烂额,担心自己支撑不了多久。宝宝却有能力让你坚持下去,就像他自己一样保持旺盛的精力:不停地挥舞手臂,趴着时不断向前爬。孩子的这种耐力、耐心和集中注意力恰好是妈妈应当效仿的。可以说,孩子引导妈妈,尽全力去生活,尽力过好每一天。
妈妈和孩子可以一开始就通过模仿互相交流。你可能会感到,当孩子模仿你时,你的面前似乎有一面镜子,你做什么,孩子也做什么。孩子模仿你,是因为妈妈是他的偶像,他对妈妈的爱是无条件的,他对妈妈的信任是毫无保留的。当你把宝宝抱在怀里,他同时也抱着你,贴在你身上向你表达他的爱,如同你对待他一样。
对于新生的婴儿来说,不存在昨天或明天,只有现在。当你给孩子穿衣、洗澡、哺乳时,对他重要的只是你正在做的事情。你可以在宝宝观察你的时候,望着他,用两三分钟来营造一个小小的永恒,一段美好的时间。而且你要将动作的节奏调节到宝宝的频率上来,“慢动作”有时候恰好是合适的速度。这些都有助于宝宝的时间感和记忆的形成。
对于孩子的模仿行为,如果妈妈每次都以微笑和赞扬的话对待他,那么他就会因为得到了你的鼓励而继续努力做得更好。另外,如果妈妈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和做游戏,那么妈妈和孩子之间就可以相互模仿了。事实上,妈妈模仿孩子是表扬和认可孩子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当妈妈模仿孩子的时候,孩子将感到自己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身教重于言教,因为身影重于声音
“你怎么把邻居家的娃娃拿回来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可是他又没有看见。”
“没有看见就更不应该了,那就是小偷了!”妈妈说着就赶紧把娃娃送回去了。孩子低着头,嘀咕着:“可是妈妈还拿人家的梨呢。”原来,妈妈带孩子去买水果,趁卖主未看见,拿了几个梨放在自己提兜里,孩子看到了这一切。
孩子是站在妈妈的肩膀上的,妈妈有多高,孩子才能有多高;妈妈能走多远,孩子才能走多远。妈妈对于孩子具有天生的权威性,同时又是最亲近、最热爱的人,她的所作所为容易被孩子认为是自然合理的;并且,孩子由于知识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对妈妈的言行会不加选择地模仿。因此,妈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例如,他们不仅模仿妈妈的动作,而且模仿感情的控制和观点,就连发脾气的方式、样子也像他的妈妈。妈妈长期和孩子在一起,怎样为人处世,孩子都会记在心上。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么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讲话,怎么样谈论别人,怎么样欢乐或发愁,怎么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么样笑,怎么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充分说明了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要求孩子孝敬长辈,自己首先要敬老;要求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自己就要谈吐文雅,不讲粗话。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也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电子计算机。母亲个人的范例,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这就需要妈妈以良好的形象发挥其独特的榜样作用。所以,妈妈应该多从孩子的特点出发来检点自己的言谈举止。
很多人都知道,身教胜于言教,巴金说:“父母们的榜样力量非常大。在我小时候,父母的脾气都好,父母从未打骂过孩子。想来想去,我想不出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坏的东西。今天有些年轻的父母高兴时把孩子当做‘小皇帝’、‘小公主’,动了气就打骂不休。不多久,他们的坏脾气全让孩子学到了,孩子们只会学长辈们做出来的行动,不会学他们嘴里讲的道理和心里想的理想。”
但身教为何重于言教呢?因为对孩子来说,身影重于声音。尤其是对于人生刚开始的孩子,可以说只有身教,没有言教,妈妈的身影便是最好的教材。孩子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身影,而不是声音,因为孩子这个时候还不懂得声音的意思,但是却懂得妈妈的行动对他的直接影响。在人生最初的几年,妈妈对孩子来说意义极为重大,妈妈的照顾不仅让孩子更健康,同时这种照顾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妈妈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妈妈的存在就是孩子教育环境的一个部分。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古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经验,很值得我们发扬光大。可是,有不少妈妈忽视身教,有的甚至只重视言教,这会产生负面效应。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些妈妈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其实她们对孩子所要求的往往连自己都做不到。妈妈不能总是以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干这干那,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勉强孩子去做,否则便会失去威信,自然无法得到孩子的尊重。
在要求孩子做到诚实、可靠的时候,家长却不诚实、不可靠,这不是说话不算数吗?大人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这样才能让孩子相信你、服从你。否则,孩子养成了说谎的习惯,也对妈妈产生了不信任。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妈妈都不信任,那他怎么能信任别人呢?这样的人势必是多疑、心思细腻的人,总是缺乏安全感,很难和别人友好地相处下去。
妈妈是孩子的老师、朋友、知心人,这么重要的角色怎么能敷衍对待呢?
妈妈一视同仁,孩子才不会势利眼
一天,一位40多岁的中年女人领着一个小男孩,走进美国著名企业巨象集团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并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她不停地在跟男孩说着什么,似乎很生气的样子,不远处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修剪灌木。
忽然,中年女人从随身挎包里揪出一团白花花的卫生纸,一甩手将它抛到老人刚剪过的灌木上。老人诧异地转过头朝中年女人看了一眼。中年女人满不在乎地看着他。老人什么话也没有说,走过去拿起那团纸扔进一旁装垃圾的筐子里。
过了一会儿,中年女人又揪出一团卫生纸扔了过来。
“妈妈,你要干什么?”男孩奇怪地问妇人,女人摆手示意让他不要说话。
老人再次走过去把那团纸拾起来扔到筐子里,然后回原处继续工作。可是,老人刚拿起剪刀,第三团卫生纸又落在了他眼前的灌木上……就这样,老人一连捡了那中年女人扔的六七个纸团,但他始终没有因此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
“你看见了吧!”中年女人指了指修剪灌木的老人对男孩说,“我希望你明白,如果你现在不好好上学,将来就跟他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卑微低贱的工作!”
原来男孩学习成绩不好,妈妈生气地在教训他,面前剪枝的老人成了她的“活教材”。
这时,老人放下剪刀走过来,对中年女人说:“夫人,这里是集团的私家花园,按规定只有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那当然,我是巨象集团所属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就在这座大厦里工作!”中年女人高傲地说着,同时掏出一张证件朝老人晃了晃。
“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沉思了一下说。
中年女人极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老人,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开导儿子:“你看这些穷人,这么大年纪了连手机也买不起。你今后一定要努力啊!”
老人打完电话后把手机还给了妇人。很快一名男子匆匆走过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
老人对那个男子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
“是,我立刻按你的指示去办!”那个男子连声应道。
老人吩咐完后径直朝小男孩走去,他用手抚了抚男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你明白,在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说完,老人撇下3人缓缓而去。
中年女人被眼前骤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她认识那个男子,他是巨象集团主管任免各级员工的一个高级职员。“你……你怎么会对这个老园丁那么尊敬呢?”她大惑不解地问。
“你说什么?老园丁?他是集团总裁詹姆斯先生!”
“啊,他是总裁?”
中午女人一下子瘫坐在了长椅上。
可能很多人会想,这个妈妈真倒霉,刚好遇到了总裁,但其实对一个母亲来说,因为自己的言行失当丢了工作事小,在孩子面前丢了作为母亲的庄重和风度事大。在她的耳濡目染下,那个男孩恐怕也难以学会在生活中尊重他人!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妈妈的所作所为容易被孩子认为是合理的,并且,孩子知识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对妈妈的言行会不加选择地模仿。孩子的眼睛是一个照相机,他会将妈妈的言行一一记录下来,并且作为日后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妈妈必须以身作则,对身边的每一个人一视同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更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协作,进入社会,孩子就成了社会的一分子。作为社会成员,尊重他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握一个手、道一声好,别人遭遇不幸时有一种同情、怜悯之心,而不是漠然、讥笑;自己收获成功不是傲然自大,而是谦逊、随和,这才是一个社会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大写的人。朋友关系的存续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容不得半点强求、干涉和控制。彼此之间,情趣相投、脾气对味则合、则交,反之,则离、则绝。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不恭不敬,这样,默契和平衡将被打破,友好关系将不复存在。
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孩子,他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肯定也不会有最基本的尊重,极端的甚至对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也失去尊重。自尊是促使孩子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自尊是自信的源头,一个孩子不尊重自己,就不能激发出内心的勇气和自信,当然,也不会取得什么大的成就。屠格涅夫说过,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孩子只有尊重自己,才会珍惜和看重自己,才能够实现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
孟子说:“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是作为君子应该有的气节,也是有品格的母亲应该追求的境界。只有当妈妈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孩子才能把这种美德深入到灵魂中,在人生的道路上赢得更多的尊重和友谊。
妈妈别做孩子的反面教材
生活中,常发生这样一幕:在争抢公交座位的时候,有的妈妈竟利用孩子来抢占座位。车子刚停稳就有人紧挨着车子的窗口,先把孩子从窗口塞进车内,也有的让孩子先拼命往车里钻。其他上车的人怕挤伤了孩子,看见孩子往里面挤,都会自觉地退一步让他们先进去。等到大家上了车才发现,先上车的孩子已经连人带物占了两三个座位了。
妈妈是孩子心中最信赖的人。通过与妈妈的朝夕相处,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埋下相应的种子,妈妈的反面行为,对孩子的未来只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孩子是妈妈的影子”这句话不无道理。孩子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行为习惯、兴趣爱好都会或多或少带上妈妈的烙印。
很久以前,一个人打算悄悄跑到邻居家的麦田中偷一些麦子。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到处漆黑一片,她偷偷带着女儿离开了家。
她压低声音说道:“孩子,你给我站岗,如果有人来就大声喊我。”
然后这人溜进麦地,开始收割,不一会儿,女儿就喊道:“妈妈,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向四周看了看,但是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于是她把割下的麦子收拾起来,又走进麦地。
“妈妈,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大声喊道。
这人再次停下来,向四周张望,但还是什么人也没看到。她又收了些麦子,然后来到另一块块麦地。
过了一会儿,女儿大声叫道:“妈妈,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又一次停下手中的活,向四周望了一下,但还是什么人也没有看到,于是她把割下的麦子捆好,然后溜进最后一块麦地。
“妈妈,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叫了起来。
这人停止收割,向四下看去,还是没有看到人。“你为什么总是说有人看到我了?”她生气地问女儿,“我四处看了看,什么人也没看到。”
“妈妈,”那孩子低声说道,“有人从天上看到你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们禁不住为故事中孩子的诚实和童真喝彩,但同时又为偷麦子的妈妈感到悲哀。虽然孩子还未走上社会,但妈妈的行为直接给她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偷麦子看似一件小事,但在孩子的心灵上该会打上怎样的烙印?
很难想象,一个这样的妈妈,能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也许,妈妈的许多行为是无意的,但无形中我们就成了孩子不诚信的“始作俑者”。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许多家庭,看看有没有妈妈在不经意间就做了孩子的反面教材。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当一个社会对现实的道德状况不满意时,它首先应求助于教育。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每日4问中的第四问便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愈大,为非作恶的能力愈大。不容乐观的是,当前社会的非道德教育行为对儿童、青少年的污染已经相当严峻。由此各位妈妈,千万要注意以身作则,不要做孩子的反面教材。
孩子的信仰多是母亲信仰的变种
几十年前,在一个平凡的韩国家庭里,母亲有3个儿子。有一天,亲戚送给他们家两筐桃子,一筐是刚刚成熟的,可以储存一段时间;另一筐是已经完全熟透且马上就会变质的,如果3天内吃不掉就会腐烂。母亲把3个孩子叫过来,问他们选择什么样的吃法,才能不浪费一个桃子?
大儿子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先吃熟透了的,这些是放不过3天的。”
“可等你吃完这些后,另外的那一筐也要开始腐烂了。那我们岂不是始终吃不到新鲜的桃子了?”母亲显然不满意大儿子的建议。
二儿子想了想,随后说:“应该吃刚好熟了的那一筐,拣好的吃呗!”
“如果这样,已经熟透的那筐桃子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这样的话多么可惜啊!”母亲如此说道。
接着,母亲把目光转向了小儿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他思索了一下,说道:“我觉得我们最好把这些桃子混在一起,然后分给邻居们一些,让他们帮着我们吃,这样就不会浪费一个桃子了。”
母亲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不错,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
于是这家人就按照小儿子所说的,把桃子分给了邻居。这样他们不仅没有浪费掉一个桃子,也使得他们和邻居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54年后,那个选择把桃子分给邻居的儿子以绝对优势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他就是潘基文。在就职演讲中,潘基文说:“我竞选这个职务,不是为了个人名誉,更不是争夺个人利益。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我希望在我的任期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全世界的人民,不分种族、性别、国籍,都能过上幸福、和平、快乐的生活。”
分享成了潘基文生命的核心,分享丰盛了他自己,同时也滋润了别人。这就是妈妈传递给潘基文的一种做事的原则,也是一种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她家的生活尽管不是很富裕,但妈妈总是会把一些东西分给比自己还贫穷的邻居们。妈妈的这种分享的人生价值观早已经潜移默化地移入了潘基文幼小的心中。
把幸福快乐拿来与别人分享,你就会得到双倍的快乐;把不幸悲伤向朋友诉说,你的不幸就会减半。这就是分享的力量。这是妈妈的信仰的影响和传递。潘基文正是凭借对妈妈的信仰,对分享的信仰,感动了世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爸爸妈妈的守护,尤其是妈妈。由于妈妈照顾孩子的吃穿住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对妈妈的依恋。这种依恋是人的精神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的根基。人所有的信仰都发源于对妈妈的信仰,都是妈妈信仰的一种替代形式,否则,人就失去了在这个大千世界生存的根基。
曾有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小猴子和母猴隔离起来,结果发现当小猴子看到自己看不惯的东西时就会蹲下来,并且很紧张和恐惧,而当小猴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一旦出现异常的东西在她身旁,她就会抱住母猴,仿佛有了靠山一样,然后就会回头看它身边异常的东西。
动物是这样,人更是如此。和妈妈生活的时间久了,妈妈就会给孩子提供一个心理支持。由于这种心理支持,所以妈妈对孩子的精神影响很大,甚至在其死后还将继续存在。其原因就在于人是信仰型动物,妈妈正充当了这种信仰的替代物,妈妈在孩子心中占据了更高的位置,从而能够给孩子提供道义和原则的力量。
作为一名妈妈,到底该为孩子做些什么,该教导孩子学习,还是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其实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但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么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清楚了解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尤其是自己的价值观。妈妈自身分享的价值观、乐于助人的做事原则,都会影响孩子并形成他们自己信奉的行为原则。因此妈妈在日常生活中要能遵守自己相应的道德观,坚持你自己的做事原则,忠实于自己的信念,这样妈妈对孩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将会显著提升,孩子也会因为有坚定的对妈妈的信仰而更加健康稳定地成长。
妈妈的风度,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风度”这个词并不陌生,我们经常听人用“绅士风度”来形容一位男士的行为举止。这样就给人一种印象,似乎风度是专门用来形容男士的,其实不然,“风度”是一个人内在实力的流露,女士也会有自己的风度。
那么妈妈怎样才算是有风度呢?到底什么才是有风度的举止呢?有风度绝不是矫揉造作,风度是一种忘我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你自然、朴实无华的举止会处处流露出高雅。有风度的举止,是利用外在的一举一动来传达我们内心对别人的尊重和影响力的一种方式,它源于对事理、人情的通达。
一个有风度的妈妈,不单单是会爱的,而且还是懂得感恩的,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感恩之心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为生活中的每一份拥有而感恩,能让我们知足常乐。感恩不是炫耀,不是停滞不前,而是把所有的拥有看做是一种荣幸、一种鼓励,在深深感激之中进行回报的积极行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拥有。感恩之心使人警醒并积极行动,更加热爱生活,创造力更加活跃;感恩之心使人向世界敞开胸怀,投身到仁爱行动之中。没有感恩之心的妈妈,永远不会懂得爱,也永远不会得到别人的爱。
感恩是美的字眼,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和风度,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慧。有感恩风度的妈妈,才会教育出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妈妈是孩子的领路人,具有感恩之心的妈妈必然会把这种行为举止传达给自己的孩子,教育子女要在生活中懂得感谢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亲人、师长、朋友、同学。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在享受着别人的爱时,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感恩就常常在这样的理所当然中被轻看、被忽略、被遗忘。
让孩子懂得学会感恩,就是让子女意识到别人为你所有的付出,包括父母无私的奉献,都是需要回应、需要赞赏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人为他们的成长奉献着、付出过,孩子应该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那些爱和恩,并为此承担一份责任,准备着为回报而努力。即使施恩者不需要即时回报,也该提醒他们把感激埋进心里,并试图“去回报那曾和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因此有风度的妈妈是值得称赞的,一个懂得感恩的妈妈举止是有风度的,她们的风度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成为一个风度翩翩的人。一个有风度的妈妈,内心要有风度,行为举止也要有风度。
行为举止在心理学上称为“形体语言”,是指人的肢体动作是一种动态中的美,包括手势、坐姿、站姿、走姿等,是风度的具体体现。在某种意义上,妈妈的举止对孩子的影响绝不亚于口头语言所发挥的作用。
“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这12个字生动地概括了正确的站姿、坐姿、卧姿和走姿,十分形象。一个有风度的妈妈只有做到了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才能对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引导,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形成有风度的举止。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风度仪表是展现他外在影响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一个内心充满感恩的妈妈彰显了内在的风度和魅力,一个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妈妈显示了她外在的影响力。就是这样内外兼修的妈妈,才把她特有的风度,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在与孩子的日常接触中默默地传递给了孩子。此外风度的培养来自于不断的实践和观察,就像其他的良好习惯一样,要想把子女也培养成有风度有影响力的人,你必须不断地实践。在教养实践中让子女形成习惯,就会为他们的未来增加竞争的资本,并为他们的人生增添无限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