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富裕,生逢盛世,人们自然就想多活几年,想到健康长寿。
说到健康长寿,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的道教。因为,众所周知,道教以长生成仙为修道目标,所以,近两千年中间积累了大量修炼自身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项项修炼的方法,总结了一套套修炼的程序。它们无疑都是道教修持的内容,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所谓“长生”,其实包含“长”和“生”两个概念,体现了人类生存的两个层次。因为,要“长”首先要“生”。
在过去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物质文明和医学文明都不发达,道门中人生活在深山密林、人迹罕至的地方修道求仙,当然,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其次才谈得上长生成仙。
为了解决“生”的问题,道门中人除了探索“辟谷”、“服食”之类的长生术以外,还涌现了一代代、一批批熟悉和精通医道和医术的高道。正是他们不断地探索,修炼道士的健康才有保障,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医术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达到“长生”的目的,道门中人围绕着人体的每个器官、人的每个行为、乃至人的每一口呼吸,从静到动、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从进到出,都作了探索,寻找能够与天地同寿的途径和方法,并且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总结,最后积累无数有价值的修炼的经验。
近二十年来,人们对于道教的认识越来越客观而公正,对于道教中人的修道方法,也越来越关心了。人们希望从道教的实践经验中获得自身健康长寿的方法和诀窍,于是就有了各种有关道教养生的书籍陆续问世。
张兴发道长的《话说道教养生术》是近年出版的道教养生书籍的一种,不过,此书同别的养生书籍不同。
不同之一是,作者张兴发道长本人就是道教中人。兴发从高中毕业以后,进入道门,进入上海道学院学习,后又调入中国道教协会进修班进修,结业以后又留职在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边学道,边工作,边修炼,随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左右,并且得到上海道教协会原会长陈莲笙的器重,收为徒弟。在道门的二十年中,兴发精心研读道教历代文献,钻研前贤的研究成果,出版了许多著作,受到道教界和学术界的一致重视和好评。
不同之二是,兴发道长本人在学道过程中,亲身实践了各种他力所能及的养生方法,因此,他对于道教的各种养生方法没有隔膜,没有偏执,持论公允,议论适中,并且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有所取舍。书中所述的各种养生方法和经验对于正在修道或者准备学习养生修炼的人来说,多所裨益。
道教养生,不只是一种知识,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一种练习。而且要坚持练习,要长期练习的。各种养生方法,光学不练或者光说不做都是不行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是没有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养生也是一种信念,一种对信念的坚持。
学习道教的养生,并不要求人们成为道教的信徒。但是,整天灯红酒绿、声色犬马和醉生梦死的人,既不能保持身心的清静寡欲,又不能坚持每天的操练,那么,他们自然不可能学会道教的养生,自然也不可能健康长寿。
当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同过去比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当代社会的道教徒,同过去也有很大的不同。坦率地说,今天的人们可能已经无法指望在社会上找到一个远离尘世喧嚣、脱离社会网络的“桃源仙境”。但是,正如魏正始年间的道士侯楷说的,“道在方寸,何必山林”。如果人们能够保持“方寸”的清静无为,即使是现代人,也可以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并且通过坚持锻炼,合理养生,达到保护健康,长寿延年的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