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风饮马记
22703700000011

第11章 不重山河重知己(下)

“郎君!”夜色中,一个健柔的身躯在净亮的月光下伏马而来。一旁正走马的李岩一眼便认出了那影子,急夹马腹,重抡了一鞭子大声呼道:“娘子!”

李赤心恍然大悟,是红娘子来了。李岩翻身下马,那健妇人也下马前来相迎,两人眼对眼,手把手,着急地看着对方,急促呼吸着。此情此景不禁使李赤心有些羡慕,从17岁离家入伍后,便远了这俗世深情,有的只是为国捐躯、铮铮铁骨豪情。回来这个时代也飘泊了多年,从来未有女孩子对自己有过些许温存。李赤心总是在夜深人静时想起自己的高中初恋,但毕竟苦涩,他知道,爱情有时候就是一条独木桥,别人走了、过了,你就过不了。离开了就散了,留不住的总是人心。他就只能用“认命”来安慰孤苦伶仃的自己。

看着眼前二人,李赤心又想起《甲申传信录》中有关李岩同其弟李牟最后为李自成所戮的记载,虽不是很清楚,但李岩的确死未得其所,心中颇有些无耐与悲伤,眼前多了片阴霾。

“娘子,此人乃是大王三堵墙马军都统千户,大王的跟前的红人李赤心李将军。“李岩握着红娘子的手,回头看着面无表情的李赤心。

红娘子在归德一带游击时候早已听闻义军有一小李将军宽厚仁爱,想着应是眼前人,便上前合拳道:“妾身玉红,岩郎帐中亲卫长,人称红娘子,参见小李将军。”李赤心连忙扶起玉红,见这小妇人不同于闺阁女子,发线散乱夹在一片红头中,眉中有风,肤黄脸削,但眼睛水汪喜人,抱拳手上有硬大的茧,站姿端正。喜道:“早闻娘子痴情义举,今日一见,果真中帼英雄也!”李赤心抱拳赞她。玉红也笑起来,没有回话退回了李岩身后.拧了拧李岩的背皮,李岩疼得“哎哟!”又断断续续拧巴道:“不如……..将军同我……到大帐中论事,我这里人已备好酒菜。”李赤心笑应道:“恭敬不如从命了!”于是一行人又上马归营去。

天色渐晚,回李营后,李赤心在营帐外转了几圈,始终未寻到路,连李岩亦未找创,军中缺柴火、四里八荒树都被啃光了,又点不起蜡烛,节省军用。所以一行人走了许久才找到门路入营。

快步进入内帐,红娘子从怀中取出引子,吹燃了引子,点开一支短平中蜡,大帐中的物物才现了出来。李岩的大帐是李自成亲自从后府中派人送材布置的,连“岩”这个字都是李自成给他改的。但帐内物件多是陈旧之物。关陕之地,早频水少,从当地的山中伐木造物,材多龟裂,而从江南倒买来,又时间颇久。所以陕豫西等地的商贾富主比东南士绅日子难过得多。故这些个剿获之物在农民军中为众人视为宝贝,若不是李岩是举子,其人在其家乡博爱、杞县一带颇有人望,李自成亦不会如此重视地将檀木椅、黄梨桌布置给李岩。

李岩先大步走向帐中,又示意红娘子下去奉茶,向李赤心行了行礼,待其坐下,自己才坐下。李赤心没有开口说活,而是趁着光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为后世所称颂的农民军精神领袖,见这披青挂,罩素袍,网巾隐盔中的儒生不寻常。剑眉星目却又红唇白齿,颊削鼻挺,耳聪发净。使人不由得感受到“谦谦君子”4个字。李岩正襟危坐于椅上,也细细打量着李赤心,黄肌燥肤,铁目厚颊,头盔中空只有少量头发,并不像个读书人。但衣着素洁,举止柔急俱有风度,又似乎有些墨水之样。二人互相在心中给对方打分一番,红娘子端来的二盅茶才将二人打断,李岩端茶相敬道:“李将军,此乃家中珍藏泾茶,清香回味,可一尝也!“李赤心奉茶笑回道:“岩兄客气,小弟就先尝一口。”说罢,推盖小酌一口,摇脑回味一番,只觉味道一般,然仍是客套道:“相公此茶可为上品也!从伍许多日,不曾品过此种清茶啊!”李岩笑笑,道:“李将军客气,岩非肠回人,今日相见便知将军素日名声非虚,义军自鄂来,不杀百姓,不诈钱财,分田废饷,俱是将军一人所做。早闻大名,欲加邀请,不曾想将军竞错爱在下,自赴大帐,在下惭愧。”边说边做了一揖。李赤心也回道:“相公忠良之后,又遍阅诗经,知生民之苦,尽家财扶百姓,某岂敢不敬?”李岩站了起来,走向了李赤心,又道:“哎!不瞒李将军,在下自幼苦读诗书,又遍通六艺之术,本欲捐躯赴国,外抗东虏、内抚生民。未曾想世道浑浊,恶贼害我下狱,遂至此。”李岩叹了气,背手徘徊。

李赤心似乎听出了些后悔之情遂宽慰道:“此亦大道也。自古拯斯民于水火,未尝不以此为目的,刘季、朱重八,刘伯温、萧何哪个不是造反才成了大业,世人敬仰!相公之言,其视有偏错之疑啊!“李赤心上前一步,看着李岩有些不满。李岩见李赤心有些激动,上前行了一礼不说话,二人看着彼此,同坐了下来,李岩先敬了口茶道:“将军莫急。在下初入闯营,不知实。这几月同我娘子的人马相处、和闯营的将士相处,才知这营中诸多义举,已然心向闯王,只是寒窗苦读十几载,家中先人也受朝廷荫护多代不敢妄自谈及朝廷罢了。如今正当是为义军摇旗冲锋,席卷天下、建立功业之时,岩不敢马虎。”李赤心闻合,心中怒力也消了半截,喝了口茶,回忆道“哎!相公所言,也有道理,某本是荆襄一带的布衣,以为一生几十年就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过活了。若不是义军掳来某,某怎会从“贼”。向闻贼过境,域郭俱毁,鸡犬不宁。族中长老也说大王是杀人不眨眼之辈。起先我也不愿加入义军。先头我与田将军在鱼腹伏击官兵,我夜中本想要授奔杨阁,没想到当夜遇见一伙杂碎兵,他们袭了周边小庄子,抱了十几个黄花女子,有几个人当着我的面强奸一个小姑娘。我打跑了那几个龟孙子,本欲救姑娘于水火但被那几个腌臜货叫来了援人,我没带兵器,那姑娘为了我……”李赤心说着有些哽咽,李岩见状忙上前询问。他挥了挥手,示意无事,继续道:“那女孩为了救我,自己留了下来,给我留了那几个腌臜货的兵牌,让我去找他父母,把兵牌卖了给他们换点吃的,我也是没种……连个女孩我都救不了,当时还跑了“赤心边道,边从腰里掏出那几块兵牌擦了擦,“后来去寻他父母,那村子已被那伙兵贼,屠光、烧成灰了!”李赤心用力敲了下桌子,不再说了。却是眼中含泪又透出一丝杀气,李岩在堂中踱步,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想要说什么却又止,好会儿才道:“天下板荡,四海调弊。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明廷几代昏主乱臣尸位于上,不修德行,今上虽有心中兴,剿饷、练饷、辽饷,饷饷巨苛,伤民毁家。个个官员中饱私囊、毫无廉耻,欺诈贪污成风。这大明江山,早已烂透了根。如今义军杀恶霸、屠庸王是为百姓除害,为天下生灵计啊!“李赤心眼前一亮,擦了把眼,握住李岩的手道:“某欲助大王成霸业,然某粗通文墨,不知细微,连个账本都管理不细,让给了牛军师。先生今日所言,某亦有所思忖过!“李赤心有些激动,眉开目笑,看着李岩。

“陈胜言: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呼?在下以为然也。闯营虽大,似将军般有强天下之志的却少,岩得见将军,实乃荣幸。欲与将军共助主公问鼎大业!”李岩笑握着赤心的手,面红耳赤道。

李赤心当即从腰上取出一把匕手,递给李岩,道:“欲与先生为刎颈之交,义结金兰,可好?”李赤心认为他会立刻答应。没曾想李岩却立马推开匕首,作了一揖说他初来营里,未立寸功,贸然与将军结义,恐遭非议。待破了福京再行金兰之礼不迟。闯营上下齐心是出了名的,只要李自成看重的没人不看重,李岩此句李赤心一下子明了。李岩虽心系天下,却束手束脚,始终不能当机立断,从了“贼”也还放不下自己举人的身份。他转念只想只能等了,便回礼笑从了。二人于是又一同谈论天下大事,待天边破晓,李赤心才回了自己的大帐……

又说李赤心满心欢喜地驰马回来,未曾想关大山和鲁义海翻营找了他一宿,见他头高采烈地打马回营,立马坐在地上,指责李赤心。在别的营中,下级自然不能轻易指责上官,但李赤心的营中因为闯王的授意,可自行管理。便越了几个位置,下边的士卒常给李赤心编些个外号来戏弄他们训练勤苦、养兵苛刻的大将军,李赤心对此并不反感。人民军队最艰难的时候不就是靠上下齐心才走出来的吗?

见几个只弟生气发闷的样子,李赤心心中还是有歉意的。集了营中一千多土卒,亲自向同志们认错,又自罚了十王军棍,以示夜不归营的下场。关大山、鲁义海这才消了气又忙来看望他们这位讲义气的大哥。

“大哥!咱们哥儿几个非要您领那十五军棍也是您以前让我们这么做的哈!您可不能生气啊!这儿是哥儿几个攒来的金创药,你给上上!”鲁义海跪在地上,看着伏在炕上的李赤心忍住笑出声道。“嘿?你们这几个龟儿子!老子怎么就认了你们几个没心肝的当兄弟,打那么重!老子五天怕是下不了床。”李赤心骂道。

“大哥!你可说了,营中任何人犯了规矩都不能手软,否则会寒了将士们的心,您不认了?”关大山假装委屈,阴阳怪气地回道。

李赤心闻言,一下子又心软了,公平是将帅同荣辱的标准自己做不出样子谁还守法呢?于是只能憋住一口气,示意众人退下。然后眯起了眼,休息起来。便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