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浮沉暗宋之临御
22717200000038

第38章 平夏城之战(6)

对金城关突如其来的攻势,钟傅让各处据险死守,夏军黑压压地聚集在离金城关五里的地方,仁多保忠站在高岗上瞭望已经固若金汤的金城关,宋军的气势丝毫不减上一次。黑云压城城欲摧,仁多保忠一直相信军队人数的优势,夏军十万大军刚击败折克行所部,也是志在必得。

仁多保忠让大军进攻了一会儿,无奈金城关的城防坚固,夏军又退了回来。仁多保忠在营帐内细细观察着金城关的地形,他发现这里有河环绕城寨,河流并不是十分湍急,加之宋军防守不严,这便是天赐良机。

仁多保忠于是派一队人,命令其趁着夜色从水路进攻金城关,仁多保忠亲率精兵吸引宋军的注意。夜幕刚来临,宋军防守松懈下来,城楼上只有一队巡夜的士卒,而金城关旁侧的那条河几乎无兵可守。

一队夏军士卒从河岸边摸了上来,领头的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夏军校尉,刚传来夏军攻城的消息后,他示意士卒们动手,他们用已经准备好的器具,爬上了城楼,这时才看出夏军的目的在于里应外合。

仁多保忠的突击惊醒了钟傅,幸好钟傅布防齐全,夏军在死伤了不少后遇挫,但还是没有放弃攻城。钟傅看到一位士卒慌张地报道:“钟大人,我军发现一队不明意图的夏军,袭击了城中的粮草库,姚将军已经赶了过去。”

钟傅说:“那肯定是敌军的扰乱我军心之计,有姚将军应付足矣。”

夏军的攻势在姚雄消除了城中的敌军后逐渐变弱,仁多保忠得知事情已败,就撤军退却几十里。钟傅经此事后召集部将商讨下一步的战略以及此次战况。

姚雄看着所有的部将不开口,欲言又止,军帐里炭火熊熊,这西北已经逼近寒冬,而宋军的行装有些单薄,朝廷的供给也尚未送达。姚雄看着依旧无言的营内,说:“钟大人,这样老是被动可不是办法。我军的速胜战法已经拖延,不可实行,章帅那边也受到了阻击,迟迟不进,我看要不要主动出击,打一个胜仗,以慰军心。”

钟傅说:“可是章大人的意思是让我部在此固守,主动出击恐怕是违命之举,这样不好给章帅交待。听说章帅所部大军也已距此不远。我觉得我部还是固守为上策。”

姚雄又说:“钟大人太保守了,依我看,这主动出击可以有几个好处。一是把战局打活,解决此时困局。二是可以抢夏军的粮食,解决我军的后勤问题。三是振奋军心。”

钟傅思虑着,眼里似乎闪烁出什么,姚雄的直谏未必不是好的建议。就在钟傅犹豫不决时,一条军情传来,章楶所部宋军主力已经在折克行败北的地方重新战胜夏军,夺回了那个无名的寨子。

这一捷报让整个军营里欢喜不已,这预示马上就可以两军会师。钟傅说:“章大人曾指令我驻守金城关以待后援,作为整个战略的一环,我部可谓是坚持到底,章楶大人一来必定是称赞不止,为我部记下一功。”

午后时分,章楶大军进入金城关,一下子金城关士气大振,所有的士卒都想着要全面反攻夏军,占据主动,进而一举平定夏军。章楶召集众将在金城关的楼阁里议事,章楶率先说:“本帅已接到陛下密令,约于后天拂晓全面发动攻势,击溃夏军。现在部署折克行父子率领一部攻击其侧,直插敌军心腹,最好迫使敌军后撤。姚兕父子一部在正面猛攻,而钟傅与王文郁绕过神流堆,在敌后埋伏。”

姚兕说:“章帅让我进攻正面,可提供多少兵力?”

章楶说:“你部可领军五万,只要能与夏军相持不下,等折克行父子在侧翼袭击成功后,压力就会减轻。”

章楶看了看众将几乎都没有意见,说:“那就这样部署,我希望众人可以此战必胜,毕竟我军进入西北边塞已经数月有余,若是再战不胜,则难以向陛下交待,也无法向边民交待。”

在会议里章楶又交待着各处不当的问题,哪怕一个小的细节他也不放过,因为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宋军全力一击,是要换来这大宋边疆的安稳。

章楶把该说的话说完后,将军舍命,自然美酒佳肴也要助兴一番,章楶命人把从当地富户家里珍藏的酒拿了上来。众将也都对酒自然也不陌生,不少都有曾经宋神宗亲赐的御酒,而几位重要将领甚至连宫廷美酒也是尝过。

当酒被摆了上来,章楶亲自拿着第一杯酒与姚兕共饮,姚兕亦知自己所部对于整个战场的重要性,他一饮而尽,章楶眼里也是有些感动,毕竟要抵挡西夏的数倍兵力。章楶又把另一杯酒与折克行共饮,他看着折克行年纪老迈的样子,与数年前章楶第一次作为宋军统帅都大为不同,眼里又闪过一丝伤感。

折克行依然以军人的气质说:“为大宋献身,我辈偕行。”

随之的是众人的喊声,那一声声的激愤中喊出的是对夏国穷兵黩武的憎恶,也是对大宋振兴的不屈。夏国的梁太后因为一人之私,把战火引向大宋,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已经让两地民众尽皆愤恨。

夏军败退到神流堆后,经清点后发现夏军总兵力为不到二十万人,从原来的五十万人锐减至此,也说明了夏军指挥不当的弊处,以及多次的被动战术。仁多保忠看着宋军数次没有被击败,反而是越战越勇,而夏军已经是士气低落,这样一来夏军反而成了颓势。

突然外面传来了夏军的一阵马蹄声,原来是嵬名济所率的几万兵马,仁多保忠与嵬名阿埋将嵬名济迎进帐内。一问才知夏国内政不稳,许多人都开始反对梁太后的外政方针,甚至有人要求夏国主李乾顺掌握政权,因此梁太后大怒,下令逮捕反对她的人。

仁多保忠等三位将领一言不发,都不知从何说起对宋军的下一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