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浮沉暗宋之临御
22717200000049

第49章 天涯何处不相逢

在吕颐浩刚入密州城时,听闻密州闾坊皆知的一句词:朱漆瓦,玉楼笙,明月不谙离别苦,清影独照是薛家。这薛家难道是此地的富家大户?吕颐浩于是问了这些衙吏们,而这些衙吏们都是相同的回答。薛家是迁居而来的富商,薛老爷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薛家产业宏大,涉及的商业往来也颇多,而且薛老爷乐善好施,几次接济贫民,在密州也是名躁一方。

吕颐浩说:“难怪薛家名满行人之耳,这位薛家老爷如此深明义理,待事情了结,倒需要我前去一访。”

“那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所有的衙吏同时说道:“回大人,这账簿之中的差错确实没了,各项收支都没有可疑,记录在案都可以考证。”

吕颐浩踱了几步又说:“那困局就是这样,有人从中作梗,使得货物无法正常卖出,连锁反应层出不穷,至此密州民生困窘。”

吕颐浩出了账簿室,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前去稳定贫民之躁动,就先向知州禀告自己的济民方略。刚转过长廊,走到知州所在屋子的门口,发现吴知州在看一封书函,并对旁边的人说:“这是朝廷下的命令,要求我们安顿饥民,这次是陛下动怒,宰辅严令,可是我州的现状不是凭仅有的粮食就可以消弭灾情。若是决策不佳,我州不仅不能达到效果,甚至会不可收拾。”

“那大人会怎么做呢?”吕颐浩踏进了屋中,看着吴知州一脸愁苦,又说:“当此时,我们可以求助贵人,这官府不能做到,不能说明民间也不能做到。只要过了这几日,缓和了局面,我们再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吴知州问道:“吕参军可是指薛家?这个办法我不是没弄过,那个薛老爷颇识大体,但若是赈济数额太大,他也不作应允,这不是太难为了?”

吕颐浩笑着说:“若是城中许多百姓都遭罹难,薛老爷还能稳坐吗?这也是关乎薛家的利益。我愿代吴知州前去说服薛老爷,若是不成,就请吴大人责罚。”

密州薛府的正院,一位正在舞剑的姑娘便是薛老爷的独女,薛姑娘刚学了一段唐朝公孙大娘的剑舞,便开始领会其神。几番酝酿后,便已出剑如风,挥剑力道自如,挥剑极有章法,那一招一式,已然可见成熟。薛姑娘一番舞剑下来,又要即兴为词,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这院中之景,每次吟咏必先要思虑周全,不作无感之词。初学秦少游,以坎壈沉郁为托,后来笔力稍健。青石凳上,纸卷铺展开来,薛姑娘几番思虑,意象在眼,一时却词句不出,只有一句突然迸出,就写于纸上:乱红无奈,盼得秋来,谁料一枕此处清寒在。

搁笔后,薛姑娘的丫鬟走来说:“老爷唤你前去,说是找你议事。”

这薛老爷一向不与薛姑娘说关于府中之事,这次这般突如其来,必有焦急之事。薛姑娘走进正堂中,一个很熟悉的人坐在父亲的旁边,一番回想便心中有数,此人便是吕颐浩。

吕颐浩站起来说:“薛姑娘近来可好,这一别就是三年,上一次姑娘留下书信远走,以为天涯相隔,再无见面之机,没有想到汝在密州落户。正好我已是密州司户参军,这同处一地,应当互相关照。”

薛璎然知道吕颐浩不是一般的来拜访,毕竟吕颐浩是刚任新职,从刚才的话语中也可以揣测出,吕颐浩必有要事,就说:“吕大哥不忘邻里之情,实为可贵,吕大哥此次来我府,不仅仅是因为随心拜访吧,是有什么要事?”

吕颐浩直接进入主题,不加掩饰地说:“二位比我早来密州,也该知道这密州的年景不好,民众生计家业连连亏损,又有人乘机生出异心,破坏贸易。刚才诏令下达,命及早解决密州之问题,但是官府帑银粮食所剩无几,如此看来,薛老爷应该广布恩德,赈济灾荒。只要您能播出一些存粮,稳定人心,再由府衙出手颁布政令,密州之事可解。”

薛老爷在权衡利弊,都知道这是需要巨大的财力才能弥补的空缺,这是一笔大的生意,但若是能从中获利,那将是一举两得。便说:“我可以出粮赈济灾民,但是官府必须答应我两个条件。”

“这是互利之约,第一,在灾荒稳定,生产复苏后,官府要悉数归还这些粮食。第二,不可对外宣扬我府中粮食数量。如果吕大人可以做到这些,我自然是无异议,就当是积德行善。”

吕颐浩没辙,而且薛老爷的话并不过分,所以吕颐浩以君子之约同意合作。吕颐浩起身正准备离开,薛老爷又拦住他说:“等到吕大人在密州立下赈灾功绩,我会摆下宴席,为吕大人庆功。”

吕颐浩也不久坐,出了薛府后,一直在想着怎么令行禁止,开启治理密州的又一计划,自古变革法度,往往会受人猜忌,众人之眼里就是只有当前的利处,却不能窥见未来之大计,而吕颐浩则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从薛府出来,走过几个路口便是密州的最繁华的街衢,尽承天时地利,又贯通人和。吕颐浩忽然看到一处摊子上有些灯笼,颇似汴京灯节时他与李格非买去的那些,吕颐浩驻足在那里,观赏着其中的一个,颇像宫廷里的宫灯,四面都是彩绘图案。市侩看着吕颐浩对着灯笼颇有兴意,说:“这位大人若是对此有意,何不把这个绣着青松万年的图饰买去观赏,置于室中以称心意。”

吕颐浩拿起了一个绣着青碧山水的样式,说:“你这个不错,让人看着大气磅礴又不落俗套。”

“这位大人好眼力,这山水可是一位落魄才子画于绢纱之上,才子以数年之间漫游山川,其中意境构思已是了然于心,又挥毫所成。”

吕颐浩付了钱提着灯笼向着官衙走去,还未到官衙就见一个官员从官衙之中被吴知州请出,坐上了轿子,吴知州一脸笑意地恭送,而那个大官吕颐浩似乎看着很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