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血染江山离人歌
22866700000154

第154章 一曲悲歌乾坤定(三)

慕篱给京城和北境两方面的锦囊密策,其核心就是跟时间赛跑,要抢在楚天承最终行动之前阻止他,绝对不能让他名正言顺地夺得天下,要逼他现出原形,叫他再无法在暗处搅弄风云,欺骗世人。

为杜绝任何走漏计划的可能,慕篱在给云清的锦囊中特意嘱咐,此计划只能慕谦和慕荣父子二人知晓,不能让他们以外的任何人知道,就算是白崇、郑淳、秦苍、欧阳烈等这些绝对值得信任的亲信也不可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慕篱的锦囊秘策概括起来共有三条。

其一,先前慕荣已经说过,玉龙寨中军议之所以没有告知秦苍、欧阳烈他们真正的计划,就是怕他们身边有敌人潜伏的暗桩,有可能导致他们的计划败露。

再者,召集残军所有文职武将军议,也是为了让慕谦的决定传到敌人耳中,因为他们已确定军中有楚天承的细作,但一时还没法将他揪出来,所以就只能先用这种方法牵制住敌人。

如楚天承从前的做法,只有先骗过自己人,然后才有可能让敌人信以为真。

当然,司过盟四大尊者是知情的,大管家周桐也是知情的。

其二,慕谦父子巧施连环计,虚虚实实混淆敌人视听。

一是慕谦公开宣布他将回京领罪,却又摆出因伤无法行动的阵势,暂留玉龙寨休养,而暗中白崇、郑淳等旧部却动作频频,让敌人误以为他们父子其实是在拖延时间集结兵马。

在羲庭军残兵离开玉龙寨前,慕荣曾特意私下找过白崇,回去后立刻整编羲庭军,补充长河谷一役中损失的兵力,招兵买马,扩编军队,造成准备大战的样子。

对于紫耀军,慕荣让明剑带回去的手书中交代,要郑淳时刻戒备,严防谨守,并请他代为联系慕谦散落在各地的旧部,要他们以“提防各地诸侯闻京城生变有可能趁机挑衅作乱”为由操练起来,摆出要大闹一场的架势,如此也算是声势浩大了,各方的虚张声势足以迷惑敌人。

二就是慕谦的绝密行动。

实际上,当日军议结束后,慕谦便不顾重伤之躯,在云酆及其亲卫团的暗中保护下立刻飞马南下赶往京城了。

单枪匹马赶路的慕谦自然快过大部人马,即便敌方发现真相时也为时已晚,那时慕谦差不多就已经抵达京城了,如此就给慕谦回京救人并搬救兵争取了至少三天的时间。

三便是慕荣的牵制。

在慕谦暗中南下的同时,慕荣则留守玉龙寨,“照顾”重伤在身、暂时不宜奔波的慕谦,并且也只有慕荣坐镇后方“榻前侍疾”,才能骗过敌人耳目,让敌人相信他们是在拖延时间暗中集结兵马,也为赶路的慕谦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

再者,玉龙寨残余的不足一千禁军若是一齐南下,怕也会招来敌人的杀人灭口,倒不如暂时留在玉龙寨安全,让敌人以为他们有时间先做成夺天下大事,暂时无暇管这些残兵,而这点让敌人以为的时间也成为了他们能争取的时间,一箭双雕。

当然,这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慕谦的身体能撑得住日夜不休地奔波。好在护送他南下的云酆众人都是高手,可以轮流不息地输功为他调息,缓解伤势,另外就是司过盟庞大的组织架构足以提供珍贵的药材,保证慕谦的伤势在这几日奔波中不会恶化。

饶是如此,重伤之躯如此奔波,一直得不到很好的修养,之后又冒隆冬酷寒长途跋涉,数日来殚精竭虑未曾睡过一个安稳觉,到了京城必定还会有更多的风浪等着他,尤其是他已上了年纪,如此一再摧残下去,便是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啊!此后若是不能悉心调理,只怕难免会伤及根本,甚至有损寿数!

四是慕谦南下回京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途径黎州时搬救兵,以枢密府的名义甚至是“刷脸”调动乾宁军。

之所以是乾宁军,首先当然是因它的实际掌权者——副帅廖寒英自来就比较倾向慕谦;其次因它是离京城最近的军府,一夜的时间便足够开到京城,如此援军便可在敌方专注京城夺权时连夜秘密行军,即便敌方可能在他们赶到之前就获取了援军的消息也来不及部署反击。

而之所以不敢惊动其他军府多请救兵,当然也是跟楚隐是出于同样的考虑,毕竟谁也无法预料那些地方诸侯究竟哪些是真心的,哪些是有野心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慕篱自然不会让父兄做引狼入室、引火烧身这样的蠢事。

而这也正是郑淳以及以白崇为首的一班慕谦旧部不能轻动的原因。万一那些别有居心的诸侯趁机攻占他们的地盘,那就得不偿失了,尤其是白崇和郑淳两人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更不容有失。

而慕篱之所以敢只请乾宁军这三万援军,也是因为他对京中璩、杨、伍等有把握。先前他就已提醒他们小心部署,静候阴谋者露出狐狸尾巴再行动,在此之前务必要忍耐。

此事慕篱在给云清带往北境的锦囊中亦有交代,故而慕荣才会根据锦囊的部署转交他与秦苍、兰宁的联名信,委托司过盟将其带回京城交给伍尚、璩华和杨慎,用以联合禁军亲信暗图反击。

当然,这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对秦苍能力的绝对肯定。

慕荣自是百分百相信秦苍带兵的能力,肯定羽林军全军将士对秦苍的忠诚。而慕篱和慕荣两人都相信,只要叛将伏诛,那么听命行事的玄甲军将士也自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此一来,京城的威胁自然也就减少了许多,他们的胜算相对的也增加了许多。

其三,锦囊秘策的最后一条,那自然就是司过盟的辅助行动了。

在慕谦父子和京中诸将各自行动的同时,云殁、云酆等也照慕篱的交代,传令司过盟各地分舵速度尽可能快地、范围尽可能广地散播长河谷伏击战的真相,引导舆论民心。

古语有云,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意就是最大的武器,民心所向能为大魏指引正确的方向。

在完成了以上所有部署、并在确保慕谦能够平安抵京的前提下,慕荣才能动身返回驻地,如此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他们的计划不外泄。

倘若慕荣在慕谦平安抵达京城前有任何异动,都极有可能破坏他们的整个计划,甚至给慕谦和京中的亲人带来灭顶之灾。

慕荣早前传讯给郑淳让他早做准备时,的确是做了起兵的最坏打算,而云清带来的京城里的消息却彻底打乱了局面。

他理解父亲欲舍小家保大家的大义,虽说少帝并非明君,还不明是非、不辨忠奸、听信谗言、猜忌贤臣、残害忠良、枉杀无辜,所作所为让人不耻,更令人心寒,根本不值得他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但他终究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身为人臣便该尽人臣之责,岂能眼睁睁看着野心之人阴谋篡位,祸乱天下!

为了稳住大局,不让大魏生乱,他心知父亲的抉择是正确的,就算是为了那七万多含冤惨死、埋骨他乡的北征将士,他们也必须隐忍,如此京中亲眷才有一线生机。

两军对阵中,慕谦耳边适时回响起那日在玉龙寨中召集众将军议之前他对慕荣说的话:“荣儿,眼下是我们父子最艰难的时候,而你是为父最坚实的后盾,有你在后方支撑着,为父在前方才能放手去搏,所以你一定要坚强,更要忍耐!不用担心为父,我撑得住,在救回你母亲和篱儿他们之前,我是一定不会倒下的!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这回只要能救得我们一家人,我便辞官归隐,从此再不问朝政!”

眼中的泪似早已流干,心头的淌血也无人看得见,他就这样默默承受着接二连三的噩耗带给他的打击。

昨夜,慕谦和隋靖几乎是一道抵达黎州的,廖寒英因早前就已收到了慕谦的请援信,故而早已整好了军,只待慕谦一到便可立即出发。

而出发之前,他犹豫再三,终究还是将几日前发生在大梁城潘楼街口刑场的惨剧告诉了慕谦。

原本他以为慕谦一定会悲痛难抑,雷霆一怒便当真起兵,谁知慕谦听了之后竟只是沉默,久久的沉默,久到他都怀疑慕谦是不是已经没了活气儿,直到士兵来报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发了,慕谦才看不出任何悲喜地对他说了一句:“为了我,牺牲已经够多了,我不想再看到更多的流血,更不想再见大梁城平地起烽烟!”

廖寒英知慕谦一向大公无私、深明大义,可他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大公无私、深明大义,竟然连杀亲灭门这种事都能忍,着实让他受到了不小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