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小型养猪场创办与经营
2286800000011

第11章 小型猪场生态养殖创高收(1)

(一)生态养猪的意义

所谓生态养猪,就是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基本原理,将猪作为农业生态系统必要组成元素,应用农业生态工程方法,自然有机地组织生猪生产系统环节,实现生猪生产系统综合效益最优及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我国又是一个养猪大国,养猪业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人民有喜欢吃猪肉的习惯,猪肉人均消费量还有很大潜力。因此,生态养猪对养猪业以及农业生产均具重要意义。

一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态养猪利用生态学原理组织养猪生产各环节,使生猪生产系统结构达到最优程度。充分发挥生物生产潜力,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生产过程,减少人工化学物质和矿物质投入。在猪场场址选择、饲料组织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水面、各种饲料资源,使以猪为核心的农牧业生产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从而大大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二是促进养猪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水平和稳定性。生态养猪与当地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有机整体,并且互为发展依靠。自然生态系统没有粪尿污水污染,其道理在于植物群落作为生产者,动物群落作为消费者,微生物群落作为分解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形成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通道,结合十分紧密,前者的任何废弃物均作为后者的生存资源,最终被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分解还原到土壤、水、空气等环境中。生态养猪强调通过一定途径让猪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粪尿污水还田入地,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蔬菜作物、果林等多种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培育出良好的土地,促进种植业的丰产和稳定。丰产稳定后的种植业不仅能直接产出农产品,而且为养殖业又提供丰富多样的饲料,从而进一步促进养猪业的大发展。发展后的养猪业又为种植业提供更多的有机肥。如此形成相互促进的有机的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系统的综合生产力提高,稳定性得到加强。

三是减少环境污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养猪公害已成为妨碍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养猪与种植业分离,城镇周围发展起来的工厂化方式大型规模化养猪场,其粪尿污水污染河流、地下水源、土壤、空气,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猪场粪尿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纵观我国几千年养猪历史,在文献记载中很难发现有猪粪尿污水成为危及人们生活的污染物。在传统养猪业中,养猪积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措施,虽然养猪水平不高,但绝没有产生像今天这样令人头痛的、需花大量财力去治理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主要原因是遵循了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因而传统养猪业是某种程度上的生态养猪业。在现代化养猪业中,虽有各种各样的粪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但最有效、成本最低、对环境二次污染最小的方法还是用生态途径还田入地、自然降解。生态养猪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处理猪场环境公害问题为基础构架,以猪为主要动物种群为生产系统,将猪场粪尿污染物作为其他生物群落或其他农业生产系统生产的宝贵资源,实现养猪无污染,从而十分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四是不仅能降低养猪生产成本,而且能生产出有利人体健康的绿色食品。生态养猪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猪的生物学特性,尽量多用或全部使用各种自然生态环境和各种自然资源,减少或不用人工化学合成物质及人工能源,使养猪业的综合成本降低到最低点。在没有污染的环境中养猪,养猪也不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尽可能多用天然物质、自然饲料资源,少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添加剂、药物及其他抗生素等,因此,所生产出的猪肉及其他生猪产品就能满足人们对无污染、无残留、无毒害作用、健康卫生的猪肉产品的需求,就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绿色猪肉产品。

五是可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养猪要求在猪品种选择上必须坚持猪品种的生物多样性原则。不仅要根据具体生态和社会环境选择现代品种,而且还要保护好可供今后使用的品种资源。生态养猪要求按生态系统基本原理组织养猪生产各环节,不仅要充分利用好当地各种资源,还要维护好可再生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养猪要求应用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降解途径处理养猪生产过程的各种废弃物,变废为宝。在养猪业中尽量多用自然物质,降低矿物质、化学物质的投入,使养猪综合成本最低,并且要生产出绿色生猪产品。这样的养猪方式是可持续发展养猪业的基本方式。

(二)生态养殖的条件与准备

1.在选址环节减少养殖污染

生态养猪场的选址和建设要符合当地政府的畜禽养殖区划。如果政府未划定养殖区和禁养区,在场址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在偏远地区、土地充裕、地势高而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顺畅、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方便的地方建场。猪场建设要以养殖规模的大小和饲养方式来确定,猪栏的结构模式要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生态养猪区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对粪污的容纳能力,把养殖污染物资源化、无害化,形成与当地种植业相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过去许多集约化猪场过多考虑运输、销售等生产成本问题,而忽视其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往往将场址选择在城郊或靠近公路、河流水库等环境敏感的区域,以致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些甚至危害到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最后不得不面临关闭和搬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综合利用废弃物,提高养猪收入

生态养猪改变过去传统单一养猪经营模式,运用“猪—沼—草(林、果、渔、菌)冶等生态养殖和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成熟技术,综合利用废弃物,达到增收减污的目的,这是养猪场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

厦门市鹭盛生态养猪示范场利用沼液种植高产狼尾草,年亩产可达20吨,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好。他们把狼尾草打成草浆,按1:1搅拌混合饲料,加上中药调节剂的专有配方饲养生猪。经试验7头商品猪从小猪25千克养到100千克出售,可节约饲料成本25元左右。吃草的猪其肉质鲜美,高钙、低胆固醇且含有20多种氨基酸的猪肉深受市民的欢迎,每头猪的销售价高于市场价30元左右。也就是说,喂草的猪在同等条件下比喂精饲料的普通猪每头增收55元左右,一个年出栏1000头猪的猪场可增收5.5万元。

3.提高饲料转化率

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采用膨化和颗粒加工技术,破坏或抑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以改善饲料卫生,提高饲料养分的转化率,减少粪尿排泄量。同时必须注意各类添加剂在猪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在饲料中辅助添加益生素、酶制剂、酸化剂、氧化抑制剂、吸附剂、纤维素或寡糖以及除臭剂等,可以大大减少猪粪尿中氮、磷和臭素的排出量。

有资料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益生素,能够调节猪胃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使饲料在猪消化道的降解率上升15%,同时能提高氮的沉积率,使排放到环境中的氮源减少15%~25%,从而减轻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4.延长生态链,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形成“猪—沼—草(林)—猪冶生态种养结合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应不断延长生态产业链,应用循环经济技术,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如利用沼气发电,利用沼液种植农作物,利用干湿分离的猪粪生产有机肥,供应无公害农业生产使用。利用新鲜猪粪养蝇蛆,利用发酵后的猪粪养蚯蚓,再用高蛋白的蝇蛆和蚯蚓养鸡、养猪,可以节约大量蛋白质饲料的成本。

(三)生态养殖的几种成功模式分析

1.发酵床养猪技术

(1)发酵床养猪概述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利用有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为猪生产过程提供良好环境和蛋白质饲料的一种生态养猪技术。发酵用的微生物主要由光合细菌、乳酸菌等5科10属80多种有益菌组成。微生物在发酵床内生长过程中因新陈代谢可以产生大量热量,使发酵床内温度达到40~50益,提高了圈舍的温度,同时乳酸菌、酵母菌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形成一定的微生态环境,可有效抑制肠道腐败菌、病原菌的繁殖,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另外,由于猪每天饮用带有有益菌的饮用水和拱地等作用,在胃肠道内存在大量有益菌,这些有益菌中的一些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类能够分解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变成容易吸收的小分子糖类、菌体蛋白,被猪吸收利用。同时由于生猪的翻拱习性,使猪粪尿和按一定科学比例掺拌的有机垫料充分混合,经过发酵,猪粪尿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在分解猪粪尿的同时,也去除了臭味,繁殖生长出大量微生物和有益菌可被猪啃食。

(2)发酵床养猪的优点

现代化规模养猪,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猪粪尿难以处理的问题,产生了严重的畜产公害,成为一个主要的污染源。1头体重60千克的猪,日排泄量为5.4千克,相当于相同体重3.6个人的排泄量;一个万头猪场的排泄量,就相当于10万人口的排泄量,污染量之大,使现代生产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而现有的各种处理技术虽均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投资大、运转费用高,多数养殖企业难以承受其成本,所以应用面有限。而发酵床养猪技术恰恰突破了这一难题,具有以下优点:

无排放、无臭气、无污染。自然养猪新技术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养猪,猪粪尿可长期留存猪舍内,不向外排放,不向周围流淌,靠着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转化,不形成污物,实现了污物无害化处理前置。而猪舍独特和自由开闭式天窗设计,通风传热,使冷暖空气形成对流,底层热空气流动的同时使圈底的水分蒸发,圈底就会保持最佳状态,没有臭味,无蝇、蛆。同时当粪、尿转化为饲料资源后被猪采食,不用清除,也会越来越少。

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由于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的菌体蛋白等,锯屑中的木质纤维和半纤维也可被降解转化成易发酵的糖类,猪通过翻拱食用,给猪提供了一定量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从而减少了精饲料的供应,根据初步试验表明,可节省精饲料10%以上。这种养猪新技术不光猪粪尿不用清理,就是发酵床的垫料也可多年不用更换。由于无需人工清粪,冲洗猪床,打扫圈舍,一方面可减少饲养人员,节省人工支出,另一方面又节省了水费。

每头育肥猪每增重1千克体重,可节省配合饲料0.1千克,1头育肥猪可节约配合饲料6千克,一个万头猪场通过该项技术养猪1年节省的饲料粮约6万千克,相当于60亩粮田的产量。如果能在中小型养猪场或养猪专业户中推广应用,其节约的饲料粮相当可观。

发病率下降,减少用药,提高猪肉品质。由于垫料中大量有益微生物布满猪舍地面,在饲养过程中发病率较低,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较传统饲养有大幅下降,这不仅减少用药量,减轻药费负担,同时还提高了猪肉的品质。入圈生猪进栏前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提高猪肉品质,生产出有机猪肉。发酵床对猪疾病防治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使猪能够健康地生长发育,猪病发生率很低,相关抗菌药物的使用也就很少,从而提高了猪肉品质,可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猪肉。发酵床养猪比传统养猪的发病率可下降60%~70%,1头育肥猪可减少药费支出4元左右。

发酵床养猪技术通过对猪舍的巧妙设计,使猪生活的环境得到了改善,不仅无臭,而且通风透气效果好,阳光照射范围广,温度和湿度调节适宜,辅以“多跑动冶,非常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和发育,不仅有效降低了猪病的发生率及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率,而且有利于生产出绿色、有机猪肉,从而满足人们对猪肉在口感、营养和安全性方面的需求。

省工节能,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发酵床养猪技术不需要用水冲猪舍,不需要每天清除猪粪,可节约用水成本。每头育肥猪,按平均每天节约用水0.1吨、育肥期90天计算,1头育肥猪可节约水费18元左右。同时,发酵床温暖舒适,节约能源,降低养殖成本,在规模养猪场应用这项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后,每个饲养员管理的育肥猪可由原来的500头增加到1000头以上,可节省用工50%。

如饲养员的月工资按700元计算,猪育肥期按3个月计算,则每头育肥猪可平均降低饲养人工成本2.1元。

(3)发酵床猪舍的建造

发酵床猪舍的走向,尽量与夏季主风向垂直,以使风能从猪舍中纵向通过。一般要求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南北可以敞开,采光充分、通风良好。一间可利用面积约25平方米的猪圈,可饲养生猪15~20头。猪舍屋檐高度2.6~3.5米,朝南的中部具有可自由开闭的窗子,使阳光可以照射到整个猪床面积的1/3,且从日升至日落,阳光可照射整栋猪床的每个角落,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发酵。若采用大棚养猪,则效果更佳。因为大棚小气候容易调节,冬天采光好、保温,可使猪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阳膜,把四周裙膜挂起,可通风降温。同时大棚造价也低,建造一个养猪规模100头的育肥猪的养猪大棚,只需投资2500元左右,每平方米造价25元左右。必要时可以装电动排风扇。生态垫料养猪冬天容易保温,夏天则要注意防暑降温,猪舍顶部要用不透光和反光的遮阳布,同时为了防止早晚斜阳照射引起温度过高,在猪舍的东西两面,特别是西面,用帘布或黑篷布遮阳,也可以种植落叶阔叶林。

每栋猪舍长度30~40米,总宽度为8米,净宽度在6.5米左右。走道设在北侧,宽1米,供人行走及饲料的运送。

每间猪圈长6.5米,宽3.5~4米。猪圈内除饲槽和水槽外,发酵床和水泥地面面积比为3:1,根据实际情况和发酵类型也可设有水泥地面。在猪舍的一头,还可以留宽3米左右的一块地方供堆放、搅拌饲料之用。

饲槽设在北侧,外侧高30厘米,内侧高20厘米,宽40厘米,其一半在猪栏外,一半在猪栏内,以方便饲料的投放。

每头育肥猪所需饲槽长度为30厘米左右。自动饮水器设在猪圈的南侧,每圈设2个,距床面30~40厘米,下设集水槽,将水引出棚外,以防止猪饮水时漏下的水弄湿床面。饲槽和饮水槽分设在猪圈南北两侧,有利于猪的往返活动及垫料与猪粪尿的混合。